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城兵變(亦稱四二二兵變)爆發的當晚,首相康光緒正與內閣諸同僚相聚於府邸,就北美殖民地問題展開激烈討論。
四位顧命大臣分成了三派,對平息天心城事態,意見各不相同。
張廷玉主張對歐洲強硬,“用帝國的劍為帝國的犁開辟土地”,他認為民心可用,應該借此機會,掀起對不列顛、法蘭西等國的全麵反擊。
年羹堯持中立態度,既不主張對歐洲列國采取行動,亦不改變北美殖民現狀。
而康光緒和荻生徂徠則計劃要對民眾日益高漲的戰爭情緒進行疏導。
當然,疏導不成的話,便要對這些踐踏新政、恣意妄為的暴徒進行鎮壓。
至於狂熱分子口中的“戰爭英雄”江百齡董邵偉,必須對其進行懲處。
首先要立即切斷對北美開拓團的補給,同時派出調查員前往北美,對江百齡等人在西海岸所犯罪行進行徹查,查明真相後,該抓的抓,該殺的殺。
康光緒和荻生徂徠計劃用這種釜底抽薪的方式,遏製正在失控的局勢。
其他一些年輕議員紛紛開始站隊,除少部分支持張廷玉,主張立即與歐洲人開戰,其餘大部分都選擇了沉默。
沉默的大多數。
康光緒見狀,怒不可遏道:“嘴上說什麽還政於民,遇到點事情,便想迴到從前的老路上!把頭縮進龜殼裏,可笑可歎可憐!”
眾人鴉雀無聲。
張廷玉年滿四旬,在內閣四大臣中年齡最小,一腔熱血尚未冰涼。
“太祖經營北美數十年,若非太宗長公主內鬥,如何會將膏腴之地拱手讓人?”
不等康光緒反駁,張廷玉又道:
“也不知是何人言必稱泰西,將洋人視為聖賢。以本官看來,歐洲人自稱君子紳士,其實都是盜賊。當年乘人之危奪了咱們的地盤,還要假仁假義開什麽雅爾塔會議,把本來屬於大齊的土地還給我們?慷他人之慨,這算哪門子平等!天下就沒有比他們更無恥的人!”
康光緒耐心聽他說完,冷冷道:“那依張大人的意思,是要鼓勵江百齡他們繼續攻城略地嘍?”
一位年輕議員插話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可是太祖皇帝當年教誨翰林院的聖諭。為何到康相這裏就不成了?”
康光緒嘴角微笑,正要開口反駁,首相府的侍衛們匆匆忙忙從外麵跑進來,也不顧一眾大臣在場,上氣不接下氣道:
“康相,外邊亂,亂起來了。”
康光緒環顧四周,見眾人臉上皆有驚懼之色,便對兵士道:
“慢慢說來。”
那衛兵稍作休息,緩了口氣。
“不知從哪兒來的軍民,把咱們首相府給圍了,嚷嚷著要首相您出去,接受大齊軍民的審判,否則他們就····”
衛兵沒敢說下去。
康光緒冷冷道:“怎麽?不出去怎麽?要把老夫殺了不成。”
“他們揚言要放火。要燒死您。”
眾人無不目瞪口呆,就連剛才盛氣淩人的張廷玉,此時也不由得後退兩步,仿佛有什麽危險正在接近。
張廷玉很清楚,等會兒若是敗了,讓叛賊殺進來,可不管他是首相還是副相,都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大街上響起嘈雜的人聲,烏泱泱的人群從四麵八方往首相府湧來,狂熱的氣氛彌漫在整條街道上。
不知過了多久,有人湊到康光緒耳邊,壓低聲音說了些什麽。
康光緒聽罷,拍案而起,指著空氣大聲罵道:
“這群蠢夫愚婦!太祖先軍主義的道路,早就證明是走不通的。這群人簡直榆木腦袋,都什麽時候了還想著與列國開戰?難道想迴到從前嗎?真以為自己在軍事作戰中遙遙領先?”‘
康光緒越說越是惱怒。
據他所知,出了天心城,暴民已經被有些人煽動起來,砸馬車,扒車軌,連早已普及的自行車,也被他們說成是禍害大齊的奇技淫巧之物,荼毒心靈。
········
日本人荻生徂徠打斷首相思緒,小心翼翼道:“康相,外邊亂得緊,您還是先避一避吧。”
康光緒謝絕了同僚好意,略帶不屑道:“亂?比這更亂的形勢老夫不是沒見過!當年長公主一夥攻打天心城,我便是守門軍士之一·····”
入夜後的天心城街頭已然狼藉不堪,從四處城門及臨近府縣聚集而來的人越來越多。
其中一些好事者,竟嚷嚷著進宮與小皇帝陳以利害。
好在康光緒已經提前從外地調遣兵馬,隨著京師大亂拱衛首都的軍隊開始介入。
所有人都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可是帝國還是在那個未知方向狂飆突進。
帝國的戰車有失控的危險;
想要綁架帝國政策,讓大齊朝著無邊無際的深淵走去,那當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當叛亂者抬著太祖皇帝的肖像,趾高氣昂跨過天心城正廣場時,站在高樓上的康光緒竟然沒有一絲觸動。
女皇帝生前嘴裏不停念叨的是:“犯我大齊者,雖遠必誅”“大齊的疆域沒有界限”“大齊雖大,但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
諸如此類的鐵血言論,可謂數不勝數。
康光緒當著憤怒的人群,示意眾人都安靜下來,聆聽康相開導,
衛兵們如臨大敵,
康光緒大聲疾唿:“太祖當年執行的開邊策略是錯誤的,既知道是錯誤的,你們為何還要堅持!”
“太祖皇帝升天已有五十年,你們拿著太祖的隻言片語,就想阻撓新政,就想給窮兵黷武招魂,那是癡心妄想!”
“你們今天走得不是什麽正道,是通往奴役之路!”
喜歡挽明從薩爾滸開始請大家收藏:()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四位顧命大臣分成了三派,對平息天心城事態,意見各不相同。
張廷玉主張對歐洲強硬,“用帝國的劍為帝國的犁開辟土地”,他認為民心可用,應該借此機會,掀起對不列顛、法蘭西等國的全麵反擊。
年羹堯持中立態度,既不主張對歐洲列國采取行動,亦不改變北美殖民現狀。
而康光緒和荻生徂徠則計劃要對民眾日益高漲的戰爭情緒進行疏導。
當然,疏導不成的話,便要對這些踐踏新政、恣意妄為的暴徒進行鎮壓。
至於狂熱分子口中的“戰爭英雄”江百齡董邵偉,必須對其進行懲處。
首先要立即切斷對北美開拓團的補給,同時派出調查員前往北美,對江百齡等人在西海岸所犯罪行進行徹查,查明真相後,該抓的抓,該殺的殺。
康光緒和荻生徂徠計劃用這種釜底抽薪的方式,遏製正在失控的局勢。
其他一些年輕議員紛紛開始站隊,除少部分支持張廷玉,主張立即與歐洲人開戰,其餘大部分都選擇了沉默。
沉默的大多數。
康光緒見狀,怒不可遏道:“嘴上說什麽還政於民,遇到點事情,便想迴到從前的老路上!把頭縮進龜殼裏,可笑可歎可憐!”
眾人鴉雀無聲。
張廷玉年滿四旬,在內閣四大臣中年齡最小,一腔熱血尚未冰涼。
“太祖經營北美數十年,若非太宗長公主內鬥,如何會將膏腴之地拱手讓人?”
不等康光緒反駁,張廷玉又道:
“也不知是何人言必稱泰西,將洋人視為聖賢。以本官看來,歐洲人自稱君子紳士,其實都是盜賊。當年乘人之危奪了咱們的地盤,還要假仁假義開什麽雅爾塔會議,把本來屬於大齊的土地還給我們?慷他人之慨,這算哪門子平等!天下就沒有比他們更無恥的人!”
康光緒耐心聽他說完,冷冷道:“那依張大人的意思,是要鼓勵江百齡他們繼續攻城略地嘍?”
一位年輕議員插話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可是太祖皇帝當年教誨翰林院的聖諭。為何到康相這裏就不成了?”
康光緒嘴角微笑,正要開口反駁,首相府的侍衛們匆匆忙忙從外麵跑進來,也不顧一眾大臣在場,上氣不接下氣道:
“康相,外邊亂,亂起來了。”
康光緒環顧四周,見眾人臉上皆有驚懼之色,便對兵士道:
“慢慢說來。”
那衛兵稍作休息,緩了口氣。
“不知從哪兒來的軍民,把咱們首相府給圍了,嚷嚷著要首相您出去,接受大齊軍民的審判,否則他們就····”
衛兵沒敢說下去。
康光緒冷冷道:“怎麽?不出去怎麽?要把老夫殺了不成。”
“他們揚言要放火。要燒死您。”
眾人無不目瞪口呆,就連剛才盛氣淩人的張廷玉,此時也不由得後退兩步,仿佛有什麽危險正在接近。
張廷玉很清楚,等會兒若是敗了,讓叛賊殺進來,可不管他是首相還是副相,都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大街上響起嘈雜的人聲,烏泱泱的人群從四麵八方往首相府湧來,狂熱的氣氛彌漫在整條街道上。
不知過了多久,有人湊到康光緒耳邊,壓低聲音說了些什麽。
康光緒聽罷,拍案而起,指著空氣大聲罵道:
“這群蠢夫愚婦!太祖先軍主義的道路,早就證明是走不通的。這群人簡直榆木腦袋,都什麽時候了還想著與列國開戰?難道想迴到從前嗎?真以為自己在軍事作戰中遙遙領先?”‘
康光緒越說越是惱怒。
據他所知,出了天心城,暴民已經被有些人煽動起來,砸馬車,扒車軌,連早已普及的自行車,也被他們說成是禍害大齊的奇技淫巧之物,荼毒心靈。
········
日本人荻生徂徠打斷首相思緒,小心翼翼道:“康相,外邊亂得緊,您還是先避一避吧。”
康光緒謝絕了同僚好意,略帶不屑道:“亂?比這更亂的形勢老夫不是沒見過!當年長公主一夥攻打天心城,我便是守門軍士之一·····”
入夜後的天心城街頭已然狼藉不堪,從四處城門及臨近府縣聚集而來的人越來越多。
其中一些好事者,竟嚷嚷著進宮與小皇帝陳以利害。
好在康光緒已經提前從外地調遣兵馬,隨著京師大亂拱衛首都的軍隊開始介入。
所有人都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可是帝國還是在那個未知方向狂飆突進。
帝國的戰車有失控的危險;
想要綁架帝國政策,讓大齊朝著無邊無際的深淵走去,那當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當叛亂者抬著太祖皇帝的肖像,趾高氣昂跨過天心城正廣場時,站在高樓上的康光緒竟然沒有一絲觸動。
女皇帝生前嘴裏不停念叨的是:“犯我大齊者,雖遠必誅”“大齊的疆域沒有界限”“大齊雖大,但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
諸如此類的鐵血言論,可謂數不勝數。
康光緒當著憤怒的人群,示意眾人都安靜下來,聆聽康相開導,
衛兵們如臨大敵,
康光緒大聲疾唿:“太祖當年執行的開邊策略是錯誤的,既知道是錯誤的,你們為何還要堅持!”
“太祖皇帝升天已有五十年,你們拿著太祖的隻言片語,就想阻撓新政,就想給窮兵黷武招魂,那是癡心妄想!”
“你們今天走得不是什麽正道,是通往奴役之路!”
喜歡挽明從薩爾滸開始請大家收藏:()挽明從薩爾滸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