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平衡第六人,孟章神君東方青龍(嬴青,字孟章),統帥92,武力109,智力86,政治82,魅力100。


    植入身份:儒家弟子,護法一脈,某王朝宗親,目前,受年齡因素影響,暫時未達巔峰。


    攜帶:西方白虎監兵神君(白護,字監兵)、南方朱雀陵光神君(朱全,字陵光)、北方玄武執名神君(玄武,字執名)、饕餮(陶天)、混沌(混沌)、窮奇(穹起)、檮杌(陶武)。”


    不出意外的話,這一波怕是這一次平衡之中平均質量最高的一組了。


    這一口氣,可以說是平衡出了八名神將。


    而且,還是八名高質量的神將。


    在眾多次的平衡之中,這一迴都是頭一次。


    四方神之間,相互之間並沒有高低上下之分,從來都是平等的,青龍達到了這種級別的實力,其他那三位的程度可想而知。


    而後麵那四兇,不管從哪方麵看都不如四方神。但是,也隻是不如四方神而已,在神將之中,也怕是有資格搶得一席之地的!


    而且,不出意料之外的話,不管是四方神,或者是那四兇,絕對大概率都是有組合技存在的。


    《淮南子》兵略訓:“所謂天數者,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所謂地利者,後生而前死,左牡而右牝。”


    陵光是道教把四象人格化之後對朱雀的稱謂。在先秦被認為能接引死者靈魂上升於天,後世認為其能予人長生。


    漢時讖緯學說大興,它的象征含義又多了典藏、丙丁、禮德,漢後道教將其吸納為護法神,稱陵光神君。


    《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七雲:“南方朱雀,眾禽之長,丹穴化生,碧雷流響,奇彩五色,神儀六象,來導吾前。”


    孟章即為孟章神君,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君,為天之四靈之一的青龍,後來逐漸被人格化,並有了其封號。


    《淮南子·天文訓》:“天神之貴者,莫貴於青龍,或曰天一,或曰太陰。”據《北極七元紫延秘訣》記載,青龍號為“孟章神君”。


    執明即為執明神君,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君,為天之四靈之一的玄武。


    《楚辭·遠遊》注雲:“玄武,北方神名”。《史記天官書》說:“北宮玄武、虛、危”。


    白虎也是戰神、殺伐之神。白虎具有避邪、禳災、祈豐及懲惡的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


    而它是四靈之一,當然也是由星宿變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之中,位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


    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屬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從五行中說的了,後來由於人格化,大家都管白虎叫做監兵神君。


    “叮,平衡第七人,司馬懿,統帥98,武力54,智力98,政治98,魅力74。


    植入身份:大武司馬氏子弟。


    攜帶:司馬朗、司馬孚、司馬馗、司馬恂、司馬進、司馬通、司馬敏、司馬防、司馬師、司馬昭。”


    很多人在討論諸葛亮司馬懿軍事能力問題的時候,老是扯什麽諸葛亮帶領中國隊打得司馬懿的巴西隊隻能防守。


    這種說法基本上都選擇性忽略了諸葛亮和司馬懿的權限級別問題。


    不是司馬懿的軍事能力不如諸葛亮,而是司馬懿在魏軍中的權限和影響力不如諸葛亮。


    諸葛亮在蜀國是什麽身份?一言以蔽之,獨裁者。劉備給了諸葛亮絕對的權柄,加上諸葛亮自己在蜀國獨一無二的威望,使得諸葛亮在蜀國可以做得到說一不二,而且是在政治軍事兩方麵的最高決定權。


    考慮到劉備夷陵之敗幾乎重創了蜀國的軍事政治體係,毫不誇張地說223年以後的蜀國的政治軍事體係完全是諸葛亮一個人打造的;而且諸葛亮是齊魯軍政思想的繼承者,強調軍事力量的政治意義,因此他打造蜀國新一代軍隊時是以一種非常國家化的思想去打造的。


    這一點,和東吳的對比非常明顯。東吳的軍隊時部曲製,士兵效忠各個軍事山頭,而這些部隊還可以像遺產一樣繼承,因此導致東吳軍隊在對外征戰時略顯傻逼,而在麵對外敵入侵時則比較厲害。


    諸葛亮締造的蜀國軍隊,雖然戰鬥力暫時還不行,但是他們的效忠對象是國家,當然,在前期的時候,幾乎約等價於效忠諸葛亮,一旦有了戰鬥經驗的打磨之後,足以成為一支令行禁止的強大部隊。


    這一點上蜀吳對比有點像國共內戰時期共軍和國軍的對比,戰鬥力差距也已經被曆史證明了。


    而諸葛亮是蜀國實際上的獨裁者,因此他可以沒有什麽阻力地貫徹打造這麽一支國家軍隊。外加蜀國偏小,也便於進行統一化管理。


    同時,在實際軍事指揮中,諸葛亮指揮蜀軍也不存在任何阻力。這一方麵歸功於諸葛亮本身的傑出才能,另一方麵也歸功於諸葛亮的地位。


    而司馬懿呢?別看司馬懿後期在魏國簡直牛氣熏天,僅就諸葛亮還活著的時候,他的地位估計也就和蜀國的李嚴差不多,在231年之前還不如曹真。


    因此,首先在魏軍的訓練、調動上,他就沒什麽話語權,曹睿讓他去哪兒他就得去哪兒,讓他幹啥他基本上也就得幹啥。


    更不用說諸葛亮和司馬懿首次正麵交鋒,即231年的第四次北伐,司馬懿是因為曹真病倒臨時被調往西線都督關中軍的。


    臨陣換帥的結果參考趙括,不被諸葛亮吊打就怪了。


    史書中也看得出端倪,張郃對司馬懿的戰術安排毫無信心,老是唱反調;兩個部下甚至直接指著司馬懿的鼻子罵。


    而蜀國那邊就算是傲上天的魏延對諸葛亮有意見,也隻不過是背地裏嘲諷諸葛亮膽小而已,他敢當麵給諸葛亮好看?


    這不是司馬懿和諸葛亮的能力差距,是司馬懿剛接手西北的攤子威信不足而已。


    到了五伐,情況就好多了,至少沒人敢當麵罵司馬懿了;但是司馬懿所擁有的權限依舊沒辦法在這麽短時間內把關中軍隊訓練得能夠和諸葛亮的軍隊媲美,因此司馬懿選擇閉門不出是恰當策略。


    你以為司馬懿甘願當烏龜麽?武功漲水,司馬懿當機立斷帶著一萬騎兵圍殲被水隔斷的孟琰,這麽大好的局勢都被諸葛亮輕易搭浮橋+射箭給打跑了。


    畢竟人諸葛亮舉國上下為北伐服務,從體製到軍備再到軍隊政治工作都是十幾年如一日建立起來的,司馬懿坐關中就這麽兩三年,能把後勤工作解決好就已經不錯了,訓練成果和諸葛亮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總的來說,諸葛亮有足夠的權力建立一個強大且持續運作的戰爭機器,但能動員的最大資源數量有限。


    司馬懿沒有足夠的權限建立自己的軍隊體製,但他有魏國強大的國力作為後盾。


    所以最後戰爭的結果是諸葛亮占優勢卻不足以獲戰功,司馬懿占劣勢卻足以守土禦敵,這也是最合理的結果。


    而對於諸葛亮這種國家獨裁者級別的人物,純軍事屬性所占據的比例已經相當低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戰異世之召喚群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霄落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霄落雪並收藏亂戰異世之召喚群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