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韓胤不愧是征戰多年的大將,很快做出了最有利的決斷,他顧不得己方士兵與敵軍混在一起,長刀一揮,大聲令道,“放箭!”
上百名袁軍弓弩手衝上前,一起端弩向城門騎兵射擊,百支箭唿嘯射去,十幾名合肥騎兵和數十名賊兵躲閃不及,紛紛中箭倒地,慘叫聲響成一片,而剛從城中衝出的五六名袁軍的騎兵也不幸中箭落馬。
合肥軍領頭的大漢正是已經突破到內壯期的猛將杜慶,隻見他怒氣勃大怒,隨手抓起一具賊兵士兵的屍體當做盾牌,策馬上前,拖著長刀,向數十步外的弓弩手疾奔而去。
“跟我殺!”杜慶大喊一聲,後麵十幾名騎兵跟隨他衝鋒。
杜慶的喊聲如雷,仿佛是晴天的一個霹靂,不遠處的弓弩手們皆被嚇了一跳,不少人手頭一鬆,便將開弓的箭矢射了出去,剩下的人也隻能盲從著一起攻擊。
又是一陣弩箭射來,隻是有些稀疏不齊,杜慶揮舞屍體抵擋箭矢,無數箭矢紛紛射在屍體之上。
盡管如此,還是有幾根六十射在了他身體上,但是杜杜慶恍若不覺,催馬衝進了百餘弓弩手中,後麵跟著的十幾名騎兵也跟著衝進了敵軍群中。
杜慶扔掉屍體,掄起大刀翻飛亂打,化作一輪銀色的月亮,儼如猛虎撲入羊群,砍得敵人肢體橫飛,血水四濺,哭喊聲一片,跌跌撞撞四散逃命。
就在這時,杜慶忽然覺得一股冷風向自己後腦掃來,卻是袁將韓胤見隊伍將敗,忍不住含恨出手。
然而杜慶雖然體格高大雄壯,但靈敏度絲毫不弱,武藝更是遠對方。隻見他頭顱一低,及時的躲過了致命的一擊。
但杜慶仍然心中惱怒,沒想到竟然有人從後麵偷襲自己!
於是他反手一刀打去,這一刀力量十足,隻聽‘當!’的一聲巨響,大刀和大刀相撞,火光四濺,後麵偷襲的袁軍副將韓胤被震得連連後退幾步。
韓胤隻覺喉頭甜,一口血噴了出來,他心中大驚,調轉馬頭便逃,杜慶也不追趕,隻是恨恨地瞪了他一眼,調轉馬頭向另一邊敵軍密集處殺去。
這時,城門外馬蹄聲如雷,騎督張廷率領著數百盧龍營騎兵如一條長龍般衝過吊橋,殺進了縣城。
城門已經失守,留守的幾十名騎兵已經牢牢控製住了城門,北城外的千餘士兵見大勢已去,紛紛四散奔逃。
但在這時,數千合肥士兵在主將朱涓的率領下揮師殺來,逃散不及的袁軍士兵們一下子被圍了起來,不敢抵擋,隻能跪地求饒,一時間袁軍兵敗如山倒,六安被彈指而下。
韓胤見形勢危急,隻能帶著臨時聚齊的數百士兵朝著沘水岸邊逃去,劉軍士兵為了盡快拿下六安,隻能放任而去。
這時,數千劉軍士兵已經殺進了城池,隻有駐守在南城門外的一千袁軍,廝殺了一番,在力戰不敵的情況下逃出了數百人,而被圍在城中的袁軍無路逃跑,紛紛跪地投降。
已經逃得一難的韓胤隻能歎息一聲,調轉馬頭向沘水邊上的大營奔去。
……
袁軍的主將陳紀此時就在沘水邊的大營內。
因為明天他才會將軍隊調到六安城中修繕城池,而六安城城池狹小,駐不進太多的兵馬,所以他便幹脆讓船上的士兵上岸,在岸邊駐紮了一個簡陋的大營,以供士兵們臨時休息。
此時陳紀正在主帳中用膳,突然聽見外麵警鍾聲大作,不由吃了一驚,連忙起身朝帳外走去。
這時,一名親兵飛奔跑來稟報,“主公,大事不好,敵軍攻占了六安縣!”
“什麽!”陳紀頓時驚得目瞪口呆。
半晌,陳紀反應過來,隻聽他大吼一聲,向營外奔去,“是哪支敵軍?敵軍又是怎麽怎麽知道我軍攻占了六安的?韓胤呢!讓韓胤來見我!”
陳紀氣急敗壞,六安縣失守,不但意味著他失去了一個可進可退的有利據點,同時意味著他們之前的一切謀劃已經告吹。
六安縣和和袁軍大營相隔不到五裏,站在高處上可以清晰地看見不遠處的六安縣,隻見城中黑煙四起,城樓上的大旗更是已經換成了代表合肥的“劉”字旗。
在寒風中獵獵飄揚,陳紀隻覺得眼前一陣陣黑,自己該怎麽完成與孫策商討好的計策?
這時,韓胤快步走來,單膝跪下請罪,“卑職丟了六安,願受校尉的責罰!”
陳紀重重哼了一聲,但並沒有失去理智,“現在去責罰你還有什麽用嗎?”
韓胤萬分羞愧道,“卑職已經按照校尉的要求加強警戒,還在城外駐紮了軍隊。但對方來的是騎兵,突然動手,作戰十分強悍,使守城軍隊措手不及,卑職也不幸受傷。”他連連咳嗽,嘴角流出一絲鮮血。
幽州輕騎的威名陳紀也聽說過,哪怕是袁術帳下的一線軍隊也不是對方的對手,更不用說他手下的雜牌軍,故而他也就沒了什麽責罰韓胤的心情。
“軍隊撤迴來多少?”陳紀怒視他問道。
“啟稟校尉,隻撤迴來不足一千,事出突然,大部分軍隊被困在了城裏。”
陳紀盯著他半晌,最後連生氣的精力也沒了,無力問道,“你覺得我們接下裏應該去哪裏?”
韓胤知道陳紀實際上是饒過了自己,他跪下磕了三個頭,然後恭聲迴道,“我軍兵力一下子折損了一小半,剩下的幾千人想要直接對抗劉軍是不可能了,現在我們隻有兩天路可走:一是沿著沘水乘船西進後北上,將廬江戰場徹底交給孫策;一是率軍南下,與孫軍會師或者聯絡巢湖水賊出兵,做最後一搏。”
陳紀雖然是訊問韓胤的意見,但韓胤知道,陳紀心中早就已經有了打算。雖然他依舊覺得巢湖水賊根本靠不住,但戴罪之身的他隻能順著陳紀的意思。
果然,就聽陳紀說道,“若是避讓的話,將來我陳紀有何臉麵拜見主公?至於與孫策會師,也隻能是最後逼不得已的選擇。”
陳紀踱了幾步,望著遠處六安上空騰起的黑煙,目光中充滿著恨意,‘“也該到了巢湖水賊兌現諾言的時候了!”
……
這天傍晚,霧氣籠罩巢湖,一艘小船靠近了湖中的一座小島,此處正是巢湖水賊的老巢,金銀島。
金銀島不大,島上更是山勢延綿,溝深林密,沒有適合居民耕種的平原良地。但就這樣一座島上卻聚集了過五萬的**,被水賊們經營的固若金湯。
但整個江淮的人口不到兩百萬,靠近巢湖的人口也就幾十萬左右,,光靠劫掠,水賊們是養活不了島上的五萬多人的。
故而**們也隻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邊在合適的地方開山種地,一邊到巢湖上撒網捕魚,勉強維持生存。
但是,此時江淮間的大戰生,巢湖上的商隊驟減,巢湖水賊光靠捕魚已經難以養活自己,故而他們便將將目光放在“天賜豐收”的合肥身上。
水賊的大領彭虎也知道合肥不好惹,這時孫、袁兩軍的橄欖枝突然伸來,使得有心化賊為官的彭虎心花怒放。
彭虎年約三十歲,荊州江夏人,原本是鄱陽水賊領彭璋的侄子。長得身材魁梧,膀大腰圓,天生力大無窮,水性極佳,使一根六十斤重的鐵槍。
他曾是彭璋麾下最為依仗的大將,但是在叔父去世,並將領的位置傳給親子彭綺之後,他不願意臣服於聲望不足的從弟,帶著手下來到了巢湖。
彭虎勇猛有餘,但智謀卻不足,他之所以能拿下巢湖乃是得了巢湖十八水寨第三寨的寨主左籍的支持。
左籍自詡伊尹再世,是原巢湖水寨四大軍師之,與第一寨的寨主秦臻多有仇怨,深恨之。
當彭虎這條猛龍過江的時候,左籍不但做了帶路黨,幫助彭虎打敗了秦臻,還將女兒許配給了彭虎做壓寨夫人,自己則成為了對方的謀主。
左籍年約四十五六歲,飽讀經書,身材瘦小,為人十分狡猾,他勸彭虎韜光養晦,盡量低調,不要進犯湖邊的各方勢力,以免成為眾人排擠打擊的對象;又勸他攘外之前先要安內,抓住全軍後再去展力量。
正是在左籍的建議下,彭虎不但坐穩了大頭領的寶座,還將十八水寨並作一體,漸漸成為左右江淮局勢的一大勢力,為此,左籍得到了彭虎的信任。
這天傍晚,左籍正和幾個小妾在房中飲酒作樂,有士兵在門外稟報道,“啟稟軍師,彭將軍派來使者,說是有事找您商議。”
彭將軍就是彭虎,不久前鄱陽湖來信,說是彭琦已經自號為鄱陽將軍,彭虎不忿,也自稱了一個巢湖將軍。而他答應袁軍對付合肥的條件,就是在此戰之後,袁術需要上表朝廷封他為將軍一職。
士兵的打擾,令左籍非常不滿,但他卻不敢恃寵而驕,耽誤了彭虎的大事,連忙道,“帶他到前堂等我,我準備準備,馬上就出!”
幾名小妾紛紛不依,左籍逐一許諾哄好她們,這才匆匆向外走去。
等他跟著使者到達彭虎的府中時,彭虎已經等候多時,見了左籍也不說話,隻是拿出一封信來。
左籍一頭霧水,現是陳紀寫來的密信,於是他急忙接過信打開,匆匆看了一遍,一下子愣住了。
彭虎負手走了幾步,皺著眉問道,“陳紀明顯想要某出兵,伏擊合肥的追兵,軍師對此,不知有何看法?”
彭虎雖然是個莽漢,卻也知道己軍隻是袁軍眼中的棋子,隨時都可能被丟棄。在袁軍勢頹的情況下,他可不願被人拿來當炮灰用。
他本以為軍師會勸自己靜觀其變,拒絕袁軍的不懷好意,沒想到他卻捋了捋頜下的三寸短須,做出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笑著道,“當然是出兵了!將軍不但要出兵,而且要快出兵,出精兵!”
上百名袁軍弓弩手衝上前,一起端弩向城門騎兵射擊,百支箭唿嘯射去,十幾名合肥騎兵和數十名賊兵躲閃不及,紛紛中箭倒地,慘叫聲響成一片,而剛從城中衝出的五六名袁軍的騎兵也不幸中箭落馬。
合肥軍領頭的大漢正是已經突破到內壯期的猛將杜慶,隻見他怒氣勃大怒,隨手抓起一具賊兵士兵的屍體當做盾牌,策馬上前,拖著長刀,向數十步外的弓弩手疾奔而去。
“跟我殺!”杜慶大喊一聲,後麵十幾名騎兵跟隨他衝鋒。
杜慶的喊聲如雷,仿佛是晴天的一個霹靂,不遠處的弓弩手們皆被嚇了一跳,不少人手頭一鬆,便將開弓的箭矢射了出去,剩下的人也隻能盲從著一起攻擊。
又是一陣弩箭射來,隻是有些稀疏不齊,杜慶揮舞屍體抵擋箭矢,無數箭矢紛紛射在屍體之上。
盡管如此,還是有幾根六十射在了他身體上,但是杜杜慶恍若不覺,催馬衝進了百餘弓弩手中,後麵跟著的十幾名騎兵也跟著衝進了敵軍群中。
杜慶扔掉屍體,掄起大刀翻飛亂打,化作一輪銀色的月亮,儼如猛虎撲入羊群,砍得敵人肢體橫飛,血水四濺,哭喊聲一片,跌跌撞撞四散逃命。
就在這時,杜慶忽然覺得一股冷風向自己後腦掃來,卻是袁將韓胤見隊伍將敗,忍不住含恨出手。
然而杜慶雖然體格高大雄壯,但靈敏度絲毫不弱,武藝更是遠對方。隻見他頭顱一低,及時的躲過了致命的一擊。
但杜慶仍然心中惱怒,沒想到竟然有人從後麵偷襲自己!
於是他反手一刀打去,這一刀力量十足,隻聽‘當!’的一聲巨響,大刀和大刀相撞,火光四濺,後麵偷襲的袁軍副將韓胤被震得連連後退幾步。
韓胤隻覺喉頭甜,一口血噴了出來,他心中大驚,調轉馬頭便逃,杜慶也不追趕,隻是恨恨地瞪了他一眼,調轉馬頭向另一邊敵軍密集處殺去。
這時,城門外馬蹄聲如雷,騎督張廷率領著數百盧龍營騎兵如一條長龍般衝過吊橋,殺進了縣城。
城門已經失守,留守的幾十名騎兵已經牢牢控製住了城門,北城外的千餘士兵見大勢已去,紛紛四散奔逃。
但在這時,數千合肥士兵在主將朱涓的率領下揮師殺來,逃散不及的袁軍士兵們一下子被圍了起來,不敢抵擋,隻能跪地求饒,一時間袁軍兵敗如山倒,六安被彈指而下。
韓胤見形勢危急,隻能帶著臨時聚齊的數百士兵朝著沘水岸邊逃去,劉軍士兵為了盡快拿下六安,隻能放任而去。
這時,數千劉軍士兵已經殺進了城池,隻有駐守在南城門外的一千袁軍,廝殺了一番,在力戰不敵的情況下逃出了數百人,而被圍在城中的袁軍無路逃跑,紛紛跪地投降。
已經逃得一難的韓胤隻能歎息一聲,調轉馬頭向沘水邊上的大營奔去。
……
袁軍的主將陳紀此時就在沘水邊的大營內。
因為明天他才會將軍隊調到六安城中修繕城池,而六安城城池狹小,駐不進太多的兵馬,所以他便幹脆讓船上的士兵上岸,在岸邊駐紮了一個簡陋的大營,以供士兵們臨時休息。
此時陳紀正在主帳中用膳,突然聽見外麵警鍾聲大作,不由吃了一驚,連忙起身朝帳外走去。
這時,一名親兵飛奔跑來稟報,“主公,大事不好,敵軍攻占了六安縣!”
“什麽!”陳紀頓時驚得目瞪口呆。
半晌,陳紀反應過來,隻聽他大吼一聲,向營外奔去,“是哪支敵軍?敵軍又是怎麽怎麽知道我軍攻占了六安的?韓胤呢!讓韓胤來見我!”
陳紀氣急敗壞,六安縣失守,不但意味著他失去了一個可進可退的有利據點,同時意味著他們之前的一切謀劃已經告吹。
六安縣和和袁軍大營相隔不到五裏,站在高處上可以清晰地看見不遠處的六安縣,隻見城中黑煙四起,城樓上的大旗更是已經換成了代表合肥的“劉”字旗。
在寒風中獵獵飄揚,陳紀隻覺得眼前一陣陣黑,自己該怎麽完成與孫策商討好的計策?
這時,韓胤快步走來,單膝跪下請罪,“卑職丟了六安,願受校尉的責罰!”
陳紀重重哼了一聲,但並沒有失去理智,“現在去責罰你還有什麽用嗎?”
韓胤萬分羞愧道,“卑職已經按照校尉的要求加強警戒,還在城外駐紮了軍隊。但對方來的是騎兵,突然動手,作戰十分強悍,使守城軍隊措手不及,卑職也不幸受傷。”他連連咳嗽,嘴角流出一絲鮮血。
幽州輕騎的威名陳紀也聽說過,哪怕是袁術帳下的一線軍隊也不是對方的對手,更不用說他手下的雜牌軍,故而他也就沒了什麽責罰韓胤的心情。
“軍隊撤迴來多少?”陳紀怒視他問道。
“啟稟校尉,隻撤迴來不足一千,事出突然,大部分軍隊被困在了城裏。”
陳紀盯著他半晌,最後連生氣的精力也沒了,無力問道,“你覺得我們接下裏應該去哪裏?”
韓胤知道陳紀實際上是饒過了自己,他跪下磕了三個頭,然後恭聲迴道,“我軍兵力一下子折損了一小半,剩下的幾千人想要直接對抗劉軍是不可能了,現在我們隻有兩天路可走:一是沿著沘水乘船西進後北上,將廬江戰場徹底交給孫策;一是率軍南下,與孫軍會師或者聯絡巢湖水賊出兵,做最後一搏。”
陳紀雖然是訊問韓胤的意見,但韓胤知道,陳紀心中早就已經有了打算。雖然他依舊覺得巢湖水賊根本靠不住,但戴罪之身的他隻能順著陳紀的意思。
果然,就聽陳紀說道,“若是避讓的話,將來我陳紀有何臉麵拜見主公?至於與孫策會師,也隻能是最後逼不得已的選擇。”
陳紀踱了幾步,望著遠處六安上空騰起的黑煙,目光中充滿著恨意,‘“也該到了巢湖水賊兌現諾言的時候了!”
……
這天傍晚,霧氣籠罩巢湖,一艘小船靠近了湖中的一座小島,此處正是巢湖水賊的老巢,金銀島。
金銀島不大,島上更是山勢延綿,溝深林密,沒有適合居民耕種的平原良地。但就這樣一座島上卻聚集了過五萬的**,被水賊們經營的固若金湯。
但整個江淮的人口不到兩百萬,靠近巢湖的人口也就幾十萬左右,,光靠劫掠,水賊們是養活不了島上的五萬多人的。
故而**們也隻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邊在合適的地方開山種地,一邊到巢湖上撒網捕魚,勉強維持生存。
但是,此時江淮間的大戰生,巢湖上的商隊驟減,巢湖水賊光靠捕魚已經難以養活自己,故而他們便將將目光放在“天賜豐收”的合肥身上。
水賊的大領彭虎也知道合肥不好惹,這時孫、袁兩軍的橄欖枝突然伸來,使得有心化賊為官的彭虎心花怒放。
彭虎年約三十歲,荊州江夏人,原本是鄱陽水賊領彭璋的侄子。長得身材魁梧,膀大腰圓,天生力大無窮,水性極佳,使一根六十斤重的鐵槍。
他曾是彭璋麾下最為依仗的大將,但是在叔父去世,並將領的位置傳給親子彭綺之後,他不願意臣服於聲望不足的從弟,帶著手下來到了巢湖。
彭虎勇猛有餘,但智謀卻不足,他之所以能拿下巢湖乃是得了巢湖十八水寨第三寨的寨主左籍的支持。
左籍自詡伊尹再世,是原巢湖水寨四大軍師之,與第一寨的寨主秦臻多有仇怨,深恨之。
當彭虎這條猛龍過江的時候,左籍不但做了帶路黨,幫助彭虎打敗了秦臻,還將女兒許配給了彭虎做壓寨夫人,自己則成為了對方的謀主。
左籍年約四十五六歲,飽讀經書,身材瘦小,為人十分狡猾,他勸彭虎韜光養晦,盡量低調,不要進犯湖邊的各方勢力,以免成為眾人排擠打擊的對象;又勸他攘外之前先要安內,抓住全軍後再去展力量。
正是在左籍的建議下,彭虎不但坐穩了大頭領的寶座,還將十八水寨並作一體,漸漸成為左右江淮局勢的一大勢力,為此,左籍得到了彭虎的信任。
這天傍晚,左籍正和幾個小妾在房中飲酒作樂,有士兵在門外稟報道,“啟稟軍師,彭將軍派來使者,說是有事找您商議。”
彭將軍就是彭虎,不久前鄱陽湖來信,說是彭琦已經自號為鄱陽將軍,彭虎不忿,也自稱了一個巢湖將軍。而他答應袁軍對付合肥的條件,就是在此戰之後,袁術需要上表朝廷封他為將軍一職。
士兵的打擾,令左籍非常不滿,但他卻不敢恃寵而驕,耽誤了彭虎的大事,連忙道,“帶他到前堂等我,我準備準備,馬上就出!”
幾名小妾紛紛不依,左籍逐一許諾哄好她們,這才匆匆向外走去。
等他跟著使者到達彭虎的府中時,彭虎已經等候多時,見了左籍也不說話,隻是拿出一封信來。
左籍一頭霧水,現是陳紀寫來的密信,於是他急忙接過信打開,匆匆看了一遍,一下子愣住了。
彭虎負手走了幾步,皺著眉問道,“陳紀明顯想要某出兵,伏擊合肥的追兵,軍師對此,不知有何看法?”
彭虎雖然是個莽漢,卻也知道己軍隻是袁軍眼中的棋子,隨時都可能被丟棄。在袁軍勢頹的情況下,他可不願被人拿來當炮灰用。
他本以為軍師會勸自己靜觀其變,拒絕袁軍的不懷好意,沒想到他卻捋了捋頜下的三寸短須,做出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笑著道,“當然是出兵了!將軍不但要出兵,而且要快出兵,出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