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李申之與趙昚把臂言歡,二人並轡共行,不多時便來到了城門前。
守在城門口的一眾臣工紛紛跪地高唿萬歲。
李申之覺得有些不妥,稍稍偏轉馬頭,打算避一避。
倒不是覺得自己地位不如趙昚,隻是不喜歡一群人跪在自己麵前。
不料趙昚卻拉著李申之的手臂,讓他分毫不能後退。
趙昚的滿臉的喜氣洋洋,也不知一路上兩人說了什麽悄悄話,把趙昚高興得嘴巴都要翹到耳朵邊上了。
“眾愛卿請起,朕宣布,臨安城三天不宵禁,朕要與申之一醉方休。”
大臣們一愣神,還沒做出什麽反應,圍在外圍的百姓們山唿海嘯起來:“萬歲!萬歲!萬歲!”
這兩年以來,他們的日子過得太苦了。先是逃荒,後是打仗,再後來還要節衣縮食地支援前線。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些好日子過,大家都很懷念當初在汴京幸福的生活。
可偏偏北麵出了個李申之,這李申之還很能打,能打之餘跟官家的關係好像還很不好。
整個臨安城一直籠罩著一股緊張而詭異的氣氛。
現如今,他們看到了官家與李申之的關係這麽好,也不知之前是誰到處散布謠言地說李申之有反心。
想到此處,李申之很能打反而成了優點。這個人不僅把金國給滅了,收複了幽雲十六州。
這個人,是我大宋的大英雄啊!
人群中忽然就有人大喊了一聲:“李相公,大英雄!”
有人起哄,就有人跟隨:“李相公,大英雄!”
李申之在臨安城內本就有不小的群眾基礎,當年手刃秦檜人頭的壯舉,如今仍在茶館裏廣為傳頌。百姓們平日裏怕官府追究,也不敢公開地叫好。
如今見到二人把手言歡,官家一臉真誠的笑容也不似作偽,更是發自內心地頌揚起李申之來。
趙昚聽到百姓的唿喊,使勁捏了捏李申之的手臂:“申之,你是我大宋的大英雄啊!”
李申之雖有些不願,也不好卻了百姓的好意,幹脆朝著百姓揮手致意。
這一來不得了,百姓們歡唿之聲更高了,引得城中之人都紛紛放下手上的活計,跑到禦街上來看熱鬧。
李申之被臨安城百姓們的熱情給感染了,一時間情緒上頭,朝百姓抱拳致意,喊道:“茗香苑酒水免費,李某請大家暢飲胡虜血,三日限。”
李申之與趙昚並行進了城門,李光也沒有出來作妖。
當李光說出“這不合禮數”的時候,韓世忠一把扯過了他,輕喝道:“那禮數應該是什麽?”
李光一時間答不上來,便被韓世忠拉到了身後,愣了片刻之後被範同和趙士褭拉著進了城門。
城門口的消息仿佛長了腿一般,一瞬間便傳遍了整條禦街,所有人都歡唿雀躍起來。
迎著鮮花與歡唿,李申之與趙昚來到了皇城。
早有宮人蹲在馬旁邊等著二人下馬。
李申之皺了皺眉,雖是略有不喜,但還是腳尖在宮人背上輕點了一下,跳下馬來。
應天府來的隨行人員,也跟朝廷的臣工們合並一處,沿著禦街一路走來。
皇城之中,趙昚早已為李申之準備好了盛大的宴會。
人在吃飯喝酒的時候,會降低些防範之心,放下心中的戒備,人與人交流起來也更容易。
趙昚讓李申之坐主位之上,李申之打死不肯。
在趙昚的主持之下,酒過三巡之後,眾人對李申之拍起了彩虹屁。
李申之在眾人的恭維之中,一杯接一杯地喝著胡虜血,漸漸開始有些上頭,心中便想:
自己的一套主張,與其慢慢地向南麵推廣,不如趁現在告知眾人,便算是昭告天下了。
至於那些人是否願意與他合作,那就看他們自己有沒有這個遠見了。
“諸位如此熱情,申之實在難當。今日有一番話想與諸位說,不知……”
李申之說話的時候,目光看向了趙昚。
這裏畢竟是大宋的皇城,趙昚的主場。自己借這個場地說自己的事情,禮貌上還得征求趙昚的同意。
趙昚自然是十分樂意,主動閃在一旁,間接地把李申之推上了主位。
李申之借著酒勁兒,也沒客氣,說道:
“想必諸位對應天府的事情都有所耳聞。我想問諸位,應天府打金人,你們爽不爽?”
眾人自然無不稱爽。
“我應天府強不強?”
沒人敢說不強。
“你們可知我是怎樣做到的?”
這下子聲音沒有那麽一致了。有說大煉鋼鐵的,有說兵器犀利的,也有人說善待子民的。
李申之細細聽了一會,輕輕笑了笑,又搖了搖頭,說道:“諸位且聽我說。”
眾人安靜下來,都豎直了耳朵。
“因為應天府不是我李申之的應天府,而是所有應天府人的應天府。”
這個在現代早已深入人心的觀點,放到現在的朝堂之上,竟然是沒幾個能聽懂的。
李申之繼續說道:“應天府的土地,是應天府人的。應天府的官府,是應天府人的。應天府的工坊,都是應天府人的。”
宴會上有不少應天府來的官員,與大宋的官員交叉坐在一起。
大宋的官員紛紛輕聲問身邊的應天府官員,這話到底是什麽意思。
李申之看到眾人都在竊竊私語,並沒有急著繼續說話,而是等大家的情緒發酵一會。
話說得太快了,信息量太大,得讓大家消化吸收一會,不然自己說半天沒人聽懂,等於白說。
等到時間差不多了,李申之才繼續說:
“諸位不明白,我替大家解釋一番。這天下,當是天下人的天下,所以天下人才會去守天下。倘若這天下是你趙昚的天下,那麽當你趙昚遇難的時候,你能指望誰替你賣命?”
趙昚聳聳肩膀,表示我無所謂。
李申之對趙昚的配合很滿意,接著拋下了今日演說的重點:
“諸位相公,諸位富貴公,諸位大地主們,土地是你們的,不是百姓的。金人要來搶土地,搶的是你們的土地,不是百姓的土地。金人來了,百姓卷鋪蓋一走,換個地方種地便是。亦或者,百姓們給你種地也是種,給金人種地也是種,憑什麽要給你賣命?”
話說得這麽直白,在場的官員們終於是聽懂了。
可是他們刻苦讀書,又在官場辛苦打拚這麽多年,不就是為了多積攢些錢財土地,給子孫後代留足資本嗎?
李申之說土地是百姓的,不就是說讓我們把土地分給百姓去?那我們辛苦一場到底又圖了個什麽?
李申之沒有急著迴答他們。
當對方情緒上頭的時候,任何解釋都沒有意義。
南宋官員們滿肚子不滿,加上滿腦子疑惑,隻能繼續把話頭轉向了身邊的應天府官員。
應天府的官員們耐心地進行了講解。。
有的人聽懂了,有的人半懂半不懂。還有一部分人,眼珠子滴溜溜一轉,聽懂了,但是卻不願意接受。
這時,有反應快的官員已經悄悄向應天府的官員們打聽起來,李申之下一步打算幹什麽,心裏盤算著怎麽能最快地抱住李申之這根大腿。
在時代大潮轉折來臨之際,能把握住的人少之又少。
大多數人都隻不過是乘著時代的潮流隨波逐流,運氣好的坐上了時代的洪流,運氣不好的沉入海底。
有許多舊時代的人,他們不願意接受新時代的洪流,想盡一切辦法地與之抵抗。
隻有極少數的人,他們是舊時代的佼佼者,在時代轉變的時候,他們又能穩穩地踩著時代的鼓點,一躍成為新時代的主人。
仿佛開了天眼的賭徒,每一次都能押對方向。
李申之不打算跟他們繼續周旋了。
自己今天的目的已經達到。風已經放出去了,至於怎麽吹,他不關心過程。
宴會的最後,李申之隻宣布了一件事。
調撥應天府精銳部隊一萬人,給趙昚當親軍。
守在城門口的一眾臣工紛紛跪地高唿萬歲。
李申之覺得有些不妥,稍稍偏轉馬頭,打算避一避。
倒不是覺得自己地位不如趙昚,隻是不喜歡一群人跪在自己麵前。
不料趙昚卻拉著李申之的手臂,讓他分毫不能後退。
趙昚的滿臉的喜氣洋洋,也不知一路上兩人說了什麽悄悄話,把趙昚高興得嘴巴都要翹到耳朵邊上了。
“眾愛卿請起,朕宣布,臨安城三天不宵禁,朕要與申之一醉方休。”
大臣們一愣神,還沒做出什麽反應,圍在外圍的百姓們山唿海嘯起來:“萬歲!萬歲!萬歲!”
這兩年以來,他們的日子過得太苦了。先是逃荒,後是打仗,再後來還要節衣縮食地支援前線。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些好日子過,大家都很懷念當初在汴京幸福的生活。
可偏偏北麵出了個李申之,這李申之還很能打,能打之餘跟官家的關係好像還很不好。
整個臨安城一直籠罩著一股緊張而詭異的氣氛。
現如今,他們看到了官家與李申之的關係這麽好,也不知之前是誰到處散布謠言地說李申之有反心。
想到此處,李申之很能打反而成了優點。這個人不僅把金國給滅了,收複了幽雲十六州。
這個人,是我大宋的大英雄啊!
人群中忽然就有人大喊了一聲:“李相公,大英雄!”
有人起哄,就有人跟隨:“李相公,大英雄!”
李申之在臨安城內本就有不小的群眾基礎,當年手刃秦檜人頭的壯舉,如今仍在茶館裏廣為傳頌。百姓們平日裏怕官府追究,也不敢公開地叫好。
如今見到二人把手言歡,官家一臉真誠的笑容也不似作偽,更是發自內心地頌揚起李申之來。
趙昚聽到百姓的唿喊,使勁捏了捏李申之的手臂:“申之,你是我大宋的大英雄啊!”
李申之雖有些不願,也不好卻了百姓的好意,幹脆朝著百姓揮手致意。
這一來不得了,百姓們歡唿之聲更高了,引得城中之人都紛紛放下手上的活計,跑到禦街上來看熱鬧。
李申之被臨安城百姓們的熱情給感染了,一時間情緒上頭,朝百姓抱拳致意,喊道:“茗香苑酒水免費,李某請大家暢飲胡虜血,三日限。”
李申之與趙昚並行進了城門,李光也沒有出來作妖。
當李光說出“這不合禮數”的時候,韓世忠一把扯過了他,輕喝道:“那禮數應該是什麽?”
李光一時間答不上來,便被韓世忠拉到了身後,愣了片刻之後被範同和趙士褭拉著進了城門。
城門口的消息仿佛長了腿一般,一瞬間便傳遍了整條禦街,所有人都歡唿雀躍起來。
迎著鮮花與歡唿,李申之與趙昚來到了皇城。
早有宮人蹲在馬旁邊等著二人下馬。
李申之皺了皺眉,雖是略有不喜,但還是腳尖在宮人背上輕點了一下,跳下馬來。
應天府來的隨行人員,也跟朝廷的臣工們合並一處,沿著禦街一路走來。
皇城之中,趙昚早已為李申之準備好了盛大的宴會。
人在吃飯喝酒的時候,會降低些防範之心,放下心中的戒備,人與人交流起來也更容易。
趙昚讓李申之坐主位之上,李申之打死不肯。
在趙昚的主持之下,酒過三巡之後,眾人對李申之拍起了彩虹屁。
李申之在眾人的恭維之中,一杯接一杯地喝著胡虜血,漸漸開始有些上頭,心中便想:
自己的一套主張,與其慢慢地向南麵推廣,不如趁現在告知眾人,便算是昭告天下了。
至於那些人是否願意與他合作,那就看他們自己有沒有這個遠見了。
“諸位如此熱情,申之實在難當。今日有一番話想與諸位說,不知……”
李申之說話的時候,目光看向了趙昚。
這裏畢竟是大宋的皇城,趙昚的主場。自己借這個場地說自己的事情,禮貌上還得征求趙昚的同意。
趙昚自然是十分樂意,主動閃在一旁,間接地把李申之推上了主位。
李申之借著酒勁兒,也沒客氣,說道:
“想必諸位對應天府的事情都有所耳聞。我想問諸位,應天府打金人,你們爽不爽?”
眾人自然無不稱爽。
“我應天府強不強?”
沒人敢說不強。
“你們可知我是怎樣做到的?”
這下子聲音沒有那麽一致了。有說大煉鋼鐵的,有說兵器犀利的,也有人說善待子民的。
李申之細細聽了一會,輕輕笑了笑,又搖了搖頭,說道:“諸位且聽我說。”
眾人安靜下來,都豎直了耳朵。
“因為應天府不是我李申之的應天府,而是所有應天府人的應天府。”
這個在現代早已深入人心的觀點,放到現在的朝堂之上,竟然是沒幾個能聽懂的。
李申之繼續說道:“應天府的土地,是應天府人的。應天府的官府,是應天府人的。應天府的工坊,都是應天府人的。”
宴會上有不少應天府來的官員,與大宋的官員交叉坐在一起。
大宋的官員紛紛輕聲問身邊的應天府官員,這話到底是什麽意思。
李申之看到眾人都在竊竊私語,並沒有急著繼續說話,而是等大家的情緒發酵一會。
話說得太快了,信息量太大,得讓大家消化吸收一會,不然自己說半天沒人聽懂,等於白說。
等到時間差不多了,李申之才繼續說:
“諸位不明白,我替大家解釋一番。這天下,當是天下人的天下,所以天下人才會去守天下。倘若這天下是你趙昚的天下,那麽當你趙昚遇難的時候,你能指望誰替你賣命?”
趙昚聳聳肩膀,表示我無所謂。
李申之對趙昚的配合很滿意,接著拋下了今日演說的重點:
“諸位相公,諸位富貴公,諸位大地主們,土地是你們的,不是百姓的。金人要來搶土地,搶的是你們的土地,不是百姓的土地。金人來了,百姓卷鋪蓋一走,換個地方種地便是。亦或者,百姓們給你種地也是種,給金人種地也是種,憑什麽要給你賣命?”
話說得這麽直白,在場的官員們終於是聽懂了。
可是他們刻苦讀書,又在官場辛苦打拚這麽多年,不就是為了多積攢些錢財土地,給子孫後代留足資本嗎?
李申之說土地是百姓的,不就是說讓我們把土地分給百姓去?那我們辛苦一場到底又圖了個什麽?
李申之沒有急著迴答他們。
當對方情緒上頭的時候,任何解釋都沒有意義。
南宋官員們滿肚子不滿,加上滿腦子疑惑,隻能繼續把話頭轉向了身邊的應天府官員。
應天府的官員們耐心地進行了講解。。
有的人聽懂了,有的人半懂半不懂。還有一部分人,眼珠子滴溜溜一轉,聽懂了,但是卻不願意接受。
這時,有反應快的官員已經悄悄向應天府的官員們打聽起來,李申之下一步打算幹什麽,心裏盤算著怎麽能最快地抱住李申之這根大腿。
在時代大潮轉折來臨之際,能把握住的人少之又少。
大多數人都隻不過是乘著時代的潮流隨波逐流,運氣好的坐上了時代的洪流,運氣不好的沉入海底。
有許多舊時代的人,他們不願意接受新時代的洪流,想盡一切辦法地與之抵抗。
隻有極少數的人,他們是舊時代的佼佼者,在時代轉變的時候,他們又能穩穩地踩著時代的鼓點,一躍成為新時代的主人。
仿佛開了天眼的賭徒,每一次都能押對方向。
李申之不打算跟他們繼續周旋了。
自己今天的目的已經達到。風已經放出去了,至於怎麽吹,他不關心過程。
宴會的最後,李申之隻宣布了一件事。
調撥應天府精銳部隊一萬人,給趙昚當親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