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敬和裴璟的謀略見效了。


    前線的斥候們傳迴來的消息,證實了他們的想法。


    隋朝的軍隊一直駐紮在遼水的東岸,沒有往遼東城進發的跡象。


    本來在遼東城內積攢的大量百姓,便感覺這是一個逃離危險地帶的好機會,開始紛紛離城往東邊逃竄,想要躲避這場戰亂。


    而遼東城的守將也沒有想到,隋軍竟然進攻速度那麽快,導致了他們的大量物資都還不夠充足。


    所以遼東城的守將原來想著,在被迫無奈之下,到時候百姓可以協助他們守城。


    但是顯然,物資方麵支撐不起那麽大的消耗。


    因而他們也隻能夠開城放百姓們離開。


    同時為了防止開城之後混入隋軍的奸細,遼東城的守將更是下令,隻許出不許進。


    區區的五天時間,城內的百姓幾乎通通都走光了,遼東城幾乎變成了一座軍城。


    這讓遼東城守將感到有些始料未及。


    到最後,他已經沒有辦法強留下那些百姓了。


    因為他明白,如果他這樣做,便有可能會引起百姓的叛亂。


    到時候,如果隋軍借助了這個機會的話,順勢發起攻城的話,會對他們造成更大的損失。


    五天之後,根據前鋒的隋軍探子匯報,離開遼東城的百姓已經非常少了。


    裴璟知道,進攻遼東城的時機已經到達。


    於是,裴璟下令將大軍四十五萬挺進遼東城。


    此幽州軍更在一天之後,便到達了遼東城下。


    隋軍東西南北,周圍安營,連絡十餘裏。


    裴璟帶著麾下的將領,視察著這一座高大的遼東城。


    這是他夢開始的地方。


    而今天他帶著麾下的將領們,又迴到了這裏。


    而這一次他有了更高的職位,有了更大的靈活性。


    而城牆上麵的高句麗士兵,也正在看著城下的這支軍隊。


    從他們的臉上,可以看到了不少的緊張和慌張之色。


    而這座遼東城的守將名叫烏古奇,他看到隋軍的這個陣勢,反倒大鬆了一口氣,甚至臉上還散發出了笑容。


    他原本知道隋軍大舉入侵,還感到十分的慌張。


    可是他沒想到,這一次來到遼東城下的軍隊,僅僅隻有五萬人。


    一年前,上一任遼東城守將,可是僅僅以一萬多人,防住了六十多萬隋軍一個多月。


    現在他也是一萬二千人,而隋軍僅僅隻有五萬多人。


    他能守住多久?


    恐怕要是隋軍沒有來援的話,守個一年半載都不成問題吧!


    雖然隋軍是肯定會有來援的,但起碼最近這一個月他是穩了。


    裴璟帶著麾下的軍隊,觀察起這熟悉又陌生的遼東城。


    他雖然不是第一次跟這個遼東城打交道了,但他還是不得不感歎,這遼東城還真是不好攻。


    雖然過去的時間裏,遼東城多次被隋軍攻下,牆體也被摧殘得不成樣子了。


    但是自從高句麗把這遼東城撿迴來之後,又利用隋軍的俘虜對這個城池,進行了非常細心地修繕。


    他們甚至還一定程度上,喪心病狂地加高了這座城的城牆,使得攻城變成了一件更加困難的事情。


    隋軍新到,見到雄城甚堅,也皆驚懼。


    淩敬感歎道:“雄城雖堅,不足懼也。”


    “我軍俱精銳之士,無不一以當十。”


    “且兵多將廣,大可將遼東城圍困年餘,等到他們糧盡了之後,堅城旦夕可下?”


    “但,我軍意在急戰,若遷延日月,皇帝怪罪,事可憂矣。”


    裴璟點頭,不過他反倒是沒有那麽悲觀,笑道:“無須憂慮,區區城池,焉能阻擋我大隋天軍!”


    哪怕是遼東城再堅固,裴璟也依然感覺到十分有信心。


    一個月之內攻下這座遼東城。他認為絕對不成問題。


    別看過往的時候,這座城池隻有一萬多高句麗軍隊守著,就可以阻擋隋軍六十多萬大軍一個多月。


    可那是建立在楊廣指揮失措的情況下的。


    而事實上,第二次征討高句麗的戰爭中,隋軍不知道有多少次,攻上了遼東城的城頭。


    隻是都受迫於受降使的命令,隻能含恨撤下城頭而已。


    說幹就幹。


    第二天開始,隋軍開始準備攻城。


    而裴璟攻城的第一步,就是在西麵的城牆外半裏處堆積土山。


    這個方法也是也是老方法了。


    當年袁紹在官渡之戰中,就是采用了這個方法,來進攻曹操的營寨。


    這在前期,可讓袁紹占了不少的便宜。


    裴璟當眾下令,道:“徐世積軍,秦瓊將軍,今可撥兵三萬步軍,就遼東前築起土山。”


    “等到土山建成之後,在山頂構築投石車陣地,令軍人下視城中放箭拋石。”


    “薛萬軍將軍,單雄信將軍,可率領一萬騎兵在土山之側準備著。”


    “一旦高句麗軍隊出城破壞土山建設,馬上給我剿滅他們。”


    眾將從之。


    徐世積與秦瓊於各寨內選精壯軍人,用鐵鍬土擔,齊來遼東城邊,公然壘土成山。


    遼東城牆上,守將烏古奇見隋軍堆築土山,馬上就明白了他們的想法。


    遼東城被高句麗國內的君臣十分看重,因此能派來守在遼東城的將領,至少也是一時之選。


    這點戰爭觸覺他還是有的。


    遼東城的守將明白,絕對不能讓他們建城這兩座土山,當即左副將派兵出去衝突。


    可是遼東城的軍隊剛剛出城,正想要去進攻兩座土山,卻被薛萬均和單雄信率領兩支騎兵,擋住咽喉要路,不能前進。


    隋軍騎兵的戰鬥力和裝備水平,明顯比高句麗的軍隊水平要高。


    他們不但抵擋住了出城,想要進攻兩座頭山的高句麗軍隊,甚至還借機打出了一個反衝鋒,甚至險些讓他們殺入了城中。


    這一個情況,是兩邊都沒有想到的。


    高句麗軍隊沒想到隋軍那麽猛,而隋軍對於險些能殺進遼東城內,也沒有充足的後援準備。


    那邊大量的隋朝軍隊都還在挖著土,眼見這邊的騎兵竟然快要殺進城中了。


    隋軍的士兵們瘋了一樣,拋下手裏的鋤頭,拿著橫刀就往城門口趕下,身上連盔甲都來不及穿。


    終究這個尷尬的局麵,還是被遼東城的守將解決了。


    隋軍沒能攻進城內。


    因為遼東城的守將也是發了狠了,。


    為了防止隋軍跟隨著自己的軍隊一起殺進城內,他不得不斷臂求生。


    高句麗軍竟連同那沒來得及進城的數百高句麗軍隊,都關在了城外。


    薛萬均和單雄性眼睜睜地看著一個諾大的功勞從手上溜走,險些氣得連肺都要炸了。


    最後的結果就是被關在城外的這數百高句麗士兵,最後沒能留下任何一個活口。


    其實等到城門已經被關上的時候,不少高句麗的士兵們都已經開始跪地請降了。


    但是心裏萬分鬱悶的薛萬均和單雄性這兩個人,哪裏管得來這些事。


    他們直接下令,讓麾下的騎兵一起放箭,把這些投降的,又或者是準備抵抗的高句麗士兵,全部突突了事。


    為此,等到這支騎兵迴到裴璟麵前複命的時候,普通騎兵們得到了犒賞,而薛萬均和單雄信各挨了裴璟的幾鞭子。


    而兩個將領被裴璟的鞭子抽了的時候,第一反應竟然都是趕快抱住了臉。


    這兩個牲口長得都有些英武不凡,別的地方被抽了就被抽了,可不能被那鞭子抽到臉上。


    那絕對會毀容的。


    裴璟的臉色顯然不太好看,如果不是看著他們兩個,也算是剛剛立下了功勞,這可就不是區區幾鞭子的事了。


    裴璟的馬鞭抽在他們身上,讓他們感覺到火辣辣的痛。


    這在某種意義上說,可比被砍了一刀還要痛一些。


    不過,這薛萬均和單雄信兩個將領倒是沒敢有什麽怨言。


    他們反倒是明白,自己在羞惱之下,竟做了一件蠢事。


    並不是裴璟有多心疼這些投降的高句麗士兵。


    隻是因為薛萬均和單雄信他們殺害俘虜,會導致城內的士兵們增強抵抗之心。


    因為他們投降是死,抵抗也是死,人家何不堅決抵抗。


    他們倒是先把城池打下來了再殺啊!


    而城牆之上的遼東城守將看到,自己麾下的軍隊在城外被肆意屠戮,臉色也頗有些不太好看。


    尤其是旁邊傳來道道懷疑的眼神,更是讓他感覺如芒在背。


    十日之內,築成土山數座,每座的高度都高於遼東城的城牆。


    隋軍上立高櫓,裴璟分撥弓弩手於其上射箭。


    高句麗軍大懼,皆頂著遮箭牌守禦。


    土山上一聲梆子響處,箭下如雨。


    高句麗軍皆蒙楯伏地,隋軍呐喊而笑,口中盡是羞辱之言。


    裴璟又令人組裝了投石車,居高臨下,日夜不停地打砸城頭。


    在給高勾麗軍不小的影響,軍隊之中出現了大量的傷亡,尤其士氣急轉直下。


    但遼東城的守將無計可施,仍舊是隻能被動挨打。


    遼東城的守將要明白,這樣下去這個事情可不了得。


    於是在他的於是在他的苦心孤詣的思慮之下,終於想到了一個妙法。


    當天夜裏,遼東城的守將派出了他的右副將,率領城內僅有的四千騎兵,準備去偷襲隋軍的大營。


    他們等到深深了的時候,人馬飽食,包上馬蹄,靜悄悄地出了城,然後快速地往隋軍的大營殺去。


    誰曾料到,隋軍早有準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末奪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角的二師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角的二師兄並收藏隋末奪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