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大事但憑父母做主就是了,孩兒哪裏來得了什麽意見!”


    崔宛兒這話說的,倒是讓父母都覺得有些驚訝。


    他們看著前幾天,還鬧得要死要活當女兒,心中瞬間明悟。


    他們女兒,這次是看上那個小裴將軍了。


    這樣也好,女兒看得上家人給安排的夫婿,以後的日子也能幸福一些。


    他們做父母的,自然也不用背著一份強迫女兒出嫁的愧疚。


    崔處直夫婦臉上緩和了下來,又想與女兒稍聊片刻。


    可是崔宛兒卻說道:“阿耶,阿娘,孩兒今天有些疲憊,便歸房休息了!”


    說罷,她竟自顧自地走了。


    崔處直夫婦對看了一眼,有些麵麵相覷。


    這個女兒還真的讓他們寵壞了,有些沒規沒距的。


    可沒想到,一迴到房中後,自稱已經疲憊不堪的崔宛兒,馬上讓婢女去將繡具取來。


    崔宛兒平時也會製作一些繡品聊以解悶,因而繡具都是常備著的。


    繡具一到手,她竟便認認真真地繡了起來。


    婢女們小看了片刻,竟才看了出來,小娘子這是在繡的霞帔喜服。


    婢女們暗笑,小娘子這是入了迷了。


    她堂堂一個崔家的嫡女,就算將要出嫁,這喜服又怎麽可能需要自己做呢!


    婢女們勸道:“娘子,吩咐下人準備就是了。”


    崔婉兒聞言則是有些害羞,搖了搖頭,說道:“外麵所製的喜服,焉能有自己製作的那麽好。”


    說罷,她便繼續開始繡了起來。


    不得不說,這崔宛兒雖然活潑,但繡藝還真是相當不錯。


    這涿郡城中數一數二的繡娘,繡出來的繡品,都不如她好了。


    …………………………


    騎兵們得了裴璟命令,不可接受任何百姓的財物,但對於食物果酒什麽的,都可以放心享用。


    就算如此,騎兵們也被投喂得再也吃不下了。


    裴璟也看見天色已經有些遲了,慢慢地退後了數步,對著所有的官員百姓施了禮。


    “全軍上馬!”


    裴璟的命令,很快再次被傳遍了全軍。


    這兩萬名騎兵快速上了馬,裴遠帶著他們,慢慢地提起了馬速。


    很快,裴璟與騎兵就消失在了遠方。


    這些送別的百姓們知道,這是小裴將軍不忍心讓他們追趕再送,故而才有這樣的表現。


    有一名領頭的鄉老,對著騎兵消失的方向,深深地施了一禮,口中喊道:“願裴將軍公侯萬代!”


    鄉老很快影響身邊的百姓。


    最後,十數萬的百姓,竟慢慢地統一喊話,聲音影徹天際。


    “願裴將軍公侯萬代!”


    哪怕兩萬騎兵已經離開了數裏,但後方傳來的喊聲依然清晰可見。


    裴璟歎了一口氣,其實他確實沒有那麽偉大。


    他做的這些事情,或許有一部分是為了百姓們著想。


    但他更是為了自己的官職,為了自己以後當上皇帝的路子更近一些。


    畢竟,他可是一個要當皇帝的男人。


    想到這裏,裴璟突然有些期待。


    這一次他立了那麽大一個功勞,朝廷給他們的賞賜,應該不低吧。


    嗯,也說不好,朝廷之中有奸臣呢!


    尤其是那些關隴軍事貴族的人,是絕對看不得他好的,說不好正在想出什麽辦法打壓他呢!


    不過,裴璟轉念又想,朝廷之中,起碼還有著他的祖父裴蘊和叔祖裴矩兩大忠臣在。


    這樣想來,楊廣也沒有那麽容易,會被關隴軍事貴族的人蒙蔽。


    這樣一想,裴璟就放心多了。


    他迴頭再看了看涿郡方向,心裏開始盤算了起來。


    這次立下的這個功勞,不知道他離那個幽州總管的位置,到底還有多遠。


    他的老師李景,作為右武衛大將軍,也不過是兼著那個幽州總管的位置,


    實質上,幽州總管的職位,還是空缺的。


    裴璟要是想著在幽州有所發展,必須要想辦法把那個位置搞到手。


    否則,這個幽州就不再有任何適合他的職位了。


    ……………………………


    而與此同時,洛陽皇宮的勤政殿之中。


    楊廣憤怒地將桌上的一疊奏折推到地上。


    大殿內服侍的宮人們,感受著聖上的雷霆之怒,身體害怕得瑟瑟發抖,卻不敢發出絲毫的聲響。


    楊廣確實是十分憤怒。


    他掃到地上的一疊奏折,全部是各部寺官員彈劾校檢左屯衛將軍裴璟的。


    而彈劾裴璟的理由也十分簡單,無非就是說他沒有得到朝廷的命令,在返迴遼河以西之後,又擅自率軍返迴遼水以東,再次與高句麗軍發生了大戰。


    而楊廣感到憤怒的原因,也是十分簡單。


    他甚至不需要去看,就知道上這些奏折的,要不就是關隴軍事貴族出身的官員,要不就是他們麾下控製的的官員。


    甚至這根本不可能是某一家的手筆,那麽大規模的官員上書,肯定是關隴軍事貴族各家都已經參與了的。


    楊廣不介意他們把這個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但絕對不是這種方式。


    這是關隴軍事貴族的人,在直接向他示威。


    堂下的裴蘊和裴矩,虞世基等人,看到了楊廣的如此表現,心裏都是歎了口氣。


    他們能坐穩五大寵臣的位置,並不是浪得虛名的。


    就連那虞世基兒子參與作亂,都讓他給保了下來,並且他還保住了自己的官位。


    可想而知,他們是絕對了解楊廣真正想法的。


    前年,楊廣帶著100多萬的軍隊和民夫決意親征,發起了第一次征討高句麗之戰,結果慘遭失敗。


    那支援遼東的一百多萬軍隊和民夫,最後迴來的十不存一。


    這本來對於楊廣的威望,就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而楊廣過往的行為來看,他恰恰是一個極度注重麵子的君主。


    大業六年,西域各國國主親自前來朝賀。


    楊廣下令在天津橋大擺百台戲場,凡海內所有的戲曲雜技都匯集於此。


    衣服上的裝飾品,都用珠翠金銀,精美錦繡,費用超過上億之巨。


    “金石匏革之聲,聞數十裏外。彈弦管以上,一萬八千人。大列炬火,光燭天地,百戲之盛,振古無比。”


    而且,至此每年都是這樣的豪奢排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末奪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角的二師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角的二師兄並收藏隋末奪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