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的上午,前太尉周忠急匆匆的走入府中,徑直往後院走去,穿過一片走廊,來到了一處院落,這院子雖然小巧,卻是小巧別致,而在房中,傳來了笑聲。¢£,
周忠心事重重的走到到了門口,又停了下來,隻聽著裏麵侄子在說話。
“疾風知勁草,危難見真心!諸位都是郡中的大才,能在這個時候應周某之邀前來與伯符相見,公瑾不勝感激。願與孫氏共患難者,伯符不會虧待於他的。”
一個青年的聲音說道,“周公子客氣了!我等不過是鄉野匹夫,何來的大才之說?能得到孫將軍的收納和親自接見,實在是我等的榮幸。如今舒縣已下,孫將軍入主廬江已成定局。大勢之下,我們這些小人物能先他人一步踏進一條明路,還是沾了周公子的引見之光。”
“鄧兄莫要可以貶地‘自己’!”
這是一道粗獷的聲音,“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6太守身為廬江太守,保境安民上的功績確實是有目共睹,擔得起能臣之名,隻可惜有些不識天數!”
“他固然是能臣,可在亂世中開辟出一方短暫的樂土,已是他的極限。然而帝國地廣疆曠,又豈隻有廬江一郡?天下一部十三州,不知有多少民眾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等著明主來救,而孫將軍正是這樣的明主啊!”
“我等有誌之士,當誌在天下,解萬民於倒懸,不可著眼於一國一郡!先哲有雲,天命東南,恐怕指的就是孫將軍。也隻有在他的帶領下,我們才有機會一展心中的抱負!”
言語間慷慨激昂,道不盡的豪邁,其後又有幾人隨聲附和。
不管是真的看好孫策,還是因為周家的麵子,這幾人能在6家族滅所帶來的排孫風暴中,頂著壓力,做出投效孫策的決定,也算是有魄力,夠果斷,野心勃勃了。
雖然他們不是出身寒門的士子,就是進身無門的武夫,與周瑜心中的“大才”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能在這個時候替孫策引進這些人,也讓孫策有了打破窘境的“千金馬骨”。『≤,
故而對於這些人,周瑜是非常客氣的,廳堂內的氣氛非常融洽,眾人間的談話也沒有開始時的生疏和拘束,變得隨意起來。
這時,突然有人問道,“周公子,約定的時間也該到了,不知孫將軍為何還沒有來?”
對此周瑜也有些疑惑,但是為了安定眾人之心,他還是若無其事的迴道,“諸位放心,伯符向來言出必踐,一定是出了什麽意外,這才耽擱了行程。大家暫且忍耐,稍等片刻即好!”
周瑜溫和的的笑聲傳到了屋外,不知道為什麽,周忠不由得臉色一暗,歎了一口氣,推開門,就踏步而入。
這一聲頓時驚醒了裏麵的人,迴過頭來一看,見是周忠,眾人不禁一愣。
“伯父?”周忠一驚,先醒過來,上前行禮。
其他幾人也匆忙行禮,他們之所以會在這個時候投靠孫策,未必不是看在周家的麵子。
周忠麵無表情地掃視了一圈,將眾人的一舉一動收入眼中。
行禮的眾人神情各異,有仰慕的,有尊敬的,也有隻是表麵上做做樣樣子的。
周忠的目光極其平靜,看不出一絲波瀾,但是平靜之下卻隱藏著無形的鋒芒,使得每一個被掃視到的人,如芒在背,不由自主的低下了頭。
所有人都是一驚,好像心底所有的秘密在周忠的目光下,無所遁形,甚至有幾人的額頭上滲出了幾滴冷汗。
還好周忠很快收迴了目光,這些人畢竟是周瑜邀請來的客人。
這些所謂的“大才”並不被周忠放在眼裏,但他卻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屑,反而朝眾人微不可查到點了點頭,使得每一個人都感到受寵若驚。
當他的目光轉向周瑜時,一下子變了,既不親切,也不嚴厲,反而極其複雜,透著莫名的意味。
“瑜兒,你莫非還在等著孫策不成?”
“伯父,什麽意思?”周瑜不知道生了什麽事情,一頭霧水,隻是心底卻湧出一股淡淡的不祥。()
“我已經約好伯符在伯父的府中相見,並未他引薦幾位俊傑。以伯符的性子,打我的事情一定會做到的!但聽伯父的語氣,莫非出了什麽變故不成?”
“言出必踐?現在恐怕就是他能來也不敢來了。”
周忠冷笑的說著,語氣中卻透著莫名的失望,也不知是針對周瑜,還是針對孫策,亦或是其他的事情。
周瑜好像聽出了什麽,頓時臉色一變,“生什麽事情了?”
“孫策昨日帶著兩夥士兵夜入袁營,途中遇到了6儁的伏擊。程普戰死,孫策失蹤,連舒縣城也被懷義軍給拿下了。
“什麽?”聞此變故,連周瑜都失去了往日的鎮靜,臉色驟然煞白,而一旁聚集過來的“大才”們也紛紛色變。
“伯父我一直認為,孫策是天下少有的英傑,孫堅的悲劇應該會給他留下足夠的教訓。不想他稟性難移,仗著武勇輕險冒進,沒有一點身為人主的覺悟,恐怕不是你所期待的‘天命所歸’之人。”
“你就算念著情分,在這天下逐鹿的大事上,也不該輕易參與進來的。豈不知爭龍天下,一旦失敗,不知會有多少家族,會因此而衰敗、甚至族滅!”
“按理說你個人的事情,我不該多說什麽。可是關乎家族的安危,我希望你做出抉擇之前能夠三思而行。”周忠說到這裏,便不再多言。
周瑜最是看重親情,可是友情亦為其所重,突然間再次麵臨著兩難的抉擇,他突然有些不知所措,一下子沉默了下來。
周忠見他似乎鑽進了牛角尖,歎了口氣,說道,“看來你還是沒聽明白我的意思。家族並不是幹涉你自己的選擇,隻是希望你做出選擇前能三思而行。須知你的每一次決定,關係到的不僅僅是你自己的命運,甚至有可能影響的到家族興衰!但是作為家族未來的領頭人,若是你真得下定了決心,家族隨你賭一把的膽量還是有的。”
周忠的安慰不但沒有解開他的心結,反而使他的性情更加沉重,這也進而影響到了整個房間。
幾位客人更是坐立不安,尷尬到了極點,感覺到自己有些多餘。
因為他們是周瑜要來的客人,周忠不好越皰代俎的逐客;但是主人不話,客人們也不好離開;而此時的正主周瑜則現在了自己的小世界了糾結著呢。
於是房間漸漸安靜了下來,空氣變得格外沉悶。
這時,終於有客人硬著頭皮,忍不住要找個理由離開,院子裏突然傳來一陣吵鬧聲,打破了尷尬的氣氛。
“放開我,你給我放開……”
聽聲音是個少年,而與他爭吵的則是個中年的男子,記性好的一下子就聽了出來,這人正是周府守門的下人。
周忠當然也聽出了自家下人的聲音,臉色一下子沉了下來,冷聲問道,“什麽事在外麵吵鬧?”
此時房門打開,眾人才看到了門前的兩人,一個是身材高瘦,麵容稚嫩的少年,樣貌比較普通,但是眼睛卻極其明亮;另一個則是周家的門房,眾人來的時候都見過一麵。
此時眾人的目光都注視在門房的身上,隻有鄧姓的青年將目光盯在了少年的身上,臉色有些難看。
但是除了一個身材魁梧的糾糾大漢注意到了這點之外,所以人全將注意力轉移到了門房的話中。
“……他冒充公子瑜請來的客人,還說什麽要去跟隨孫伯符將軍上陣殺敵!小人好心勸他迴去,他卻執意不肯。公子瑜曾經特意吩咐過小人,不得阻攔任何來客,必須將來客直接帶到廳室,所以小人隻好將他帶過來了。”
說外,還不屑的瞥了少年一眼,小聲的咕囔道,“這小子能幹什麽事,不過是送肉去喂虎而已。”
眾人聽了有些哭笑不得,少年卻是勃然大怒,竟然不知從什麽地方掏出一把短刀來,握住了就要刺向門房,眾人臉色大變,以周忠的涵養臉上也出現了一絲不自然。
一直緊盯著少年的鄧姓青年的反應最快,一腳將他踢到,隨即大聲嗬斥道,“放肆!周家豈是你這種無知小兒可以胡鬧的地方?”
說完似乎還不解恨,又狠狠的補了兩腳,才轉過身來,誠惶誠恐的向周忠請罪道,“鄉下小兒野慣了,又沒讀過書,缺乏管教,無意中冒犯了老太尉,還請老大人見諒。”
眾人這才恍然,原來這少年竟然鄧姓青年認識!
而一旁的大漢似乎早就知道了此事,麵帶嘲諷的說道,“老大人他大人有大量,自然不會和一個野孩子計較。隻是若是再不管教的話,說不定什麽時候……”
少年聽了,當即就要作,卻被鄧姓青年狠狠瞪了迴去,隻得老實了下來。
其他人自然聽出了大漢的維護之情,紛紛上前求情。周忠自然不會和一個小孩子計較,此時便被輕輕略過了。
不過出了此次變故,“聚賢會“也是徹底結束了,眾人也借機提出告別,逃難般的離開了周府。
鄧姓青年也趁機離去,抓著少年的衣襟,一路拎迴了家中,少年似乎也知道自己差點闖禍了,低頭喪氣的一聲不吭。
路上鄧姓青年將他狠狠訓斥了一頓,奈何對方就像煮不爛的鴨嘴,油鹽不進!
無奈之下青年隻得祭出殺招,將外姑(嶽母)呂劉氏請了出來。
這一招果然奏效,向來“桀驁不馴”的少年,麵對怒氣衝衝的呂母,果然立刻就服軟了,乖乖的承認自己的錯誤。
可是當呂劉氏以其年幼唯由,禁止他再想著投軍殺敵的事情,一向孝順的少年,第一次反駁了母親的命令。
少年一臉堅毅,緩緩抬起了低垂的頭顱,眼中閃著明亮的光澤,“貧賤難可居,脫誤有功,富貴可致。旦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聽了少年的話,呂劉氏的臉上突然浮現出哀傷和憐惜,抬起的手也無力地垂了下來,千言萬語湧到嘴邊,隻化作了少年的名字,“阿蒙……”
周忠心事重重的走到到了門口,又停了下來,隻聽著裏麵侄子在說話。
“疾風知勁草,危難見真心!諸位都是郡中的大才,能在這個時候應周某之邀前來與伯符相見,公瑾不勝感激。願與孫氏共患難者,伯符不會虧待於他的。”
一個青年的聲音說道,“周公子客氣了!我等不過是鄉野匹夫,何來的大才之說?能得到孫將軍的收納和親自接見,實在是我等的榮幸。如今舒縣已下,孫將軍入主廬江已成定局。大勢之下,我們這些小人物能先他人一步踏進一條明路,還是沾了周公子的引見之光。”
“鄧兄莫要可以貶地‘自己’!”
這是一道粗獷的聲音,“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6太守身為廬江太守,保境安民上的功績確實是有目共睹,擔得起能臣之名,隻可惜有些不識天數!”
“他固然是能臣,可在亂世中開辟出一方短暫的樂土,已是他的極限。然而帝國地廣疆曠,又豈隻有廬江一郡?天下一部十三州,不知有多少民眾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等著明主來救,而孫將軍正是這樣的明主啊!”
“我等有誌之士,當誌在天下,解萬民於倒懸,不可著眼於一國一郡!先哲有雲,天命東南,恐怕指的就是孫將軍。也隻有在他的帶領下,我們才有機會一展心中的抱負!”
言語間慷慨激昂,道不盡的豪邁,其後又有幾人隨聲附和。
不管是真的看好孫策,還是因為周家的麵子,這幾人能在6家族滅所帶來的排孫風暴中,頂著壓力,做出投效孫策的決定,也算是有魄力,夠果斷,野心勃勃了。
雖然他們不是出身寒門的士子,就是進身無門的武夫,與周瑜心中的“大才”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能在這個時候替孫策引進這些人,也讓孫策有了打破窘境的“千金馬骨”。『≤,
故而對於這些人,周瑜是非常客氣的,廳堂內的氣氛非常融洽,眾人間的談話也沒有開始時的生疏和拘束,變得隨意起來。
這時,突然有人問道,“周公子,約定的時間也該到了,不知孫將軍為何還沒有來?”
對此周瑜也有些疑惑,但是為了安定眾人之心,他還是若無其事的迴道,“諸位放心,伯符向來言出必踐,一定是出了什麽意外,這才耽擱了行程。大家暫且忍耐,稍等片刻即好!”
周瑜溫和的的笑聲傳到了屋外,不知道為什麽,周忠不由得臉色一暗,歎了一口氣,推開門,就踏步而入。
這一聲頓時驚醒了裏麵的人,迴過頭來一看,見是周忠,眾人不禁一愣。
“伯父?”周忠一驚,先醒過來,上前行禮。
其他幾人也匆忙行禮,他們之所以會在這個時候投靠孫策,未必不是看在周家的麵子。
周忠麵無表情地掃視了一圈,將眾人的一舉一動收入眼中。
行禮的眾人神情各異,有仰慕的,有尊敬的,也有隻是表麵上做做樣樣子的。
周忠的目光極其平靜,看不出一絲波瀾,但是平靜之下卻隱藏著無形的鋒芒,使得每一個被掃視到的人,如芒在背,不由自主的低下了頭。
所有人都是一驚,好像心底所有的秘密在周忠的目光下,無所遁形,甚至有幾人的額頭上滲出了幾滴冷汗。
還好周忠很快收迴了目光,這些人畢竟是周瑜邀請來的客人。
這些所謂的“大才”並不被周忠放在眼裏,但他卻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屑,反而朝眾人微不可查到點了點頭,使得每一個人都感到受寵若驚。
當他的目光轉向周瑜時,一下子變了,既不親切,也不嚴厲,反而極其複雜,透著莫名的意味。
“瑜兒,你莫非還在等著孫策不成?”
“伯父,什麽意思?”周瑜不知道生了什麽事情,一頭霧水,隻是心底卻湧出一股淡淡的不祥。()
“我已經約好伯符在伯父的府中相見,並未他引薦幾位俊傑。以伯符的性子,打我的事情一定會做到的!但聽伯父的語氣,莫非出了什麽變故不成?”
“言出必踐?現在恐怕就是他能來也不敢來了。”
周忠冷笑的說著,語氣中卻透著莫名的失望,也不知是針對周瑜,還是針對孫策,亦或是其他的事情。
周瑜好像聽出了什麽,頓時臉色一變,“生什麽事情了?”
“孫策昨日帶著兩夥士兵夜入袁營,途中遇到了6儁的伏擊。程普戰死,孫策失蹤,連舒縣城也被懷義軍給拿下了。
“什麽?”聞此變故,連周瑜都失去了往日的鎮靜,臉色驟然煞白,而一旁聚集過來的“大才”們也紛紛色變。
“伯父我一直認為,孫策是天下少有的英傑,孫堅的悲劇應該會給他留下足夠的教訓。不想他稟性難移,仗著武勇輕險冒進,沒有一點身為人主的覺悟,恐怕不是你所期待的‘天命所歸’之人。”
“你就算念著情分,在這天下逐鹿的大事上,也不該輕易參與進來的。豈不知爭龍天下,一旦失敗,不知會有多少家族,會因此而衰敗、甚至族滅!”
“按理說你個人的事情,我不該多說什麽。可是關乎家族的安危,我希望你做出抉擇之前能夠三思而行。”周忠說到這裏,便不再多言。
周瑜最是看重親情,可是友情亦為其所重,突然間再次麵臨著兩難的抉擇,他突然有些不知所措,一下子沉默了下來。
周忠見他似乎鑽進了牛角尖,歎了口氣,說道,“看來你還是沒聽明白我的意思。家族並不是幹涉你自己的選擇,隻是希望你做出選擇前能三思而行。須知你的每一次決定,關係到的不僅僅是你自己的命運,甚至有可能影響的到家族興衰!但是作為家族未來的領頭人,若是你真得下定了決心,家族隨你賭一把的膽量還是有的。”
周忠的安慰不但沒有解開他的心結,反而使他的性情更加沉重,這也進而影響到了整個房間。
幾位客人更是坐立不安,尷尬到了極點,感覺到自己有些多餘。
因為他們是周瑜要來的客人,周忠不好越皰代俎的逐客;但是主人不話,客人們也不好離開;而此時的正主周瑜則現在了自己的小世界了糾結著呢。
於是房間漸漸安靜了下來,空氣變得格外沉悶。
這時,終於有客人硬著頭皮,忍不住要找個理由離開,院子裏突然傳來一陣吵鬧聲,打破了尷尬的氣氛。
“放開我,你給我放開……”
聽聲音是個少年,而與他爭吵的則是個中年的男子,記性好的一下子就聽了出來,這人正是周府守門的下人。
周忠當然也聽出了自家下人的聲音,臉色一下子沉了下來,冷聲問道,“什麽事在外麵吵鬧?”
此時房門打開,眾人才看到了門前的兩人,一個是身材高瘦,麵容稚嫩的少年,樣貌比較普通,但是眼睛卻極其明亮;另一個則是周家的門房,眾人來的時候都見過一麵。
此時眾人的目光都注視在門房的身上,隻有鄧姓的青年將目光盯在了少年的身上,臉色有些難看。
但是除了一個身材魁梧的糾糾大漢注意到了這點之外,所以人全將注意力轉移到了門房的話中。
“……他冒充公子瑜請來的客人,還說什麽要去跟隨孫伯符將軍上陣殺敵!小人好心勸他迴去,他卻執意不肯。公子瑜曾經特意吩咐過小人,不得阻攔任何來客,必須將來客直接帶到廳室,所以小人隻好將他帶過來了。”
說外,還不屑的瞥了少年一眼,小聲的咕囔道,“這小子能幹什麽事,不過是送肉去喂虎而已。”
眾人聽了有些哭笑不得,少年卻是勃然大怒,竟然不知從什麽地方掏出一把短刀來,握住了就要刺向門房,眾人臉色大變,以周忠的涵養臉上也出現了一絲不自然。
一直緊盯著少年的鄧姓青年的反應最快,一腳將他踢到,隨即大聲嗬斥道,“放肆!周家豈是你這種無知小兒可以胡鬧的地方?”
說完似乎還不解恨,又狠狠的補了兩腳,才轉過身來,誠惶誠恐的向周忠請罪道,“鄉下小兒野慣了,又沒讀過書,缺乏管教,無意中冒犯了老太尉,還請老大人見諒。”
眾人這才恍然,原來這少年竟然鄧姓青年認識!
而一旁的大漢似乎早就知道了此事,麵帶嘲諷的說道,“老大人他大人有大量,自然不會和一個野孩子計較。隻是若是再不管教的話,說不定什麽時候……”
少年聽了,當即就要作,卻被鄧姓青年狠狠瞪了迴去,隻得老實了下來。
其他人自然聽出了大漢的維護之情,紛紛上前求情。周忠自然不會和一個小孩子計較,此時便被輕輕略過了。
不過出了此次變故,“聚賢會“也是徹底結束了,眾人也借機提出告別,逃難般的離開了周府。
鄧姓青年也趁機離去,抓著少年的衣襟,一路拎迴了家中,少年似乎也知道自己差點闖禍了,低頭喪氣的一聲不吭。
路上鄧姓青年將他狠狠訓斥了一頓,奈何對方就像煮不爛的鴨嘴,油鹽不進!
無奈之下青年隻得祭出殺招,將外姑(嶽母)呂劉氏請了出來。
這一招果然奏效,向來“桀驁不馴”的少年,麵對怒氣衝衝的呂母,果然立刻就服軟了,乖乖的承認自己的錯誤。
可是當呂劉氏以其年幼唯由,禁止他再想著投軍殺敵的事情,一向孝順的少年,第一次反駁了母親的命令。
少年一臉堅毅,緩緩抬起了低垂的頭顱,眼中閃著明亮的光澤,“貧賤難可居,脫誤有功,富貴可致。旦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聽了少年的話,呂劉氏的臉上突然浮現出哀傷和憐惜,抬起的手也無力地垂了下來,千言萬語湧到嘴邊,隻化作了少年的名字,“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