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夫倒要聽一聽外使的高論?”


    馮去疾倒沒有直接橫眉怒目,畢竟這點城府還是有的,否則又豈能在大秦廟堂叱吒幾十年。


    “今四海番邦異族雖懼秦之天威,卻並未臣服於大秦。”


    “若秦國坐視東胡欺淩四鄰而無動於衷,東胡人必將更加肆無忌憚,認為秦國怕了東胡人。”


    “一旦等東胡人做大,吞並四周弱鄰而強自身,野望不斷膨脹之下,將來與秦必有一戰。”


    “如今趁東胡人忙於四處征戰,無暇它顧之時,秦國隻需從潦東出一隻勁旅,必能一戰而克東胡。”


    “也能借此向北方各部番邦異族昭示秦人之強盛,從而贏得各方尊重。”


    “一旦秦人大勝東胡,我國之危也能順勢迎刃而解,屆時秦國不但留下強盛之名,還收獲了匡扶正義,救助弱鄰的美名聲譽,故而天下共尊秦國並非不可能。”


    “彼時天下各族若想相互攻伐,隻要陛下不點頭,還有何人敢四處挑釁?”


    “如此,陛下威名必能在青史留下的筆墨更濃。”


    南宮燕說得頭頭是道,差點把自己都感動哭了。


    嬴政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似乎對南宮燕的話,並沒有多少感觸。


    此時他正在與意識係統空間的曾浩交談。


    “先生以為箕子使臣所言如何?”


    嬴政好似隨口問道。


    “陛下,在下以為箕子國要救。”


    曾浩想了想,然後十分果斷道。


    “願聞其詳。”


    嬴政頗有些意外,頓時來了精神道。


    “陛下熟讀各國列傳,胸中自有韜略,應該知道圍魏救趙的故事。”


    “唇亡齒寒,雖然箕子國彈丸之地,亡了,對大秦而言也無傷大雅。”


    “可隻要陛下胸懷大誌,有平定北方大漠的雄心,就必與胡人早晚有一場大戰。”


    “若不能成為朋友,那便是敵人。”


    “既然早晚都是敵人,削弱敵人,不讓敵人做大,就是對帝國有利之事。”


    “如果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又能讓敵人受挫,又何樂而不為?”


    曾浩侃侃而談道,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其實心裏多少還是有點虛。


    “先生之意,既有解救箕子國之謀,又有不讓大秦動用一兵一卒之計?”


    嬴政頗為意動,試探性問道。


    “隻要陛下舍得,隻需二人,箕子國之危必解。”


    曾浩笑著道。


    “喔?”


    “說來聽聽。”


    嬴政眉頭一挑,不知曾浩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項籍叔侄。”


    曾浩也不再賣關子,而是振振有詞道。


    “先生,你不是對朕說項籍乃千古猛將,能用則用,不能用則殺之?”


    嬴政有些不解道,畢竟出爾反爾可不是什麽好習慣。


    “陛下能夠消除項氏叔侄心中的仇恨嗎?”


    “如若不能,留在秦國,不用可惜,重用則早晚必成巨大隱患。”


    “如此還不如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項籍胸有大誌,此等王霸人物,必不肯久居人下。”


    “與其讓他們禍患秦國,倒不如放出去禍害異族外邦,於秦有百利無一害也。”


    曾浩當然知道項氏叔侄的能耐,可這樣的英雄人物殺了實在太可惜了啊!


    放出去不但於華夏有利,還能禍禍它國,何樂而不為?


    “先生就不怕放虎歸山,終為虎傷嗎?”


    嬴政目光森冷,聲音淡漠道。


    “陛下怕嗎?”


    曾浩反問了一句道。


    “哈哈哈哈哈!”


    嬴政突然大笑起來,然後離開了係統空間。


    曾浩看著嬴政消失的身影,神色有些沉重。


    這祖龍號稱千古一帝,並非等閑人物。


    看來是采納了自己的建議嗎?


    也好,羽之神勇萬古無雙,真不希望西楚霸王還沒名動天下,就因為自己成為了絕響……


    “夠了……”


    看著下方箕子使臣與秦國滿朝文武激烈辯論,嬴政感覺有些看不下去了,頓時嗬斥道。


    “陛下……”


    眾人皆被嚇了一跳,立刻老老實實的閉嘴,齊聲高唿道。


    “箕子國與秦國同宗同源,身體同樣流淌著炎黃血脈,朕意已決。”


    “大將軍蒙恬聽旨。”


    嬴政整理一番思緒,立刻開口道。


    “臣在。”


    下方看戲的蒙恬立刻站了起來,對著嬴政拱手一拜道。


    “東胡人多行不義,作惡多端,欺淩鄰邦,天下人神共憤。”


    “調兵二十萬於潦東,威懾胡人。”


    嬴政聲音平淡,似乎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臣蒙恬領旨。”


    蒙恬毫不猶豫道,隻是心中有些疑惑,隻是威懾嗎?


    但身為陛下心腹愛將,蒙恬並不笨,陛下所言必有陛下的道理,既然陛下沒有明言,那自己按詔令行事即可。


    蒙恬心中存疑,不敢質疑,可不帶沒有人不敢質疑。


    “陛下,我國危在旦夕,大秦國何日能夠出兵救助我國?”


    南宮燕硬著頭皮道。


    雖然秦國陳兵二十萬於邊塞,會給東胡人巨大的壓力。


    但這並不是自己此行想要達成的目的,因為他知道秦國在潦東潦西二地常年駐兵都不下十萬。


    即便再增加十萬,東胡人也不見得就會吐出到嘴的肥肉,乖乖迴到自己的地盤,防範秦人。


    因為北方異族皆知關中南人皆以耕種為生,而塞外苦寒,秦人根本不會出兵邊塞,去掠奪那些不毛之地。


    而且一旦形勢不對,他們立刻可以輕裝簡騎,拔起帳篷跑路。


    等待秦人離開之後,再溜迴來,如此招數,屢試不爽。


    所以關中的南人從不會主動出擊,大多都龜縮堅城之內,守土保疆。


    至於秦人奪取河套之地,那是因為那片土地可是肥沃之土,不但水草旺盛,土地也是能夠耕種糧食。


    否則秦人無利不起早,又豈會與匈奴人血拚。


    這個世界本就沒有半點道義可言,唯有實力決定一切。


    強者所言既是真理,弱者沒有資格占據沃土。


    “貴使也要理解朕之苦惱,大秦雖強,可幅員遼闊,邊疆萬裏百萬戍邊銳士。”


    “百越戰事未平,西南羌人時有作亂,北疆再輕起戰端,實為不智。”


    “朕讓大將軍陳兵二十萬於潦東,已是傾國之力,以助友邦之困。”


    “大秦二十萬精銳之師,虎視眈眈,朕諒東胡王也不敢傾盡族兵攻打箕子國,此其一也。”


    “朕欲譴派大秦二員虎將與外使前往箕子國相助,朕相信隻要箕子國肯讓其掌兵,必能擊潰來犯之敵,收複舊河山,此其二也。”


    嬴政自信十足,對著南宮燕道。


    南宮燕原本還有些失望,聽到這番話,頓時來了精神道:“陛下可是譴派蒙大將軍相助?”


    你得失心瘋了吧?


    蒙恬可是大秦擎天之柱,想屁吃呢?


    “蒙恬乃大秦北疆三十萬大軍統帥,朕縱然有心,也不可率性而為。”


    嬴政十分婉轉道。


    “那莫非是滅國大戰之中,立功無數的王賁將軍?”


    南宮燕也知道自己有些癡心妄想,但秦國良將誰多,可除了這兩位名震天下,有力挽狂瀾的能耐之外,他實在想不出秦國還有哪個將領有這個本事。


    “王賁將軍多年征戰疆場,如今舊傷複發,尚在府中靜養,亦無法掛帥出征。”


    嬴政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南宮燕,耐心道。


    “除此兩位將軍,外臣實在難以想到大秦國還有哪位將軍有此戰功。”


    南宮燕眼神滿是疑惑道。


    “我大秦猛將如雲,外使豈能目中無人?”


    “陛下,臣任囂請戰。”


    “陛下,臣趙佗請戰。”


    頓時兩名將軍起身站了起來,先是對著目中無人,隻有蒙恬與王賁的南宮燕一頓猛噴,然後請纓道。


    兩人自來鹹陽受封之後,便徹底成了透明人。


    似乎陛下早已將兩人忘記,日夜在府中靜養,都快淡出鳥來了。


    哪有縱橫疆場,攻城掠地來的痛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成了始皇帝的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歐陽壞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歐陽壞壞並收藏我成了始皇帝的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