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守莫斯科的彼得一世·阿列克謝耶維奇,親眼目睹羅刹國從橫跨亞歐的超級帝國,變成為現在的莫斯科大公國。


    如今的莫斯科大公國麵積不到法國的一半,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彈丸小國。


    莫斯科大公國是羅刹國的起點。


    和曾經的蒙古帝國、匈奴政權一樣,在過去的數百年間,莫斯科大公國這個彈丸小國通過一係列鯨吞蠶食,掠奪鄰國,生生將自己擴張為全球麵積最大的國家。


    和所有草原帝國一樣,如今羅刹這個龐然大物也將麵臨分崩離析的命運。


    據說瑞典人已經開始支持烏克蘭的大公們獨立,其他族群也有乘火打劫的意思,紛紛開始拒絕服從莫斯科的命令。


    英法聯軍距離莫斯科尚遠不過彼得一世感覺到危險近在眼前。


    他的禦林軍折損過半,其他軍隊更是損失慘重。


    西邊戰場節節敗退,烏拉爾山以東被齊軍占領。


    天心城給羅刹國的出兵理由是“建立足夠的緩衝區,防止戰爭在大齊領土上發生”。


    好在這位曾經的盟友手下留情,並沒有趕盡殺絕,齊軍前鋒推進到烏拉爾山附近便停止下來,對莫斯科聖彼得堡的熱氣球轟炸也消失不見。


    即便是在這樣困難的時候,阿列克謝耶維奇也始終保持樂觀。


    無論東方西方,戰爭上都還有周旋的餘地。


    相比外患,內部的問題更讓大帝頭痛不已。


    此時無數羅刹人對阿列克謝耶維奇恨之入骨。


    是彼得大帝將羅刹人帶入戰爭的地獄。是這個君主讓戰場上橫屍遍野,讓無數羅刹國女人變成了寡婦。


    大帝知道自己不能再繼續待在莫斯科,甚至不能留在歐洲。


    他的敵人太多了。


    在各路仇敵中,眼下最想除掉大帝的倒是不列顛人法國人和瑞典人,而是羅刹本國國民。。


    相信有很多羅刹人對大帝恨之入骨,恨不能食其肉寢其皮。


    本質上,這還是個荒蠻世界。


    至少羅刹人是信奉弱肉強食森林法則的。


    隻是現在他們從吃肉的狼變成了狼吃的肉。


    戰場上連續的失敗,讓阿列克謝耶維奇失去了對軍隊的控製,讓他失去了支持,失去了一切權勢。


    他變成了弱者。


    對羅刹這樣的野蠻國度來說,孱弱本身就是罪過。


    更何況這個弱者先前還是萬眾矚目的強人。


    ~~~~~~~~~~


    阿列克謝耶維奇想逃往大齊,在天心城繼續他的政治生命,他把這個想法告訴給身邊幾個最親密的人。


    可是近臣們都勸說阿列克謝耶維奇留在莫斯科。


    是的,大臣們說,就這樣坐在皇宮中等待不列顛王國和法國對他的審判。


    不論是英國人還是法國人,應該不會拿羅刹皇帝怎麽樣,畢竟大家都來自文明的世界。


    彼得大帝從不會任人擺布。


    當敵人逼近莫斯科郊外的某天晚上,大帝在宮殿召集他為數不多的手下,宣布自己即將啟程前往齊國避難。


    “準確來說是向齊國尋求援助,雖然新皇帝與我國存在一些誤會。”


    阿列克謝耶維奇咽了口唾沫,摸著自己修長的鼻子,繼續說道:


    “要知道,我與廣德皇帝友誼深厚,遇到困難的時候,才知道誰是真正的朋友,留在莫斯科,讓喬治國王或是路易十五抓獲,我會成為歐洲君王的笑柄。”


    彼得一世幹笑幾聲,然而周圍幾個近臣卻都臉色鐵青。


    大臣們交頭接耳,紛紛開始勸說大帝不要離開莫斯科,而是要堅守到最後。


    陸軍委員會主席緬希科夫勸道:“落幕的時候,您應該站在舞台中央,因為您是主角。”


    舞台中央這四個字瞬間擊中了大帝敏感的神經。


    是啊,即便戰敗,阿列克謝耶維奇也應該和莫斯科城共存亡。


    可是路易十五和喬治會輕易放過自己嗎?


    “這確實是個很有誘惑的選擇,隻是我的安全能得到保證嗎?”


    ····


    大臣們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應答。


    又是一陣交頭接耳。


    海軍院院長阿普拉克辛說:“皇帝陛,眾所周知,歐洲人的道德水準普遍要高於韃靼人,換句話說,您逃亡到齊國,下場恐怕會比堅守此城更慘。”


    “韃靼人還在記恨我們占據北海。”


    “新登基的韃靼人女皇帝原先是個薩滿巫師,這女人對羅刹恨之入骨。”


    莫斯科的官員們相信齊國女皇是因為信仰問題才和羅刹國反目。


    大臣們在彼得一世身邊喋喋不休,力勸大帝不要離開莫斯科,更不要去韃靼人的都城避難。


    阿列克謝耶維奇一眼就看出這些大臣們的心思。


    彼得大帝有理由懷疑近臣們是為了讓自己成為替罪羊,成為投降英法的籌碼。


    這場戰爭持續數年,造成歐洲國家十多萬士兵的傷亡,戰爭雖然結束了,但必須有人對此負責。


    對莫斯科的這些大臣們來說,等英法瑞典軍隊進入此城,便將沙皇交出去,換取更大的政治籌碼。


    未必不是上策。


    不過這樣一來,大帝就會被法國人俘虜,送上斷頭台,全程體驗路易十五發明的新刑具。


    “該死的路易十五,你怎麽不喝茶飲噎死!”


    大帝對歐洲君主們的良知並不抱有什麽信心,雖然嚴格意義上他們和自己還算是親戚。


    遠方親戚們能獵殺燒死女巫,當然也能這樣對待羅刹國的皇帝。


    “不要相信英國人,以及法國人!”阿列克謝耶維奇紅著脖子說,


    “我國與大齊曾經簽訂過友好互助條約,兩國之間情誼比黑海還要深,雖然有過一些衝突,但齊國應該知道他們真正的敵人是誰。”


    彼得大帝堅持逃亡齊國,在他看來,齊國與羅刹,同根同源,兩國有著眾多的共同利益。


    “羅刹的朋友,不在西方,而在東方。”


    ~~~~~~~


    最終,選擇相信“遙遠的東方朋友”的彼得大帝,於1719年4月初,瞞著他的親信們,連夜乘坐熱氣球向東逃亡。


    大帝還不知道,烏拉爾山以東區域,現在已經成為大齊疆土。


    熱氣球在邊境地區被齊軍擊落。


    索性大帝未死。


    在彼爾姆城(已被齊國改為安西城)內,略顯疲憊的江百齡接見了傷痕累累的阿列克謝耶維奇。


    最後追隨彼得一世抵達齊國軍營的親信不足十人。


    莫斯科的大多數官員選擇按兵不動,直到英法等國軍隊從西邊殺來時,這些人立即選擇了投降。


    ~~~~~~~~~~~~


    大齊上下一致認為,四分五裂的羅刹才是好羅刹。


    不知出於怎樣的政治考量,天心城方麵不顧英國人反對,頂住巨大壓力,收留了走投無路的彼得一世,避免這個末代沙皇成為路易十五刀下的無頭鬼。


    好在阿列克謝耶維奇表現的頗為上道。


    抵達齊國後不久,他很快完成了從上國皇帝到大公國領主的身份轉變。


    現在他被天授女皇封為安樂公。


    “安樂公,天心城剛剛得到你的消息,女皇和內閣一致同意將彼得皇帝陛下送到天心城,不過需要您先繳納一部分銀錢····”


    “叫我彼得就好,我有錢,我有很多錢!”


    於是江百齡邀請彼得大帝坐在下首位置,朝左右侍衛使了個眼色,侍衛們從帳外帶進來一群羅刹國美人。


    “軍中無以為樂,請安樂公欣賞天鵝湖。”


    說著,十餘名身著白衣,身形俱佳的羅刹女子進入大帳。


    她們羽毛潔白如雪,像一個個銀色的女鬼,又仿佛天鵝在湖水中遊來遊去,時而挺脖昂首,時而翩翩起舞。


    江百齡望著正在聚精會神欣賞歌舞的阿列克謝耶維奇,忽然開口問道:


    “安樂公,安樂公?”


    “啊?”


    阿列克謝耶維奇揉了揉大鼻子,一臉茫然。


    “頗思莫斯科否?”


    阿列克謝耶維奇連忙搖手,腦袋始終麵向跳舞的羅刹女。


    “這裏已經很快樂了,哪裏還會懷念那苦寒之地呢?”


    喜歡挽明從薩爾滸開始請大家收藏:()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吳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吳越並收藏挽明從薩爾滸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