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兵以息民,而或以為不武。


    這是紹興十二年科舉殿試的題目。


    也是即將到來的省試中,答題的主題。


    把握住這條主題,並不能保證科舉中第。但是偏離了這條主線,一定會落榜。


    “既然戰事平息,那麽現在就不必再主動挑起事端。休養生息,積蓄力量,等到時機來臨的時候,一舉擊敗金人,收複故土,也不失為一條上上之策。”李申之先闡述了一遍主基調。


    這不是他的主基調,而是想要科舉中第,答題的主基調。


    韓平點頭道:“正是如此。嶽帥被十二道金牌追迴之時也說過,十年之功毀於一旦,再想全麵北伐,短期之內將不再可能。”


    “胡說!”陸遊怒目圓瞪:“嶽帥明明說的是‘十年之功,廢於一旦!所得諸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複!’怎如你說的那般不堪!”


    嶽飛明明說的是無法實現中興,根本不是短期之內不再可能。


    與陸遊接觸的短短時間裏,韓平已經發覺這位小兄弟性情太過剛烈,容不得一點瑕疵。


    範成大倒是對陸遊頗有好感,打圓場道:“姑且不論嶽帥曾經如何說,隻說眼下,確實不宜強行用兵。”


    栗韜也跟著說道:“沒錯,休養生息,剛好是咱們士人所擅長之事。趁沒打仗的時候,咱們多多的發展民力,多多的積蓄糧草武器,等到打仗的時候,也能增加一些勝算。”


    “哼!”陸遊拂袖道:“道不同不相為謀!”


    場麵忽然就很尷尬。


    明明都是很好的建議,為什麽到陸遊這裏就行不通了呢?


    李申之有些不解,問道:“陸兄,可是幾位同窗說的不妥?”


    陸遊憤憤道:“現在是金人打了敗仗,咱們正該乘勝追擊的時候,怎麽偏偏是咱們主動放棄國土,選擇偏安苟合?所謂的休養生息,不過是給自己貪生怕死找借口罷了!”


    說了一通尤覺得不過癮,陸遊又說道:“咱們不上戰場,莫非諸位想把自己的子孫送上戰場嗎?”


    好吧,在坐的諸位都沒有子孫。


    不過想象一下,如果自己的父輩祖輩們,個個都是貪生怕死之人,非要等自己的孩子長大了再哄騙他們上戰場,好像仿佛似乎確實有那麽一絲的——不當人父。


    李申之也算是看出來了,隻要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能猜到科舉策論的答題綱要。


    為何偏偏聰明絕頂的陸遊,看不懂呢?


    陸遊見眾人看向他的目光頗為不善,辯解道:“你們還沒看明白嗎?韓世忠被罷官以後,大宋中興之將竟無一人在朝廷中樞。他們還都是壯年啊!”


    李申之無奈地搖了搖頭:“陸兄不是看不懂,而是看得太明白了,反倒失了分寸。”


    陸遊冷哼一聲:“陸某從不做虧心之事!”


    看到榆木疙瘩一般的陸遊,李申之心中生氣一股無名之火,當即鍵盤附體,喝道:


    “不通過科舉你如何當官?不做官你如何愛民?不做官你如何入朝堂,去宰執天下?


    “不說一些假話,如何能哄騙得當朝權貴?不得到當朝權貴的許可,如何能入朝為官?你罵了他們,還想讓他們請你去當官,你咋臉這麽大呢?


    “這也不想委屈,那也不想求全,你倒是推翻這個腐朽的舊社會去,你倒是起兵造反去呀?你去找來梁興他們,把嶽帥劫出去,迴到太行山拉起一票人馬,你去奪了天下當個好皇帝去!


    “去!快去!天下隻有你一人是好漢,剩下的全是慫包!就你這鬼樣子,一輩子都考不中科舉!


    “文也不行,武也不行,讀那一肚子書有何用?到底還是廢物一個!”


    陸遊握緊了拳頭,雙手劇烈地顫抖著,臉色通紅,胸脯隨著粗重的唿吸之聲誇張地起伏。


    韓平,範成大,栗韜三人緊張地盯著他們二人,生怕二人抄家夥幹起來。


    “砰!”


    陸遊狠狠地一拳砸在了桌子上,騰地站起來,緊緊瞪著李申之,鼻翼誇張地煽動著。


    李申之也抬高下巴,故意用眼神俯視陸遊。


    片刻之後,陸遊拂袖而去。


    沉默……


    範成大說道:“李兄的話,是不是說得太過了?”


    韓平說道:“話糙理不糙。若是陸兄真如方才那般態度,省試恐怕十有八九是要落第。”


    張蔥兒重新斟好了茶,將幾人身前的冷茶倒掉,重新布上熱茶。


    李申之端起茶杯,手依然微微顫抖。


    ……


    又是一陣沉默後,韓平開口說話了:“朝廷準備派出使者去和談了。”


    範成大問道:“可知使者是誰?”


    韓平道:“魏良臣。此人曾和秦相在建康時是同窗。”


    栗韜擔憂道:“那豈不是要壞事?”


    韓平搖了搖頭:“那倒不至於。此人頗有氣節,以往出使的時候不曾在金人麵前示弱,想必這次應該也會不辱使命。”


    ……


    皇宮之中,官家趙構在書房中召見了丞相秦檜。


    “秦相公坐。”兩人如老朋友一般,沒有嚴苛的君臣之禮,在案前對坐。


    秦檜謙恭地坐了半個屁股,身子微微前傾:“官家,魏良臣已經出城了。”


    趙構點了點頭:“希望良臣不辱使命,能把條件談妥。”


    秦檜說道:“割讓唐州,鄧州,商州,泰州之地給金人,想必足夠滿足他們的胃口了。”


    秦檜口中的地盤,大致相當於劃一條直線,連接南京與武漢,再畫一條直線,連接武漢與漢中,劃線以北全部割讓給金國。


    從地形上來說,西起秦嶺,南到大別山,東到淮河,成為新的宋金國境線。


    這樣的地盤,比嶽飛起兵北伐之前都要小。


    趙構微微有些心疼,問道:“朕退讓至此,金人總該答應和議了吧?”


    秦檜停頓了一下,小心翼翼說道:“原本如此劃地,再加上每年的歲貢,是足夠了。可是前幾天死了個金國的使者,恐怕還要加價。”


    趙構怒道:“那是他們自己……”


    話說到一半,忽然氣勢一鬆,說道:“他們想如何加價?”


    秦檜說道:“歲貢各加五萬。”


    按照之前談好的歲貢,大宋需要每年向大金交付白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


    各加五萬之後,是歲銀三十萬兩,絹三十萬匹。


    趙構鬆了口氣:“罷了,答應他們便是!”


    嚇我一跳,原來隻要錢啊,還以為他們還讓割地呢。


    秦檜拱手道:“臣遵旨。”


    趙構想要再說些什麽,最後無奈地擺了擺手:“吩咐你的人都看緊點,別再出什麽亂子了!”


    ps:感謝qq閱讀的書友“痛的哭了”,起點讀書的書友“wht5518”,“靜坐講黃庭x”,“鄧佑離”每天的投票支持!還有qq閱讀的書友“淡淡漂泊”每天給我的老書《奮鬥在五代幽州》投票。每天在後台看到你們的投票消息,就像看到追讀的書更新了一樣高興。還有那些默默追讀的,我也不知道你們名字的書友們,就算有一天被我這個萌新作者給毒跑了,我也會一直感謝你們的,比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不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桃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桃散人並收藏大宋不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