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秦王派人前來,算是解了李淳風的圍,否則袁天罡真的拿著那本什麽《九章算術》讓李淳風解釋,李淳風怕是有的煩了。
李淳風三人快步來到正屋之前,發現秦王的人早已經等在屋內,三人快步入屋。
來人見李淳風三人走入屋內,一位秦王府官員模樣的人,問道:“閣下哪位是李淳風道長?”
“在下正是。”
那人微微一笑:“秦王特令,賞李淳風虎皮一張,老山參三支,野味若幹,授天策府錄事,領秦王府文學館算學博士。”
“李淳風謝恩。”
“李道長不必客氣,”那秦王府的人一指旁邊,“東西都放這裏了,李道長需不需要清點一下。”
“不需要,不需要。”
“那好,”秦王府人走到李淳風身旁,道,“秦王得知李道長對算學頗有研究,明日想與爾長談,李道長可不要誤了時辰。”
“啊?和我談?”李淳風驚訝道。
“不錯,秦王傳言,李道長無需太過謹慎,隻當平常人家登門做客便是。”說罷,那人道,“李道長如果沒有其他事,我們便先行告辭了。”
“哦,告辭,告辭。”
送別了這幾位秦王府的人,李淳風有些發懵,轉過頭望著袁天罡,道:“師父,我……是不是做官了?”
博士?李淳風心中自嘲,哎呦,一個中學畢業的人來到這大唐,搖身一變竟然變成博士了?
其實李淳風並不是太了解,唐朝的博士隻不過是老師的一種,有點像現代大學裏麵教授的意思,理論上講,李淳風在大唐已經變為了高級知識分子,十分受到李世民的賞識。
袁天罡道:“天策府錄事。”
“錄事?”李淳風對這個詞匯感到有些陌生,“是幾品啊?”
“九品。”
“九品,不就是連一個縣令都不如?”人們不是都說七品芝麻官麽,他這九品,豈不是連芝麻都不算?
孫思邈道:“李郎,這個官職是幾品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天策府任職。”
袁天罡歎道:“哎,是啊,如今太子和秦王之間的爭鬥愈發激烈,對於人才的籠絡近乎到了瘋狂的地步。”
“是啊,希望這場皇位之爭,能夠早些過去。”
“等等,”李淳風道,“師父,你是說,秦王招我們入府,隻不過是做大自己自己和太子之爭的籌碼?”
“召集人才,籠絡民心,得人心者得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你我,不過是秦王手中的籌碼而已。”袁天罡歎道,“這場爭鬥,我們已避無可避。”
聽了袁天罡的話,李淳風開始對自己現在身處的境遇有所了解,他們現在已經不僅僅是自己,普通百姓看的更是他們背後的秦王府。
今天中午,李淳風和謝叔方在環采閣之爭,在李淳風看來隻不過是他自己的打抱不平,是個人行為;可是在那些圍觀者眼中,這是秦王府和太子府之間的較量。
最後,代表秦王府的李淳風獲得了絕對的勝利,他那一句“如果點數有一個不對,也算我輸!”,更是提升了秦王府豪氣、大度、自信的形象。
天策府耳目遍長安,環采閣內發生的一切被記錄下來,然後以極快的速度被傳到秦王李世民的手中,於是便有了方才的獎賞。
“師父,明天你隨我一起見秦王嗎?”
袁天罡搖頭:“秦王隻邀請了你一人,況且家中還有九公需要照料。”
“那好吧。”
袁天罡囑咐道:“入得秦王府,淳風你要處處留心。”
“我會的。”
……
與袁天罡、孫思邈一番交流後,李淳風開始意識到太子府、秦王府勢力之爭,表麵看來,雙方一團和氣,實則不然,雙方之間互相挖牆腳的事情已愈演愈烈。
比如,在太子李建成一方,李建成十分看重尉遲敬德,想盡一切手段想要將其拉攏到自己一方;而李世民也不簡單,對於太子李建成的手下,也是許以榮華富貴,盡量拉攏。
可以說,太子府和秦王府之間的明爭暗鬥越來越頻繁,雙方都像兩個拚紅了眼的賭徒,不斷的向賭桌上壓下籌碼,籌碼越來越重,如果有一方輸了,付出的代價將無比巨大。
因此,早已看到這些的袁天罡,才會遊離於秦王府之外,他是不想自己也卷入這場皇家的爭鬥之中。修道之人,本應超然世外,現在被卷入這場爭鬥,也實屬無奈。
……
入夜,秦王府邸,李世民、長孫氏二人坐於庭院之中。
“王妃,起風了,小心著涼。”李世民將一個一件披風披在長孫氏身上。
望著天空懸掛的明月,長孫氏道:“殿下,你覺得袁天罡、李淳風師徒二人,如何?”
“袁天罡有通天之才,可惜卻心有顧忌,於本王麵前,言語甚為保留;李淳風,則青出於藍,是難得的青年才俊。”
長孫氏微微點頭道:“袁天罡,像一塊玉,謙遜而內斂,溫潤以澤,堅而不蹙,廉而不劌;而李淳風,像一柄出鞘的劍,放蕩不羈,桀驁不馴,天馬行空且敢於嚐試。”
“王妃所言甚是。”
“作為一代君王,守成,需用袁天罡這樣的人,而創世,李淳風更為合適。”長孫氏望著虛空之上懸掛的明月,雙眸洞若觀火。
“0級煙柱直衝天,1級青煙隨風偏,2級輕風吹臉麵……”李世民點頭,“確實,這個李淳風和他師父有很大不同,李淳風敢於嚐試,敢於創新。”
長孫氏忽的轉過身,望著李世民,道:“殿下,妾有一請求。”
李世民從未見過長孫氏如此認真過,點頭道:“王妃請講。”
“李淳風此人,能為己所用則用之,不能為己所用,則殺之!”
李世民想不到,在他的妻子長孫氏的口中,竟然能聽到如此“狠”的話,這還是自己那位溫文爾雅、心念善良、賢德兼備的王妃嗎?
望著長孫氏,李世民有些出神。
“殿下?”
李世民迴過神來,點頭道:“好,本王答應你。”
李淳風三人快步來到正屋之前,發現秦王的人早已經等在屋內,三人快步入屋。
來人見李淳風三人走入屋內,一位秦王府官員模樣的人,問道:“閣下哪位是李淳風道長?”
“在下正是。”
那人微微一笑:“秦王特令,賞李淳風虎皮一張,老山參三支,野味若幹,授天策府錄事,領秦王府文學館算學博士。”
“李淳風謝恩。”
“李道長不必客氣,”那秦王府的人一指旁邊,“東西都放這裏了,李道長需不需要清點一下。”
“不需要,不需要。”
“那好,”秦王府人走到李淳風身旁,道,“秦王得知李道長對算學頗有研究,明日想與爾長談,李道長可不要誤了時辰。”
“啊?和我談?”李淳風驚訝道。
“不錯,秦王傳言,李道長無需太過謹慎,隻當平常人家登門做客便是。”說罷,那人道,“李道長如果沒有其他事,我們便先行告辭了。”
“哦,告辭,告辭。”
送別了這幾位秦王府的人,李淳風有些發懵,轉過頭望著袁天罡,道:“師父,我……是不是做官了?”
博士?李淳風心中自嘲,哎呦,一個中學畢業的人來到這大唐,搖身一變竟然變成博士了?
其實李淳風並不是太了解,唐朝的博士隻不過是老師的一種,有點像現代大學裏麵教授的意思,理論上講,李淳風在大唐已經變為了高級知識分子,十分受到李世民的賞識。
袁天罡道:“天策府錄事。”
“錄事?”李淳風對這個詞匯感到有些陌生,“是幾品啊?”
“九品。”
“九品,不就是連一個縣令都不如?”人們不是都說七品芝麻官麽,他這九品,豈不是連芝麻都不算?
孫思邈道:“李郎,這個官職是幾品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天策府任職。”
袁天罡歎道:“哎,是啊,如今太子和秦王之間的爭鬥愈發激烈,對於人才的籠絡近乎到了瘋狂的地步。”
“是啊,希望這場皇位之爭,能夠早些過去。”
“等等,”李淳風道,“師父,你是說,秦王招我們入府,隻不過是做大自己自己和太子之爭的籌碼?”
“召集人才,籠絡民心,得人心者得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你我,不過是秦王手中的籌碼而已。”袁天罡歎道,“這場爭鬥,我們已避無可避。”
聽了袁天罡的話,李淳風開始對自己現在身處的境遇有所了解,他們現在已經不僅僅是自己,普通百姓看的更是他們背後的秦王府。
今天中午,李淳風和謝叔方在環采閣之爭,在李淳風看來隻不過是他自己的打抱不平,是個人行為;可是在那些圍觀者眼中,這是秦王府和太子府之間的較量。
最後,代表秦王府的李淳風獲得了絕對的勝利,他那一句“如果點數有一個不對,也算我輸!”,更是提升了秦王府豪氣、大度、自信的形象。
天策府耳目遍長安,環采閣內發生的一切被記錄下來,然後以極快的速度被傳到秦王李世民的手中,於是便有了方才的獎賞。
“師父,明天你隨我一起見秦王嗎?”
袁天罡搖頭:“秦王隻邀請了你一人,況且家中還有九公需要照料。”
“那好吧。”
袁天罡囑咐道:“入得秦王府,淳風你要處處留心。”
“我會的。”
……
與袁天罡、孫思邈一番交流後,李淳風開始意識到太子府、秦王府勢力之爭,表麵看來,雙方一團和氣,實則不然,雙方之間互相挖牆腳的事情已愈演愈烈。
比如,在太子李建成一方,李建成十分看重尉遲敬德,想盡一切手段想要將其拉攏到自己一方;而李世民也不簡單,對於太子李建成的手下,也是許以榮華富貴,盡量拉攏。
可以說,太子府和秦王府之間的明爭暗鬥越來越頻繁,雙方都像兩個拚紅了眼的賭徒,不斷的向賭桌上壓下籌碼,籌碼越來越重,如果有一方輸了,付出的代價將無比巨大。
因此,早已看到這些的袁天罡,才會遊離於秦王府之外,他是不想自己也卷入這場皇家的爭鬥之中。修道之人,本應超然世外,現在被卷入這場爭鬥,也實屬無奈。
……
入夜,秦王府邸,李世民、長孫氏二人坐於庭院之中。
“王妃,起風了,小心著涼。”李世民將一個一件披風披在長孫氏身上。
望著天空懸掛的明月,長孫氏道:“殿下,你覺得袁天罡、李淳風師徒二人,如何?”
“袁天罡有通天之才,可惜卻心有顧忌,於本王麵前,言語甚為保留;李淳風,則青出於藍,是難得的青年才俊。”
長孫氏微微點頭道:“袁天罡,像一塊玉,謙遜而內斂,溫潤以澤,堅而不蹙,廉而不劌;而李淳風,像一柄出鞘的劍,放蕩不羈,桀驁不馴,天馬行空且敢於嚐試。”
“王妃所言甚是。”
“作為一代君王,守成,需用袁天罡這樣的人,而創世,李淳風更為合適。”長孫氏望著虛空之上懸掛的明月,雙眸洞若觀火。
“0級煙柱直衝天,1級青煙隨風偏,2級輕風吹臉麵……”李世民點頭,“確實,這個李淳風和他師父有很大不同,李淳風敢於嚐試,敢於創新。”
長孫氏忽的轉過身,望著李世民,道:“殿下,妾有一請求。”
李世民從未見過長孫氏如此認真過,點頭道:“王妃請講。”
“李淳風此人,能為己所用則用之,不能為己所用,則殺之!”
李世民想不到,在他的妻子長孫氏的口中,竟然能聽到如此“狠”的話,這還是自己那位溫文爾雅、心念善良、賢德兼備的王妃嗎?
望著長孫氏,李世民有些出神。
“殿下?”
李世民迴過神來,點頭道:“好,本王答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