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永無止境
洪荒:我孫悟空絕不取經! 作者:最光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六十五章永無止境
可惜,一葉障目。
李元景又那裏知道,人仙之道在於長久。雖說人仙隻一世,不在乎天命不管其他因果,可縱橫一世也是極其了不得的了。
隻不過,李元景想的是長生不老罷了。
“不,是人仙!”胡青許是看出來了李元景在想什麽似的,稍稍蹙了蹙眉這才又娓娓道來,“鬼仙,先不說人死之後少了天地二魂,想要修行就要把持自身靈智不散,而且還要僅存心中一點真陽意,這才有起步的可能。有了這些,每進一步還要受那陰煞、陰氣繞體之痛,每一次幾乎等同斷臂之痛,趙王你覺得這鬼仙修來難不難?”
“至於說正宗地仙修行,入道修行之時,更是要聆聽大地之音,感受身與地同之念,卻又要緊收心中一點靈念,在冥冥中借大地之氣凝結一顆地氣種子,這樣才能開始修行。或者,你直接煉氣修身成就之後,然後氣貫地脈,化身氣為地氣,才可緩步修行。其中難度,就在同化。稍稍不注意,修行晉升之中,就會被地脈之力所化,成為一個沒了靈智的活身。”
“至於說天仙,不說也罷。其實,在我看來,最好修行的不過是神仙之道。不管是你修功德還是修人望,隻要修的足夠,等身死之時,自有天書降下,令你飛升九霄重鑄天身。”
在胡青看來,像是趙王這樣有家有業的,隻要一心向善,修功德幾十載還是有不小可能飛升天闕的。
可惜,功德也難求。那怕是人道功德也一樣。
“你說的地仙,是不是隻要有靈地就可以修行?”
“不然。最好是有一方與你相合之地,與這方大地一起晉升,才是最好的地仙之道。你以為,傳聞中的福地洞天是如何來的。福地便是地仙成就,地脈升騰成為一方寶地。洞天洞天,有了天地之別,這才是天仙之道。”
“不對吧,我記得好像有本古籍中有述,什麽真仙、金仙、什麽帝君太乙的,難道和這五仙有什麽不同麽。”
胡青聞言,一時間都不想說話了。
連人仙、地仙都修不成,還說什麽金仙太乙,真的以為金仙道果是大白菜麽。現在可不是上古洪荒了。
有著血脈傳承的胡青,也算是見多識廣了,也知道這洪荒大地之上,確實有唿嘯聚山的妖王金仙,甚至一些名山大川之間,更有著一些太乙真君開辟的小界天地,可這根本就不是常人所能觸及的神聖妖魔。
甚至胡青還知曉,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七位大聖,其中有不少都是大羅道君的境界,或者說是妖聖的境界。
可那又如何。
對於一個散修的狐仙而言,想要成就天仙就很難了,更別說成就什麽妖聖了,想都不敢想的。
“怎麽,我說的不對麽,難道沒有金仙、太乙這些仙人?”李元景一臉詫異的看著胡青。
“有。天仙對於某些神聖而言,還隻是一個起步。有些神聖存在世間都千百萬年了,甚至曆經了幾次天地大劫。之後,他們成就金仙、太乙也就是理所當然的。”胡青強忍著臉上的嗤笑,晃眼看著李元景。
“那金仙是不是更強大的神仙?我能成就麽。”果然,趙王還是那個趙王。
張口就想成就金仙,就好似他家庫房裏的菘菜似的,想怎麽吃就這麽吃。
“不朽金仙!”胡青說起金仙,眼神裏居然有了幾分明光,“可以這麽說,這輩子我能成就金仙,也就滿足了。成就金仙道果,便可以稱上一句成就了天地道果,身不在五行人不在三界,與日月同庚與天地同歲。”
嘶!
“那豈不是說,永生不死了!”
“金仙大道,確實跳出了天人五衰的藩籬,也與天地大道的某一條相合,真靈寄托稱一句不朽確實不假。可若說不死永生,還差的遠了些。即便是再進一步的太乙,唯身唯一我便是道,也不敢說一句我是永生。”
也許,大羅才敢說一句,不死。
有著血脈傳承的胡青,雖然並不太清楚太乙、大羅兩境到底有多強大,可對於不朽金仙還是了解不少的。
畢竟她的血脈傳承裏,就有三門直通金仙之道的真法。
“那還修什麽仙,都不能永生不死,豈不是說要時時刻刻小心在意,甚至還要一步步不斷的修行才成……”
胡青與李元景的一些有關修行之道的交流,不僅入了兩人的耳裏,還讓兩裏外的孫悟空給聽了一個分明。
誰讓這胡青來長安城的時候,那麽的招搖。
幾裏遠近,對於一位大羅而言,和掌上觀紋都沒什麽差別了。甚至都不是孫悟空刻意的去聽他們的交流,某些道韻就自然而然的將他們的話音,送到了孫悟空的耳朵裏。
“差了點,這小狐狸懂得還是少了些。”
在孫悟空看來,什麽天地人神鬼五仙之說,什麽金仙、太乙、大羅之分,其實就是一種生命的升華。
天仙是一個門檻。
神於天聖於地,超脫凡俗世間之外,俯瞰天地之變,靜聞天地歲月之道……這些言辭都是形容天仙的,而在孫悟空看來,也就是超脫了天地所限,能觀天地之道了。
至於說金仙,就再進一步,修成了一條天地道,能將自身真靈寄托在天地大道上。
到了大羅,已經不再是什麽天地所限了,諸天萬界才是大羅的道場。大千世界才是大羅的試手之地,這已然是完全的超脫諸天世界了。
“可惜,超脫了諸天還有混沌,哪怕大羅道果一證永證永不退轉,可依舊不是永恆。即便是聖人都不敢說一聲永恆。修行之路,永無止盡啊……”
孫悟空嘴裏呢喃著,順勢被身旁的兩位佳麗扶著,進了左近的廂房。
夜半三更。
正獨自一人淺睡的孫悟空,好似聞到了一股子香火的味道,然後晃眼間就發現,有兩位金甲陰差躬身拜在近前。
“大聖,不知是否方便,我家大人有請。”兩個陰兵看起來還煞有其事的。
可惜,一葉障目。
李元景又那裏知道,人仙之道在於長久。雖說人仙隻一世,不在乎天命不管其他因果,可縱橫一世也是極其了不得的了。
隻不過,李元景想的是長生不老罷了。
“不,是人仙!”胡青許是看出來了李元景在想什麽似的,稍稍蹙了蹙眉這才又娓娓道來,“鬼仙,先不說人死之後少了天地二魂,想要修行就要把持自身靈智不散,而且還要僅存心中一點真陽意,這才有起步的可能。有了這些,每進一步還要受那陰煞、陰氣繞體之痛,每一次幾乎等同斷臂之痛,趙王你覺得這鬼仙修來難不難?”
“至於說正宗地仙修行,入道修行之時,更是要聆聽大地之音,感受身與地同之念,卻又要緊收心中一點靈念,在冥冥中借大地之氣凝結一顆地氣種子,這樣才能開始修行。或者,你直接煉氣修身成就之後,然後氣貫地脈,化身氣為地氣,才可緩步修行。其中難度,就在同化。稍稍不注意,修行晉升之中,就會被地脈之力所化,成為一個沒了靈智的活身。”
“至於說天仙,不說也罷。其實,在我看來,最好修行的不過是神仙之道。不管是你修功德還是修人望,隻要修的足夠,等身死之時,自有天書降下,令你飛升九霄重鑄天身。”
在胡青看來,像是趙王這樣有家有業的,隻要一心向善,修功德幾十載還是有不小可能飛升天闕的。
可惜,功德也難求。那怕是人道功德也一樣。
“你說的地仙,是不是隻要有靈地就可以修行?”
“不然。最好是有一方與你相合之地,與這方大地一起晉升,才是最好的地仙之道。你以為,傳聞中的福地洞天是如何來的。福地便是地仙成就,地脈升騰成為一方寶地。洞天洞天,有了天地之別,這才是天仙之道。”
“不對吧,我記得好像有本古籍中有述,什麽真仙、金仙、什麽帝君太乙的,難道和這五仙有什麽不同麽。”
胡青聞言,一時間都不想說話了。
連人仙、地仙都修不成,還說什麽金仙太乙,真的以為金仙道果是大白菜麽。現在可不是上古洪荒了。
有著血脈傳承的胡青,也算是見多識廣了,也知道這洪荒大地之上,確實有唿嘯聚山的妖王金仙,甚至一些名山大川之間,更有著一些太乙真君開辟的小界天地,可這根本就不是常人所能觸及的神聖妖魔。
甚至胡青還知曉,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七位大聖,其中有不少都是大羅道君的境界,或者說是妖聖的境界。
可那又如何。
對於一個散修的狐仙而言,想要成就天仙就很難了,更別說成就什麽妖聖了,想都不敢想的。
“怎麽,我說的不對麽,難道沒有金仙、太乙這些仙人?”李元景一臉詫異的看著胡青。
“有。天仙對於某些神聖而言,還隻是一個起步。有些神聖存在世間都千百萬年了,甚至曆經了幾次天地大劫。之後,他們成就金仙、太乙也就是理所當然的。”胡青強忍著臉上的嗤笑,晃眼看著李元景。
“那金仙是不是更強大的神仙?我能成就麽。”果然,趙王還是那個趙王。
張口就想成就金仙,就好似他家庫房裏的菘菜似的,想怎麽吃就這麽吃。
“不朽金仙!”胡青說起金仙,眼神裏居然有了幾分明光,“可以這麽說,這輩子我能成就金仙,也就滿足了。成就金仙道果,便可以稱上一句成就了天地道果,身不在五行人不在三界,與日月同庚與天地同歲。”
嘶!
“那豈不是說,永生不死了!”
“金仙大道,確實跳出了天人五衰的藩籬,也與天地大道的某一條相合,真靈寄托稱一句不朽確實不假。可若說不死永生,還差的遠了些。即便是再進一步的太乙,唯身唯一我便是道,也不敢說一句我是永生。”
也許,大羅才敢說一句,不死。
有著血脈傳承的胡青,雖然並不太清楚太乙、大羅兩境到底有多強大,可對於不朽金仙還是了解不少的。
畢竟她的血脈傳承裏,就有三門直通金仙之道的真法。
“那還修什麽仙,都不能永生不死,豈不是說要時時刻刻小心在意,甚至還要一步步不斷的修行才成……”
胡青與李元景的一些有關修行之道的交流,不僅入了兩人的耳裏,還讓兩裏外的孫悟空給聽了一個分明。
誰讓這胡青來長安城的時候,那麽的招搖。
幾裏遠近,對於一位大羅而言,和掌上觀紋都沒什麽差別了。甚至都不是孫悟空刻意的去聽他們的交流,某些道韻就自然而然的將他們的話音,送到了孫悟空的耳朵裏。
“差了點,這小狐狸懂得還是少了些。”
在孫悟空看來,什麽天地人神鬼五仙之說,什麽金仙、太乙、大羅之分,其實就是一種生命的升華。
天仙是一個門檻。
神於天聖於地,超脫凡俗世間之外,俯瞰天地之變,靜聞天地歲月之道……這些言辭都是形容天仙的,而在孫悟空看來,也就是超脫了天地所限,能觀天地之道了。
至於說金仙,就再進一步,修成了一條天地道,能將自身真靈寄托在天地大道上。
到了大羅,已經不再是什麽天地所限了,諸天萬界才是大羅的道場。大千世界才是大羅的試手之地,這已然是完全的超脫諸天世界了。
“可惜,超脫了諸天還有混沌,哪怕大羅道果一證永證永不退轉,可依舊不是永恆。即便是聖人都不敢說一聲永恆。修行之路,永無止盡啊……”
孫悟空嘴裏呢喃著,順勢被身旁的兩位佳麗扶著,進了左近的廂房。
夜半三更。
正獨自一人淺睡的孫悟空,好似聞到了一股子香火的味道,然後晃眼間就發現,有兩位金甲陰差躬身拜在近前。
“大聖,不知是否方便,我家大人有請。”兩個陰兵看起來還煞有其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