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外頭看著傅鶯歌的背影,一直笑著流眼淚。
鐵血君王,臨了臨了,最放不下的竟然不是江山社稷,而是跟她同生共死的一個女人。
其實,方才高宗想對傅鶯歌說:鶯歌,若是有來世,朕還願意隻愛著你一個。
然而,話還沒說完,人就被胡易輝叫走了。
高宗自己也不知道,他到底還有沒有機會將這話說給傅鶯歌。現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將這油盡燈枯的命使勁兒的撐著,等著傅鶯歌迴來。
傅鶯歌來到乾清宮的正殿,哪兒站著許多老臣。宋丞相、傅國公等一眾人都在。周則已經身披盔甲站在了大殿上,若不是大殿不能帶兵器,恐怕周則真的要帶劍來朝堂了。
周義也來了,還如平常一樣的裝束。
朝臣與周則看到傅鶯歌後的第一句話都是來問沈氏造反的事情該如何處理。唯獨周義不是,周義最關切的還是高宗的身體狀況。
也因這一向,傅鶯歌也看清了這人情冷暖。
如今,她當初扶持上位的太子,也變成了一個不顧父親身體狀況,一心撲在皇位上的人了。
傅鶯歌沒理會那些問沈氏事情該如何處理的人,而是先迴答了周義的問題:“你父君一定能挺過去。”
周義聞言點了點頭。這樣一來,倒是更加襯得周則有幾分冷血無情。
“璽兒為何沒來?”傅鶯歌問道。
“迴稟皇後娘娘,這種場合,璽王爺的身份委實不方便來此”,說這話的正是丞相宋氏。
如何是身份不方便,想必不方便的是最後以功論成敗吧?
聽他一言,傅鶯歌才抬頭打量了一下在場的各位大臣。這些人,大多都是周則的勢力。自己的母族已經站定了太子這邊,想必跟傅青滿那丫頭被封為太子妃有很大關聯。看樣子,倘若自己阻擋太子稱帝,傅氏也會毫不猶豫的拋棄自己。
畢竟,他們已經有了新的可以扶持的人了。
照眼下的局勢來看,倘若自己想要保住這承周江山就必須得順著周則的意思一起擊敗沈氏。
想到這兒,傅鶯歌不得不強打起精神問道:“周延那邊如何了?”
“迴稟母後,大哥已經擁兵造反”,周則拱手一揖說道。
“混賬!”傅鶯歌罵了一聲。
局勢如此,但她卻想不出一點兒法子來。征戰沙場她不懂、治國安邦她也不懂。
現如今,她就想一個瓷花瓶一樣——中看不中用。
“請母後趕緊下令,派人前去緝拿”,周則拱手說道。
周延背後可是有沈氏一整個大族的人,派人前去緝拿真的可行嗎?高宗一直想打壓沈氏的勢力,然而這些年卻一直沒有傷到沈氏半分。
這樣一個韜光養晦已久的大族,真的可以說派人前去就派人前去嗎?
“母後——”,周則又催促了一聲。
傅鶯歌對朝政不怎麽了解。眼下,她也不知道該相信哪一位將軍。在她的印象裏,將軍大多出身沈氏,如今要打起來恐怕是一場硬仗。
想到這兒,傅鶯歌問道:“太子可有舉薦?”
聽皇後這話,周則一時語塞。在場的大多都是文臣,這也是周則稱帝的一個弊端。
高宗討厭自己的兒子尤其是太子與將軍、兵權扯上關係。周則一直戰戰兢兢小心翼翼,不敢與太多武將結交,遂而在他的勢力裏大多也都是文臣。
“這……”,周則頓了頓,說道:“兒臣認為璽王爺應該是不二人選。”
周則這話一出口,周義就反駁說道:“母後三思,璽王兄的右臂受重傷,如何能領兵打仗?”
“四殿下此言差矣,朝堂不養閑人。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璽王爺如何就不能上戰場?”說這話的正是宋丞相。
傅鶯歌吸了口氣。看樣子,宋氏已經完全為太子所用。照今兒個這架勢,太子是要滅親了。
蒼璽受傷的消息傅鶯歌有所了解。太醫也說過,蒼璽這右臂若是不好好將養,日後便算是廢了。
“還請皇後娘娘早下決斷,朝廷之上鮮有人能在武藝上打敗璽王爺。還請娘娘以大局為重”,傅騫拱手說道。
傅騫這話,是擺明了要站在周則這一邊了。且不論朝政,單單蒼璽作為自己的女婿,他卻能在蒼璽右臂重傷的情況下,還向自己請旨讓他出戰。
傅騫是誠心想讓他這個嫡女守寡?
傅鶯歌剛想痛斥傅騫,周義率先跪在了地上,“方才傅國公說朝堂之上鮮有人能與璽王兄一比高下,兒臣不服。還請母後下旨,讓兒臣帶兵前去!”
周義平常想來給人一種沒有什麽心機的感覺。他說出一番要與璽王比試的話也不足為去。在一眾朝臣眼裏,周義就如同一個沒長大的孩子一般。
“四殿下可知道,這沙場之上刀劍無眼?”傅騫提醒道。
周義白了傅騫一眼,“怎麽?傅國公認為老四比不上璽王爺?”
傅騫趕緊拱手一揖,“老臣不敢。”
見堵住了傅騫的嘴,周義對著傅鶯歌磕了個頭,說道:“還請母後盡快決斷。”
派遣周義去作戰,傅鶯歌本身是不情願的。周義的心根本不在朝政上亦不在領兵打仗,這樣一個甚少有作戰經驗的皇子如何能打敗叱吒疆場的將軍?
“你當真想好了?”傅鶯歌含淚問道。
“是,請母後成全”,周義說的毅然決然。
傅鶯歌抹了一把眼角的淚,走到龍椅前說道:“傳本宮懿旨,封四殿下為帥,調兵三萬,緝拿逆子周延及叛臣沈氏一族。”
“兒臣領旨”,說完,周義種種的磕了個頭。
傅鶯歌吩咐完之後,遣散了這一群看熱鬧的朝臣。此時此刻,內憂外患,這群人竟然還隻顧自己的利益,甚至還想置蒼璽於死地。
如今看來,這個朝堂甚是令人心寒。
眾人都散去後,唯有周義留下。麵對著朝臣,傅鶯歌不得不拿出皇後的氣派與堅毅來,但現如今麵對著周義,傅鶯歌隻是一位母親——一位把自己的孩子親手送上疆場的母親。
“義兒……”,傅鶯歌嗚咽道。
周義衝著傅鶯歌笑了笑,那眉眼像極了高宗年輕時的模樣,“母後放心,若是兒臣真的敗北也絕不會讓叛臣攻入金陵城。”
鐵血君王,臨了臨了,最放不下的竟然不是江山社稷,而是跟她同生共死的一個女人。
其實,方才高宗想對傅鶯歌說:鶯歌,若是有來世,朕還願意隻愛著你一個。
然而,話還沒說完,人就被胡易輝叫走了。
高宗自己也不知道,他到底還有沒有機會將這話說給傅鶯歌。現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將這油盡燈枯的命使勁兒的撐著,等著傅鶯歌迴來。
傅鶯歌來到乾清宮的正殿,哪兒站著許多老臣。宋丞相、傅國公等一眾人都在。周則已經身披盔甲站在了大殿上,若不是大殿不能帶兵器,恐怕周則真的要帶劍來朝堂了。
周義也來了,還如平常一樣的裝束。
朝臣與周則看到傅鶯歌後的第一句話都是來問沈氏造反的事情該如何處理。唯獨周義不是,周義最關切的還是高宗的身體狀況。
也因這一向,傅鶯歌也看清了這人情冷暖。
如今,她當初扶持上位的太子,也變成了一個不顧父親身體狀況,一心撲在皇位上的人了。
傅鶯歌沒理會那些問沈氏事情該如何處理的人,而是先迴答了周義的問題:“你父君一定能挺過去。”
周義聞言點了點頭。這樣一來,倒是更加襯得周則有幾分冷血無情。
“璽兒為何沒來?”傅鶯歌問道。
“迴稟皇後娘娘,這種場合,璽王爺的身份委實不方便來此”,說這話的正是丞相宋氏。
如何是身份不方便,想必不方便的是最後以功論成敗吧?
聽他一言,傅鶯歌才抬頭打量了一下在場的各位大臣。這些人,大多都是周則的勢力。自己的母族已經站定了太子這邊,想必跟傅青滿那丫頭被封為太子妃有很大關聯。看樣子,倘若自己阻擋太子稱帝,傅氏也會毫不猶豫的拋棄自己。
畢竟,他們已經有了新的可以扶持的人了。
照眼下的局勢來看,倘若自己想要保住這承周江山就必須得順著周則的意思一起擊敗沈氏。
想到這兒,傅鶯歌不得不強打起精神問道:“周延那邊如何了?”
“迴稟母後,大哥已經擁兵造反”,周則拱手一揖說道。
“混賬!”傅鶯歌罵了一聲。
局勢如此,但她卻想不出一點兒法子來。征戰沙場她不懂、治國安邦她也不懂。
現如今,她就想一個瓷花瓶一樣——中看不中用。
“請母後趕緊下令,派人前去緝拿”,周則拱手說道。
周延背後可是有沈氏一整個大族的人,派人前去緝拿真的可行嗎?高宗一直想打壓沈氏的勢力,然而這些年卻一直沒有傷到沈氏半分。
這樣一個韜光養晦已久的大族,真的可以說派人前去就派人前去嗎?
“母後——”,周則又催促了一聲。
傅鶯歌對朝政不怎麽了解。眼下,她也不知道該相信哪一位將軍。在她的印象裏,將軍大多出身沈氏,如今要打起來恐怕是一場硬仗。
想到這兒,傅鶯歌問道:“太子可有舉薦?”
聽皇後這話,周則一時語塞。在場的大多都是文臣,這也是周則稱帝的一個弊端。
高宗討厭自己的兒子尤其是太子與將軍、兵權扯上關係。周則一直戰戰兢兢小心翼翼,不敢與太多武將結交,遂而在他的勢力裏大多也都是文臣。
“這……”,周則頓了頓,說道:“兒臣認為璽王爺應該是不二人選。”
周則這話一出口,周義就反駁說道:“母後三思,璽王兄的右臂受重傷,如何能領兵打仗?”
“四殿下此言差矣,朝堂不養閑人。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璽王爺如何就不能上戰場?”說這話的正是宋丞相。
傅鶯歌吸了口氣。看樣子,宋氏已經完全為太子所用。照今兒個這架勢,太子是要滅親了。
蒼璽受傷的消息傅鶯歌有所了解。太醫也說過,蒼璽這右臂若是不好好將養,日後便算是廢了。
“還請皇後娘娘早下決斷,朝廷之上鮮有人能在武藝上打敗璽王爺。還請娘娘以大局為重”,傅騫拱手說道。
傅騫這話,是擺明了要站在周則這一邊了。且不論朝政,單單蒼璽作為自己的女婿,他卻能在蒼璽右臂重傷的情況下,還向自己請旨讓他出戰。
傅騫是誠心想讓他這個嫡女守寡?
傅鶯歌剛想痛斥傅騫,周義率先跪在了地上,“方才傅國公說朝堂之上鮮有人能與璽王兄一比高下,兒臣不服。還請母後下旨,讓兒臣帶兵前去!”
周義平常想來給人一種沒有什麽心機的感覺。他說出一番要與璽王比試的話也不足為去。在一眾朝臣眼裏,周義就如同一個沒長大的孩子一般。
“四殿下可知道,這沙場之上刀劍無眼?”傅騫提醒道。
周義白了傅騫一眼,“怎麽?傅國公認為老四比不上璽王爺?”
傅騫趕緊拱手一揖,“老臣不敢。”
見堵住了傅騫的嘴,周義對著傅鶯歌磕了個頭,說道:“還請母後盡快決斷。”
派遣周義去作戰,傅鶯歌本身是不情願的。周義的心根本不在朝政上亦不在領兵打仗,這樣一個甚少有作戰經驗的皇子如何能打敗叱吒疆場的將軍?
“你當真想好了?”傅鶯歌含淚問道。
“是,請母後成全”,周義說的毅然決然。
傅鶯歌抹了一把眼角的淚,走到龍椅前說道:“傳本宮懿旨,封四殿下為帥,調兵三萬,緝拿逆子周延及叛臣沈氏一族。”
“兒臣領旨”,說完,周義種種的磕了個頭。
傅鶯歌吩咐完之後,遣散了這一群看熱鬧的朝臣。此時此刻,內憂外患,這群人竟然還隻顧自己的利益,甚至還想置蒼璽於死地。
如今看來,這個朝堂甚是令人心寒。
眾人都散去後,唯有周義留下。麵對著朝臣,傅鶯歌不得不拿出皇後的氣派與堅毅來,但現如今麵對著周義,傅鶯歌隻是一位母親——一位把自己的孩子親手送上疆場的母親。
“義兒……”,傅鶯歌嗚咽道。
周義衝著傅鶯歌笑了笑,那眉眼像極了高宗年輕時的模樣,“母後放心,若是兒臣真的敗北也絕不會讓叛臣攻入金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