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輔使團一行十三人被齊朝以“修訂盟約”為由,“挽留”了下來,全部軟禁在徐州。


    跟隨使團一路北上,搭順風車前來徐州的江南名士張岱,因為自己的恣意妄為(讓武定皇帝出麵協助自己迎娶柳如是),被大齊刑部官員遠遠發配到了寧古塔,餘生皆苦役,與披甲人為奴,在白山黑水間完成了他羅曼蒂克才子佳人的美麗幻想。


    對於張岱的悲慘遭遇,同行各人皆敢怒不敢言,大家都知道張岱為人乖張,行為離譜,然而沒料到這小子竟敢讓天子做媒。


    武定皇帝特意修國書一封,讓堵胤錫帶迴給弘光皇帝,沒錯,齊國最後隻放湖廣巡撫堵胤錫一人迴了南京。


    劉招孫在國書中告知朱常灜,黃公輔、路振飛等人已經棄暗投明,投奔大齊,現在都被齊國委以重任,齊明本為兄弟之國,所以希望南明方麵能好好善待他們在南京的家眷。最後武定皇帝不忘威脅說,若是黃公輔等人的家眷有什麽三長兩短,齊國便將視之為明國對徐州盟約的背叛,屆時太上皇將親率大軍渡過淮河,重新占領合肥,攻占南京·····


    武定皇帝用他的所作所為,生動詮釋了什麽叫無恥。


    他判定,弘光朝廷絕不敢拿這幾位“叛逃”的大臣家眷怎麽樣,朱常灜現已是完顏構附體,畏齊如虎,對齊軍的恐懼絲毫不遜色於完顏構畏懼金國金兀術。


    江南多才俊,武定皇帝希望以後南明能像這樣,定期成批量為大齊輸送棟梁之材。


    ~~~~


    徐州會盟標誌著齊明南北邊界的確定,戰爭漸漸遠去,大齊在南方的軍事行動暫時告一段落,至少在短時期內,雙方都沒有繼續開戰的意思。


    穿越者接下來的工作重心,將是齊國內部建設與北方戰役。


    如同1949年加入tg,襄陽之戰後,新占領區內各路土豪劣紳牛鬼蛇神攫取政權的現象比比皆是,是時候將這些勢力徹底清理出去了。


    按照劉招孫的構想,新一輪的大清洗很快又要開始,占領區內百姓將被有效組織起來,集中批鬥整治那些對新政有異議(包括政績不佳)的官吏和所有為富不仁的土豪劣紳。


    在這場血雨腥風來臨前,為大齊招徠一批可堪大用的幹才,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這群自己上門的使臣,無疑是上好的人選。


    隻要稍稍改造一下這些人的思想,他們便能成為帝國棟梁之材。


    太初二年十月初六日,南明禮部尚書黃公輔被帶到太上皇行宮前,太上皇有意從此人入手,擊破南明使臣的心理防線,讓他們全部歸順大齊,為自己效力。


    不過看樣子要實現這個目標尚有些困難,眼前這個黃尚書寧死不降,據說已經兩天沒吃東西了。


    “跪下!”


    章東將人帶到後,對黃公輔大聲叱吒,喝令他立即跪下。


    黃死活不跪,反而指著麵前左擁右抱的劉招孫破口大罵:


    “吾天朝大臣,豈拜小邦王子乎!劉招孫,你這禽獸,弑君篡權,屠戮縉紳,貪財好色,殘暴無度,善惡到頭終有報,你不得好死!老夫看不到你死的那天,終會有人看到!”


    “大膽!”裴大虎哐當一聲拔出重刀,猛地斬落下去。


    鐺~~


    從禦座上飛來一口茶壺,不偏不倚擊中了裴大虎刀鋒,禁衛軍頭領隻覺虎口一陣發麻,攥緊的重刀竟然脫手飛出去。


    眾人齊齊望向頭頂,高坐在龍椅上的太上皇收起衣袖,抓起案幾上另一隻茶壺開始倒茶。


    在場幾位武將被太上皇臂力震驚,剛才這隨手一扔,又準又狠,竟然直接將重刀打落在地!


    禦座之上傳來武定皇帝沉穩有力的聲音:


    “住手!”


    “讓他罵幾句,無妨。”


    說罷,太上皇輕輕推開一身華服的金虞姬和黛芙妮,從兩位美人豐容盛鬋中起身,迅速整理了一下衣裳,走下台階,三步並做兩步,徑直走到黃公輔麵前,親手為黃公輔解下身上繩索,充滿關切道:


    “黃尚書,受驚了,請起。”


    南明曆史上,黃公輔遠沒有史可法劉宗周等人出名,也沒有熊廷弼袁崇煥那樣幹才。不過,此人完全算得上是明末文官忠烈的典型。


    永曆十三年(1659年)正月初七,清平南王差人致書公輔,促其投降,公輔表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毅然自焚,終年83歲。後來,次子黃篤豫戰死潯洲,長孫黃確則殉節廣州。


    穿越者雖殘暴不仁,然而麵對這樣的曆史人物,多少還是有點敬畏之心。


    “跪下!”


    章東強按住黃公輔脖頸,逼迫老頭向太上皇磕頭行禮,黃公輔死硬的昂著頭,斑白的鬢發下青筋暴漲。


    “跪!跪!快給老子跪下來!”


    劉招孫看不下去,上前一腳踢開章東,怒道:


    “夠了!章麻子,下去!”


    見太上皇發怒,章東不敢遲疑,連忙起身往後退去,臨走不忘朝東方祝使了個眼色。


    東方祝踮腳上前,輕輕扶起南明尚書,夾著煙嗓,低聲勸道:


    “黃尚書,這是何苦呢?朱常灜背叛大齊,發兵攻打山東,殺死多少無辜百姓,我這條命根子就是因此折在臨清,成了個不完整的男人······太上皇心懷仁慈,已赦免了你們的死罪,還要重用你們,你不趕緊向太上皇謝恩,這是要作甚?”


    黃公輔聽公公這般說,再看東方祝已然淚流滿麵,他磐石一般的心頓時軟了兩分,然而一想起弘光皇帝對自己的知遇之恩,還是硬著頭皮道:


    “弘光帝對臣有知遇之恩,食君祿,為君死,承蒙太上皇厚愛,老夫今雖處絕地,視死如歸。”


    森悌勸道:“弘光皇帝並非神宗嫡係,乃是江北四鎮與劉宗周擅立,他哪裏配稱得上皇帝,隻有吾皇武定皇帝,乃是前朝天啟帝禪讓,此事天下皆知,襄陽之戰,合肥之戰,齊軍所向披靡,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可知人心背向,天命所歸!”


    旁邊幾位文臣還要繼續勸說黃公輔,劉招孫搖搖手,下令將使團“安置北館”,讓其自行決定去留。


    此後數日,劉招孫先後派出馬士英、森悌等人勸降。


    黃公輔隻是盤腿打坐於客房中,一言不發,既不答應也不逃走。


    章麻子幾次帶人衝進來要砍人,誰料黃公輔竟“延頸承刃,始終不屈”。


    這般油鹽不進軟硬不吃,特務頭子也無可奈何。


    此外,黃公輔還以絕食對抗,以至“米漿不入口者七日”,大有以死殉國的意願。


    那麽如此倔強的黃尚書最後是如何投降的呢?


    關於黃公輔投降,史學界有三種說法。


    一是《太祖實錄》記載,說諸文臣對黃勸降失敗後,武定皇器親自到軟禁黃公輔的地方。黃公輔見劉招孫時立而不跪,他亦不在意。其時正值寒冬,武定皇帝見黃公輔衣服單薄,便解下身上大氅,親自給黃公輔披在身上,並對他多有關切。於是感動了黃公輔,這才臣服於大齊。


    二是《大齊帝國年鑒·黃公輔傳》記載,說武定皇帝想收服黃公輔,便命馬士英勸降。馬士英見到黃,沒有提投降的事,隻是談古論今聊了半天。隨後,馬士英向武定皇帝匯報說,在聊天時,屋簷下的雪水濺落在黃公輔布鞋上,黃公輔急忙躲開。馬士英判斷,既讓連鞋子都如此愛惜,必愛惜生命。劉招孫於是親自探視,見黃公輔衣服單薄,便解下身上的貂裘披在他身上,一番噓寒問暖,黃公輔大為感慨,於是下跪臣服。


    三是《太祖皇帝秘史》(齊國十九世紀中期曆史)中記載,說黃公輔雖然一身正氣,然而卻頗好色,於是大齊司禮監秉筆太監東方祝親自潛伏揚州,重金購得美姬,將美人送去勸降·····


    話說這這揚州瘦馬雖不是傾國傾城之貌,床笫功夫卻是從小便被調教好的,而且楚楚動人,直迷得黃公輔神魂顛倒,隻是一勁地胡思亂想,一番敦敦善誘之後,黃終於放棄了殉國的念頭,轉而同意投降大齊。


    前兩種說法皆有史可查,而東方祝用莊妃色誘一事,明顯是家為吸引流量的杜撰。


    總之,在太初二年冬天來臨前,十三名使者全部投降大齊,從此開始為武定皇帝效力。


    ~~~~~


    十一月初,大軍準備返迴北方前夕,王化貞為康應乾求情,乞求太上皇能允許康監軍告老還鄉。


    劉招孫這時才想起遠在沈陽的康監軍。


    康應乾失勢後,原先那些把首相府門檻踩爛的人,立即樹倒猢猻散,消失的無影無蹤。


    大家都遠遠避開康應乾,生怕自己和大齊首相發生任何聯係,遭受牽連。


    隻有喬一琦王化貞謝陽對這位老搭檔不離不棄,對他多有照顧。


    武定皇帝在鯨油燈下翻閱奏折,細細讀了幾遍,轉身便奏章遞給慈聖太後。


    金虞姬朝裴大虎使了個眼色,家丁頭子向皇帝請求道:


    “康監軍和喬監軍是跟隨聖上多年的老部下,雖犯了些小錯,卻是心向大齊,康應乾六十有二,也不知還能活幾年····”


    劉招孫冷冷道:“犯了些小錯?說說,他犯了什麽錯?”


    裴大虎啞口無言,突然被太上皇這樣問,讓他有些不知所措。


    “臣·······臣。”


    武定皇帝示意他起來說話。


    “準奏,朕非涼薄之人,讓他們一琦告老還鄉吧,從內務府調撥八萬兩銀子,賞給康應乾和喬一琦,另外,允許他們帶自己衛兵迴鄉。”


    王化貞與裴大虎齊聲謝道:“陛下隆恩,臣替二人謝過陛下。”


    劉招孫表情複雜的望向窗外,外麵寒風唿嘯,陰彤彤的雲朵像黑心棉一樣低垂在淮揚天空,臘月間,隨時都會下下來一場大雪。


    “要變天了,朕,又要殺人了。”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吳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吳越並收藏挽明從薩爾滸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