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過渡章節,但爭取白天再來一更,算是賠罪道歉!)
~~~~~~~~~~~~~~~~~~~~~~~~~~~~~~~~~~~~~~~~~~~~~~~~~~~~~~~~~~~~~~~~~~~~~~~~
“清兒。”
“嗯?”柳清思穿著薄薄一層秋衫,坐在床沿,含笑看著手裏幾塊布料顏色,比來比去。聽到他叫,抬頭應道。
“我想算算,咱們家現在有多少錢了。”寧澤坐在窗前,外麵有些泛光的陰影紛紛掉下,落在窗紙上,不多時便積起蓬鬆一層。
下雪了。
屋裏溫暖如春,絲毫沒有炭火的煙氣。寧澤的這個地暖設計,已經讓很多客人羨慕不已。來到他家裏,明明沒有一個火盆,卻不論走到哪間屋子,身上都會暖洋洋的,不多時便要脫去外套,否則汗水便會不斷滲出。
可是不管誰問起其中奧秘,寧澤都是微笑不答,包括他的老丈人。但他答應給老丈人做一套。柳大洪聽說成本大概在二百來貫,先嚇了一哆嗦。後聽說是白給,馬上又催促他趕快開工。
單純的柳清思也問他,為什麽不把這個取暖的好辦法和鄉親們分享,他還是笑而不答。
這時柳清思看著他,臉上露出奇怪的表情。寧郎一直是甩手掌櫃,從來不問錢的事,今天這是怎麽了?
她放下手裏活計,到櫃子裏取出一本賬簿打開,一條一條輕輕說道:“你走時給家裏留下兩百四十貫,牛伯都交給了我。這一年來賬上總支流水一千七百貫,如今除去貨物、購料、人工,現錢有九百五十貫。加上你帶來的、官家給的賞賜、咱們成親收的禮金......”
她一筆一筆邊說邊算:“還有這些日子旁人求字畫送的潤筆等等,咱們家現在有九千多貫錢了。”
“嗬嗬,不錯不錯,娘子真是持家有道!”寧澤笑嘻嘻湊過去,柳清思沒有往迴那樣躲開他的騷擾,任他摟住蠻腰,低頭不語。
“嗯,怎麽了?”他有些奇怪:“怎麽不高興了?”
“你,這便是要走了麽?”
女人呐,為什麽總是這麽敏感?寧澤暗歎一聲,笑道:“何以見得?我要點錢花不行麽?”
“往迴你也要錢,可是隻說數目,從不問其他。除非你疑心我......要不就是要走了。”
“好吧好吧!我投降。”寧澤舉起雙手苦笑道,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難道要說自己疑心人家?
“隻是未雨綢繆,想替咱們將來做做打算,真要走了也該謀劃一番麽。”寧澤摟住柳清思肩頭,親親她俏臉笑道:“我估計,等過了冬至,聖旨也快到了,須得準備準備。咱們傘行每天多少周轉可以應付?”
這一晚,他做了個滿身銅臭的商人,盡說錢上的事兒。歇息的時候,柳清思竟也破天荒堅持沒讓他碰。他有些錯愕,覺得自己傷了媳婦兒的心,不敢造次。
冬至是個大節日,俗稱亞歲。
天還沒亮,寧澤便醒了。他發現清思竟然還在熟睡,湊過身子靜靜端詳她的麵容,粉嫩的臉蛋一抹天生的腮紅,因為熟睡,更顯得潤澤欲滴。長長的睫毛遮住了眼皮,秀氣挺拔的鼻梁傳出微微的唿吸聲。隻是眉間有些深鎖,不知為了什麽,夢中還在煩惱。
寧澤心裏著實不舍,輕輕歎氣,想去吻她嘴唇,卻見她眉宇忽然又開朗起來,嘴角上翹,有了笑意。
“這丫頭,睡著了還這麽一會兒煩惱一會兒高興的!”寧澤暗笑道,不敢驚擾了她,慢慢起身穿衣。
“你起來了?”他動作雖輕,已經把她驚醒。
“嗯,你多睡會兒,今天我來安排吧!”寧澤疼愛地摸摸臉蛋笑道。
“哎呀要死了,怎麽睡這麽沉?”柳清思忙不迭地起身穿衣,今天本來就是大日子,怎麽能睡過去?
匆匆梳洗完畢,夫妻二人並肩來到南房門口:“兒子(兒媳)給母親問安,母親冬至吉祥如意,福壽綿綿!”
“嗬嗬,快進來、快進來!”李氏在裏麵已經發出笑聲。
一會兒寧濤也跑過來請安,一家人坐在李氏屋裏。牛嫂帶著婢女小嬋,端上時新幹果、蜜糖、紅棗過來給老安人道賀冬節。
一時牛伯帶著方小乙在門外請安,報道祖宗牌位已經請來,請老太太過去祭祖。
李氏站起,柳清思和寧澤急忙上前左右攙扶,寧濤跟在後麵,一家四口來到中堂,中堂正上方正是蔡京題寫的“節義流芳”匾額,下麵條供正中放了寧家幾代祖先牌位,又擺放了三牲、茶、酒、果盤並香燭等物事。
李氏率先接過三炷香點燃,默默向上禱祝一番,行罷大禮方一旁安坐。才到寧澤夫妻雙雙向祖宗叩拜上香,最後是寧濤也磕了頭。牛伯見禮畢,急忙放起炮仗,一時響徹四鄰。
冬節原本不放炮仗的,可寧澤一來為了圖個熱鬧增添節日喜慶,二來也是為了丈人柳大洪做做廣告,故意放得轟轟烈烈。他家現在已經算是湖陽縣首屈一指的大戶人家,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想必要不了多久,滿城百姓便會紛紛效仿,然後這風俗便會漸漸傳遍大江南北。
漢人圖熱鬧、圖吉利,隻要能達到這個氣氛,一定是跑不了的。
拜罷祖先,清思留在家裏陪著婆母,寧澤便要帶上寧濤,方小乙緊緊跟隨,四處拜賀冬節去了。寧濤雖然還小,但自己一旦離湖陽,外麵的事便是他去撐著,是該讓他曆練曆練了。
一個早上,寧澤先去了嶽父柳家。柳大洪夫妻早就倚門而望,翁婿關係如今已經非常和諧,加上寧濤和柳清顯早就成了同窗好友,自然是親親熱熱。張氏不見女兒跟來,雖是規矩,但也不免心頭不舍,問東問西,又迴了許多禮物。
接著又去見了王炳林和縣裏幾個士紳,一家家都對寧直講親臨受寵若驚,恨不得把肉割下來給他吃了才能表達光榮和興奮。不消說,一會兒迴拜的時候,禮物隻有翻倍奉還的。
寧二爺現在也沒打算做個鐵麵無私的清官,禮尚往來的事他還是比較看得開。灰色收入嘛,不踩底線就是。目前大宋貪風一片,自己這樣已經算是清廉的!
最後一站卻是去了唐河邊,張順雖然現在不知下落,但熟悉的那班弟兄們還在,他上前笑吟吟地一一問好,滿嘴都是渾話,全無半點官腔架子。弟兄們嘴上說不出別的,心裏卻感動。人家現在已經是大官,到了跟前,依舊是去年那個有些奸詐,有些潑皮,又有幾分風度的少年模樣!
方小乙樂嗬嗬地除下肩上褡褳,挨著每個人都送上一貫錢作為賀禮。眾人見這個黑臉大個子去年還懵裏懵懂耀武揚威地來見世麵,今天卻成了寧二郎的親隨,也暗自感慨。
臨走時候,寧澤堅定拒絕了船工們湊的迴禮,隻讓寧濤和方小乙每人拎了兩條大魚,算是年年有餘,常來常往。
~~~~~~~~~~~~~~~~~~~~~~~~~~~~~~~~~~~~~~~~~~~~~~~~~~~~~~~~~~~~~~~~~~~~~~~~
“清兒。”
“嗯?”柳清思穿著薄薄一層秋衫,坐在床沿,含笑看著手裏幾塊布料顏色,比來比去。聽到他叫,抬頭應道。
“我想算算,咱們家現在有多少錢了。”寧澤坐在窗前,外麵有些泛光的陰影紛紛掉下,落在窗紙上,不多時便積起蓬鬆一層。
下雪了。
屋裏溫暖如春,絲毫沒有炭火的煙氣。寧澤的這個地暖設計,已經讓很多客人羨慕不已。來到他家裏,明明沒有一個火盆,卻不論走到哪間屋子,身上都會暖洋洋的,不多時便要脫去外套,否則汗水便會不斷滲出。
可是不管誰問起其中奧秘,寧澤都是微笑不答,包括他的老丈人。但他答應給老丈人做一套。柳大洪聽說成本大概在二百來貫,先嚇了一哆嗦。後聽說是白給,馬上又催促他趕快開工。
單純的柳清思也問他,為什麽不把這個取暖的好辦法和鄉親們分享,他還是笑而不答。
這時柳清思看著他,臉上露出奇怪的表情。寧郎一直是甩手掌櫃,從來不問錢的事,今天這是怎麽了?
她放下手裏活計,到櫃子裏取出一本賬簿打開,一條一條輕輕說道:“你走時給家裏留下兩百四十貫,牛伯都交給了我。這一年來賬上總支流水一千七百貫,如今除去貨物、購料、人工,現錢有九百五十貫。加上你帶來的、官家給的賞賜、咱們成親收的禮金......”
她一筆一筆邊說邊算:“還有這些日子旁人求字畫送的潤筆等等,咱們家現在有九千多貫錢了。”
“嗬嗬,不錯不錯,娘子真是持家有道!”寧澤笑嘻嘻湊過去,柳清思沒有往迴那樣躲開他的騷擾,任他摟住蠻腰,低頭不語。
“嗯,怎麽了?”他有些奇怪:“怎麽不高興了?”
“你,這便是要走了麽?”
女人呐,為什麽總是這麽敏感?寧澤暗歎一聲,笑道:“何以見得?我要點錢花不行麽?”
“往迴你也要錢,可是隻說數目,從不問其他。除非你疑心我......要不就是要走了。”
“好吧好吧!我投降。”寧澤舉起雙手苦笑道,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難道要說自己疑心人家?
“隻是未雨綢繆,想替咱們將來做做打算,真要走了也該謀劃一番麽。”寧澤摟住柳清思肩頭,親親她俏臉笑道:“我估計,等過了冬至,聖旨也快到了,須得準備準備。咱們傘行每天多少周轉可以應付?”
這一晚,他做了個滿身銅臭的商人,盡說錢上的事兒。歇息的時候,柳清思竟也破天荒堅持沒讓他碰。他有些錯愕,覺得自己傷了媳婦兒的心,不敢造次。
冬至是個大節日,俗稱亞歲。
天還沒亮,寧澤便醒了。他發現清思竟然還在熟睡,湊過身子靜靜端詳她的麵容,粉嫩的臉蛋一抹天生的腮紅,因為熟睡,更顯得潤澤欲滴。長長的睫毛遮住了眼皮,秀氣挺拔的鼻梁傳出微微的唿吸聲。隻是眉間有些深鎖,不知為了什麽,夢中還在煩惱。
寧澤心裏著實不舍,輕輕歎氣,想去吻她嘴唇,卻見她眉宇忽然又開朗起來,嘴角上翹,有了笑意。
“這丫頭,睡著了還這麽一會兒煩惱一會兒高興的!”寧澤暗笑道,不敢驚擾了她,慢慢起身穿衣。
“你起來了?”他動作雖輕,已經把她驚醒。
“嗯,你多睡會兒,今天我來安排吧!”寧澤疼愛地摸摸臉蛋笑道。
“哎呀要死了,怎麽睡這麽沉?”柳清思忙不迭地起身穿衣,今天本來就是大日子,怎麽能睡過去?
匆匆梳洗完畢,夫妻二人並肩來到南房門口:“兒子(兒媳)給母親問安,母親冬至吉祥如意,福壽綿綿!”
“嗬嗬,快進來、快進來!”李氏在裏麵已經發出笑聲。
一會兒寧濤也跑過來請安,一家人坐在李氏屋裏。牛嫂帶著婢女小嬋,端上時新幹果、蜜糖、紅棗過來給老安人道賀冬節。
一時牛伯帶著方小乙在門外請安,報道祖宗牌位已經請來,請老太太過去祭祖。
李氏站起,柳清思和寧澤急忙上前左右攙扶,寧濤跟在後麵,一家四口來到中堂,中堂正上方正是蔡京題寫的“節義流芳”匾額,下麵條供正中放了寧家幾代祖先牌位,又擺放了三牲、茶、酒、果盤並香燭等物事。
李氏率先接過三炷香點燃,默默向上禱祝一番,行罷大禮方一旁安坐。才到寧澤夫妻雙雙向祖宗叩拜上香,最後是寧濤也磕了頭。牛伯見禮畢,急忙放起炮仗,一時響徹四鄰。
冬節原本不放炮仗的,可寧澤一來為了圖個熱鬧增添節日喜慶,二來也是為了丈人柳大洪做做廣告,故意放得轟轟烈烈。他家現在已經算是湖陽縣首屈一指的大戶人家,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想必要不了多久,滿城百姓便會紛紛效仿,然後這風俗便會漸漸傳遍大江南北。
漢人圖熱鬧、圖吉利,隻要能達到這個氣氛,一定是跑不了的。
拜罷祖先,清思留在家裏陪著婆母,寧澤便要帶上寧濤,方小乙緊緊跟隨,四處拜賀冬節去了。寧濤雖然還小,但自己一旦離湖陽,外麵的事便是他去撐著,是該讓他曆練曆練了。
一個早上,寧澤先去了嶽父柳家。柳大洪夫妻早就倚門而望,翁婿關係如今已經非常和諧,加上寧濤和柳清顯早就成了同窗好友,自然是親親熱熱。張氏不見女兒跟來,雖是規矩,但也不免心頭不舍,問東問西,又迴了許多禮物。
接著又去見了王炳林和縣裏幾個士紳,一家家都對寧直講親臨受寵若驚,恨不得把肉割下來給他吃了才能表達光榮和興奮。不消說,一會兒迴拜的時候,禮物隻有翻倍奉還的。
寧二爺現在也沒打算做個鐵麵無私的清官,禮尚往來的事他還是比較看得開。灰色收入嘛,不踩底線就是。目前大宋貪風一片,自己這樣已經算是清廉的!
最後一站卻是去了唐河邊,張順雖然現在不知下落,但熟悉的那班弟兄們還在,他上前笑吟吟地一一問好,滿嘴都是渾話,全無半點官腔架子。弟兄們嘴上說不出別的,心裏卻感動。人家現在已經是大官,到了跟前,依舊是去年那個有些奸詐,有些潑皮,又有幾分風度的少年模樣!
方小乙樂嗬嗬地除下肩上褡褳,挨著每個人都送上一貫錢作為賀禮。眾人見這個黑臉大個子去年還懵裏懵懂耀武揚威地來見世麵,今天卻成了寧二郎的親隨,也暗自感慨。
臨走時候,寧澤堅定拒絕了船工們湊的迴禮,隻讓寧濤和方小乙每人拎了兩條大魚,算是年年有餘,常來常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