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劫伸手示意道:“本侯素來欽佩我大秦忠君愛國之士,諸位將士,替大秦守此雄關,百如一日,本侯未能常在函穀關慰勞將士們,實乃憾事,怎敢受將士們大禮,將士們請起。”


    蘇劫句句發自內心。


    讓函穀關將士感同身色,備受鼓舞。


    秦侯對將士的好,在軍中早就一傳百,百傳千,千傳萬,能跟著武侯征戰,哪個不是賜爵封地,光耀門楣。


    就說這函穀關,八成是都時長遺憾此次東征未能跟隨,而跟隨者亦不乏族中相熟的子弟,一個個累計了無數的軍功,讓人羨慕不已。


    守將也激動的拱手道:“武侯乃是將士們之柱梁,別說這等大禮,就是讓將士們赴湯蹈火,萬死不辭,也無人敢推遲,我等微末之功,豈敢於武侯相比擬,末將恭迎武侯迴秦!”


    “末將恭迎武侯迴秦!”


    “我等恭迎武侯迴秦!”


    蘇劫感歎的說道:“函穀關外,上黨縱橫六百裏,山巒重疊,水流交錯,這山水河穀間,我秦人不知埋下了多少血肉,多少忠骨,雄關蒼蒼,北連陰山,南接長平,眾位將士護秦百年,這函穀關,終於不在是掣肘我秦國的腳步,更不再成為掣肘將士們光宗耀祖的腳步,是以,本侯之功,豈敢於諸位將士相比,這大秦天下,大王,本侯於諸位將士同樂同享,雄關不老,英魂常在!”


    將士們聽完,紛紛相覷。


    各個熱血沸騰。


    秦國東出了,函穀關不在是掣肘秦國的雄關了,但是這裏,幾乎深藏著秦國四百年的故事,史書中對秦國的記載大半都是圍繞這個護衛了秦幾百年的函穀關。


    如今,更是背靠雄關,征伐天下的時機到了。


    當年,秦國納賢於天下,願於天下英傑共享秦國。


    方有山東士子紛紛入秦,百家之人亦紛紛入秦之盛世,才有了後來的張儀,商鞅等曠世之才的輔佐。


    蘇劫接著說道:“本侯,告訴諸位!今日的秦國,已不在是過去的秦國,我們秦人,最終還是要靠我們自己的信念,守護我的家園,守護我們的爺娘,守護我們勳勳青史,本侯要和你們一起,把東邊六國的百姓和一切,從‘他們’變成‘我們’,這,才不負我大秦曆代先王的匡扶之誌,你們能不能於本侯攜手,為大秦做到這些?”


    將士們長戈擲地,激動道:“能!!”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俢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俢我矛戟,與子偕作。”


    鏗鏘之聲,在函穀關外隨大風飛起。


    守將和將士們將蘇劫恭敬的送入關中,守將恭敬的問道:“武侯如此之大功,為何不班師凱旋,這險些讓末將怠慢。”


    守將和一幹副將也都是紛紛捏了一把汗。


    時才,要是半點無禮。


    怕是武侯不責怪,自己都要把自己給扇幾耳光。


    宮敖大笑,道:“虧你機靈!”


    守將也是麵色一滯。


    不等蘇劫說話,宮敖才道:“此次,我秦人傾舉國之力,虧上將軍鬼神謀略,方能僥幸在這一年間,收複失地,覆滅三晉,可畢竟,我大秦舉國之兵,也就剩下這麽多了,如今的土地,自然是首在整治樞紐,穩定三晉之民,排殺餘孽,我秦人將士,這才不得不背井離鄉,亦要鎮守雁門關,護衛江山之責之重,豈非一日之功,數十萬將士怎敢凱旋。”


    宮敖的話讓身邊的將士們紛紛動容。


    對啊。


    韓國,魏國,趙國,雁門關,哪裏的土地不需要秦人來守護。


    守將敬佩道:“大秦將士,萬年長存!忠魂不滅!”


    宮敖大笑道:“這次,將士們雖然不能盡數迴鹹陽,但上將軍豈會讓將士們寒心,必然稟報大王,論功行賞,就是跑死百匹寶馬,也要讓將士們功勳傳遍四野,封賞布告天下,君上已經決定,就是大王給君上的封賞,都要盡數分給將士們,毫厘不取。”


    宮敖的話,無疑能讓人想象到,那些遠離關中,為秦國守衛疆土的將士!


    這是何等的信念。


    然則,蘇劫卻感慨,別說是現在了,就是一統天下之後,秦人都在為秦國,為百姓,北鎮長城,南駐百越,等到劉邦項羽打到了鹹陽,整個秦國都隻有章邯匆忙用罪犯,贅婿組建了一隻臨時兵馬!


    是以,後人也常說,秦漢秦漢,漢也是秦的道理。


    論忠魂,千古無人可比。


    守將自然心生觸動,忽然聞宮敖說到了武侯的封賞,喃喃道:“上將軍的封賞?”


    宮敖笑罵道:“怎麽,上將軍不該賞!”


    宮敖一句話差點讓守將給跌倒,迴頭看到輕笑的蘇劫和杜莎,這才道:“末將,末將怎會有此意,就是末將變賣家產,全部送給武侯,末將都願意!別說是末將,就是百姓們怕是各個都願意。”


    宮敖笑道:“你這人,真沒趣,君上還覬覦你這點家業!更不會覬覦百姓的東西,你這話傳出去,別人還說君上要苛責百姓了。”


    宮敖是上將軍的心腹,可隨意說笑,守將可不敢,頓時說道:“末將可沒瞎說,實則,實則!”


    “實則什麽?”


    守將道:“上將軍捷報連連,鹹陽無不備受鼓舞,大王和太後早就定下了對上將軍的賞賜,整個鹹陽無人震驚莫名,大王和太後對上將軍的厚愛,當真開創千古之先河!”


    守將的話讓蘇劫頓時有啞然了。


    不由和杜莎相互看了一眼。


    這封賞都定下了?


    一般來說,對主將的封賞都是秘而不宣的,直到凱旋,大王會當眾公布,激勵士氣,振奮軍心。


    怎麽可能被整個關中所知?


    蘇劫問道:“你也知大王的賞賜不成?”


    守將頓時危難道:“上將近應該知道秦國的規矩,關於上將軍的封賞,末將可以說知道,因為整個關中都知道,這是大王和太後送給上將軍的,就等到上將軍迴到鹹陽,親自告訴上將軍,但是,末將也隻能說不知道,因為大王沒有頒布詔令,但秦國上下,誰值得大王如此費心?百姓如此齊心?唯上將軍一人,所以說,這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封賞,但還沒有頒布的法令。”


    蘇劫點頭道:“原來如此!”


    這麽說的話,蘇劫就不好怎麽繼續追問了。


    不過,蘇劫能忍住,宮敖卻忍不住道:“你這人,當真是不知趣,到底什麽封賞,既然百姓們都知道,憑什麽君上不能知道,你快說,否則,我這馬鞭,可不認人了。”


    守將頓時有些為難。


    他到不是怕了馬鞭,不過很快,守將大手一揮,對蘇劫道:“上將軍,末將職責所在,隻能送到這裏了。”


    蘇劫笑道:“有勞了,等有時間,本侯在來函穀關,看望你和諸位將士。”


    守將渾身一怔,被蘇劫說的熱血沸騰,上將軍要來看自己?


    不由咬牙說道:“上將軍,既然迴到關中,前往鹹陽已然就一日的時間,上將軍不妨改道,前往渭水之南,順著渭水前往鹹陽,一觀秦國之風貌。”


    說完,不做猶豫,紛紛往函穀關跑。


    宮敖大罵道:“你什麽意思,莫名其妙。”


    守將又跑了迴來,道:“上將軍,如今六國士子聽說都聚集在渭水之南,上將軍不妨前去一觀便知!”


    終於,守將逃一般的跑了。


    留下蘇劫宮敖等人麵麵相覷,“渭水之南?”


    杜莎道:“這守將怕是有意提醒夫君,大王的封賞可能與渭水之南有關,鹹陽北十裏就是渭水,既然不遠,我們不妨就改道走渭水,順水逆行,到了鹹陽北,再入鹹陽便可。”


    蘇劫一聽,心思都不由被那副將給提起了興趣,想想確實順路,便道:“宮敖,去渭水!”


    宮敖早就等不及了。


    便立刻下令轉道。


    很穀關之後,便是潼關,潼關便是倚靠著渭水,然後深入關中,直入鹹陽北!


    蘇劫的封地就在渭水北。


    如今所在的地方恰好隻要順著潼關的道路,便是渭水南。


    蘇劫拿了函穀關的路引,便沒有驚動潼關的人,隨後,立刻順著渭水前行。


    剛走不到十裏,便見到絡繹不絕在渭水南徘徊的百姓,各個神情大彩,興奮不已!


    哪怕就是孩童,也都跟著長輩們手中都拿捏著一些木頭和石塊。


    雖不頂用,但依然滿臉歡愉之色。


    隨即,蘇劫見到了數千百姓來來往往,有的聚集在一起商談著什麽,有的則是從遠處的村落用耕牛拉來了拉車,一擁而上,將田地給翻開,收拾著田地裏的殘留土物。


    再行數裏,宮敖被眼前的一幕給驚呆了。


    馬車也不由自主的停了下來,周圍的百姓看了看蘇劫的馬車,以及馬車外精銳的秦軍士卒,秦國的士卒是絕對不敢欺淩百姓的,所以百姓們也不慌張,繼續交頭接耳起來。


    宮敖的聲音傳了出來,道:“上,上將軍,自己出來看吧,這是!”


    蘇劫聞言,便帶著杜莎來到了車外。


    頓時,眼前的一幕,讓沉著如蘇劫,都不由神色大亂,驚愕不定的情緒充斥心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開局時間倒退三十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重別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重別樓並收藏大秦開局時間倒退三十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