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應乾的獨子康光緒被當做人質,留在武定皇帝身邊,其他大臣的家眷也都得到妥善安排,沒有家眷的喬一琦跟隨太上皇入關南征,名曰監視,其實是保護。


    喬一琦這些年口無遮攔闖下了不少大禍,如果不是劉招孫多次庇佑,喬公子早就死無葬身之地。


    九月初九日,武定皇帝抵達山海關,在山海關城內,他見到了從荷蘭鹿特丹趕來的萊西船長和卡爾倍教士。


    船長對太上皇一番吹捧,當眾向武定皇帝提出了恢複商業允許基督教自由傳教等要求,劉招孫在聽說荷蘭人的訴求後,頗覺好笑。


    “朕在兩年前就說過,歐洲人隻可來華貿易。”


    “看來荷蘭共和國還沒有領會到朕的旨意,這是在藐視朕。不過,既然你們有心與大齊交好,朕也不為難你們,暫且饒恕爾等性命。”


    卡爾倍和萊西船長被囚禁在沈陽,隨行的其他水手商人被發配到各廠礦做工。


    對這些紅毛夷人來說,可這謂飛來橫禍,誰也沒想到,原本為和談而來到大齊,結果稀裏糊塗就成了礦工,比巴西種植園的奴隸還慘。


    武定皇帝對歐洲人身上表現出來的傲慢與無知感到震驚,大祭司佛朗西斯科向皇帝解釋,東印度公司很多人都把前明當做野蠻人。


    “朕也把他們看做野蠻人,不會用筷子,喜歡吃牛排的野蠻人。”


    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穿越者對金發碧眼的歐洲人都沒什麽好感,如果是和平與發展是後來世界的主流,那麽戰爭與對抗就是十七世紀全球的共識。


    既然雙方都把對手當做瘋子,那就隻有丟掉所有幻想,連合縱連橫的幻想也不去奢想,時刻準備戰爭。


    帝國情報負責人章東向幸存的兩位荷蘭使者表示,他們接下來,要麽放棄各自之前的信仰,加入大齊,加入皇帝身邊的顧問團,要麽就被處死。


    萊西船長毫不猶豫加入了齊國太上皇的顧問團,卡爾倍則表示,他寧死不屈,絕不會向異教徒低頭。


    章東對其嚴刑拷打數日,荷蘭傳教士仍不屈服,劉招孫得知此事後,親自下令將傳教士投入開原鐵礦,一月之後,若是這位堅貞不屈的傳教士還活著,便放他一條生路。


    章東等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沒人會在違背武定皇帝旨意後還能存活下來。


    劉招孫本人也不知道自己身上的發生的這種變化是何原因。


    這個世界的一切都在不斷變化,帝國的疆域在不斷擴張,劉招孫的性格也在不斷變化,一層不變的人物性格隻存在於電影之中,而劉招孫的經曆要比任何虛構文本更加瘋狂。


    十月初,騎兵主力出現在前明京畿地區,迅速將京師、天津周邊盜匪斬殺一空,殘餘的流賊、響馬、白蓮教勢力,紛紛退入燕山深處,避開齊軍鋒芒。


    奈何武定皇帝發動的這場冬季攻勢,原本就不是普普通通的治安戰,用劉招孫本人的話來說,“要在京畿地區形成像開原一樣堅固的統治”。


    為了避免帝國軍隊陷入治安戰的泥潭,太上皇下令,對參與叛逆、勾結流賊白蓮教的村寨一律采取連坐製度,發現一名叛逆,同村男丁全部誅殺。


    喬一琦和幾個隨行扈從的舊臣,望著無數村寨燃燒不絕的大火,望著四處奔走的叛民,無不感到驚駭,倒是執行“平亂”的軍隊,對太上皇的詔令執行的頗為徹底。武定給皇帝身邊的戰兵大都是王恭廠大爆炸後新招募進來的,經過各營訓導官、戰兵代表反複洗腦教育,哪怕是讓他們屠城,也能執行的得心應手。


    經過短短半月“平叛”,京畿地區支持叛逆的勢力被清理一空,中產以上人家也被征收完畢,雖然又死了兩萬多人,一片嶄新的、純潔的疆土被重新並入大齊。


    齊軍乘勝出擊,將勢力延伸向河南河北,接連擊敗兩地豪紳反撲,一路高歌猛進,到十一月底,齊軍已經占據河北大部和河南北部,京師、天津悉數並入大齊,山東全境的統治也更加穩固。


    劉招孫對北方這種摧枯拉朽的戰爭並不怎麽滿意,不知是因為武定皇帝的名頭太響具備很強的震懾力,還是這幾年流賊肆虐早已掏空了各地的實力,亦或是運河補給時斷時續,物資匱乏之下,守軍士氣低迷,齊軍入關以來,各地土豪劣紳雖殊死反抗以避免田地財富被並入齊國,然而畢竟實力相差懸殊,地方鄉勇土兵哪裏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齊軍對手。更重要的是,白蓮教和地方土豪劣紳互不對付,兩邊都不怎麽看得上對方,齊軍大軍壓境時,兩邊不僅沒有形成簡單的配合,各自為戰,反而乘著對方陷入危局,紛紛落井下石,朝對方身後捅刀子。


    盡管戰事進行的頗為順利,穿越者內心卻一直保持警醒,對那些投降的城鎮關隘,太上皇下令進行嚴格偵查,清理掉所有潛在的敵人,按照武定皇帝秘旨,參與攻城的前方部隊對很多城池都采用圍而不攻的策略,哪怕占據絕對優勢,也要等到城中百姓逃出大半或者餓死大半後,才會真正開始攻城。不用說,這樣做是為了盡可能多清理掉帝國的叛逆,為後期的統治減輕成本。從現實層麵分析,這些城池糧草都已消耗殆盡,在沒有糧食的情況下,過多的人口就成了最高的成本。


    到太初元年臘月初八日萬壽節,齊軍前鋒業已逼近淮河北岸,山西以西,河南全境皆納入帝國疆土。


    考慮到冬季作戰困難,糧草難以維計,更主要是為了充分消化冬季攻勢戰國,太上皇命令大軍止步於淮河北部,不得繼續向南進攻。雖然各部兵馬都很不情願,不過皇命難違,太初元年入關冬季攻勢暫時告一段落。


    出乎所有人預料,入關戰爭進行的這般順利,隻要按照這樣的進度,估計要不了兩年,武定皇帝便會統一江南東南,大軍飲馬瓊州海峽不在話下。


    吳阿衡率領的艦隊已經逼近東海舟山群島附近,那裏是鄭氏家族的地盤,一場驚心動魄的海上大決戰即將拉開大幕,吳阿衡急需得到陸地方麵的支持,然而這時候,他卻得到了皇帝“攻擊立止”的命令。他在情急之下,連忙向皇帝問詢其中緣由。


    “宜將剩勇追窮寇,渡過淮河,直下南直隸,一舉蕩平南明偽帝,再進軍福建,切斷鄭芝龍的援助·····陛下為何不再向前進攻了?”


    戚金等幾位鷹派武將,也主張一鼓作氣渡過淮河,順勢滅了南明。


    武定皇帝對這些提議全都置之不理,反而向東南發出塘報,責怪吳阿衡輕敵冒進,一未及向皇帝請示,便將艦隊開到了浙東,如果不是眼下戰事危急,太上皇早就把這位海軍主帥丟進詔獄了。


    臘月二十三日,小年夜這天,太上皇在大營宴請一眾南征將官,向他們解釋為何要停止進兵,勒馬於淮河北岸。


    “朕雖然愚昧,卻從沒聽說過,有兩月之內,占領數省之地的道理?不說將士們疲憊不堪,難以再戰,便是真能繼續向南,也已不是最明智之舉。”


    眾人皆沉默不語,大家現在都知道,皇帝需要的不是什麽關於軍國大事的良策,而是對自己的絕對服從,所以大家都沒有任何表示。


    半響過後,喬一琦在旁邊冷冷道:“隻要陛下繼續一路殺戮下去,南方與北方,對齊軍手中的屠刀來說,又有什麽區別呢?臣建議,立即班師迴朝,休養生息,守住遼東便可,不必再和紅毛夷進行這場無意義的爭鬥。”


    武定皇帝眉頭微微皺起,強忍著內心狂怒,裝作什麽都沒聽見一樣。


    “河南、陝西、重慶、湖北交界之處,山高林密,人煙稀薄,此地是各省乃至全國亡命逃竄的目的地。眼下多事之秋,這個小釘子若是不除,以後恐怕會變為洪水般的流民叛亂,”


    在場群臣都知道,成化年間鄖陽地區發生的流民叛變,前明出動大軍剿殺數月才將這場流民叛亂平息,


    “在剿滅河南等地盜匪之前,大軍不會繼續向南,要擊中精力對付流賊,所謂攘外必先安內。”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吳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吳越並收藏挽明從薩爾滸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