“當!當!當”
城頭傳來了急促而刺耳的鍾鳴聲,在空蕩的六安的城頭上不停地迴蕩著,江淮的平靜也隨著這鍾聲徹底告破。◎?№ №№?
在陳武的帶領下,士兵們紛紛奔至城頭,遙見數裏外那支浩浩蕩蕩、見不見尾的龐大軍隊,所有人的心中不由膽寒。
陳武站在北城牆上,遠遠注視著這支袁軍主力,心中複雜難明。昨天他接到了劉和寫來的信件,信中勸他事不可為之際,可棄城而走。
按照劉和的指示,麵對規模如此龐大的袁軍,陳武最好的選擇,當然是立刻帶軍南下,保存己軍的有生力量。
但是身為武將的將驕傲卻不容他就這樣一箭不,灰溜溜的逃離六安。可惜敵我對比如此懸殊,他似乎已別無選擇。
“司馬,那是橋蕤的大纛!”一名士兵指著袁軍前軍中那杆迎風招展的大旗,高聲唿叫道。
陳武因為護送使節有功,已經被劉和提拔為軍司馬,雖然仍為六安的主將,但帳下的兵馬可不止先前區區兩百人,這也是他不甘就此離開的原因
陳武眺目遠望,那是一杆黑色的大旗,飄揚的旗麵,鬥大“袁”字在陽光下格外耀眼,他甚至可以隱隱看見大纛之下的人影。
一群人站在遠處的高地上,也正在向城頭眺望,橋蕤應該就在其中。
“來吧!”陳武心中默默自語,“就讓我看看,你們到底值不值得的我陳武,就此敗走六安!”
劉和的命令他當然不敢違背,但是既然劉和任命他為六安守將,他就一定要在敵軍拿下六安城前,先在城下碰個頭破血流!
……
大纛下,橋蕤目光複雜地望著數裏外的六安城。
這座本來應該掌握在袁軍手中的要城,因為罷兵的需要,在他的建言下被袁術轉送給了劉軍。雖然換取了袁軍修養生息,蓄力報仇的機會,橋蕤卻感到分外屈辱。
今天他親自率軍南下,除了親臨前線方便指揮之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要親手抹去自己留下的恥辱!
望著城頭上密密麻麻的士兵,橋蕤的目光中充滿了探究意味,這座小小的六安城中到底有多少劉軍的兵馬?劉和為了戰場主動挑起的戰爭又做了多少的準備?
“將軍,前鋒已抵達六安!”這時一名傳令兵上前躬身稟報。
橋蕤緩緩點頭,“傳我的命令,命陳紀率五千前鋒攻打六安!”
旁邊的陳蘭聽了,大吃一驚,“將軍,守軍的實力未知,隻用五千人攻城,是不是有少了些?”
自從去歲袁術敗退汝南之後,作戰不利的陳紀、陳蘭二人具被袁術留下廬江抵抗劉軍,將功贖罪。
其中力戰被擒的陳紀還好說,沒和劉軍正式的打過一仗,一路逃竄的陳蘭,反而對劉軍充滿了恐懼感。
橋蕤負手冷冷道,“士氣不振,一萬人也攻不下六安,傳出去,我橋蕤也是倚多取勝之輩,勝之不武,不要再多言。”
似乎覺得橋蕤好像意有所指,心中暗惱的陳蘭還是硬著頭皮說道,“末將的意思是,對方守軍不足,我們或許可另遣一軍從南門攻擊。這樣能更快的拿下的城池,也能減輕我們的損失。”
橋蕤沉思一下,笑道,“拿下六安確實不難,我派人以北麵進攻為主,南麵虛張聲勢,也正是為了減輕我軍的損失。”
“圍三缺一是兵家常用之術,為了就是降低守軍的抵抗之心,防止守軍困獸猶鬥,臨死反撲,增添攻城一方不必要的傷亡。”
“六安城小,隻有兩個城門,我留下南城門,就是給守軍留下生的希望。我估計屆時守軍必然會從南城突圍而走,我軍到時候可在南城外埋伏下兩支重兵,一戰可擒六安敗軍。”
見橋蕤的意誌不可動搖,陳蘭臉色一紅,垂低聲道,“將軍深思多慮,卻是末將有些欠缺思考了!”
橋蕤不再搭理他,轉身喝令道,“粱綱、韓衢何在?”
“末將在!”粱綱和韓衢一起上前抱拳施禮。
橋蕤叮囑二人道,“守軍可能隨時堅持不住,從南城撤離,你們二人可各率三千人,設兩道埋伏,阻擊敗軍。就算敗軍殺得過第一道伏兵,也殺不過第二道!若能生擒劉軍主將,我記你們二人大功!”
兩人大喜,一起抱拳應道,“遵命!”
橋蕤負手而立,眯眼望著六安城,自言自語道,“劉和,我今天不但要南下六安,洗刷求和的屈辱。今日還要你守城的愛將,好好的折辱你一番!”
隨即抽出佩劍,大聲喝令道,“傳我令下,第一個攻進六安者,官升三級,賞錢百萬!”
“諾!”眾人轟然應諾。
橋蕤的一聲令下,袁軍猶如一個龐大的機械,有條不紊的緩緩運轉起來。
轟隆隆的戰鼓聲中,一隊隊披堅執銳的士兵,排著整齊的隊列從高地下鋪天蓋地的走過,旗槍如林,刀劍如棘,映著赤日閃耀著令人膽破的寒光,給這個溫暖的春天平添了幾分寒意。
“咚!咚!咚!”
戰爭迅來臨,在戰鼓伴奏的號子聲中,數百根繩索拉拽著一座三丈高的巢車從遠方緩緩駛來,巢車底部裝有巨大的木輪,行走緩慢,仿佛一頭龐然怪獸。
還有攻城雲梯和不計其數的攻城梯,也正緩緩地運到六安城下,而五千士兵已列陣就緒,分為五個方陣,隻待主將的一聲令下。
就在這時,城頭上的戰鼓聲也敲響了,轟隆隆的戰鼓聲響徹城頭,鼓舞著每一個士兵的勇氣,一架架投石機吱嘎嘎拉開,裝上了巨石,蓄勢待。
陳武凝視著遠處集結完成的五千袁軍士兵,這是與劉軍之前交戰過的,截然不同的袁軍,劉和手握的諸軍當中,恐怕也隻有從幽州來的數千精銳可以與之爭鋒!
他知道這是橋蕤的驕傲,不願意用重兵攻城,他們甚至不顧行軍疲憊就直接開戰。看他們的意願,似乎準備在一個時辰內攻下六安。
不過正是橋蕤的這一絲驕傲,給了六安守軍一個機會,讓他看到了堅守到天黑的機會。
這時,袁軍的戰鼓聲忽然變得高亢起來,這是進攻的命令,為大將陳紀長槍一指城頭,厲聲大喝,“進攻!”
隨後是漫天箭雨之下的蟻附攻城,雙方互投巨石,短兵交接,一聲聲慘叫聲中,肢體橫飛,血霧彌漫……
敵軍固然強大,但是守軍的意誌也相當堅韌,依仗著六安城堅,陳武在付出了近半的傷亡之後,終於打退了袁軍的數次進攻,迎來的夜幕的降臨。
隻是這不意味這守軍此時就安全了,雖然這個時代的大部分軍隊都不善夜戰,但陳武相信,橋蕤麾下的這支袁軍一定不在其列。
此時劉和悄悄遣入六安的三千精兵已經傷亡過半,能戰者不過數百,根本抵擋不了袁軍的再次的攻擊。但是陳武不打算輕易就如此認輸。
城頭的甬道之上,一隊隊丁壯挑擔飛奔,將一擔擔的幹草和柴禾挑上城頭,還有油料等易燃之物,不到半個時辰,數千擔柴草便鋪滿了整個北城頭。
城下,幾名醫匠正在給數百多名還沒來得及撤走的傷兵包紮傷口,陳武則在一旁一一安撫,“大家不用擔心,我無論如何不會把大家丟下,我這就安排你們先一步撤退,剩下的就交給我吧!
傷兵們感動異常,紛紛跪下泣道,“司馬保重!”
陳武又安撫他們幾句,這時,身邊的一名將校遲疑道,“司馬,現在就啟用密道?那反攻的時候……”
陳武鎮守六安的這個三月內,可不僅僅是在監視西、北兩敵軍的動向。他不但將六安這座小城打造成了一座堅固的堡壘,還派人挖了不少的密道以作後備。
隻不過再多的密道也隻能用一次,一但敵軍意識到密道的存在,有的是辦法使得地道作廢,或是使劉軍自食其苦。
“無妨!”陳武不以為意的擺擺手,意味深長的說道,“若是現在不用,恐怕以後就不能用了!“
……
當明月被飄雲遮住的時候,幾十架攻城梯幾乎同時豎起,搭上城頭,上千名袁兵爭先恐後向城頭攀去,後麵兩千餘士兵蜂擁而上,喊殺聲驟然爆。
黑暗中,還不知道有多少袁軍士兵越過護城河,扛著攻城梯,密密麻麻的向著北城頭衝去.
就在這時,數支火箭從城**向城頭,很快便有柴草被點燃,火借風勢,開始迅燃燒起來,冒起滾滾濃煙。
袁軍已有上千名士兵衝上城頭,但他們卻沒有看見一個守軍,卻隻見鋪滿了城頭的柴草,被火箭點燃,迅猛燃燒。
開始有士兵反應過來,紛紛沿著梯子爬下城,不少在慌亂中被擠下城頭,響起長長的慘叫聲。
陳紀不知生了什麽事,心中大急,順手抓住問道,“生什麽事了?”
“啟稟校尉,上麵有埋伏,守軍似乎打算燒城!”
陳紀大吃一驚,連忙大聲唿喊,“停止進攻!立刻撤退!撤退!”
但他的喊聲卻被士兵們的叫喊聲淹沒了,誰也聽不見,前麵士兵紛紛逃下城,但後麵的人卻不知生了什麽事,大量袁兵繼續爬向城頭。
城頭上火光衝天,濃煙彌漫,士兵們亂成一團,仿佛變成了人間地獄。
橋蕤站在大船上之上,凝視著北城頭上火光衝天,他眉頭皺成一團,這顯然出乎他的意料,城中竟然會有埋伏。
就在這時,陳紀派來的士兵已經大聲稟報,“將軍!”
“生了什麽事?”橋蕤急聲問道。
“啟稟將軍,敵軍似乎早就有了棄城的打算,城頭上鋪滿柴草,大火已點燃,我們無法攻城!”
橋蕤心中暗罵一聲,又追問道,“敵軍可突圍?”
“城南、城北皆沒有現守軍蹤跡!”不一會兒就有人迴道。
“怎麽可能!”
橋蕤和諸將麵麵相覷,想不通守軍打得什麽算盤。
“地道!”橋蕤突然臉色大變,忍不住迴頭向其餘將校望去,隻見諸將皆是臉色蒼白,眼中露出羞怒之色,顯然都意識到了這一點。
這時,大將陳蘭施施然上前,請命道,“將軍,守軍應該還有一部分軍隊沒有逃遠,末將願領一支軍隊追上他們。”
橋蕤心中湧起了一絲愛才之意,他搖搖頭,歎息道,“不必追了,一小隊殿後的死士罷了,無需多費力氣。還是先進入城池,修繕一下,準備後續的大戰吧!”
城頭傳來了急促而刺耳的鍾鳴聲,在空蕩的六安的城頭上不停地迴蕩著,江淮的平靜也隨著這鍾聲徹底告破。◎?№ №№?
在陳武的帶領下,士兵們紛紛奔至城頭,遙見數裏外那支浩浩蕩蕩、見不見尾的龐大軍隊,所有人的心中不由膽寒。
陳武站在北城牆上,遠遠注視著這支袁軍主力,心中複雜難明。昨天他接到了劉和寫來的信件,信中勸他事不可為之際,可棄城而走。
按照劉和的指示,麵對規模如此龐大的袁軍,陳武最好的選擇,當然是立刻帶軍南下,保存己軍的有生力量。
但是身為武將的將驕傲卻不容他就這樣一箭不,灰溜溜的逃離六安。可惜敵我對比如此懸殊,他似乎已別無選擇。
“司馬,那是橋蕤的大纛!”一名士兵指著袁軍前軍中那杆迎風招展的大旗,高聲唿叫道。
陳武因為護送使節有功,已經被劉和提拔為軍司馬,雖然仍為六安的主將,但帳下的兵馬可不止先前區區兩百人,這也是他不甘就此離開的原因
陳武眺目遠望,那是一杆黑色的大旗,飄揚的旗麵,鬥大“袁”字在陽光下格外耀眼,他甚至可以隱隱看見大纛之下的人影。
一群人站在遠處的高地上,也正在向城頭眺望,橋蕤應該就在其中。
“來吧!”陳武心中默默自語,“就讓我看看,你們到底值不值得的我陳武,就此敗走六安!”
劉和的命令他當然不敢違背,但是既然劉和任命他為六安守將,他就一定要在敵軍拿下六安城前,先在城下碰個頭破血流!
……
大纛下,橋蕤目光複雜地望著數裏外的六安城。
這座本來應該掌握在袁軍手中的要城,因為罷兵的需要,在他的建言下被袁術轉送給了劉軍。雖然換取了袁軍修養生息,蓄力報仇的機會,橋蕤卻感到分外屈辱。
今天他親自率軍南下,除了親臨前線方便指揮之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要親手抹去自己留下的恥辱!
望著城頭上密密麻麻的士兵,橋蕤的目光中充滿了探究意味,這座小小的六安城中到底有多少劉軍的兵馬?劉和為了戰場主動挑起的戰爭又做了多少的準備?
“將軍,前鋒已抵達六安!”這時一名傳令兵上前躬身稟報。
橋蕤緩緩點頭,“傳我的命令,命陳紀率五千前鋒攻打六安!”
旁邊的陳蘭聽了,大吃一驚,“將軍,守軍的實力未知,隻用五千人攻城,是不是有少了些?”
自從去歲袁術敗退汝南之後,作戰不利的陳紀、陳蘭二人具被袁術留下廬江抵抗劉軍,將功贖罪。
其中力戰被擒的陳紀還好說,沒和劉軍正式的打過一仗,一路逃竄的陳蘭,反而對劉軍充滿了恐懼感。
橋蕤負手冷冷道,“士氣不振,一萬人也攻不下六安,傳出去,我橋蕤也是倚多取勝之輩,勝之不武,不要再多言。”
似乎覺得橋蕤好像意有所指,心中暗惱的陳蘭還是硬著頭皮說道,“末將的意思是,對方守軍不足,我們或許可另遣一軍從南門攻擊。這樣能更快的拿下的城池,也能減輕我們的損失。”
橋蕤沉思一下,笑道,“拿下六安確實不難,我派人以北麵進攻為主,南麵虛張聲勢,也正是為了減輕我軍的損失。”
“圍三缺一是兵家常用之術,為了就是降低守軍的抵抗之心,防止守軍困獸猶鬥,臨死反撲,增添攻城一方不必要的傷亡。”
“六安城小,隻有兩個城門,我留下南城門,就是給守軍留下生的希望。我估計屆時守軍必然會從南城突圍而走,我軍到時候可在南城外埋伏下兩支重兵,一戰可擒六安敗軍。”
見橋蕤的意誌不可動搖,陳蘭臉色一紅,垂低聲道,“將軍深思多慮,卻是末將有些欠缺思考了!”
橋蕤不再搭理他,轉身喝令道,“粱綱、韓衢何在?”
“末將在!”粱綱和韓衢一起上前抱拳施禮。
橋蕤叮囑二人道,“守軍可能隨時堅持不住,從南城撤離,你們二人可各率三千人,設兩道埋伏,阻擊敗軍。就算敗軍殺得過第一道伏兵,也殺不過第二道!若能生擒劉軍主將,我記你們二人大功!”
兩人大喜,一起抱拳應道,“遵命!”
橋蕤負手而立,眯眼望著六安城,自言自語道,“劉和,我今天不但要南下六安,洗刷求和的屈辱。今日還要你守城的愛將,好好的折辱你一番!”
隨即抽出佩劍,大聲喝令道,“傳我令下,第一個攻進六安者,官升三級,賞錢百萬!”
“諾!”眾人轟然應諾。
橋蕤的一聲令下,袁軍猶如一個龐大的機械,有條不紊的緩緩運轉起來。
轟隆隆的戰鼓聲中,一隊隊披堅執銳的士兵,排著整齊的隊列從高地下鋪天蓋地的走過,旗槍如林,刀劍如棘,映著赤日閃耀著令人膽破的寒光,給這個溫暖的春天平添了幾分寒意。
“咚!咚!咚!”
戰爭迅來臨,在戰鼓伴奏的號子聲中,數百根繩索拉拽著一座三丈高的巢車從遠方緩緩駛來,巢車底部裝有巨大的木輪,行走緩慢,仿佛一頭龐然怪獸。
還有攻城雲梯和不計其數的攻城梯,也正緩緩地運到六安城下,而五千士兵已列陣就緒,分為五個方陣,隻待主將的一聲令下。
就在這時,城頭上的戰鼓聲也敲響了,轟隆隆的戰鼓聲響徹城頭,鼓舞著每一個士兵的勇氣,一架架投石機吱嘎嘎拉開,裝上了巨石,蓄勢待。
陳武凝視著遠處集結完成的五千袁軍士兵,這是與劉軍之前交戰過的,截然不同的袁軍,劉和手握的諸軍當中,恐怕也隻有從幽州來的數千精銳可以與之爭鋒!
他知道這是橋蕤的驕傲,不願意用重兵攻城,他們甚至不顧行軍疲憊就直接開戰。看他們的意願,似乎準備在一個時辰內攻下六安。
不過正是橋蕤的這一絲驕傲,給了六安守軍一個機會,讓他看到了堅守到天黑的機會。
這時,袁軍的戰鼓聲忽然變得高亢起來,這是進攻的命令,為大將陳紀長槍一指城頭,厲聲大喝,“進攻!”
隨後是漫天箭雨之下的蟻附攻城,雙方互投巨石,短兵交接,一聲聲慘叫聲中,肢體橫飛,血霧彌漫……
敵軍固然強大,但是守軍的意誌也相當堅韌,依仗著六安城堅,陳武在付出了近半的傷亡之後,終於打退了袁軍的數次進攻,迎來的夜幕的降臨。
隻是這不意味這守軍此時就安全了,雖然這個時代的大部分軍隊都不善夜戰,但陳武相信,橋蕤麾下的這支袁軍一定不在其列。
此時劉和悄悄遣入六安的三千精兵已經傷亡過半,能戰者不過數百,根本抵擋不了袁軍的再次的攻擊。但是陳武不打算輕易就如此認輸。
城頭的甬道之上,一隊隊丁壯挑擔飛奔,將一擔擔的幹草和柴禾挑上城頭,還有油料等易燃之物,不到半個時辰,數千擔柴草便鋪滿了整個北城頭。
城下,幾名醫匠正在給數百多名還沒來得及撤走的傷兵包紮傷口,陳武則在一旁一一安撫,“大家不用擔心,我無論如何不會把大家丟下,我這就安排你們先一步撤退,剩下的就交給我吧!
傷兵們感動異常,紛紛跪下泣道,“司馬保重!”
陳武又安撫他們幾句,這時,身邊的一名將校遲疑道,“司馬,現在就啟用密道?那反攻的時候……”
陳武鎮守六安的這個三月內,可不僅僅是在監視西、北兩敵軍的動向。他不但將六安這座小城打造成了一座堅固的堡壘,還派人挖了不少的密道以作後備。
隻不過再多的密道也隻能用一次,一但敵軍意識到密道的存在,有的是辦法使得地道作廢,或是使劉軍自食其苦。
“無妨!”陳武不以為意的擺擺手,意味深長的說道,“若是現在不用,恐怕以後就不能用了!“
……
當明月被飄雲遮住的時候,幾十架攻城梯幾乎同時豎起,搭上城頭,上千名袁兵爭先恐後向城頭攀去,後麵兩千餘士兵蜂擁而上,喊殺聲驟然爆。
黑暗中,還不知道有多少袁軍士兵越過護城河,扛著攻城梯,密密麻麻的向著北城頭衝去.
就在這時,數支火箭從城**向城頭,很快便有柴草被點燃,火借風勢,開始迅燃燒起來,冒起滾滾濃煙。
袁軍已有上千名士兵衝上城頭,但他們卻沒有看見一個守軍,卻隻見鋪滿了城頭的柴草,被火箭點燃,迅猛燃燒。
開始有士兵反應過來,紛紛沿著梯子爬下城,不少在慌亂中被擠下城頭,響起長長的慘叫聲。
陳紀不知生了什麽事,心中大急,順手抓住問道,“生什麽事了?”
“啟稟校尉,上麵有埋伏,守軍似乎打算燒城!”
陳紀大吃一驚,連忙大聲唿喊,“停止進攻!立刻撤退!撤退!”
但他的喊聲卻被士兵們的叫喊聲淹沒了,誰也聽不見,前麵士兵紛紛逃下城,但後麵的人卻不知生了什麽事,大量袁兵繼續爬向城頭。
城頭上火光衝天,濃煙彌漫,士兵們亂成一團,仿佛變成了人間地獄。
橋蕤站在大船上之上,凝視著北城頭上火光衝天,他眉頭皺成一團,這顯然出乎他的意料,城中竟然會有埋伏。
就在這時,陳紀派來的士兵已經大聲稟報,“將軍!”
“生了什麽事?”橋蕤急聲問道。
“啟稟將軍,敵軍似乎早就有了棄城的打算,城頭上鋪滿柴草,大火已點燃,我們無法攻城!”
橋蕤心中暗罵一聲,又追問道,“敵軍可突圍?”
“城南、城北皆沒有現守軍蹤跡!”不一會兒就有人迴道。
“怎麽可能!”
橋蕤和諸將麵麵相覷,想不通守軍打得什麽算盤。
“地道!”橋蕤突然臉色大變,忍不住迴頭向其餘將校望去,隻見諸將皆是臉色蒼白,眼中露出羞怒之色,顯然都意識到了這一點。
這時,大將陳蘭施施然上前,請命道,“將軍,守軍應該還有一部分軍隊沒有逃遠,末將願領一支軍隊追上他們。”
橋蕤心中湧起了一絲愛才之意,他搖搖頭,歎息道,“不必追了,一小隊殿後的死士罷了,無需多費力氣。還是先進入城池,修繕一下,準備後續的大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