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憲英迴到中山城辛家,恰逢辛家正在為辛評舉行葬禮。辛家停喪頭七,劉正果然按照約定到辛家的靈堂上了一柱香。靈堂中的氣氛很詭異,有一種欺人太甚的味道。


    葬禮結束之後,劉立與辛憲英等女的大婚就提上議事日程了。辛毗心情不好,特別是辛甜並沒有被梅園處死,還成了影衛軍的副將,原本屬於辛評的勢力,也有轉投辛甜的際象。


    這是梅園向辛家表達不滿,讓一個成為棄子的辛甜出人頭地,就是要分化辛家。那些不願意做棄子的人,肯定會改弦更張了。


    辛毗不傻,他無力對抗梅園,卻也不想辛憲英在辛評喪期未過就嫁人。這是他的反擊手段,拿辛憲英的婚事要挾,讓梅園做出讓步,好替冀州辛家挽迴麵子,從而在興漢國中獲取更大的話語權。


    辛家的書房中,辛毗說:“憲英哪,不是當爹的要為難你。梅園的手段太狠了,辛家已經顏麵掃地。要是不能借著這個機會挽迴一些麵子,以後的發展就會寸步難行!”


    辛憲英問:“父親,辛家想要踩著梅園的尊嚴上位,你認為有這個可能嗎?”


    辛憲英覺得父親辛毗是在意氣用事。兩家的婚約早就成立了,現在隻不過是在走婚禮流程。辛評的謀劃,簡直就是在替辛家拉仇恨。


    得罪了梅園,辛家就會成為眾矢之的。沒有梅園的庇護,辛家就會成為世家分食的對象。梅園的態度事關辛家的生死存亡。


    梅園沒有取消婚約,是不願意承擔背信棄義的壞名聲。要是辛家主動拒絕,弄不好梅園就會順水推舟。到時候辛家就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辛毗心存僥幸的問:“憲英,以你與世子之間的感情,梅園會有不娶的可能性存在嗎?”


    辛憲英迴答說:“父親,梅園已經定下了大婚的日期。按照王爺的規矩,同一天進門,肯定會不分大小。要是錯過了佳期,那可就不一定了。即便是勉強的進了梅園,也不會擁有太大的話語權。咱們辛家沒有讓梅園推遲婚期的本錢!”


    辛憲英繼續解釋:甄王妃曾經告訴過她——在王爺的心目中,一個男人的大婚隻有一次,至於其他時期的新人,不會有第二次鋪張浪費的機會。


    當初興漢王大婚,可是五個一起娶,名份上有差別,實質上擁有的權勢地位相差無幾。即便是甄王妃身為商相,在梅園後宮也隻能是尋常的家庭婦女。


    這就是梅園後宮三十年太平無事的根源。名份差異不會有問題,地位上的平等才是關鍵。要是嚴格按照名份規矩早晚叩安,以甄王妃的個性,能夠接受跪拜林王妃的結果嗎?


    梅園女人的相處,關鍵在於互相尊重。世子劉立是梅園唯一的繼承人,五位王妃都認可了這樣的決定。


    至於王爺的其他子嗣,似乎另有安排。辛憲英透露出來的東西,已經讓辛毗瞠目結舌了——想不到梅園的保密工作十分到位,天下人都以為梅園子嗣艱難,原來隻是一個幌子而已。


    辛毗問:“王爺的孩子們都在什麽地方?”


    辛憲英望著辛毗,鄭重其事的警告說:“父親,我告訴你這些,就是要你明白——王爺雄才大略,不是你能揣度的。世家興風作浪的本事我早有領教,想要拿王爺的孩子做文章,根本就沒有可能。凡是刺探消息的人,都會莫名其妙的失蹤。”


    辛毗嚇壞了,冀州辛家最寶貝的辛憲英,居然掌握了梅園的最大機密。難怪不敢在婚約的問題上搞什麽小動作。


    以世家無孔不入的能力,居然沒有發現梅園有多位子嗣,那就無法用依附的手段挑起兄弟之爭了。其實皇家製定三宮六院的規矩,一來是平衡世家的利益,二來是殘酷的養蠱行為。


    皇家子嗣的爭鬥,歸根結底是世家的利益之爭。成則王侯,敗者為寇!勝利的人不僅可以主宰天下大勢,還可以讓追隨的世家一世榮華。


    當世家的實力與手腕超越了所選擇的共主,那位所謂的主君就是可憐的傀儡,朝不保夕不說,還有可能被人取而代之。


    長安城中的獻帝,就是名義上的長安城世家聯盟的共主。隻可惜沒有兵權,令不出皇宮內院。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實際上已經成了一國之君。


    魏國內部的世家,各自選定了不同的追隨者,已經在開始慘烈的廝殺了。曹彰的出局就是最好的例子,代表著追隨曹彰的世家全麵落敗。


    興漢國的強大勿庸置疑,為了避免四分五裂,梅園的繼承人隻有一個。麒麟軍的存在,就是為了凝聚將二代,官二代和商二代。即便是世家想要亂中取勢,也找不到扶植的目標。


    梅園主人雄才大略,當然知道世家的心思——支持梅園的後人,那是黨爭。不管鬥到什麽程度,都會以忠臣自居。


    如今梅園隻有一個劉立,那就意味著世家別無選擇。至於其他姓劉的人,根本就進不了梅園製定的族譜,也就無法名正言順的成為世家的扶植對象。


    樓桑村劉姓的幸存者總共有三個人:一個是興漢王劉正,梅園的奠基人;另一個是忠漢王劉備,在上庸一帶也算是風生水起;最後一個就是劉封,隻可惜樓桑村發生變故之後,就不知所蹤了。


    世家一直都在尋找劉封,想要找機會把他塞進梅園的族譜。到時候就多一個扶持的對象了。要是劉封蠢笨如豬,世家就更高興了。


    說來也奇怪,世家選擇開國君主,都喜歡找一些雄才大略的人;然而選擇繼任者,都喜歡那些資質平庸的皇家貴胄。


    世家都喜歡垂拱而治的主君,那樣就可以挾帶私貨了。梅園的繼承人隻會出現一個,從小就開始經曆創業之旅。


    世家最喜歡的言論是祖宗成法不可變,世家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千方百計的固勢。也就是定鼎開國的世家,會想方設法的堵住後進的上進之路。


    梅園主人想要破局,第一代為興漢軍,第二代就是麒麟軍了。劉立帶著二代殺出一片天地,既兼顧了將一代的利益,又給了後進世家同台競技的機會。


    至於公平競爭,在軍中隻存在一件事情——那就是死亡麵前,人人平等。隻不過將二代有父輩提供的安全保障,後進之人就隻能用血肉之軀去扛。


    劉正沒有辦法保證公平,隻能讓更多的二代在麒麟軍的平台上同台競技。至於誰能笑到最後,那就隻能看天意了。


    梅園方麵正在籌備一件事情,就是想讓興漢國所有的大學進行統一的招生考試。所有的大學按照考生比例給予各州相應的名額。


    讓更多的讀書人在同一個平台上競爭,至於公平與否,隻能盡力的保障平台的公平。對於那些在衝刺過程中各施手段的情況,誰也沒有辦法左右。


    辛憲英不想辛家繼續在婚禮的問題上浪費時間,隻能拋出梅園方麵關於教育上的機密,從而轉移辛毗的注意力。


    辛毗明白了,辛家的家學必須要與郡學接軌,甚至引入梅園製定的蒙學和縣學,最好做到同步。以辛家的師資力量,肯定會遙遙領先了。


    辛憲英用梅園的教育規劃換取了婚姻自由。辛家也掌握了家學改革的先機。這是一種雙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興漢使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開先洞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開先洞人並收藏興漢使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