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


    京城謠言四起,皆是一群讀書人到處謠傳,唯恐斬妖司功高震主,會將大宋取而代之。


    一時之間,人心惶惶。


    宋帝雖然不信斬妖司會造反,可麵對四起的謠言,也是一陣頭疼。


    緊接著,許多地方的斬妖司分司被許多讀書人口誅筆伐,盡說一些斬妖司的壞話。


    斬妖分司立即派人調查,卻與讀書人發生衝突,雙方大打出手。


    各地皆有類似的事情發生,雙方鬧上了公堂。


    結果都是各執一詞,讓衙門極難判決。


    各州讀書人聯名上奏,請求關閉斬妖司。


    宋帝看著案桌上的眾多奏折,近日來茶飯不思。


    “朕到底該怎麽辦?”


    宋帝無奈,老百姓需要斬妖除魔的組織,可讀書人卻又擔心斬妖司權力過大而造反。


    說是責怪讀書人吧,也畢竟是防人之心,為大宋的江山社稷考慮。


    那要怪斬妖司呢?斬妖司依法辦事,頗得民心,也沒幾個百姓說斬妖司的壞話。


    兩邊皆有道理,正是最難的問題。


    斬妖司。


    “這幫讀書人簡直忘恩負義,我師傅為大宋平定了江山,讓遼王降位臣服,他們居然造斬妖司的謠言,真是豈有此理!”


    趙曉蘭也是忍不住在公堂裏破口,義憤填膺,為淩嶽抱不平。


    顧紫萱歎氣道:“我們正道修真一心一意為民做事,想不到卻引來如此風波,果然我們修真之人就不該插手紅塵事!”


    “這不能完全怪那些讀書人。”


    淩嶽說道:“畢竟斬妖司權力太大,一邊管著老百姓,另一邊又管著修真界,不得不讓心生猜忌。”


    “身正不怕影子斜,我們修真者堂堂正正做人,流言蜚語就無法傷害到我們,各位無需擔心。”


    “近日來,我們斬妖司低調行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忍過這場風波就是,小不忍則亂大謀,不能中了歹人的離間計啊!”


    眾人紛紛點頭,淩嶽有此胸襟,確實難得。


    又過數日。


    金鑾殿。


    “皇上!斬妖司淩嶽縱容各地分司毆打讀書人,臣奏請將淩嶽革職,由我讀書人取締。”


    “皇上!淩嶽要造反大宋,若不出手,將會改朝換代啊!”


    “求皇上下旨,將淩嶽拿辦!”


    一群官員出言啟奏,已經不在乎麵子,而是徹底撕破臉皮了。


    “爾等放肆!”


    李峰聞言頓時大怒:“你們這些人,居然把謠言造到金鑾殿上來了,真是好大的膽子!”


    “本相與淩兄乃是知交,從小一起長大,深知淩兄為人,他斷然不會行造反之事。”


    “更何況淩兄是修真之人,他要造反,你們誰能攔得住!”


    聽得此言,百官麵麵相覷,無言以對。


    “皇上!臣擔保,淩兄絕對不可能造反!”,李峰嚴肅道。


    “哎……”


    宋帝臉色難看,一語不發。


    “李相,我看你根本就是和淩嶽一夥兒的!”


    “沒錯!你與他同出東臨村,當然是為他說話了!”


    “李峰!我看你也有造反之意吧!”


    那些官員義正嚴辭,開始針對李峰。


    “你們……”


    李峰氣得咬牙切齒,目光掃視百官,他沒有想到,這幫人居然如此恩將仇報。


    淩嶽是大宋的恩人啊!


    創建斬妖司,為民除害,足以載入史冊,千秋萬載。


    可是他們,居然要把淩嶽創建的斬妖司奪過來,為所欲為!


    李峰目光寒冷,什麽正大光明的朝堂,這個世界根本就不存在!


    根本就沒有治國明君,有的仍然還是黨爭!


    一群打著為國為民,卻行自私自利,殺人不見血的黨爭!


    李峰突然間將所有人心看透,恍然大悟。


    “哈哈……哈哈……哈哈……”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這就是朝堂!這就是朝堂!”


    “自古以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這就是朝堂的本性!”


    “沒有英明的君主!隻有黑暗的朝堂!”


    李峰脫下官帽,目光看向宋帝,下定了決心。


    “李相,你別衝動!”


    “萬萬不可!”


    文武百官臉色狂變。


    “李峰!”,宋帝拍案而起。


    “皇上,你我君臣,就此別過!”


    李峰一揮手,朝著金鑾殿外走去。


    外麵的陽光照射進來,使得李峰的背影看起來也是金光閃耀。


    所有人愣在原地。


    “站住!”


    禦林軍立即出手,攔住李峰。


    李峰一揮手,狂風唿嘯,所有的禦林軍頓時東倒西歪。


    一股精純的浩然正氣,頓時衝天而起。


    “好強的氣勢!怎麽可能!”


    “他……他……居然……悟道了……”


    “一朝悟道!這才是真正的讀書人!不可侮辱的讀書人啊!”


    百官“撲通”一聲,不自覺地跪在了地上。


    腳下一朵平步青雲浮起,乘著李峰向天際飛去。


    “恭送李相!”


    皇宮內,所有士兵見此情景,紛紛跪在了地上。


    宋帝感覺,自己仿佛失去了什麽似的,非常迷漫,且不知所措。


    …………


    退朝後。


    宋帝來到斬妖司。


    “皇上駕到!”


    “臣等恭迎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各位愛卿,平身吧!”


    宋帝麵帶微笑:“朕今日前來,是來找淩真人的。”


    顧紫萱走來說道:“皇上,您來晚了,淩道兄已經掛印而去了。”


    “你說什麽!”


    宋帝臉色狂變:“淩真人為何掛印而去?國家需要他啊!”


    “可是讀書人並不需要他。”


    顧紫萱說道:“皇上,現在京城流言四起,說我們斬妖司要造反,無非就是擔心和害怕淩道兄功勞太大,有一天會黃袍加身。”


    宋帝立即說道:“朕當然不相信那些謠言。”


    “皇上尚且堵不住悠悠重口,何來不信之說?”,顧紫萱不客氣道。


    “這……”


    宋帝神色難看:“那淩真人到底去了何處?朕想再見他最後一麵。”


    “不知道。”


    顧紫萱搖了搖頭:“他說,他已經雲遊四海,不問朝堂事,與摯友斬妖除魔去了,即便是我,他也沒有告知行蹤。”


    “摯友?難道是和李峰一起走了?”


    宋帝腦子裏一陣暈沉沉,李峰好不容易成了國之棟梁,這個時候走也就罷了,現在居然連淩嶽也走了。


    沒有了淩嶽,宋帝該怎麽辦?


    “淩真人走了,那你們會不會……”


    “皇上放心,我們會留在斬妖司,畢竟我們修為尚淺,絕對不會對您的江山和帝位構成威脅的。”


    顧紫萱說完之後,眼角流下了一滴熱淚。


    宋帝刹那間臉色蒼白,原來淩嶽是以此明誌,斷絕謠言,不讓他這個皇帝難做啊!


    “朕虧欠李愛卿和淩真人太多了!”


    宋帝突然目光堅定,對身後的太監說道:“傳旨,將造謠斬妖司造反的人全部緝捕,從事者發配邊疆,主事者斬立訣!”


    “皇上!萬萬不可!”


    顧紫萱說道:“您會得罪讀書人的!”


    “朕已經決定,不再做一個明君了。”


    宋帝說道:“從今天開始,朕要做一個昏君,一個天下讀書人都會謾罵的昏君!”


    “朕可以對不起讀書人,但絕對不能對不起天下的百姓!不能對不起修真界的眾位正道!”


    “朕還要昭告天下,就算是斬妖司把朕給弑了,朕也心甘情願,絕不後悔!”


    宋帝說完之後,轉身離開了斬妖司。


    顧紫萱對著宋帝一拜,自語道:“您是讀書人眼中的昏君,可卻是我們眼中的明君啊!”


    第二天。


    僅僅是一夜之間,京城流言不再謠傳,而是隨著宋帝的聖旨打得煙消雲散。


    一些讀書人被押上了邢台,斬首示眾。


    這一刻,無數讀書人都被宋帝的手段震懾,徹底斷了黨爭的念頭。


    這也將是決定大宋曆史的轉折點,因為在多年以後,大宋人才輩出,朝堂之上君臣一心,眾誌成城,無有異心,使得大宋走向了繁榮昌盛的新紀元。


    …………


    天空陰暗。


    大宋境內,某個不知名的小山村裏。


    這裏屍橫遍野,其中有修真者,有老百姓,而且到處都是妖怨之氣。


    一個男子坐在一個破舊的草棚裏,一邊用刀割著自己的身軀,一邊用自己的血在地上畫著陣法。


    他的嘴裏,不斷念著枯澀難懂的咒語。


    畫完陣法以後,男子對著四方跪地叩拜。


    “弟子莫雲,身懷血海深仇。”


    “今有妖怪作祟,屠戮村莊,殺我父母,誅我鄉親。”


    “今以血為引,肉身獻舍,恭請魔荒宗主屠天涯降臨人間,為弟子報仇雪恨!”


    “請魔荒宗主屠天涯——降臨!”


    “轟隆!”


    天空突然風起雲湧,雷電交加。


    “啪!”


    雷電劈在了男子身上,頓時發出了一聲淒厲的慘叫。


    “撲通”一聲,男子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過了許久。


    男子睜開眼睛,迷茫地看著四周。


    “本座還活著?”


    隨即檢查自身,突然一愣:“不對!本座確實死了!”


    “本座居然被人用獻舍之術給召迴來了!”


    “哈哈……哈哈……我屠天涯……居然還有重返人間的一天,哈哈……”


    “妖怪做祟,屠戮全村是嗎?”


    “好,莫雲,看在你獻舍的份上,這份仇,本座一定替你報了!”


    屠天涯大笑數聲,化作一道黑光遠遁。


    …………


    三更半夜。


    “夜半趕屍!生人勿近!”


    牧青烏身穿詭異道袍,夥同數名魔荒宗修士,身後領著十多具行屍,行走在山野之間。


    “塵歸塵!土歸土!送爾迴家鄉!”


    “前方有路,過路!”


    “前方有橋,過橋!”


    突然間,前方出現了一個人。


    “牧青烏,你可還認得本座?”,陌生人笑著詢問。


    “道友似乎也是詭道中人,可貧道確實不認識你。”,牧青烏迴答。


    “你好歹也是魔荒宗的繼承人,不為非作歹,反而做起了那個什麽……趕屍人的勾當,你對得起你的師尊屠天涯嗎!”,陌生人怒喝道。


    “能夠讓魔荒宗的道統延續,不被正道趕盡殺絕,改邪歸正,名留青史,難道不是對我已故師尊最大的迴報嗎?”


    “這……”


    陌生人的怒氣頓時沒了大半,原地沉思。


    “貧道還要送死者歸鄉安葬,就不與道友敘舊了,告辭!”


    牧青烏禮貌拱手過後,趕屍從陌生人身前走了過去。


    …………


    這一日。


    陽光明媚,春暖花開。


    花叢之中,一名少女正在其中舞劍,每招每式之間,打出聲聲清脆的劍鳴。


    而在不遠處,正有兩人對坐飲茶,欣賞著少女的劍法。


    此二人正是淩嶽和李峰。


    “淩兄,你真的決定收她為徒了嗎?你以前可是很拒絕的。”


    “她資質確實不錯,又嫉惡如仇,向道之心堅定,若是好好教導的話,將來必定是大宋修真界的頂梁柱啊!”


    淩嶽對李峰笑道:“你當真不迴東臨村了?你的爹娘可是很擔心你的。”


    “我會抽空迴去看望二老,不礙事的。”


    李峰說道:“我現在才真正體會到,什麽才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其實,那就是人間。”


    “說得好!這江山如畫,可遠遠勝過雕梁畫棟啊!”


    淩嶽對趙曉蘭一招手:“別練了,我們要啟程了。”


    “來了來了。”


    趙曉蘭聞言立即收劍,然後一路小跑而來。


    淩嶽和李峰簡單收拾了一下東西,就急匆匆帶著趙曉蘭上路了。


    “師傅,咱們要去哪兒?”


    “別問,問就是不知道。”,淩嶽笑著迴答。


    “為什麽?”,趙曉蘭很是不解。


    “你問為什麽啊……我也在尋找答案啊!這個答案就在下一目的地,你想知道嗎?”


    “當然,我可不想走了那麽遠的路,到頭來連要去什麽地方都不知道。”


    趙曉蘭眼珠一轉,提議道:“對了!師傅,咱們還是駕雲吧!那樣不是更快嗎?”


    “駕雲?等你什麽學會騰雲駕霧了,你就可以自己走遍山川五湖四海,就不用我們帶著你飛了。”


    “也對啊!那師傅你可要好好教我。”


    “我不是教過你了嗎?”


    “您什麽時候教過我?”


    “你不是看過我的《天罡地煞法訣》麽?”,淩嶽表情嚴肅。


    “哦……原來那天師傅是故意把書落在斬妖司的!”


    趙曉蘭機靈道:“原來您早就當我是您的徒弟了!”


    “咳咳……說漏嘴了……”,淩嶽尷尬。


    “哈哈……你們兩人真有趣啊!”,李峰發笑。


    三人麵向陽光,從此行走天下,斬妖除魔。


    全書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宋斬妖除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下詩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下詩書並收藏我在大宋斬妖除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