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天子作出這個決定,已經屬意這個皇子繼承大統了,否則,那是讓大唐處於分裂的危險狀態。假如天子駕崩之後,新的天子不是這個皇子,由於這個皇子掌控了那麽大的權力,誰敢保證這個皇子不會反了新天子?
李承乾、譽王目瞪口呆。
朝堂之上,群臣雖然沒有相互交談,表示心中的疑惑與不安,依然是靜若無聲,但那種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的緊張氣氛,還是表現出大家的驚訝與疑惑。
“朕……昨天接到儒宗的邀請函,讓我們大唐派幾個修士過去參加三年一度的論道大會。”李道淵沉聲說道,“這次論道大會,就放在北疆的幽州城舉行。大家都知道三年一度的論道大會對我大唐有多重要,它直接影響到我大唐今後在其他諸侯國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所以,朕派出去的人,必須具備很強的外事能力,必須能靈活處理突發情況。”
李承乾嘴巴張了張,這件事他也聽說過了,但天子一直沒有啃聲,他以為天子會親自帶隊參加儒宗舉辦的論道大會。
論道大會對各個諸侯國而言,是關乎國運和國之地位的重要事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它直接決定了一個諸侯國未來三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地位和在諸天修士麵前的話語權,以及所享受到的修煉資源。
所以,天子說它的重要性要超過收複北疆三十城,並非是言過其實。
修士的世界,始終還是強者為尊。諸侯國存在的形式和意義,更像是一個小型宗門。它把天下分散的修煉力量集中在一起,以諸侯國的製度穩定下來。修士可通過自身的努力,積極入仕,換取更大更多的修煉資源,追求更強更高的武道境界。
相比較七大宗門苛刻的選徒條件,七大諸侯國無疑是給芸芸修士另外一條修煉大道。即便不能成為宗門的弟子,天下修士也可通過自身的努力,為自己爭取到一定的修煉資源。
同樣,各大宗門也需要諸侯國給他們管理天下秩序,因果循環,天道昭昭。人族的強盛,帶動自身氣運的旺盛,無論是哪一個宗門,隻要得到一絲人族氣運的加持,都會讓門派大放異彩,成為諸天強盛的大門派。
讓諸侯國去管理天下黎明,借此跳脫出因果輪迴,得到天道氣運的加持,是一件百利而無一害的事。
宗門有強弱之分,諸侯國自然也有高下之別。七大宗門實力強盛,他們支持的七大諸侯國,成為了這一片土地的霸主。可霸主之位並非是一成不變,不符合宗門的利益,或者未得到七大宗門的承認,霸主之位隨時會被其他諸侯國替代掉。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這是自然法則,也是殘酷現實。
大唐想要在這亂世大爭中生存下去,就必須得到大宗門的強力支持。
否則,大唐很容易被其他諸侯國給吞並掉。
李道淵目光掃過眾人一眼,他的確是想親自帶隊參加儒宗主辦的論道大會,期待儒宗加大對大唐的支持力度,但李冷上了一個奏折,裏麵所說的事情太過重大,讓他臨時改變主意,派一個皇子替他參加。
“李冷聽令。”李道淵心裏有了決定,語氣堅定說道。
“兒臣領命。”李冷不慌不忙的從隊列中走出來,靜靜地站在太子和譽王殿下身邊,眸光平靜地看著高高在上的李道淵,氣勢上不輸給任何人。
“朕命你全權代表大唐,參加儒宗舉辦的三年一度的論道大會。”李道淵也不知道這個決定是不是正確,又有多少風險。
但他沒有的選擇,必須讓李冷代替他參加論道大會。
李承乾、譽王滿臉震驚,這個時候,他們終於發現自己是被天子和李冷合力擺了一道。
收複北疆三十城,看似風光,可以掌控住兵權,但哪有參加論道大會那麽重要。
如果李冷在論道大會表現良好,被某一個宗門的長老看中,直接收為親傳弟子,那麽他在大唐的地位必然是水漲船高,李道淵不想傳位給他都不行。
“被擺了一道。”李承乾和譽王同時心裏憤恨說道。
“兒臣定不辱使命。”李冷說完,看都不看李承乾和譽王一眼,慢慢迴到隊列中。
“好了,退朝。”李道淵說完,一步一蓮花,走入虛空中的龍攆,迴修煉場所。
各朝臣離開乾坤殿後,對天子今天的安排議論紛紛,大家似乎看出了不一樣的局勢。
李冷一出乾坤殿後,一言不發,也不與朝中任何一個大臣聊天,交流彼此的看法和觀點,包括沈皚和蔡襄。
這讓大家更加看不透李冷的心思。
“七哥……”譽王叫住了正要迴未央殿的李承乾,笑容滿麵的。
李承乾一迴頭,淡笑道:“八弟有事?”
兩個人各懷鬼胎,各自防著對方。
譽王道:“也沒什麽事,隻是覺得,七哥這太子之位,恐怕要易主了。”
“哦,你是說十弟嗎?都是大唐的皇族子弟,無論誰做這個太子,我都沒有意見。”李承乾從容淡定,不生氣不惱火,語氣平靜說道,“八弟是想挑撥我和十弟之間的關係吧!?”
“我一片好心提醒七哥,可還是被七哥誤會了。”譽王聳聳肩,說道,“既然七哥不相信我,那我也沒有辦法,隨便七哥怎麽想了。隻是,如今父皇這麽信任十弟,把代表參加論道大會這麽重要的事都交給了十弟,萬一十弟成功了,那麽七哥的太子是讓出來呢,還是被父皇給廢黜了呢?我還真是好奇啊!”
李承乾臉色微變,忍住心中怒火,哦了一聲,問道:“那八弟有什麽高明建議呢?”
譽王道:“父皇命我為督軍,命七哥為北疆統帥,要求我們一個月之內收複北疆三十城。我想,是不是去未央殿跟七哥好好商議一下北疆的事呢?”
“非常歡迎。”李承乾哈哈一笑,與譽王一同駕車離開。
他們一個是北疆大軍的監軍,一個是北疆大軍的統帥,一起駕車離開並沒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和懷疑。
好不容易進宮一趟,李冷先去紫蘿宮看望了玉妃。
李承乾、譽王目瞪口呆。
朝堂之上,群臣雖然沒有相互交談,表示心中的疑惑與不安,依然是靜若無聲,但那種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的緊張氣氛,還是表現出大家的驚訝與疑惑。
“朕……昨天接到儒宗的邀請函,讓我們大唐派幾個修士過去參加三年一度的論道大會。”李道淵沉聲說道,“這次論道大會,就放在北疆的幽州城舉行。大家都知道三年一度的論道大會對我大唐有多重要,它直接影響到我大唐今後在其他諸侯國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所以,朕派出去的人,必須具備很強的外事能力,必須能靈活處理突發情況。”
李承乾嘴巴張了張,這件事他也聽說過了,但天子一直沒有啃聲,他以為天子會親自帶隊參加儒宗舉辦的論道大會。
論道大會對各個諸侯國而言,是關乎國運和國之地位的重要事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它直接決定了一個諸侯國未來三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地位和在諸天修士麵前的話語權,以及所享受到的修煉資源。
所以,天子說它的重要性要超過收複北疆三十城,並非是言過其實。
修士的世界,始終還是強者為尊。諸侯國存在的形式和意義,更像是一個小型宗門。它把天下分散的修煉力量集中在一起,以諸侯國的製度穩定下來。修士可通過自身的努力,積極入仕,換取更大更多的修煉資源,追求更強更高的武道境界。
相比較七大宗門苛刻的選徒條件,七大諸侯國無疑是給芸芸修士另外一條修煉大道。即便不能成為宗門的弟子,天下修士也可通過自身的努力,為自己爭取到一定的修煉資源。
同樣,各大宗門也需要諸侯國給他們管理天下秩序,因果循環,天道昭昭。人族的強盛,帶動自身氣運的旺盛,無論是哪一個宗門,隻要得到一絲人族氣運的加持,都會讓門派大放異彩,成為諸天強盛的大門派。
讓諸侯國去管理天下黎明,借此跳脫出因果輪迴,得到天道氣運的加持,是一件百利而無一害的事。
宗門有強弱之分,諸侯國自然也有高下之別。七大宗門實力強盛,他們支持的七大諸侯國,成為了這一片土地的霸主。可霸主之位並非是一成不變,不符合宗門的利益,或者未得到七大宗門的承認,霸主之位隨時會被其他諸侯國替代掉。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這是自然法則,也是殘酷現實。
大唐想要在這亂世大爭中生存下去,就必須得到大宗門的強力支持。
否則,大唐很容易被其他諸侯國給吞並掉。
李道淵目光掃過眾人一眼,他的確是想親自帶隊參加儒宗主辦的論道大會,期待儒宗加大對大唐的支持力度,但李冷上了一個奏折,裏麵所說的事情太過重大,讓他臨時改變主意,派一個皇子替他參加。
“李冷聽令。”李道淵心裏有了決定,語氣堅定說道。
“兒臣領命。”李冷不慌不忙的從隊列中走出來,靜靜地站在太子和譽王殿下身邊,眸光平靜地看著高高在上的李道淵,氣勢上不輸給任何人。
“朕命你全權代表大唐,參加儒宗舉辦的三年一度的論道大會。”李道淵也不知道這個決定是不是正確,又有多少風險。
但他沒有的選擇,必須讓李冷代替他參加論道大會。
李承乾、譽王滿臉震驚,這個時候,他們終於發現自己是被天子和李冷合力擺了一道。
收複北疆三十城,看似風光,可以掌控住兵權,但哪有參加論道大會那麽重要。
如果李冷在論道大會表現良好,被某一個宗門的長老看中,直接收為親傳弟子,那麽他在大唐的地位必然是水漲船高,李道淵不想傳位給他都不行。
“被擺了一道。”李承乾和譽王同時心裏憤恨說道。
“兒臣定不辱使命。”李冷說完,看都不看李承乾和譽王一眼,慢慢迴到隊列中。
“好了,退朝。”李道淵說完,一步一蓮花,走入虛空中的龍攆,迴修煉場所。
各朝臣離開乾坤殿後,對天子今天的安排議論紛紛,大家似乎看出了不一樣的局勢。
李冷一出乾坤殿後,一言不發,也不與朝中任何一個大臣聊天,交流彼此的看法和觀點,包括沈皚和蔡襄。
這讓大家更加看不透李冷的心思。
“七哥……”譽王叫住了正要迴未央殿的李承乾,笑容滿麵的。
李承乾一迴頭,淡笑道:“八弟有事?”
兩個人各懷鬼胎,各自防著對方。
譽王道:“也沒什麽事,隻是覺得,七哥這太子之位,恐怕要易主了。”
“哦,你是說十弟嗎?都是大唐的皇族子弟,無論誰做這個太子,我都沒有意見。”李承乾從容淡定,不生氣不惱火,語氣平靜說道,“八弟是想挑撥我和十弟之間的關係吧!?”
“我一片好心提醒七哥,可還是被七哥誤會了。”譽王聳聳肩,說道,“既然七哥不相信我,那我也沒有辦法,隨便七哥怎麽想了。隻是,如今父皇這麽信任十弟,把代表參加論道大會這麽重要的事都交給了十弟,萬一十弟成功了,那麽七哥的太子是讓出來呢,還是被父皇給廢黜了呢?我還真是好奇啊!”
李承乾臉色微變,忍住心中怒火,哦了一聲,問道:“那八弟有什麽高明建議呢?”
譽王道:“父皇命我為督軍,命七哥為北疆統帥,要求我們一個月之內收複北疆三十城。我想,是不是去未央殿跟七哥好好商議一下北疆的事呢?”
“非常歡迎。”李承乾哈哈一笑,與譽王一同駕車離開。
他們一個是北疆大軍的監軍,一個是北疆大軍的統帥,一起駕車離開並沒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和懷疑。
好不容易進宮一趟,李冷先去紫蘿宮看望了玉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