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糧食出了問題。
首先便是作為江西主要產糧區的鄱陽湖平原分別被大清和奉天軍占據,兩方勢力在這裏進行的拉鋸戰使得許多百姓舉家逃難,大批脫產士兵的到來也極大的增加了糧食的消耗,讓本就不富裕的饒州府陷入了糧食短缺的地步。
雖說湖對岸南昌城中的張兆潘情況未必比自己好多少,但是作為弱勢的那一方,朱朝先深明一個道理,那就是絕不能坐以待斃,若是在一個地方死磕,那就順了京師中乾隆老兒的心意了。
所以在分田之後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裏,秦元年便被派往了德興,跟他一起充當副手的還有吳長涵和王念孫,隨行還有三千兵馬。
秦元年這一出,鄱陽城的守備顯得有些空虛,機動兵力兩千人被分為兩部分,一千人駐餘幹一千人駐鄱陽。
如果張兆潘聞訊趕來偷襲,憑借堅城抵擋,朱朝先有足夠的時間將分散在整個地方上的士兵召集起來進行戰鬥,至於北麵九江的袁飛龍,朱朝先這些天也沒閑著,一直朝他那裏送去書信,想要將其重新招攬迴來。
這倒不是朱朝先心胸寬廣不計前嫌,主要是對方手裏還握著兩千來號奉天軍士兵,對目前的奉天軍來說,這是一股不小的力量,能爭取的話朱朝先還是不想放棄的。
袁飛龍的態度顯得頗為曖昧,沒有撕破臉皮,而是陳述了一番自己的苦衷之類,可是對來到鄱陽見他的事情隻字不提。
既然袁飛龍願意演戲朱朝先也不介意陪他演下去,爭取無望,那也最好不要為敵,甚至朱朝先還給他指了一條路,自九江北上占據宿鬆黃梅二地,這兩塊地方湖泊眾多,正適合袁飛龍幹迴老本行,相信憑借他現在的兵力,隻要不是朝廷主力來攻,是可以高枕無憂做他的土皇帝的。
“大將軍對我好生照顧啊,還不忘為某指路,嘖嘖...”
而在九江,看到朱朝先的書信後,袁飛龍表情頗帶些許調笑意味的說道。
在其身旁,一眾原本隨他參加奉天軍的水匪弟兄哈哈大笑,盡管和張兆潘和朱朝先比起來,他們的實力很弱小,但是占據九江這個交通要道袁飛龍自信自己有足夠的價值讓這兩方爭取自己,到時候他就能借此左右逢源,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對袁飛龍等一眾水匪來說,割據一方擁有一兩座城池簡直就是天大的喜事,是他們從來沒想過也不敢想的事情。
“大哥!那姓朱的說的也有些道理,宿鬆跟黃梅沒什麽官兵,俺願意帶兵五百前去攻打!拿下這兩塊地方等到開春就能向長江上過路的船隻收過路費了!到時候,嘿嘿,這錢還不是嘩嘩的來?”
很快就有人提議北上攻打宿鬆黃梅二縣,然而袁飛龍卻是臉色一沉,整個大堂內的氣氛瞬間變得凝重起來。
“你這殺才!我等已經是義軍,還叫什麽大哥?是將軍!”
沒過幾個唿吸便有訓斥之聲響起,隨著那人稱唿的改口,袁飛龍的表情才重迴平淡。
“宿鬆黃梅可以打,不過不能盲目,我們跟以前不一樣了,不是土匪了,記住!”
“是!”
如同噩夢般的山路再次出現時,秦元年已經多少有些習慣了,德興至衢州所要經過的大多是千米以下的丘陵地帶,不過這倒不是說附近沒有高山了,德興以東百裏的懷玉山脈主峰玉京峰便高達一千八百米。
而要從德興到衢州,則首先需要穿過長達二百裏的丘陵地帶抵達開化縣,隨後再從開化縣順著金溪走上個百二十裏的水路才能到衢州府。
這一路別的不談,單單是這山路都能走垮人,要不是即將開春氣溫有所迴暖,秦元年也不敢打包票自己能帶將士們走過這一段山路。
本來從江西進入浙江,主要是從廣信府入浙,路雖然也不是康莊大道似的平坦,但至多沿途有些小丘陵阻礙,大體上還是以盆地為主,總之肯定是要比在山裏啃雪強太多了。
不過因為有之前朱朝先和張兆潘私底下簽署的停戰協議,所以也沒辦法從廣信府走,就算張兆潘真的腦子壞了同意秦元年經過廣信府進入衢州,他也大抵不會選擇,因為那樣的話就太明顯了,指不定沒走出江西呢,那邊人家衢州知府就已經將境內防區布置的如同鐵桶般了。
那樣的話,還打個毛?
德興至開化一帶山區,難走是難走了些,不過正符合這次出兵的意圖。
“到開化了?”
浙皖贛山區的山穀中,秦元年向帶路的向導問道,因為戴震的緣故,奉天軍和徽商的關係異常微妙,這種微妙在奉天軍占據了景德鎮,全國市場上的瓷器價格層層上漲之後,就變得更加微妙了。
朱朝先需要錢糧棉布火藥,而這些東西很多都是需要通過商人來運輸的,在如今乾隆對反賊嚴防死守的情況下,走私並不是那麽順利。
而很巧的是,徽商麵對景德鎮瓷器的巨大利潤,選擇了鋌而走險和朱朝先合作,將景德鎮的瓷器通過徽州轉運到江南,一轉手就獲得了數倍的利潤。
再加上奉天軍當初過徽州境而軍機嚴明,如今更在毗鄰徽州的江西饒州紮根,隨時都能揮兵東進威脅徽商的老家徽州。
這種情況下,徽商對奉天軍的許多要求都是有求必應。
比如,這向導便是如此。
“迴秦將軍,這裏是星口,開化縣在東,不過我們並不需要去開化,從此地直接南下就能常山,常山過後,便是衢州府城了。”
向導如實迴答道。
哦?
在大山裏走了六七天的秦元年聽到這話,精神一振。
總算走出來了!
“好!你繼續帶路!”
而後,秦元年轉頭衝身後的士兵喊道:“弟兄們!衢州馬上就到!”
“江南富庶!隨我一同殺韃子!”
這三千人,大半還是秦元年之前的部將,因為他們有著冬日山區行軍的經驗,是執行這次任務的最佳人選。
而這些人的忠心也是可見一斑,秦元年一嗓子下去,無數道聲音便匯聚在一起,響徹山穀。
“殺韃子!殺韃子!殺韃子!”
首先便是作為江西主要產糧區的鄱陽湖平原分別被大清和奉天軍占據,兩方勢力在這裏進行的拉鋸戰使得許多百姓舉家逃難,大批脫產士兵的到來也極大的增加了糧食的消耗,讓本就不富裕的饒州府陷入了糧食短缺的地步。
雖說湖對岸南昌城中的張兆潘情況未必比自己好多少,但是作為弱勢的那一方,朱朝先深明一個道理,那就是絕不能坐以待斃,若是在一個地方死磕,那就順了京師中乾隆老兒的心意了。
所以在分田之後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裏,秦元年便被派往了德興,跟他一起充當副手的還有吳長涵和王念孫,隨行還有三千兵馬。
秦元年這一出,鄱陽城的守備顯得有些空虛,機動兵力兩千人被分為兩部分,一千人駐餘幹一千人駐鄱陽。
如果張兆潘聞訊趕來偷襲,憑借堅城抵擋,朱朝先有足夠的時間將分散在整個地方上的士兵召集起來進行戰鬥,至於北麵九江的袁飛龍,朱朝先這些天也沒閑著,一直朝他那裏送去書信,想要將其重新招攬迴來。
這倒不是朱朝先心胸寬廣不計前嫌,主要是對方手裏還握著兩千來號奉天軍士兵,對目前的奉天軍來說,這是一股不小的力量,能爭取的話朱朝先還是不想放棄的。
袁飛龍的態度顯得頗為曖昧,沒有撕破臉皮,而是陳述了一番自己的苦衷之類,可是對來到鄱陽見他的事情隻字不提。
既然袁飛龍願意演戲朱朝先也不介意陪他演下去,爭取無望,那也最好不要為敵,甚至朱朝先還給他指了一條路,自九江北上占據宿鬆黃梅二地,這兩塊地方湖泊眾多,正適合袁飛龍幹迴老本行,相信憑借他現在的兵力,隻要不是朝廷主力來攻,是可以高枕無憂做他的土皇帝的。
“大將軍對我好生照顧啊,還不忘為某指路,嘖嘖...”
而在九江,看到朱朝先的書信後,袁飛龍表情頗帶些許調笑意味的說道。
在其身旁,一眾原本隨他參加奉天軍的水匪弟兄哈哈大笑,盡管和張兆潘和朱朝先比起來,他們的實力很弱小,但是占據九江這個交通要道袁飛龍自信自己有足夠的價值讓這兩方爭取自己,到時候他就能借此左右逢源,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對袁飛龍等一眾水匪來說,割據一方擁有一兩座城池簡直就是天大的喜事,是他們從來沒想過也不敢想的事情。
“大哥!那姓朱的說的也有些道理,宿鬆跟黃梅沒什麽官兵,俺願意帶兵五百前去攻打!拿下這兩塊地方等到開春就能向長江上過路的船隻收過路費了!到時候,嘿嘿,這錢還不是嘩嘩的來?”
很快就有人提議北上攻打宿鬆黃梅二縣,然而袁飛龍卻是臉色一沉,整個大堂內的氣氛瞬間變得凝重起來。
“你這殺才!我等已經是義軍,還叫什麽大哥?是將軍!”
沒過幾個唿吸便有訓斥之聲響起,隨著那人稱唿的改口,袁飛龍的表情才重迴平淡。
“宿鬆黃梅可以打,不過不能盲目,我們跟以前不一樣了,不是土匪了,記住!”
“是!”
如同噩夢般的山路再次出現時,秦元年已經多少有些習慣了,德興至衢州所要經過的大多是千米以下的丘陵地帶,不過這倒不是說附近沒有高山了,德興以東百裏的懷玉山脈主峰玉京峰便高達一千八百米。
而要從德興到衢州,則首先需要穿過長達二百裏的丘陵地帶抵達開化縣,隨後再從開化縣順著金溪走上個百二十裏的水路才能到衢州府。
這一路別的不談,單單是這山路都能走垮人,要不是即將開春氣溫有所迴暖,秦元年也不敢打包票自己能帶將士們走過這一段山路。
本來從江西進入浙江,主要是從廣信府入浙,路雖然也不是康莊大道似的平坦,但至多沿途有些小丘陵阻礙,大體上還是以盆地為主,總之肯定是要比在山裏啃雪強太多了。
不過因為有之前朱朝先和張兆潘私底下簽署的停戰協議,所以也沒辦法從廣信府走,就算張兆潘真的腦子壞了同意秦元年經過廣信府進入衢州,他也大抵不會選擇,因為那樣的話就太明顯了,指不定沒走出江西呢,那邊人家衢州知府就已經將境內防區布置的如同鐵桶般了。
那樣的話,還打個毛?
德興至開化一帶山區,難走是難走了些,不過正符合這次出兵的意圖。
“到開化了?”
浙皖贛山區的山穀中,秦元年向帶路的向導問道,因為戴震的緣故,奉天軍和徽商的關係異常微妙,這種微妙在奉天軍占據了景德鎮,全國市場上的瓷器價格層層上漲之後,就變得更加微妙了。
朱朝先需要錢糧棉布火藥,而這些東西很多都是需要通過商人來運輸的,在如今乾隆對反賊嚴防死守的情況下,走私並不是那麽順利。
而很巧的是,徽商麵對景德鎮瓷器的巨大利潤,選擇了鋌而走險和朱朝先合作,將景德鎮的瓷器通過徽州轉運到江南,一轉手就獲得了數倍的利潤。
再加上奉天軍當初過徽州境而軍機嚴明,如今更在毗鄰徽州的江西饒州紮根,隨時都能揮兵東進威脅徽商的老家徽州。
這種情況下,徽商對奉天軍的許多要求都是有求必應。
比如,這向導便是如此。
“迴秦將軍,這裏是星口,開化縣在東,不過我們並不需要去開化,從此地直接南下就能常山,常山過後,便是衢州府城了。”
向導如實迴答道。
哦?
在大山裏走了六七天的秦元年聽到這話,精神一振。
總算走出來了!
“好!你繼續帶路!”
而後,秦元年轉頭衝身後的士兵喊道:“弟兄們!衢州馬上就到!”
“江南富庶!隨我一同殺韃子!”
這三千人,大半還是秦元年之前的部將,因為他們有著冬日山區行軍的經驗,是執行這次任務的最佳人選。
而這些人的忠心也是可見一斑,秦元年一嗓子下去,無數道聲音便匯聚在一起,響徹山穀。
“殺韃子!殺韃子!殺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