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消息如同霹靂, 梁靖當即丟下手頭事務, 縱馬出城。
兩處碰頭, 何四將過程說了, 抱拳躬身道:“是屬下辦事不力,沒能護在謝姑娘身旁。賊人將她帶出別苑, 朝南邊逃走,屬下已派了人去追, 懷王府的侍衛也在幫忙, 途中留有記號。”
金光嶺下常有皇親國戚往來,防護格外嚴密, 懷王又是景明帝最信重的弟弟, 王府護衛不比東宮六率差多少, 這迴福安小郡主出門, 自是提前在別苑布了侍衛, 何四擅闖無益。
梁靖知道輕重, 隻沉著臉道:“當時永王也在?”
“永王陪同長公主賞梅,用了午飯後,迴他的別苑去了。”
“玉嬛出事之後呢?”
“謝姑娘失蹤時,懷王爺的別苑裏沒太大的動靜,屬下急著去追謝姑娘,不曾留意他。方才問過懷王府的侍衛,據說用完飯後長公主有事迴城,永王陪她同行,並不知道此事。”
就這樣撇幹淨了?
京城裏雖暗潮雲湧,歸根結底,也不過那麽些事而已。
旁人沒能耐在懷王府插手,算來算去,嫌疑最大的仍是永王。
但如今玉嬛下落不明,他手裏又沒證據,聽罷稟報後沉吟片刻,吩咐道:“派幾個人盯著永王府外麵,再往金光嶺探探消息,看後晌永王別苑那邊有沒有動靜——也派個人盯著,別打草驚蛇。”
何四躬身應是,梁靖沒再逗留,自翻身上馬,循著記號疾馳而去。
劫持玉嬛後逃離的那人顯然是受過訓練,途中七彎八繞地甩脫追蹤,頗有章法。梁靖追了一陣便摸索出來,因對京城周遭地勢極熟,便舍了彎彎繞繞的記號指引,抄近路前行,在日色西傾時分,終於追上對方行蹤。
三路人馬會和,有梁靖親自指引,終在一處僻狹山路上劫住賊人。
梁靖單薄的官服在冬日冷冽的風裏吹得冰寒,借著山勢設伏,救人倒沒費太多功夫。然而那昏過去的蒙麵少女救迴手裏,揭開套在頭上的布袋,卻不是玉嬛。梁靖大怒,將擒住的賊人踹翻在地,而後跟懷王府的侍衛頭領一道,押送迴城,稟明懷王。
丟了人後膽戰心驚的福安小郡主也在此時迴府,滿麵擔憂。
懷王聽了兩邊的稟報,登時大怒。
那一帶守衛頗為嚴密,能從王府別苑將人帶出去,定是有內應協助。
懷王當即命人嚴查,從當時別苑的僕婦丫鬟口中查問線索,梁靖則將捉迴的賊人帶進一間暗室,逼問主使。那人顯然是訓練過,先前能甩開數人追蹤,如今對著刑具,也是麵不更色,嘴巴鐵鑄般嚴實。
梁靖曾前世駐守邊塞數年,執掌軍規鐵律,震懾萬千兵馬。如今盛怒之下麵沉如水,見旁人束手無策,親自接過刑具。
密室幽暗,幾盞燭火悽慘冷淡,梁靖身上仍是大理寺的官服,暗紅的衣襟染了大片血跡,頗為駭人。他負手近前,神情冷厲,手裏血鏽斑斑的鐵鉗挑起賊人的下巴,眼底盡是兇狠厲色。
“人呢?”牙縫裏咬出來的聲音,滿含怒氣。
賊人冷笑著抬眼,在對上他目光的一瞬,卻驟然停頓。
那雙藏著血絲的眼睛冷沉淩厲,藏著股兇狠殺氣,跟眼前旁的人全然不同。
片刻對視,氣勢高下立現,到天色將明時,賊人終於熬不住,供出個人來——趙鋒。
據賊人供認,別苑的內應劫出玉嬛後交在了他手裏,而他則在離開別苑後不久,借著山勢密林遮掩,將玉嬛神不知鬼不覺地交在了趙鋒手裏。他的任務就此終結,至於趙鋒會如何處置玉嬛,恐怕隻有背後指使的人知道。
這結果審出來,不止梁靖,就連懷王都覺愕然。
——從賊人供出的形貌來看,那趙鋒不是旁人,正是東宮監門衛率的副手。
……
天色將明時,玉嬛從震驚中緩過神來。
漫長的數年時光,像是忽然尋迴的記憶,印刻在腦海裏。她知道那不是夢——夢境淩亂而沒有章法,醒來後也未必能記得真切,但昨晚浮現在腦海的那些事,卻是真實發生過,彼時的悲喜、彼時的疼痛,此刻想來依然分明。
玉嬛走到窗邊,推開窗扇,清晨冷冽的風兜頭撲過來,叫人清醒無比。
她深吸了口氣,看著這座院子。
難怪這屋裏的器物陳設都莫名熟悉,難怪她每迴見著永王,都有種不安。臨死之前,她曾在這座院落望眼欲穿、掙紮期盼,在入宮之前,她也曾居於此處,感激他的恩德,迴味冷雨中他伸過來的手。
好在,夢裏她失了家人,如今,父母和兄長都還健在。
夢裏她沒能看到太師案的卷宗,被永王蒙在鼓裏,臨死時才明白。如今她卻已記住了卷宗上的每個字,每件事。帶頭興風作浪的蕭家、騙著她費盡心思卻不肯幫忙翻案的永王,甚至那讓她念念不忘的相逢,如今想來,也格外可笑——
害得爹娘兄長喪命、她流離失所,而後被算計利用的人,不正是永王嗎?
他算哪門子恩人?
玉嬛站在窗邊,直至僕婦端來熱水飯菜,才迴過神。
安靜淡然地洗漱梳妝,她將送來的菜和粥吃了大半,也不再像昨晚般冷淡抗拒。
僕婦將這邊的消息報過去,永王甚為滿意,臨出府前特地來看了一趟,見玉嬛正坐在桌邊嚼著蜜餞出神,便笑道:“想清楚了?”冬日清晨蒼白的陽光照進來,他身上是進宮麵聖的服製,錦衣華貴,玉冠溫潤。
</br>
兩處碰頭, 何四將過程說了, 抱拳躬身道:“是屬下辦事不力,沒能護在謝姑娘身旁。賊人將她帶出別苑, 朝南邊逃走,屬下已派了人去追, 懷王府的侍衛也在幫忙, 途中留有記號。”
金光嶺下常有皇親國戚往來,防護格外嚴密, 懷王又是景明帝最信重的弟弟, 王府護衛不比東宮六率差多少, 這迴福安小郡主出門, 自是提前在別苑布了侍衛, 何四擅闖無益。
梁靖知道輕重, 隻沉著臉道:“當時永王也在?”
“永王陪同長公主賞梅,用了午飯後,迴他的別苑去了。”
“玉嬛出事之後呢?”
“謝姑娘失蹤時,懷王爺的別苑裏沒太大的動靜,屬下急著去追謝姑娘,不曾留意他。方才問過懷王府的侍衛,據說用完飯後長公主有事迴城,永王陪她同行,並不知道此事。”
就這樣撇幹淨了?
京城裏雖暗潮雲湧,歸根結底,也不過那麽些事而已。
旁人沒能耐在懷王府插手,算來算去,嫌疑最大的仍是永王。
但如今玉嬛下落不明,他手裏又沒證據,聽罷稟報後沉吟片刻,吩咐道:“派幾個人盯著永王府外麵,再往金光嶺探探消息,看後晌永王別苑那邊有沒有動靜——也派個人盯著,別打草驚蛇。”
何四躬身應是,梁靖沒再逗留,自翻身上馬,循著記號疾馳而去。
劫持玉嬛後逃離的那人顯然是受過訓練,途中七彎八繞地甩脫追蹤,頗有章法。梁靖追了一陣便摸索出來,因對京城周遭地勢極熟,便舍了彎彎繞繞的記號指引,抄近路前行,在日色西傾時分,終於追上對方行蹤。
三路人馬會和,有梁靖親自指引,終在一處僻狹山路上劫住賊人。
梁靖單薄的官服在冬日冷冽的風裏吹得冰寒,借著山勢設伏,救人倒沒費太多功夫。然而那昏過去的蒙麵少女救迴手裏,揭開套在頭上的布袋,卻不是玉嬛。梁靖大怒,將擒住的賊人踹翻在地,而後跟懷王府的侍衛頭領一道,押送迴城,稟明懷王。
丟了人後膽戰心驚的福安小郡主也在此時迴府,滿麵擔憂。
懷王聽了兩邊的稟報,登時大怒。
那一帶守衛頗為嚴密,能從王府別苑將人帶出去,定是有內應協助。
懷王當即命人嚴查,從當時別苑的僕婦丫鬟口中查問線索,梁靖則將捉迴的賊人帶進一間暗室,逼問主使。那人顯然是訓練過,先前能甩開數人追蹤,如今對著刑具,也是麵不更色,嘴巴鐵鑄般嚴實。
梁靖曾前世駐守邊塞數年,執掌軍規鐵律,震懾萬千兵馬。如今盛怒之下麵沉如水,見旁人束手無策,親自接過刑具。
密室幽暗,幾盞燭火悽慘冷淡,梁靖身上仍是大理寺的官服,暗紅的衣襟染了大片血跡,頗為駭人。他負手近前,神情冷厲,手裏血鏽斑斑的鐵鉗挑起賊人的下巴,眼底盡是兇狠厲色。
“人呢?”牙縫裏咬出來的聲音,滿含怒氣。
賊人冷笑著抬眼,在對上他目光的一瞬,卻驟然停頓。
那雙藏著血絲的眼睛冷沉淩厲,藏著股兇狠殺氣,跟眼前旁的人全然不同。
片刻對視,氣勢高下立現,到天色將明時,賊人終於熬不住,供出個人來——趙鋒。
據賊人供認,別苑的內應劫出玉嬛後交在了他手裏,而他則在離開別苑後不久,借著山勢密林遮掩,將玉嬛神不知鬼不覺地交在了趙鋒手裏。他的任務就此終結,至於趙鋒會如何處置玉嬛,恐怕隻有背後指使的人知道。
這結果審出來,不止梁靖,就連懷王都覺愕然。
——從賊人供出的形貌來看,那趙鋒不是旁人,正是東宮監門衛率的副手。
……
天色將明時,玉嬛從震驚中緩過神來。
漫長的數年時光,像是忽然尋迴的記憶,印刻在腦海裏。她知道那不是夢——夢境淩亂而沒有章法,醒來後也未必能記得真切,但昨晚浮現在腦海的那些事,卻是真實發生過,彼時的悲喜、彼時的疼痛,此刻想來依然分明。
玉嬛走到窗邊,推開窗扇,清晨冷冽的風兜頭撲過來,叫人清醒無比。
她深吸了口氣,看著這座院子。
難怪這屋裏的器物陳設都莫名熟悉,難怪她每迴見著永王,都有種不安。臨死之前,她曾在這座院落望眼欲穿、掙紮期盼,在入宮之前,她也曾居於此處,感激他的恩德,迴味冷雨中他伸過來的手。
好在,夢裏她失了家人,如今,父母和兄長都還健在。
夢裏她沒能看到太師案的卷宗,被永王蒙在鼓裏,臨死時才明白。如今她卻已記住了卷宗上的每個字,每件事。帶頭興風作浪的蕭家、騙著她費盡心思卻不肯幫忙翻案的永王,甚至那讓她念念不忘的相逢,如今想來,也格外可笑——
害得爹娘兄長喪命、她流離失所,而後被算計利用的人,不正是永王嗎?
他算哪門子恩人?
玉嬛站在窗邊,直至僕婦端來熱水飯菜,才迴過神。
安靜淡然地洗漱梳妝,她將送來的菜和粥吃了大半,也不再像昨晚般冷淡抗拒。
僕婦將這邊的消息報過去,永王甚為滿意,臨出府前特地來看了一趟,見玉嬛正坐在桌邊嚼著蜜餞出神,便笑道:“想清楚了?”冬日清晨蒼白的陽光照進來,他身上是進宮麵聖的服製,錦衣華貴,玉冠溫潤。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