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鴨綠水上幹的熱火朝天的隋軍,裴璟開始苦思冥想,到底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幫助隋軍順利渡過鴨綠水。


    在這數十萬大軍之中,他也不過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他也有可能會成為將來浮在鴨綠水上的一具屍體。


    在第一次征討高句麗的戰爭之中,右屯衛大將軍麥鐵杖主動請纓擔任了大軍渡河的前鋒。


    也是如同今日一樣的攻略,等到隋軍渡河時,沒想到浮橋的長度不夠,離東岸還有幾丈,高句麗軍已經大批湧來。


    麥鐵杖看到隋軍渡河之時遇到了這種情況,就單槍匹馬衝到了河岸邊,隨後武賁郎將錢士雄和孟叉也跟了上來,這三人與岸上的高句麗兵展開了殊死搏鬥。


    雖然這三人都武藝高強,英勇無比,但無奈岸上的高句麗士兵越來越多,後麵的隋軍也無法接應他們。


    最後,三人寡不敵眾,奮勇戰死。


    他裴璟也不過是區區的一個武賁郎將,可連右屯衛大將軍麥鐵杖這樣的高官都能戰死,又何況是他呢!


    不過,裴璟沒有思考到如何讓他們安然無恙度過鴨綠水的方略,也不需要再去考慮了。


    渡河戰役被喊停了。


    隻因國內傳來了一個了不得的消息。


    借著楊廣率領六十多萬隋軍,第二次出征高句麗的機會,負責在黎陽督糧的楊玄感,因此時國內各處的民變已經陸續爆發,大隋的統治岌岌可危,他便認為機不可失,遂滯留糧草,並於六月初率兵割據了城池。


    隨後,楊玄感的故交李密,也自長安率兵至黎陽,成為楊玄感謀士。


    李密給楊玄感提出了三策:上策是北據幽州,以斷楊廣後路;中策是西入長安,以控製潼關;下策是攻擊附近的洛陽。


    而楊玄感選擇進圍最近的洛陽,於是率軍往洛陽攻打。


    此時東都洛陽鎮已危在旦夕,東征的隋軍也有了斷糧的風險。


    楊廣顯然沒有了再繼續征討高句麗的興趣,立刻決定先行撤軍迴到國內,解決掉楊玄感的叛軍,保住自己的東都洛陽再說。


    ~~~~~~~~~


    裴璟走進隋軍中央的議事大帳。


    這個議事大帳是楊廣的專用的,占地十分廣闊,就算塞下了兩三百名文武將領,也絲毫不顯得擁擠。


    可就算是如此,裴璟仍然明顯感覺到大帳內壓抑的氣氛,已經到場的將領顯然十分焦灼。


    裴璟十分清楚將領們焦灼的原因,隋軍是要退,但是不能一窩蜂的往後退,否則被高句麗軍銜尾追擊,他們便極有可能會重蹈第一次征討高句麗時的覆轍。


    第一次征討高句麗時,隋軍因為疫病和薩水大敗,而慌忙後撤。


    那次正是因為後撤的過程中,沒有布置妥當,被高句麗軍銜尾追擊,卻沒有足夠的斷後部隊,最後導能迴到遼水以西的隋軍,可隻有2700多人。


    問題是第一次征討高句麗的戰爭中,足足有一百一十三萬隋軍參加了的,這一樣的結果已經算是全軍覆沒了。


    可以料想,現在都還有數量龐大的隋軍正在鴨綠水以西的林子裏麵當野人。


    甚至更為悲慘的是,有不少的隋軍俘虜,正被高句麗人逼著在礦山裏麵勞作,朝不保夕。


    大戰內壓抑的氣氛也正是來源於此,所有的將領都不願意留下來斷後。


    如今是大帳之內的高級將領,足有一兩百人之多,這些人起碼有有一大半是參加過第一次征討高句麗之戰的。


    他們對於當初亡命奔逃的那一幕,還曆曆在目。


    ~~~~~~~


    三通鼓已畢。


    所有應該列席的高級將領,都已經全部到了大帳。


    國內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所有的將領都能體會楊廣的憤怒,因而誰也不敢遲到,否則那絕對就是人頭落地的下場。


    楊廣也很快地來到了,大馬金刀地坐在禦座上,麵色陰沉如水。


    他雖對人說過要殺盡楊家,但沒想到楊玄感真敢謀反。


    可楊玄感又怎麽敢不反,萬一今天楊廣說的話,明天真就發生在他家身上了呢!


    堂下的文武將領看到楊廣的臉色,甚至都不敢大喘氣,也足可見楊廣的赫赫帝威。


    楊廣鷹目環視眾臣,幽幽地說道:“都說說吧!”


    “即便要迴國平叛了,這個時候裝啞巴可沒什麽用。”


    眾將皆訥訥無言。


    裴璟固然對自己的智慧頗有自信,但是他並不打算在此毛遂自薦。


    一者,裴璟害怕自己馬失失蹄,會使他如同第一次高句麗戰爭的那些前輩一樣,埋屍在遼東。


    再者,此地的高級將領如此之多,他一個小小的武賁郎將,也沒有資格先說話。


    武賁郎將在地方上說,可能是個不少的官職了,可是在這遼東的數十萬隋軍裏,可完全算不上什麽大不了的。


    見到眾將皆是不曾說話,楊廣臉色仿佛又黑了三分。


    半響,楊廣才又吱出一聲,道:“既然如此,就是諸位沒有人願意主動留下來斷後了。”


    “那朕也把話在此說明白了,哪位將軍若是願意率部留下來斷後,可賞千金,候爵以上的都可以封為公,侯爵以下的都可以封為侯。”


    諸位將領依然是麵麵相覷,議事大帳裏麵變得更加安靜了。


    第一次征討高句麗失敗,在最後撤退的時候,隋軍斷後的部隊被擊潰,最後幾乎全軍覆沒。


    而大帳內諸將的官職都不低了,再升也升不到哪裏去,何況若是把命留下來了,以後自然有大把升官的機會。


    因此,將領們皆不願意去做自討苦吃,而又毫無意義的事情。


    “怎麽?”


    “一個二個都做了啞巴不成?”


    就在楊廣臉色越發不豫,就快要大發雷霆,準備強指一人的時候,堂下才終於站出一員將領。


    眾將視之,那將正是裴璟。


    裴璟拱作了一個軍禮,說道:“陛下,末將願率部斷後。”


    楊廣看到裴璟站了出來,臉上的陰霾,才算是勉強散去了一些。


    而站在前方的裴矩,迴頭看到自己的侄孫竟然犯了混,臉上立刻就露出了著急的神色。


    裴璟也不願意留下來斷後,可……他們給的太多了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末奪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角的二師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角的二師兄並收藏隋末奪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