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殿試題目,論內外諸夷。”
“開始吧!”
嬴政直接出題,看向十名學子道。
十人立刻開始絞盡腦汁,苦思冥想起來。
下方文武群臣,腦子靈活者,已經開始活躍起來,揣摩聖心,乃是官場必修課。
曆年陛下考的都是治世經國之策,從無例外,今年怎麽考起了夷族?
“迴陛下,學生以為法古變今,
內外諸夷,非我秦人,其心必異。”
“法不明則不治,令不行則不嚴。嚴法重刑鞭笞其身,聖文古經重塑其魂。”
“奪其史,滅其文,通秦語,遵禮樂,易其筋骨,勿出五代,乃正華夏大同,共沐王道聖輝。”
劉徹倒是聰慧過人,率先開口道。
“彩!”
一席話頓時引得滿朝文武齊喝道。
嬴政神色莊嚴肅穆,沒有絲毫變化。
秦以法立國,法家在帝國朝堂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別家學術無法企及的高度。
之所以啟用天下大儒,封七十二博士生,也有鉗製法家政局獨大的用意。
當然儒學治世育民也非常不錯,善用得當,也是一把國之利器。
否則真正的無用糟糠之學,也根本不會被曆朝曆代君王所用,更不可能傳承幾千年而不絕。
迂腐,愚忠對君王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品質!
帝國朝堂百家爭鳴才是自己願意看到的局麵,法家雖強,兵家也不弱。
儒家,墨家,工家,無論什麽學派,隻要對帝國有用之學,都能在帝國朝堂一展所長……
“劉同學此言大謬矣!”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
“今帝國主宰海內外,普天之下皆為秦土,啟智之靈皆是秦民。”
“陛下厚德載物,寬愛臣民。神靈聖主,仁澤四海也。”
“同是血肉之軀,同為大秦子民,何以膚色而區分乎?”
“自古以來,心向神州,乃為華夏。心向夷狄,方為異族。”
“自周起始,尊王攘夷乃天下之共識。”
“今四海歸一,目之所及,皆為大秦版圖。”
“夷狄今何在?”
“以德澤人,方得善意。以暴製人,必得仇恨矣!”
“仁政布施四海內外,大赦天下,政令同一,上行下效,萬物眾生焉不感念聖主天威浩蕩,心悅誠服也。”
章霍站出來,直接反駁道。
“彩!”
原本黑著臉,沉默不語的一眾博士大儒紛紛憋著氣,喝彩道。
很快,白戈,屠夷,林誌等人也紛紛開口發表諫言。
十人大致分成了兩派,其中以劉徹為首的嚴刑治世法學,共六人。
以章霍為首的仁慈治世儒學,共四人。
雙方各持己見,開始了你來我往的大辯論。
而朝中大臣,以廷尉為代表的法家大臣也與諸博士大儒為代表的儒家大臣們吵了起來。
至於其他學派出身的文武大臣們,則是與嬴政一樣,直接開啟了看戲模式……
足足幾個時辰,不少人嗓子都喊啞了,但依舊不肯認輸讓步。
直到眾人吵的臉紅脖子粗,差點上演以德服人的戲碼,嬴政才不得不出麵製止了這場風波。
“夠了!”
嬴政看兩幫人都快要打起來了,立刻暴喝道。
見陛下發怒,兩幫人才互不服氣的怒視一眼,趕忙拜道:“陛下息怒。”
“周青臣,都快一百歲的人了,身為帝國博士仆射,對同僚吐口水,你可真是給朕長臉。”
嬴政看了一眼,儒冒都歪了的博士仆射周青臣道。
周青臣不緊不慢的扶正了帽子,神色莊嚴肅穆道:“迴陛下,臣年紀大了,老糊塗了。”
雖說大多博士生大儒們,平日裏都瞧不起自己,可道統之爭,無關正邪,關乎存亡也。
大多數情況下,眾大儒們也是互不對眼,暗自較勁,都覺得自家學術更牛逼。
可這種情況,守護道統,乃是共識。
頭可斷,發型可亂,名譽不可辱。
區區法家儈子手,老夫噴不死爾等!
雖然人數比對方少很多,但大儒們的戰力真是不可小覷,以一敵眾,硬是絲毫不落下風。
“還有爾等,一個個宛如潑婦罵街,成何體統?”
“要罵架,滾迴家去罵,這朝堂之上豈容爾等放肆!”
嬴政勃然大怒,瞬間發飆道。
“陛下息怒,臣等萬死。”
這一次見陛下震怒,所有人都開口喝道。
“章霍,劉徹並列一甲,敕封中郎。”
“嬴升名列二甲,敕封議郎。”
“屠夷名列三甲,敕封郎中。”
“其餘人等,名次不分先後,皆敕封侍郎。”
“由相府擬旨,布告天下,鹹使聞之。”
嬴政說完便起身離去。
“退朝。”
符璽令事黎晰立刻高聲喝道。
“恭送陛下。”
文武群臣全部站了起來,異口同聲喝道。
迴到祈天殿的嬴政,臉色陰沉,一個人靜靜陷入了沉思。
“陛下似有困擾。”
過了許久,一個突兀的聲音,在嬴政腦海響起。
“你不是都看見了?”
嬴政神色恢複如常,聲音有些不悅道。
曾浩原本想要否認,畢竟有約在前,不可窺視。
但轉念一想,既然始皇帝都如此說了,定然早就有所察覺了。
畢竟,他已經不再是從前那個凡人始皇帝,如今的實力,曾浩完全看不透。
尤其是昨日飛天突破,實在有些駭人聽聞……
“陛下應該知道,在這個鬼地方太久了,人會瘋掉。”
“陛下的隱私,在下從未窺視。”
曾浩有些尷尬,解釋道。
“以前朕沒得選,現在你大可試試。”
嬴政篤定萬分,霸道絕倫道。
“在下無心冒犯陛下,天地可鑒。”
曾浩聲音充滿了真誠,至於信不信,自己也沒辦法。
“這麽久了,先生突然找朕,有事?”
嬴政並沒有迴答,而是話鋒一轉道。
“陛下已經很久都沒接任務了。”
曾浩小心翼翼試探性問道。
“朕已無所求,何須借助外物?”
嬴政淡然無比,對著係統這個未知東西,敬而遠之才是聰明的選擇。
因為嬴政不相信這世上有無緣無故的好,包括曾浩,也從不敢完全信任之……
尤其是經曆了大道之旅,嬴政更是顧慮重重。
無論是天道本源,還是那個欲滅天的強大生靈,嬴政誰也不信!
很早以前,他就明白了一個道理,這個世界,能夠唯一相信的隻有自己。
能夠背後捅刀子的人,永遠是你最信任之人,不信任的人,又哪裏有這種機會?
“開始吧!”
嬴政直接出題,看向十名學子道。
十人立刻開始絞盡腦汁,苦思冥想起來。
下方文武群臣,腦子靈活者,已經開始活躍起來,揣摩聖心,乃是官場必修課。
曆年陛下考的都是治世經國之策,從無例外,今年怎麽考起了夷族?
“迴陛下,學生以為法古變今,
內外諸夷,非我秦人,其心必異。”
“法不明則不治,令不行則不嚴。嚴法重刑鞭笞其身,聖文古經重塑其魂。”
“奪其史,滅其文,通秦語,遵禮樂,易其筋骨,勿出五代,乃正華夏大同,共沐王道聖輝。”
劉徹倒是聰慧過人,率先開口道。
“彩!”
一席話頓時引得滿朝文武齊喝道。
嬴政神色莊嚴肅穆,沒有絲毫變化。
秦以法立國,法家在帝國朝堂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別家學術無法企及的高度。
之所以啟用天下大儒,封七十二博士生,也有鉗製法家政局獨大的用意。
當然儒學治世育民也非常不錯,善用得當,也是一把國之利器。
否則真正的無用糟糠之學,也根本不會被曆朝曆代君王所用,更不可能傳承幾千年而不絕。
迂腐,愚忠對君王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品質!
帝國朝堂百家爭鳴才是自己願意看到的局麵,法家雖強,兵家也不弱。
儒家,墨家,工家,無論什麽學派,隻要對帝國有用之學,都能在帝國朝堂一展所長……
“劉同學此言大謬矣!”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
“今帝國主宰海內外,普天之下皆為秦土,啟智之靈皆是秦民。”
“陛下厚德載物,寬愛臣民。神靈聖主,仁澤四海也。”
“同是血肉之軀,同為大秦子民,何以膚色而區分乎?”
“自古以來,心向神州,乃為華夏。心向夷狄,方為異族。”
“自周起始,尊王攘夷乃天下之共識。”
“今四海歸一,目之所及,皆為大秦版圖。”
“夷狄今何在?”
“以德澤人,方得善意。以暴製人,必得仇恨矣!”
“仁政布施四海內外,大赦天下,政令同一,上行下效,萬物眾生焉不感念聖主天威浩蕩,心悅誠服也。”
章霍站出來,直接反駁道。
“彩!”
原本黑著臉,沉默不語的一眾博士大儒紛紛憋著氣,喝彩道。
很快,白戈,屠夷,林誌等人也紛紛開口發表諫言。
十人大致分成了兩派,其中以劉徹為首的嚴刑治世法學,共六人。
以章霍為首的仁慈治世儒學,共四人。
雙方各持己見,開始了你來我往的大辯論。
而朝中大臣,以廷尉為代表的法家大臣也與諸博士大儒為代表的儒家大臣們吵了起來。
至於其他學派出身的文武大臣們,則是與嬴政一樣,直接開啟了看戲模式……
足足幾個時辰,不少人嗓子都喊啞了,但依舊不肯認輸讓步。
直到眾人吵的臉紅脖子粗,差點上演以德服人的戲碼,嬴政才不得不出麵製止了這場風波。
“夠了!”
嬴政看兩幫人都快要打起來了,立刻暴喝道。
見陛下發怒,兩幫人才互不服氣的怒視一眼,趕忙拜道:“陛下息怒。”
“周青臣,都快一百歲的人了,身為帝國博士仆射,對同僚吐口水,你可真是給朕長臉。”
嬴政看了一眼,儒冒都歪了的博士仆射周青臣道。
周青臣不緊不慢的扶正了帽子,神色莊嚴肅穆道:“迴陛下,臣年紀大了,老糊塗了。”
雖說大多博士生大儒們,平日裏都瞧不起自己,可道統之爭,無關正邪,關乎存亡也。
大多數情況下,眾大儒們也是互不對眼,暗自較勁,都覺得自家學術更牛逼。
可這種情況,守護道統,乃是共識。
頭可斷,發型可亂,名譽不可辱。
區區法家儈子手,老夫噴不死爾等!
雖然人數比對方少很多,但大儒們的戰力真是不可小覷,以一敵眾,硬是絲毫不落下風。
“還有爾等,一個個宛如潑婦罵街,成何體統?”
“要罵架,滾迴家去罵,這朝堂之上豈容爾等放肆!”
嬴政勃然大怒,瞬間發飆道。
“陛下息怒,臣等萬死。”
這一次見陛下震怒,所有人都開口喝道。
“章霍,劉徹並列一甲,敕封中郎。”
“嬴升名列二甲,敕封議郎。”
“屠夷名列三甲,敕封郎中。”
“其餘人等,名次不分先後,皆敕封侍郎。”
“由相府擬旨,布告天下,鹹使聞之。”
嬴政說完便起身離去。
“退朝。”
符璽令事黎晰立刻高聲喝道。
“恭送陛下。”
文武群臣全部站了起來,異口同聲喝道。
迴到祈天殿的嬴政,臉色陰沉,一個人靜靜陷入了沉思。
“陛下似有困擾。”
過了許久,一個突兀的聲音,在嬴政腦海響起。
“你不是都看見了?”
嬴政神色恢複如常,聲音有些不悅道。
曾浩原本想要否認,畢竟有約在前,不可窺視。
但轉念一想,既然始皇帝都如此說了,定然早就有所察覺了。
畢竟,他已經不再是從前那個凡人始皇帝,如今的實力,曾浩完全看不透。
尤其是昨日飛天突破,實在有些駭人聽聞……
“陛下應該知道,在這個鬼地方太久了,人會瘋掉。”
“陛下的隱私,在下從未窺視。”
曾浩有些尷尬,解釋道。
“以前朕沒得選,現在你大可試試。”
嬴政篤定萬分,霸道絕倫道。
“在下無心冒犯陛下,天地可鑒。”
曾浩聲音充滿了真誠,至於信不信,自己也沒辦法。
“這麽久了,先生突然找朕,有事?”
嬴政並沒有迴答,而是話鋒一轉道。
“陛下已經很久都沒接任務了。”
曾浩小心翼翼試探性問道。
“朕已無所求,何須借助外物?”
嬴政淡然無比,對著係統這個未知東西,敬而遠之才是聰明的選擇。
因為嬴政不相信這世上有無緣無故的好,包括曾浩,也從不敢完全信任之……
尤其是經曆了大道之旅,嬴政更是顧慮重重。
無論是天道本源,還是那個欲滅天的強大生靈,嬴政誰也不信!
很早以前,他就明白了一個道理,這個世界,能夠唯一相信的隻有自己。
能夠背後捅刀子的人,永遠是你最信任之人,不信任的人,又哪裏有這種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