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等絕密卷宗,豈能輕易讓她窺見?
玉嬛想著懷王,便仿佛在陰霾深濃的夜空裏,窺見一隙明亮天光。
雖不足以驅散黑夜,卻能予她前行的方向。
雅間裏片刻安靜,玉嬛垂眸,藏起眼底的掙紮猶豫,片刻後才道:“懷王爺身份尊貴,民女豈敢攪擾。且民女才疏學淺,怕會有負美意,多謝殿下費心,不過,不必了。”
很明朗的態度,敬謝不敏!
永王微覺愕然——明明方才她眉眼裏還有幾分心動的意思,懷王叔那般權貴,旁人費盡心思都巴結不到,她就這般放棄了唾手可得的機會?
他還欲再說,餘光卻瞥見門外有道人影閃進對側雅間,紗簾輕晃。
那舉動鬼鬼祟祟,似是趁人不備躲藏一般,永王眸光微沉,卻沒動聲色。
他的對麵,玉嬛背對著門口,嫩唇微抿,借了身量不及永王的好處,垂首斂眸,藏盡諸般情緒。
心底裏,卻隱隱藏著欣喜。
懷王爺這一線光亮,她哪會真的放棄?隻是永王此人雖瞧著平易和善,卻似表裏不一,行事詭譎,她每迴見到,總有種隱隱的不安。被他牽著走並不妥當,既然有太師的淵源在,她先辭謝,往後自己設法求見,豈不更好?
拿定了這主意,玉嬛便鎮靜了下來。
等永王又閑扯幾句,終於肯放人時,笑吟吟地行禮告退。
珠簾掀起,少女緩步出去,極輕的腳步聲下了樓梯。永王負手站著原地,溫和笑意收斂殆盡,卻是朝著對側冷聲道:“滾出來!”
對側安靜了一瞬,紅袖掀起紗簾,露出張姣美的麵容,卻是沈柔華。
……
沈柔華在魏州高門貴戶間長袖善舞,得人人誇讚,憑的便是行事周全。
貴女間是非不少,沈柔華絕不是良善的菩薩,碰見看不慣的,也會出手使絆子,隻是每迴都能有秦春羅這般刀劍遞過來,她順手用完,還能撇清自身,半點不得罪人。
昨日玉嬛辭謝請帖後,她心裏起疑,怕玉嬛瞧出端倪來,便命僕婦打探行蹤。聽說玉嬛母女倆是泛舟遊湖,離春暉樓不算太遠,心中更確信玉嬛是有意為之。
沈柔華到底心裏有鬼,便想著偶遇玉嬛,撇清幹係,不留半點把柄。
是以今晨和幾位姑娘玩到晌午,便以身子不適為由離開,直奔這座島。
——她長在魏州,對丹桂湖更是熟悉之極,尋常遊湖的路線和時辰都瞭若指掌。成天跟貴女們纏在一處也沒意思,飯後散心遊湖,順道跟玉嬛說幾句話,保全她的美名,算來是一舉兩得。
沈柔華愜意地吹著濕潤的風掐時辰過來,果然遠遠就見玉嬛進了這酒樓。
她狀若無意地跟進來,從夥計處探得玉嬛上了樓,便緊隨上去。
誰知剛上來就聽見玉嬛的聲音,循聲往裏一瞧,便見永王緊貼玉嬛站著,目光落在她臉頰,專注而認真。兩人不過咫尺距離,永王端貴如舊,卻不似平常以王爺之尊盛氣淩人,卻是神情和善,言語溫柔。
那樣過分親近的姿態令沈柔華心裏砰砰直跳,怕人發覺,趕緊躲進對側雅間。
而今既被永王察覺,藏是藏不住的,隻能現身出來,端莊施禮。
第29章 第29章
永王頗意外地打量著沈柔華。
這張臉他認識, 在魏州地界,除了玉嬛和他的小姨子梁姝,永王能認出的貴女,便隻有沈柔華——她的兄長取了淮陽長公主的女兒,就住在長公主府上, 沈柔華數次進京拜訪長公主,永王曾見過。
且她父親沈恭是梁元輔的副手, 永王駕臨魏州,也見過沈柔華一次。
此刻四目相對, 沈柔華麵上波紋不起,隻款款施禮道:“拜見永王殿下。”
“是你?”永王眉頭微緊,目含審視。
沈柔華端然含笑, “不知道殿下駕臨此處,方才若有失禮,還請殿下見諒。”見永王眼帶狐疑,索性大方承認, “臣女原是來島上散心,約了人在此會麵喝茶, 就在對側雅間,北臨湖光,又有一株海棠掩著,景致極好。方才上樓聽見殿下的聲音, 怕會攪擾, 便趕緊進去, 若令殿下誤會,是臣女的不是。”
說罷,又屈膝行禮,發間金釵微晃,粲然奪目。
永王“哦”了聲,見她不似心虛說謊的模樣,便沒深究,仍迴宴席。
沈柔華則迴雅間,叫人搬了屏風攔住門外視線,而後沏壺新茶,臨窗慢飲。
原本跟玉嬛碰麵的念頭打消,她手指攥著茶杯,腦海裏全是方才匆匆瞥見的那一幕,深想其中含義,更覺心跳急促。
她在家中時,也常聽沈夫人提起,說如今京中奪嫡,太子雖有東宮之位,身後卻是位同虛設的皇後,輔佐他的朝臣也多是寒門之子靠科舉出身的,沒多大能耐。而永王天資聰慧,借著小魏貴妃的誇讚,極得聖眷隆恩,舅舅在朝中為相,還有世家助力,登基是遲早的事。
這般一位在淵潛龍,自是萬千眼睛盯著,許多世家想把女兒送進去,即便如今隻是側妃甚至滕妾,將來入主皇宮,便能立時飛黃騰達。
——譬如雄踞一方的梁家,將嫡長女兒梁玉瓊嫁為永王側妃,便是為博榮華。
更別說永王生來俊秀溫雅,傾慕者無數,哪怕公侯府中的閨秀,也未必會入眼。
</br>
玉嬛想著懷王,便仿佛在陰霾深濃的夜空裏,窺見一隙明亮天光。
雖不足以驅散黑夜,卻能予她前行的方向。
雅間裏片刻安靜,玉嬛垂眸,藏起眼底的掙紮猶豫,片刻後才道:“懷王爺身份尊貴,民女豈敢攪擾。且民女才疏學淺,怕會有負美意,多謝殿下費心,不過,不必了。”
很明朗的態度,敬謝不敏!
永王微覺愕然——明明方才她眉眼裏還有幾分心動的意思,懷王叔那般權貴,旁人費盡心思都巴結不到,她就這般放棄了唾手可得的機會?
他還欲再說,餘光卻瞥見門外有道人影閃進對側雅間,紗簾輕晃。
那舉動鬼鬼祟祟,似是趁人不備躲藏一般,永王眸光微沉,卻沒動聲色。
他的對麵,玉嬛背對著門口,嫩唇微抿,借了身量不及永王的好處,垂首斂眸,藏盡諸般情緒。
心底裏,卻隱隱藏著欣喜。
懷王爺這一線光亮,她哪會真的放棄?隻是永王此人雖瞧著平易和善,卻似表裏不一,行事詭譎,她每迴見到,總有種隱隱的不安。被他牽著走並不妥當,既然有太師的淵源在,她先辭謝,往後自己設法求見,豈不更好?
拿定了這主意,玉嬛便鎮靜了下來。
等永王又閑扯幾句,終於肯放人時,笑吟吟地行禮告退。
珠簾掀起,少女緩步出去,極輕的腳步聲下了樓梯。永王負手站著原地,溫和笑意收斂殆盡,卻是朝著對側冷聲道:“滾出來!”
對側安靜了一瞬,紅袖掀起紗簾,露出張姣美的麵容,卻是沈柔華。
……
沈柔華在魏州高門貴戶間長袖善舞,得人人誇讚,憑的便是行事周全。
貴女間是非不少,沈柔華絕不是良善的菩薩,碰見看不慣的,也會出手使絆子,隻是每迴都能有秦春羅這般刀劍遞過來,她順手用完,還能撇清自身,半點不得罪人。
昨日玉嬛辭謝請帖後,她心裏起疑,怕玉嬛瞧出端倪來,便命僕婦打探行蹤。聽說玉嬛母女倆是泛舟遊湖,離春暉樓不算太遠,心中更確信玉嬛是有意為之。
沈柔華到底心裏有鬼,便想著偶遇玉嬛,撇清幹係,不留半點把柄。
是以今晨和幾位姑娘玩到晌午,便以身子不適為由離開,直奔這座島。
——她長在魏州,對丹桂湖更是熟悉之極,尋常遊湖的路線和時辰都瞭若指掌。成天跟貴女們纏在一處也沒意思,飯後散心遊湖,順道跟玉嬛說幾句話,保全她的美名,算來是一舉兩得。
沈柔華愜意地吹著濕潤的風掐時辰過來,果然遠遠就見玉嬛進了這酒樓。
她狀若無意地跟進來,從夥計處探得玉嬛上了樓,便緊隨上去。
誰知剛上來就聽見玉嬛的聲音,循聲往裏一瞧,便見永王緊貼玉嬛站著,目光落在她臉頰,專注而認真。兩人不過咫尺距離,永王端貴如舊,卻不似平常以王爺之尊盛氣淩人,卻是神情和善,言語溫柔。
那樣過分親近的姿態令沈柔華心裏砰砰直跳,怕人發覺,趕緊躲進對側雅間。
而今既被永王察覺,藏是藏不住的,隻能現身出來,端莊施禮。
第29章 第29章
永王頗意外地打量著沈柔華。
這張臉他認識, 在魏州地界,除了玉嬛和他的小姨子梁姝,永王能認出的貴女,便隻有沈柔華——她的兄長取了淮陽長公主的女兒,就住在長公主府上, 沈柔華數次進京拜訪長公主,永王曾見過。
且她父親沈恭是梁元輔的副手, 永王駕臨魏州,也見過沈柔華一次。
此刻四目相對, 沈柔華麵上波紋不起,隻款款施禮道:“拜見永王殿下。”
“是你?”永王眉頭微緊,目含審視。
沈柔華端然含笑, “不知道殿下駕臨此處,方才若有失禮,還請殿下見諒。”見永王眼帶狐疑,索性大方承認, “臣女原是來島上散心,約了人在此會麵喝茶, 就在對側雅間,北臨湖光,又有一株海棠掩著,景致極好。方才上樓聽見殿下的聲音, 怕會攪擾, 便趕緊進去, 若令殿下誤會,是臣女的不是。”
說罷,又屈膝行禮,發間金釵微晃,粲然奪目。
永王“哦”了聲,見她不似心虛說謊的模樣,便沒深究,仍迴宴席。
沈柔華則迴雅間,叫人搬了屏風攔住門外視線,而後沏壺新茶,臨窗慢飲。
原本跟玉嬛碰麵的念頭打消,她手指攥著茶杯,腦海裏全是方才匆匆瞥見的那一幕,深想其中含義,更覺心跳急促。
她在家中時,也常聽沈夫人提起,說如今京中奪嫡,太子雖有東宮之位,身後卻是位同虛設的皇後,輔佐他的朝臣也多是寒門之子靠科舉出身的,沒多大能耐。而永王天資聰慧,借著小魏貴妃的誇讚,極得聖眷隆恩,舅舅在朝中為相,還有世家助力,登基是遲早的事。
這般一位在淵潛龍,自是萬千眼睛盯著,許多世家想把女兒送進去,即便如今隻是側妃甚至滕妾,將來入主皇宮,便能立時飛黃騰達。
——譬如雄踞一方的梁家,將嫡長女兒梁玉瓊嫁為永王側妃,便是為博榮華。
更別說永王生來俊秀溫雅,傾慕者無數,哪怕公侯府中的閨秀,也未必會入眼。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