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參謀長卻露出一絲神秘的笑容說道:“沒出問題,裝備不但不過時,反而十分先進,現在的第43軍可以說是我們的拳頭部隊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興奮和期待,仿佛看到了第43軍在戰場上大顯身手的場景。
“啥意思?”莫德爾有些摸不著頭腦,一臉疑惑地說道。他被參謀長的話弄得一頭霧水,不明白第43軍為何突然成為了拳頭部隊。
“你自己看看,這是發來的裝備清單。”參謀長也沒多解釋,將一份清單遞了過去。
莫德爾接過清單,眼睛越睜越大,不自覺地咽了咽口水,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說道:“上帝啊,這是真的?居然還有裝甲車,都是最新款的?另外還有自行反坦克殲擊車?”他的聲音中充滿了驚訝和喜悅,沒想到第43軍會得到如此先進的裝備。
“這不就是裝甲擲彈兵師麽?為什麽要改名機械化步兵師?”莫德爾有些疑惑地問道。他對部隊的編製和命名有些不解,不明白為何要將裝甲擲彈兵師改名為機械化步兵師。
“我的天呐,早知道有這麽好的武器裝備,我就讓直屬的第255,267、293步兵師以及286警衛師換裝了。”莫德爾徹底淩亂了,他滿心懊悔自己當時不問清楚狀況,以為隻是一次普通整編,結果沒想到直接給他送來一個主力部隊。
原本第43軍戰鬥力屬於一般,比二線強一點,比一線又弱,一直都被他當做預備隊使用。
“現在看來,第43軍成為主力部隊了,下一次戰鬥就要讓他們上戰場了。”莫德爾苦笑一聲說道,同時腦海中閃過一絲大膽的想法:“也許我們該來一次反擊。”
他開始在腦海中謀畫著反擊的具體方案,思考著如何利用第43軍的強大裝備優勢,給蘇軍來一個措手不及。他想象著第43軍在戰場上如鋼鐵洪流般衝向蘇軍陣地,將敵人打得落花流水的場景。
他設想了各種可能的情況,包括蘇軍的反應、戰場的地形以及天氣的影響,力求製定出一個完美的反擊計劃。
莫德爾元帥所率領的部隊,此前在漫長的戰鬥與消耗中,已然疲憊不堪,物資補給也幾近枯竭,士氣低迷。
然而,施佩爾費盡周折送來的補給宛如一場及時雨,為莫德爾的部隊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莫德爾深知,這是扭轉戰局的關鍵契機,一旦錯過,後果不堪設想。
他立即召集麾下將領,在昏暗的指揮部中,借著搖曳的燭光,對著大幅作戰地圖展開了緊張而周密的戰前部署。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決絕,手指在地圖上緩緩移動,詳細地闡述著每一個作戰計劃的細節。
經過反複商討與論證,反擊計劃最終敲定,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一觸即發。
反擊伊始,德軍勢如破竹。
在先進武器的強大火力掩護下,德軍士兵們如餓狼般瘋狂地向蘇軍陣地撲去。
莫德爾精心策劃的戰術發揮了巨大作用,德軍巧妙地利用地形,采取穿插迂迴的戰術,成功突破了蘇軍的第一道防線。
戰場上硝煙彌漫,槍炮聲震耳欲聾,德軍士氣大振,一路高歌猛進。
在激烈的交火中,不少蘇軍部隊被德軍分割包圍,德軍趁機發動猛攻,消滅了大量蘇軍有生力量。
一時間,戰場上蘇軍屍橫遍野,鮮血染紅了大地。
然而,蘇軍畢竟是一支擁有強大戰鬥力和頑強意誌的軍隊。
在短暫的慌亂之後,蘇軍迅速冷靜下來,開始組織反擊。
蘇軍指揮官憑借著豐富的作戰經驗,迅速洞察了德軍的戰術意圖,果斷調整部署。
他們從後方緊急調來了精銳部隊,對德軍實施反包圍。
蘇軍的坦克部隊在炮火的掩護下,如鋼鐵洪流般衝向德軍陣地,強大的衝擊力讓德軍士兵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隨著蘇軍的反擊逐漸展開,戰場局勢發生了急劇變化。
原本占據優勢的德軍,此刻陷入了蘇軍的重重包圍之中。
德軍的進攻勢頭被徹底遏製,士兵們開始陷入恐慌。
好在關鍵時刻,德軍指揮官也開始身先士卒,讓德軍士兵們重新振作起來,與蘇軍展開了殊死搏鬥。
雙方展開了激烈的陣地爭奪戰,每一寸土地都要經過反複爭奪。
戰場上的局勢瞬息萬變,時而德軍占據上風,時而蘇軍又奪迴失地。
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都沒有絲毫退縮之意。
戰鬥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雙方的士兵們都殺紅了眼,戰場上彌漫著一股令人窒息的血腥氣息。
天色漸暗,戰鬥仍在繼續。
莫德爾知道,這樣下去,德軍必將陷入絕境。
他不得不重新審視戰場局勢,思考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蘇軍方麵,也在加緊進攻,試圖一舉消滅被包圍的德軍。
莫斯科的天空被厚重的鉛雲所籠罩,凜冽的寒風如同一頭猛獸,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橫衝直撞。
克裏姆林宮的會議室裏,氣氛凝重得如同外麵的天氣,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大胡子斯大林,正坐在那張巨大的辦公桌前,他的手中夾著一支香煙,那淡淡的煙霧在他的臉龐前繚繞,卻無法掩蓋住他臉上深深的憂慮和緊鎖的眉頭。
就在不久前,他剛剛聽取了一份令人震驚的匯報——德軍在戰場上突然湧現出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數量之多、威力之強,都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起初,斯大林並沒有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畢竟在戰爭年代,新式武器的研發和投入使用幾乎是每年都會發生的事情。
而且,當時蘇聯紅軍在前線的形勢還算不錯,勝利的天平似乎正逐漸向他們這邊傾斜。
所以,他覺得這不過是德軍的一次常規軍事升級,並不會對大局產生太大的影響。
然而,當他收到朱可夫元帥發來的加急電報時,他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朱可夫在電報中詳細描述了最近一次戰鬥的慘烈狀況:蘇聯紅軍在這次大規模反擊中,遭遇了德軍前所未有的頑強抵抗。
那些新型武器的威力讓蘇聯紅軍的士兵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幾天的激戰過後,蘇聯紅軍不僅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戰果,反而自身損失慘重——傷亡人數超過了十萬人,坦克更是損失了兩千餘輛。
盡管此時蘇聯的t-34坦克產量已經大幅增加,但如此巨大的消耗,也讓蘇聯的軍事資源麵臨著嚴峻的考驗。
“又出動大量的新型武器?而且還比上一次的更先進。”斯大林看著電報內容,煩躁地說道,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種難以掩飾的憤怒和不安。
“是的,領袖同誌。我們這一次的大規模反擊,再次被德軍的先進武器給擊潰了。”秘書站在一旁,麵無表情地迴答道。
他的聲音很平靜,但在這平靜的背後,卻隱藏著深深的憂慮。
聽到秘書的迴答,斯大林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了。
他猛地將手中的香煙按在煙灰缸裏,語氣不善地吼道:“該死的,情報部門到底是幹什麽吃的?為什麽德軍突然擁有如此先進的武器,居然一點消息都沒有?一群廢物!”
在斯大林暴怒的狀態下,會議室裏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
負責情報的軍官站在角落裏,渾身顫抖,額頭冷汗直流。他的內心充滿了恐懼和委屈,他很想開口解釋,但卻不知道從何說起。
難道要說自己並沒有收到任何關於新式武器的消息嗎?
可前線的慘敗又擺在眼前,這讓他感到無比的絕望和無助。
“看樣子情報部門要好好派人整頓了,要不然下一次的反擊戰,還會被德軍的新式武器給打得措手不及,損失慘重。”斯大林喃喃自語道。
這句話雖然聲音不大,但卻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會議室裏掀起了一陣波瀾。
負責情報的軍官聽到這句話,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如紙,他的雙腿一軟,差點一屁股坐在地上。
“偉大的領袖同誌,我,我……”負責情報的軍官結結巴巴地想要開口解釋,但他的大腦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行了,去處理一下。”斯大林瞥了他一眼,淡淡地說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失望和無奈,仿佛對這個情報軍官已經失去了信心。
“是!”負責情報的軍官如獲大赦,鬆了一口氣道。
同時,他在心裏暗暗發誓,這一次一定要好好整頓情報部門,絕不能再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你說為什麽會失敗?”斯大林自言自語地說道,他的目光望向窗外那一片被冰雪覆蓋的城市,看似是在問秘書,又像是在問自己。
“領袖同誌,將朱可夫元帥請來一問不就知道了?”秘書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建議道。他的聲音很輕,但在這安靜的會議室裏卻顯得格外清晰。
斯大林聽了秘書的話,點了點頭說道:“你說的沒錯。”
很快,一封加急電報就被發往了前線,朱可夫元帥接到電報後,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馬不停蹄地趕迴了莫斯科。
當他走進克裏姆林宮的會議室時,看到的是斯大林那嚴肅而又憤怒的表情。
“我們不是擁有強大的裝甲部隊,以及龐大的喀秋莎火箭炮部隊,甚至在敵占區還有百萬遊擊隊為我們協助作戰,怎麽還是無法消滅德軍?甚至還被德軍打了兩次反擊戰?”斯大林看著朱可夫,生氣地問道。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疑惑和不解,仿佛在質問朱可夫為什麽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為什麽我們擁有如此強大的部隊,甚至同盟軍還在為我們源源不斷地補充軍事物資,依然無法戰勝衰弱的德軍?”斯大林緊接著又拋出了一個問題,他的眼神緊緊地盯著朱可夫,似乎想要從他的臉上找到答案。
麵對斯大林一連串的反問,朱可夫陷入了一陣沉默。
他的內心充滿了痛苦和自責,他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麽,或者不該說什麽。
他深知這一次的失敗給蘇聯紅軍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也讓斯大林對他產生了質疑。
看著沉默的朱可夫,斯大林歎了一口氣,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些,問道:“告訴我,到底傷亡多少人。”
對於朱可夫這名心腹愛將,斯大林是不願多責罵的。
畢竟在過去的戰爭歲月裏,朱可夫曾替他指揮過不少關鍵戰役,正是靠著朱可夫的出色指揮,蘇聯紅軍才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才有了今天的局麵。
“大約傷亡十一萬士兵,坦克被擊毀兩千三百輛,被炸毀的火炮超過一千五百門,卡車等裝備也是不計其數。”朱可夫低著頭,坦白地迴答道。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愧疚和無奈,仿佛在向斯大林承認自己的失敗。
“為什麽又損失這麽多部隊,以及武器裝備?”斯大林聽到這個數字,又有些憤怒地吼道。
他實在無法理解,為什麽在擁有如此強大軍事力量的情況下,還會遭受如此慘重的損失。
“對不起,領袖同誌,請您處罰我,一切都是我的指揮失誤,我沒有料到這一次會有這麽多先進的武器裝備。”朱可夫有些無奈地說道。
他的臉上寫滿了痛苦和自責,他覺得自己辜負了斯大林的信任,也辜負了蘇聯紅軍全體將士的期望。
“處罰肯定會有的,要不然怎麽給那些犧牲的戰士一個交代。”斯大林猛地吸了兩口煙,緩緩地說道,“不過現在要做的就是弄清楚德軍的那批新式武器到底是什麽,在哪生產的,產量如何。隻有了解了這些,我們才能找到應對的辦法。”
朱可夫點了點頭,他明白斯大林的意思。
在戰爭中,情報就是勝利的關鍵。隻有掌握了敵人的武器裝備情況,才能製定出有效的作戰計劃。
“領袖同誌,那下一步的戰略?”朱可夫問道。
他知道,在當前的形勢下,必須盡快製定出下一步的戰略計劃,否則蘇聯紅軍將會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麵。
“啥意思?”莫德爾有些摸不著頭腦,一臉疑惑地說道。他被參謀長的話弄得一頭霧水,不明白第43軍為何突然成為了拳頭部隊。
“你自己看看,這是發來的裝備清單。”參謀長也沒多解釋,將一份清單遞了過去。
莫德爾接過清單,眼睛越睜越大,不自覺地咽了咽口水,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說道:“上帝啊,這是真的?居然還有裝甲車,都是最新款的?另外還有自行反坦克殲擊車?”他的聲音中充滿了驚訝和喜悅,沒想到第43軍會得到如此先進的裝備。
“這不就是裝甲擲彈兵師麽?為什麽要改名機械化步兵師?”莫德爾有些疑惑地問道。他對部隊的編製和命名有些不解,不明白為何要將裝甲擲彈兵師改名為機械化步兵師。
“我的天呐,早知道有這麽好的武器裝備,我就讓直屬的第255,267、293步兵師以及286警衛師換裝了。”莫德爾徹底淩亂了,他滿心懊悔自己當時不問清楚狀況,以為隻是一次普通整編,結果沒想到直接給他送來一個主力部隊。
原本第43軍戰鬥力屬於一般,比二線強一點,比一線又弱,一直都被他當做預備隊使用。
“現在看來,第43軍成為主力部隊了,下一次戰鬥就要讓他們上戰場了。”莫德爾苦笑一聲說道,同時腦海中閃過一絲大膽的想法:“也許我們該來一次反擊。”
他開始在腦海中謀畫著反擊的具體方案,思考著如何利用第43軍的強大裝備優勢,給蘇軍來一個措手不及。他想象著第43軍在戰場上如鋼鐵洪流般衝向蘇軍陣地,將敵人打得落花流水的場景。
他設想了各種可能的情況,包括蘇軍的反應、戰場的地形以及天氣的影響,力求製定出一個完美的反擊計劃。
莫德爾元帥所率領的部隊,此前在漫長的戰鬥與消耗中,已然疲憊不堪,物資補給也幾近枯竭,士氣低迷。
然而,施佩爾費盡周折送來的補給宛如一場及時雨,為莫德爾的部隊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莫德爾深知,這是扭轉戰局的關鍵契機,一旦錯過,後果不堪設想。
他立即召集麾下將領,在昏暗的指揮部中,借著搖曳的燭光,對著大幅作戰地圖展開了緊張而周密的戰前部署。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決絕,手指在地圖上緩緩移動,詳細地闡述著每一個作戰計劃的細節。
經過反複商討與論證,反擊計劃最終敲定,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一觸即發。
反擊伊始,德軍勢如破竹。
在先進武器的強大火力掩護下,德軍士兵們如餓狼般瘋狂地向蘇軍陣地撲去。
莫德爾精心策劃的戰術發揮了巨大作用,德軍巧妙地利用地形,采取穿插迂迴的戰術,成功突破了蘇軍的第一道防線。
戰場上硝煙彌漫,槍炮聲震耳欲聾,德軍士氣大振,一路高歌猛進。
在激烈的交火中,不少蘇軍部隊被德軍分割包圍,德軍趁機發動猛攻,消滅了大量蘇軍有生力量。
一時間,戰場上蘇軍屍橫遍野,鮮血染紅了大地。
然而,蘇軍畢竟是一支擁有強大戰鬥力和頑強意誌的軍隊。
在短暫的慌亂之後,蘇軍迅速冷靜下來,開始組織反擊。
蘇軍指揮官憑借著豐富的作戰經驗,迅速洞察了德軍的戰術意圖,果斷調整部署。
他們從後方緊急調來了精銳部隊,對德軍實施反包圍。
蘇軍的坦克部隊在炮火的掩護下,如鋼鐵洪流般衝向德軍陣地,強大的衝擊力讓德軍士兵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隨著蘇軍的反擊逐漸展開,戰場局勢發生了急劇變化。
原本占據優勢的德軍,此刻陷入了蘇軍的重重包圍之中。
德軍的進攻勢頭被徹底遏製,士兵們開始陷入恐慌。
好在關鍵時刻,德軍指揮官也開始身先士卒,讓德軍士兵們重新振作起來,與蘇軍展開了殊死搏鬥。
雙方展開了激烈的陣地爭奪戰,每一寸土地都要經過反複爭奪。
戰場上的局勢瞬息萬變,時而德軍占據上風,時而蘇軍又奪迴失地。
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都沒有絲毫退縮之意。
戰鬥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雙方的士兵們都殺紅了眼,戰場上彌漫著一股令人窒息的血腥氣息。
天色漸暗,戰鬥仍在繼續。
莫德爾知道,這樣下去,德軍必將陷入絕境。
他不得不重新審視戰場局勢,思考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蘇軍方麵,也在加緊進攻,試圖一舉消滅被包圍的德軍。
莫斯科的天空被厚重的鉛雲所籠罩,凜冽的寒風如同一頭猛獸,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橫衝直撞。
克裏姆林宮的會議室裏,氣氛凝重得如同外麵的天氣,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大胡子斯大林,正坐在那張巨大的辦公桌前,他的手中夾著一支香煙,那淡淡的煙霧在他的臉龐前繚繞,卻無法掩蓋住他臉上深深的憂慮和緊鎖的眉頭。
就在不久前,他剛剛聽取了一份令人震驚的匯報——德軍在戰場上突然湧現出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數量之多、威力之強,都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起初,斯大林並沒有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畢竟在戰爭年代,新式武器的研發和投入使用幾乎是每年都會發生的事情。
而且,當時蘇聯紅軍在前線的形勢還算不錯,勝利的天平似乎正逐漸向他們這邊傾斜。
所以,他覺得這不過是德軍的一次常規軍事升級,並不會對大局產生太大的影響。
然而,當他收到朱可夫元帥發來的加急電報時,他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朱可夫在電報中詳細描述了最近一次戰鬥的慘烈狀況:蘇聯紅軍在這次大規模反擊中,遭遇了德軍前所未有的頑強抵抗。
那些新型武器的威力讓蘇聯紅軍的士兵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幾天的激戰過後,蘇聯紅軍不僅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戰果,反而自身損失慘重——傷亡人數超過了十萬人,坦克更是損失了兩千餘輛。
盡管此時蘇聯的t-34坦克產量已經大幅增加,但如此巨大的消耗,也讓蘇聯的軍事資源麵臨著嚴峻的考驗。
“又出動大量的新型武器?而且還比上一次的更先進。”斯大林看著電報內容,煩躁地說道,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種難以掩飾的憤怒和不安。
“是的,領袖同誌。我們這一次的大規模反擊,再次被德軍的先進武器給擊潰了。”秘書站在一旁,麵無表情地迴答道。
他的聲音很平靜,但在這平靜的背後,卻隱藏著深深的憂慮。
聽到秘書的迴答,斯大林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了。
他猛地將手中的香煙按在煙灰缸裏,語氣不善地吼道:“該死的,情報部門到底是幹什麽吃的?為什麽德軍突然擁有如此先進的武器,居然一點消息都沒有?一群廢物!”
在斯大林暴怒的狀態下,會議室裏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
負責情報的軍官站在角落裏,渾身顫抖,額頭冷汗直流。他的內心充滿了恐懼和委屈,他很想開口解釋,但卻不知道從何說起。
難道要說自己並沒有收到任何關於新式武器的消息嗎?
可前線的慘敗又擺在眼前,這讓他感到無比的絕望和無助。
“看樣子情報部門要好好派人整頓了,要不然下一次的反擊戰,還會被德軍的新式武器給打得措手不及,損失慘重。”斯大林喃喃自語道。
這句話雖然聲音不大,但卻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會議室裏掀起了一陣波瀾。
負責情報的軍官聽到這句話,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如紙,他的雙腿一軟,差點一屁股坐在地上。
“偉大的領袖同誌,我,我……”負責情報的軍官結結巴巴地想要開口解釋,但他的大腦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行了,去處理一下。”斯大林瞥了他一眼,淡淡地說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失望和無奈,仿佛對這個情報軍官已經失去了信心。
“是!”負責情報的軍官如獲大赦,鬆了一口氣道。
同時,他在心裏暗暗發誓,這一次一定要好好整頓情報部門,絕不能再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你說為什麽會失敗?”斯大林自言自語地說道,他的目光望向窗外那一片被冰雪覆蓋的城市,看似是在問秘書,又像是在問自己。
“領袖同誌,將朱可夫元帥請來一問不就知道了?”秘書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建議道。他的聲音很輕,但在這安靜的會議室裏卻顯得格外清晰。
斯大林聽了秘書的話,點了點頭說道:“你說的沒錯。”
很快,一封加急電報就被發往了前線,朱可夫元帥接到電報後,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馬不停蹄地趕迴了莫斯科。
當他走進克裏姆林宮的會議室時,看到的是斯大林那嚴肅而又憤怒的表情。
“我們不是擁有強大的裝甲部隊,以及龐大的喀秋莎火箭炮部隊,甚至在敵占區還有百萬遊擊隊為我們協助作戰,怎麽還是無法消滅德軍?甚至還被德軍打了兩次反擊戰?”斯大林看著朱可夫,生氣地問道。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疑惑和不解,仿佛在質問朱可夫為什麽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為什麽我們擁有如此強大的部隊,甚至同盟軍還在為我們源源不斷地補充軍事物資,依然無法戰勝衰弱的德軍?”斯大林緊接著又拋出了一個問題,他的眼神緊緊地盯著朱可夫,似乎想要從他的臉上找到答案。
麵對斯大林一連串的反問,朱可夫陷入了一陣沉默。
他的內心充滿了痛苦和自責,他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麽,或者不該說什麽。
他深知這一次的失敗給蘇聯紅軍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也讓斯大林對他產生了質疑。
看著沉默的朱可夫,斯大林歎了一口氣,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些,問道:“告訴我,到底傷亡多少人。”
對於朱可夫這名心腹愛將,斯大林是不願多責罵的。
畢竟在過去的戰爭歲月裏,朱可夫曾替他指揮過不少關鍵戰役,正是靠著朱可夫的出色指揮,蘇聯紅軍才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才有了今天的局麵。
“大約傷亡十一萬士兵,坦克被擊毀兩千三百輛,被炸毀的火炮超過一千五百門,卡車等裝備也是不計其數。”朱可夫低著頭,坦白地迴答道。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愧疚和無奈,仿佛在向斯大林承認自己的失敗。
“為什麽又損失這麽多部隊,以及武器裝備?”斯大林聽到這個數字,又有些憤怒地吼道。
他實在無法理解,為什麽在擁有如此強大軍事力量的情況下,還會遭受如此慘重的損失。
“對不起,領袖同誌,請您處罰我,一切都是我的指揮失誤,我沒有料到這一次會有這麽多先進的武器裝備。”朱可夫有些無奈地說道。
他的臉上寫滿了痛苦和自責,他覺得自己辜負了斯大林的信任,也辜負了蘇聯紅軍全體將士的期望。
“處罰肯定會有的,要不然怎麽給那些犧牲的戰士一個交代。”斯大林猛地吸了兩口煙,緩緩地說道,“不過現在要做的就是弄清楚德軍的那批新式武器到底是什麽,在哪生產的,產量如何。隻有了解了這些,我們才能找到應對的辦法。”
朱可夫點了點頭,他明白斯大林的意思。
在戰爭中,情報就是勝利的關鍵。隻有掌握了敵人的武器裝備情況,才能製定出有效的作戰計劃。
“領袖同誌,那下一步的戰略?”朱可夫問道。
他知道,在當前的形勢下,必須盡快製定出下一步的戰略計劃,否則蘇聯紅軍將會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