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璟看了一眼淩敬,心裏明白對方顯然也是存了這個想法。
淩敬作為他麾下的重要謀士,這兩個機構日後肯定不會一直由他來統領的,他顯然也是想到了這一些。
隻要這樣做,以後將兩個機構一起交出去的時候,便免除了後患。
淩敬這樣的謀士,真正做到了做一步想三步,裴璟可是撿到一個大寶了。
裴璟當即同意道:“那就一切都按照淩長史的做法來做吧。”
顯然他對於淩敬的品德還是十分信賴的。
當然哪怕是這樣,將來在淩敬建立的這兩個組織裏麵,裴璟也要留下後手,甚至插自己的人守在重要關鍵的位置,也是絕對免不了的。
這樣做看似無情,但是這個做法才是對他和淩敬最好的。
淩敬點了點頭,道:“那這個想法雖然是屬下提的,但取名還是請將軍來吧。”
裴璟突然想起了明初時候朱元璋建立的親軍都尉府,也就是錦衣衛的前身,於是開口道:“不如另外一隻對外的機構,就叫親軍都尉府吧。”
淩敬哈哈大笑道:“將軍這個名字不合時宜啊,將軍雖然很快便會被任命為幽州總管了,但畢竟還是陛下的臣子。”
“如果叫做親軍都尉府,軍隊的色彩太過濃烈了,很容易會引起別人的攻伐。”
“想必將軍也明白咱們陛下的性子,這個事情傳到上麵的人的耳朵裏還以為你要圖謀不軌,到時候我們可都是吃不了兜著走。”
裴璟倒是沒有想到這茬,不過淩敬說的倒是也有道理,楊廣喜歡猜忌的性子,他可是比任何人都要了解的,該要避諱的時候,還是需要避諱。
若是叫個錦衣衛,現在倒還是有衛這個稱唿,就當是他自己的衛隊了,也還好解釋過去。
都尉府的話確實有些欠妥。
裴璟又想起了明朝時候威名赫赫的東廠,心裏也是起了戲玩的想法,說道:“那便叫做東緝事廠吧。”
淩敬聞言好奇地問道:“哦,將軍起的這個名字,倒是有些意思,不知道作何解釋啊?”
裴璟臉上露出了一些不知名的微笑,說道:“其實也沒有什麽特別的想法,隻是心裏突然有了這個念頭便起了這個名字。”
“剛好我們要到幽州去任職了,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我們的目標肯定是高句麗人。”
“而高句麗人在幽州的探子也不少,剛好需要組織一些人員,來清除這些高句麗在幽州的探子。”
“這個事情我甚至還可以到時候再跟至尊提一嘴,盡量用光明正大的辦法建立這個東廠。”
“這樣一來,也可以光明正大地招募探子,二來也可以拿那些高句麗的探子來練練手。”
“三來,這段時間之內就算被發現了也沒有人奈我們何。”
“四來,我們甚至還可以用這個辦法,將它掛到軍隊去,吃上一些朝廷的軍晌和物資補給。”
淩敬真的是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輩,他竟然想著要用朝廷的財力,來幫他養自己為以後爭霸天下而建立的勢力機構。
不過這副無恥的樣子,不知道為什麽,他心裏卻是無比的讚同。
道德君子成不了大事,做謀士的最怕就是自己主人是一個道德君子。
淩敬讀詩經的時候,裏麵曾經說過,君子不可欺之以方,這句話他偏偏不讚同。
他一向認為可以欺之以方的,偏偏就是這些君子。
何況拿朝廷的財力來養自己的勢力,這樣做的人也不是隻有裴璟,現在天下的世家家,哪一家不是正在這樣做。
淩敬也不由得豔羨地看著裴璟,世家子弟的出身就是好啊!
從他出生開始想要做法就占據了天時人和,身後也有太多的便利。
而如果隻是普通平民出身想要造反,那得付出十倍百倍千倍的努力。
這也是為什麽從古到今造反成功的人,大多都是朝廷官員和世家大族出生的原因。
裴璟看著麵前的淩敬,看他有些崇拜的樣子,心裏也有些沾沾自喜。
他心裏想道:“被一個曆史名人崇拜的感覺,那是真的好啊!”
他也不過是一個普通人,更是一個普通的俗人被人家崇拜,他也會感覺到無比的高興。
裴璟有些人忍不住地繼續跟淩敬開玩笑,說道:“嗯嗯,淩長史,你以後就是東廠廠公了,很威風的!”
“以後你出去行走江湖,人家說問你叫什麽,你就說你是東廠廠公,可不威風得緊?”
“畢竟淩長史你的能力那麽強,別人做不到的事情,你來做,作為一個區區的東廠廠公,還真是有些屈才了。”
淩敬並不覺得什麽東廠廠公有多威風,隻當是將軍昨天夜裏的酒還沒有醒,腦子又糊塗了,在說著糊塗話。
可是他也絕對想不到,日後他這個東廠廠公,如果真的能做到裴璟所知道的明朝曆史上,東廠廠公的那個樣子,或許還真的有可能會成為一個讓百官聞風喪膽的人物。
不過,兩個人商量了這些事情之後,淩敬有一個事情又湧上的心頭,他不由得跟裴璟商量溝通了起來。
隻見淩敬說道:“將軍你馬上就要到幽州去任職了,別的事情都還好,可是有一個事情恐怕必須要處理好。”
“否則,這對於你是否能夠坐穩幽州,還是有比較大影響的。”
裴璟看了淩敬的那副樣子,當場也是點了點頭,他明白淩敬的意思。
“你說的是清河崔氏的問題吧!”
淩敬點了點頭,他想說的正是這個問題。
清河崔氏在幽州的影響力不少,還掌握了不少的低級官員和低級將領,甚至他們的副家主崔弘升直接就是琢郡的太守。
如果得到了他們的支持,裴璟完全掌控幽州的進程肯定會大大地加快。
可是淩敬看了一眼裴璟,心裏明白,這個事情恐怕有些難題了。
裴璟也是歎了口氣,這問題就出在他和崔弘升的身上。
他畢竟拒絕了清河崔氏伸出來的橄欖枝,拒絕了對方想要將孫女嫁給他的心思啊!
這個時候想來,當時他拒絕清河崔氏的聯姻,實在是有些任性了。
話又說迴來了,要是說這個事情錯了,那又未必。
從結果上來看的話,如果不論個人感情上的想法,裴璟能娶到皇帝楊廣的女兒,從這些階段所得到的好處,顯然是要更大的。
淩敬作為他麾下的重要謀士,這兩個機構日後肯定不會一直由他來統領的,他顯然也是想到了這一些。
隻要這樣做,以後將兩個機構一起交出去的時候,便免除了後患。
淩敬這樣的謀士,真正做到了做一步想三步,裴璟可是撿到一個大寶了。
裴璟當即同意道:“那就一切都按照淩長史的做法來做吧。”
顯然他對於淩敬的品德還是十分信賴的。
當然哪怕是這樣,將來在淩敬建立的這兩個組織裏麵,裴璟也要留下後手,甚至插自己的人守在重要關鍵的位置,也是絕對免不了的。
這樣做看似無情,但是這個做法才是對他和淩敬最好的。
淩敬點了點頭,道:“那這個想法雖然是屬下提的,但取名還是請將軍來吧。”
裴璟突然想起了明初時候朱元璋建立的親軍都尉府,也就是錦衣衛的前身,於是開口道:“不如另外一隻對外的機構,就叫親軍都尉府吧。”
淩敬哈哈大笑道:“將軍這個名字不合時宜啊,將軍雖然很快便會被任命為幽州總管了,但畢竟還是陛下的臣子。”
“如果叫做親軍都尉府,軍隊的色彩太過濃烈了,很容易會引起別人的攻伐。”
“想必將軍也明白咱們陛下的性子,這個事情傳到上麵的人的耳朵裏還以為你要圖謀不軌,到時候我們可都是吃不了兜著走。”
裴璟倒是沒有想到這茬,不過淩敬說的倒是也有道理,楊廣喜歡猜忌的性子,他可是比任何人都要了解的,該要避諱的時候,還是需要避諱。
若是叫個錦衣衛,現在倒還是有衛這個稱唿,就當是他自己的衛隊了,也還好解釋過去。
都尉府的話確實有些欠妥。
裴璟又想起了明朝時候威名赫赫的東廠,心裏也是起了戲玩的想法,說道:“那便叫做東緝事廠吧。”
淩敬聞言好奇地問道:“哦,將軍起的這個名字,倒是有些意思,不知道作何解釋啊?”
裴璟臉上露出了一些不知名的微笑,說道:“其實也沒有什麽特別的想法,隻是心裏突然有了這個念頭便起了這個名字。”
“剛好我們要到幽州去任職了,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我們的目標肯定是高句麗人。”
“而高句麗人在幽州的探子也不少,剛好需要組織一些人員,來清除這些高句麗在幽州的探子。”
“這個事情我甚至還可以到時候再跟至尊提一嘴,盡量用光明正大的辦法建立這個東廠。”
“這樣一來,也可以光明正大地招募探子,二來也可以拿那些高句麗的探子來練練手。”
“三來,這段時間之內就算被發現了也沒有人奈我們何。”
“四來,我們甚至還可以用這個辦法,將它掛到軍隊去,吃上一些朝廷的軍晌和物資補給。”
淩敬真的是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輩,他竟然想著要用朝廷的財力,來幫他養自己為以後爭霸天下而建立的勢力機構。
不過這副無恥的樣子,不知道為什麽,他心裏卻是無比的讚同。
道德君子成不了大事,做謀士的最怕就是自己主人是一個道德君子。
淩敬讀詩經的時候,裏麵曾經說過,君子不可欺之以方,這句話他偏偏不讚同。
他一向認為可以欺之以方的,偏偏就是這些君子。
何況拿朝廷的財力來養自己的勢力,這樣做的人也不是隻有裴璟,現在天下的世家家,哪一家不是正在這樣做。
淩敬也不由得豔羨地看著裴璟,世家子弟的出身就是好啊!
從他出生開始想要做法就占據了天時人和,身後也有太多的便利。
而如果隻是普通平民出身想要造反,那得付出十倍百倍千倍的努力。
這也是為什麽從古到今造反成功的人,大多都是朝廷官員和世家大族出生的原因。
裴璟看著麵前的淩敬,看他有些崇拜的樣子,心裏也有些沾沾自喜。
他心裏想道:“被一個曆史名人崇拜的感覺,那是真的好啊!”
他也不過是一個普通人,更是一個普通的俗人被人家崇拜,他也會感覺到無比的高興。
裴璟有些人忍不住地繼續跟淩敬開玩笑,說道:“嗯嗯,淩長史,你以後就是東廠廠公了,很威風的!”
“以後你出去行走江湖,人家說問你叫什麽,你就說你是東廠廠公,可不威風得緊?”
“畢竟淩長史你的能力那麽強,別人做不到的事情,你來做,作為一個區區的東廠廠公,還真是有些屈才了。”
淩敬並不覺得什麽東廠廠公有多威風,隻當是將軍昨天夜裏的酒還沒有醒,腦子又糊塗了,在說著糊塗話。
可是他也絕對想不到,日後他這個東廠廠公,如果真的能做到裴璟所知道的明朝曆史上,東廠廠公的那個樣子,或許還真的有可能會成為一個讓百官聞風喪膽的人物。
不過,兩個人商量了這些事情之後,淩敬有一個事情又湧上的心頭,他不由得跟裴璟商量溝通了起來。
隻見淩敬說道:“將軍你馬上就要到幽州去任職了,別的事情都還好,可是有一個事情恐怕必須要處理好。”
“否則,這對於你是否能夠坐穩幽州,還是有比較大影響的。”
裴璟看了淩敬的那副樣子,當場也是點了點頭,他明白淩敬的意思。
“你說的是清河崔氏的問題吧!”
淩敬點了點頭,他想說的正是這個問題。
清河崔氏在幽州的影響力不少,還掌握了不少的低級官員和低級將領,甚至他們的副家主崔弘升直接就是琢郡的太守。
如果得到了他們的支持,裴璟完全掌控幽州的進程肯定會大大地加快。
可是淩敬看了一眼裴璟,心裏明白,這個事情恐怕有些難題了。
裴璟也是歎了口氣,這問題就出在他和崔弘升的身上。
他畢竟拒絕了清河崔氏伸出來的橄欖枝,拒絕了對方想要將孫女嫁給他的心思啊!
這個時候想來,當時他拒絕清河崔氏的聯姻,實在是有些任性了。
話又說迴來了,要是說這個事情錯了,那又未必。
從結果上來看的話,如果不論個人感情上的想法,裴璟能娶到皇帝楊廣的女兒,從這些階段所得到的好處,顯然是要更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