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多謝“我們繼續呀”、“大俠木瓜”、“地域霸主”幾位打賞,老實愧煞,愧煞!尤其是木瓜兄,你這滴奶之恩,老實該湧啥相報涅?)


    ~~~~~~~~~~~~~~~~~~~~~~~~~~~~~~~~~~~~~~~~~~~~~~~~~~~~~~~~~~~~~~~~~~~~~~~~


    辛興宗端坐馬上側身迴首,看見寧澤,嘴角上揚露出笑容:“原來是子霑,好久不見了!”


    寧澤翻山下馬抱拳仰頭笑道:“指揮,別來無恙?”


    辛興宗笑道:“子霑有心,聽說你屢立奇功,連童帥都很欣賞,可喜可賀呀!”他滿臉笑容,語調溫和,隻是隱隱有種以恩人自居的倨傲。


    寧澤倒是不在意,這人他比較了解,官二代嘛,都這樣。何況自己走到這一步,他的確起了關鍵的作用,無論如何,人家這個恩公當得可不假。


    也正因為如此,寧澤這才不辭辛苦,瘋狂趕來。


    昨夜方七佛帶領大軍在三岔路口進退不得,盛怒之下幹脆帶領大軍衝向禁軍要決一死戰,寧澤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可是到了夜半,又聽隆隆腳步聲順著大路推進過來,寧澤頓時又緊張地召集人馬備戰。此時煙火已經熄滅,若是敵人衝向青溪小路,寧澤未必抵抗得住。他是打定了主意,打不過迴身便跑。想來以方七佛騎兵盡失,追也追不上。他有童貫送的保甲護身,背後挨幾箭也沒什麽關係。


    不過隻是虛驚一場,寧澤見到的,是大批廂軍趕到,手拿鐵鏟撬棍還有采石車等等機械,正在清理路障。


    原來方七佛大軍已被吸引到壽昌決戰去了,禁軍斥候探得幫源洞大路被堵,派出大量廂軍過來清理路障而已。


    廂軍,本是大宋正規軍的補充,肇始於太祖趙匡胤,為了安撫災荒流民招入軍中,起初也算是正規編製,後來宋軍戰力滑坡式墮落,連正規軍都不成樣子,這廂軍便更成了個擺設。現在隻能做些後勤保障的工程兵事務。


    遇到這種大型路障清理,自然是廂軍出頭。


    寧澤見此,問明情形,自然很高興。這路是他堵的,可要讓他挖開,哪裏有那個能力?樂得袖手旁觀,等路通了便去找五哥匯合。


    誰知大路才堪堪弄出一條小道時,就有一彪人馬疾風般衝了過去。寧澤急忙攔住隊伍尾巴上的人打聽,才知道是辛興宗指揮急著去幫源洞捉拿方臘。


    寧澤心裏大喜,本就擔心韓世忠人少了怕出意外,見有援兵,放心不少。當下也不遲疑,立即集合隊伍,緊緊追隨趕上。一來好跟辛興宗見個麵,二來也好助韓世忠一臂之力。


    打完招唿,寧澤發現氣氛有些不對。


    韓世忠神情凝重盯著辛興宗等人,他身後的士卒押著大約一二十個俘虜,擁在中間看不清是那些人,但寧澤知道肯定是些關鍵人物,要不然那些士卒也不會張弓拔弩緊張麵對辛興宗的人馬。


    反觀辛興宗這一邊,除了他本人雲淡風輕依舊一副公子哥兒的派頭,下麵人俱都麵帶兇光,看著韓世忠等人。


    寧澤心念急轉,笑著低聲問辛興宗道:“指揮,這是——?”


    “沒什麽,我奉郎延路兵馬都監劉平叔相公鈞旨,前來捕捉賊寇方臘而已。嗬嗬,有賴官家洪福,童帥領兵有方,劉都監妙算,賊人已入大軍彀中矣!”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他嘴裏說的劉平叔劉都監,正是劉延慶的兒子劉光世。


    寧澤心說糟了,他怎麽會跟劉光世攪在一起去的?他腦子反應何等快捷,一瞧這形勢,心裏就明白了七八分,主力大軍正在壽昌決戰,劉光世不去參戰,卻從衢州分兵繞過壽昌,直撲幫源洞,那定是得到消息,知道幫源洞空虛,要來撿個現成大便宜。然後恰遇上韓世忠已經得勝出來,嗬嗬,這是要黑吃黑的節奏麽?


    果然,辛興宗此時已不再理他,而是給身邊隨從點頭示意。那隨從扯著嗓子朝韓世忠部隊叫道:“對麵聽見沒有,放下人質,過來給指揮大人見禮!”


    “憑什麽,人是俺們捉到的,你是哪路指揮,說放下便放下?”韓世忠沒說話,兵卒裏已經有人不服聒噪起來。


    辛興宗臉色一沉:“好大膽子,砍了!”身邊士兵紛紛拔刀要去揪出那個說話之人。


    韓世忠也是滿臉陰鷙,低喝道:“迎戰!”嘩啦,身後齊刷刷拔出腰刀,滿臉兇惡對著辛興宗的部隊。


    兩下眼看就要火並!


    “且住、且住!”寧澤急忙衝到雙方中央,高舉雙手阻止。


    他這個時候內心也是崩潰的,左右為難啊!


    一邊是自己過命交情的兄弟,一邊是自己死裏逃生的恩人,偏偏在此狹路相逢,這可怎麽辦?


    妥協、平衡。


    隻有妥協和平衡,才有可能把眼前這個危機渡過。


    “指揮……”寧澤首先選擇了辛興宗,他上前幾步湊近他,低聲說道:“對麵部隊,是王淵相公安排的伏兵,專一捉拿反賊方臘。若是此時上前火並,隻怕兩敗俱傷大有不妥——”


    辛興宗傲然一笑:“哪又怎地,他敢以下犯上不成?”


    寧澤不知,自從他與辛興宗湖陽一別,辛興宗真的把他的建議認真思考並貫徹實施,人未歸隊,便不住地軍信向王淵申請,要獨自駐紮淮中的寧國一帶,說可以唿應大軍威脅績溪。


    那時候王淵怎會理他?當時隻是看在他爹的麵皮上讓他出來鍍鍍金而已,現在大軍正要尋求決戰,這廝居然想帶著部隊躲到一邊享福,真是豈有此理!便嚴令申斥,要他趕緊歸隊。


    辛興宗沒去成寧國到還不覺如何,隻是受不了王淵命令的口氣。他官二代毛病發作,馬上對王淵起了恨意。萬般不願迴到總部,此時正好劉延慶的隊伍已經趕到了鎮江。


    說起來辛興宗和劉延慶的關係,比跟王淵的關係要近得多。他爹是河湟路知州,劉延慶是鄜延路總管,兩個都是靠近西夏前線的西北大軍,自然常通消息。辛興宗在王淵這裏吃了癟,哪有什麽紀律可言?迴頭找個由頭便去拜會了劉延慶,並把寧澤給他分析的剿匪態勢說了一通。


    這劉延慶一聽大喜,馬上想到了那個繞道敵後撿便宜順便給兒子露臉的好機會。真是一拍即合,對辛興宗當然另眼相看。立刻打報告給童貫,要把辛興宗帶上跟著自己的隊伍。


    童貫總領十五萬大軍,哪裏迴去深究這些調動個把閑散人員的小事,毫不考慮便答應下來。於是辛興宗便跟著劉光世的隊伍一路南下,按照部署駐紮在很安全的衢州。


    劉光世五天前得到軍令,說是王稟王淵主力大軍欲同方臘決戰於壽昌青溪一帶,要他北上匯合。劉光世本來不願意去,可是軍令如山,推脫不得,隻好北上。誰知他慢吞吞趕到壽昌,方七佛已經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應付不暇。


    劉光世已經探明軍情,知道幫源洞空虛。他是主帥之一,不好意思親自去撿這個便宜,幹脆分撥給辛興宗一隊人馬,讓他去立這個功勞。


    辛興宗大喜,這不正是寧澤說的天大的好機會麽?哪還有什麽猶豫,一聽前麵廂兵打通了道路,便迫不及待衝向幫源洞,這就正好遇上韓世忠得勝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品大閑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忠厚老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忠厚老實並收藏一品大閑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