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第二十七軍發來德安大勝的電報後,李宗仁吃驚於戰事結束之快,下令部隊停止前進。
部隊停下,作為先頭部隊的第6旅旅長夏威策馬過來,詢問為何部隊停下。
李宗仁將情況說了,道:“德安戰事既定,我軍已經沒有再去德安的必要,我打算轉迴箬溪。”
夏威為難道:“軍長,我軍長途而來,軍糧基本告罄,弟兄們已經喝了兩天的清粥,現在迴箬溪去,隻怕半路就斷了糧。”
李宗仁無奈道:“那就繼續趕路吧,到了德安向第二十七軍借些糧食吧。”
夏威苦笑道:“本想著打完德安這一仗繳獲些戰利品補給部隊,這倒好,白跑了一趟忙沒幫上不說,還得舍下臉和人家借糧,這算什麽事嘛。”說完,一甩馬鞭,戰馬揚蹄而去了。
李宗仁心裏也不是滋味,第七軍現在遇到的難題何止是缺糧,先已屆秋末冬初,天氣轉冷,士兵還穿著出桂時的短衣,白天倒無所謂,可一到夜間無論行軍宿營都極為艱難,可歎的是他這個一軍之長全無辦法。
第七軍繼續向前行進,終於在下午六點鍾抵達德安城下。
大部隊在城外駐紮,李宗仁帶著參謀長王應榆、政治部主任黃日葵、和第一縱隊指揮官夏威以及一個連的衛隊進城,剛到城門口,就見城門前聚集著一大群將官,站在人群最前麵的是一個穿著普通士兵軍服的年輕人,軍服上既沒有軍銜也沒有領章,但其站立自有一股將帥的氣勢,李宗仁不需多想,便知道這個年輕人就是第二十七軍軍長李伯陽。
兩人都是平起平坐的軍長,李宗仁不敢怠慢,連忙催馬上前,等來到李伯陽麵前十幾米遠時,翻身下馬,朗笑道:“是李軍長嗎,我是李宗仁。”
麵對李宗仁這個黨內前輩,李伯陽姿態放得很低,疾步相迎,行了個軍禮道:“正是,李總指揮一路辛苦了。”李宗仁現在還是左翼軍總指揮,李伯陽名義上屬他統轄。
李宗仁不敢托大,迴了軍禮笑道:“早在箬溪便聽韓百航旅長說李軍長年輕過人,今日一見,才知道少年英雄果有其人。”
李伯陽微微一笑,以他今時的地位,早已不需人誇讚年輕有為,李宗仁這一說,倒有些擺資曆,年輕就意味著晚輩,不免矮人一頭。
“李總指揮,我為你介紹,這是我二十七軍副軍長許正邦。”李伯陽引薦道,許正邦上前一步,端正的敬了個軍禮。
李宗仁微笑點頭:“幸會,許副軍長。”
接下來是吳旭、戚子超、韓百航等旅長,一一見過之後,李宗仁側身為李伯陽介紹第七軍的將領。
雙方將領會晤後,李伯陽請第七軍的將領進城,為他們接風洗塵。
在路上,李伯陽和李宗仁並肩同行,談論起德安戰役,李宗仁讚道:“我原本估計打下德安,集我兩軍之力也得三到五日的時間,沒有想到貴部一軍之力不到兩天就攻克德安,其攻勢之迅速大出我的意料啊。”
李伯陽謙虛道:“是敵軍內部出現了問題,我軍才得以速戰攻克德安。”
李宗仁微微一笑,道:“李軍長不要自謙,眾所周知德安的盧軍是孫傳芳的精華,盧香亭更是一員大將,貴軍一戰而定,孫傳芳精銳盡失,不僅江西的局麵徹底改觀,接下來江東的戰事也更好打了。”
李伯陽哈哈一笑:“李總指揮抬愛了。”
沿途,李宗仁看到沿街站崗的第二十七軍士兵個個精悍,昂首挺胸、腰杆筆直的如同標槍一樣豎在那裏紋絲不動,心中讚歎第二十七果真是訓練有素。
不一會來到了司令部所在的縣署,宴席已經備好,兩軍將領共坐一堂,觥籌交錯,把酒言歡,席間李伯陽和李宗仁痛飲幾杯酒後,放下客套,兩人以年齡互稱。飯間,李伯陽察覺到李宗仁似有心事,奇道:“德鄰兄,看你悶悶不樂,是飯菜不合口味嗎?”
李宗仁歎了口氣道:“實不相瞞賢弟,老哥我在這裏雖吃的是山珍海味,卻如嚼蠟一般沒有滋味。”
這話聽得稀罕,李伯陽問:“這是為何呀?”
李宗仁歎道:“老弟是自己人,實不相瞞,說來慚愧,現在我的士兵已經斷了炊,我在這吃喝的時候,士兵們卻在忍饑挨餓,唉。”
李伯陽吃驚道:“竟有此事,老哥為何不早告訴我,我軍軍糧充沛,完全可以資助友軍啊。”
李宗仁苦笑道:“老弟的部隊剛打完仗,我怎好意思張嘴!”
李伯陽正色道:“老哥這就見外了,你我同是北伐軍,同氣連枝,正該相互扶助才是,況且老哥跋涉而來是為援助我二十七軍,於情於理我都不能坐視第七軍的弟兄餓著肚子。”說完,朝外麵喊道:“軍需處長過來。”
不一會軍需處長匆匆而來,李伯陽命令道:“撥一半的軍糧給第七軍的弟兄。”
軍需官吃了一驚,李宗仁不知道第二十七軍的軍糧庫存,可他是軍需官再清楚不過了,現在全軍的軍糧足以支撐五萬人吃一個月,撥一半的軍糧,就意味著十幾萬斤的糧食出去,這讓他十分的肉疼,但李伯陽命令下了,他隻能服從,麵色難看的領命出去。
得到了李伯陽援助的軍糧,李宗仁感激的說:“賢弟你此番雪中送炭,我帶兵第七軍的弟兄感謝你,這個情我記下了,日後必定會報答。”
李伯陽道:“老哥客氣了,第七軍的兄弟還需用什麽,隻需和我說,但凡我有的,沒有不能援助的。”
“沒了,沒了。”李宗仁連連擺手,拿起酒杯敬酒道:“來,來,先幹為敬了。”
這一頓接風宴一直到了十來點才散去,第七軍的將領就在縣署的客房住下,李伯陽醉醺醺的迴到了房間躺下,不多時許正邦帶了醒酒湯敲門進來,給他倒了一碗喝下,不解道:“軍長,你為何要把那麽多的軍糧白送給第七軍。”
李伯陽酒醉心明,道:“雪中送炭的機會千載難逢,跟李宗仁的交情相比起來,這些軍糧又算得了什麽。”
許正邦一撇嘴道:“李宗仁不就是個軍長嗎?”
李伯陽意味深長的笑了笑,下了逐客令道:“以後你就明白了。”
許正邦無奈的出去,臨走囑咐道:“醒酒湯喝一點再睡。”
李伯陽嗯了聲,心中感到十分溫暖。
……
第二天,李伯陽和李宗仁再次會麵,得知李伯陽將要南下南昌後,李宗仁派陶鈞率兩個團相隨南下,李伯陽也調韓百航第二旅,一起馳援南昌。
許正邦已經連夜備好一列鐵甲車頭和三列軍列,部隊全員登車後,於中午啟程,沿南潯路南下。
德安戰役結束後,聯軍在南潯路北段的主力殆盡,其餘各地的殘部紛紛逃竄河口、玉山、饒州,宣告南潯路北段徹底被北伐軍控製。
與此同時,高安總司令部下達了對南昌的總攻擊令,各軍奮勇向前,接連攻克聯軍占據的東化車站、徐家埠、樂華,待李伯陽乘軍列於10月20日抵達樂華之時,蔣介石下達了對牛行車站的攻擊命令。
李伯陽顧不上休息,軍列直抵牛新車站外三裏處,牛新車站盤踞著鄭俊彥部一個旅,這時候負責攻擊車站的第三軍第六師、第八師還在從樂華趕來的路上。
李伯陽來到牛行,自然是要露一手給南昌一線的友軍看看,他甚至連軍列都沒下,隻是對韓百航語氣平淡的說:“一個小時後,我要進牛行車站下車。”
旁邊的第七軍的胡鈞旅長聽了心中吃驚,他請求要觀摩第二旅的攻擊,李伯陽應準了。
韓百航領命後二話不說調一個團的兵力攻擊車站,這些士兵跳下了車亂糟糟的就朝牛行車站進攻,胡鈞見到這一幕便暗自搖頭,這種素質的軍隊要想打下鄭俊彥精銳一個旅防守的牛行車站,簡直癡心妄想。
但接下來的這一幕就讓他大開眼見了,隻見隨著步兵攻勢的展開,看似雜亂的隊列在衝鋒一段距離後迅速轉變,形成以連為兵鋒的鉗形隊形,這還不是讓他最吃驚的,就當士兵接近敵軍火力範圍的一刻,猛然從後方響起了整齊劃一的炮火,伴著尖銳的唿嘯聲,炮彈如雨點似的幾乎擦著前麵衝鋒著步兵的頭頂落在牛行車站的陣地上炸開,炮火硝煙彌漫間,攻擊的士兵們卻一刻不停,反而加快了腳步,與此同時,胡鈞從望遠鏡看到炮火有默契的向牛行車站後方延伸,而此刻他判斷最近的炮彈落點和步兵之間的距離隻有兩百米。
有打仗經驗的人都知道在火炮射擊時,炮口一丁點的移動都會導致兩次炮彈落點的巨大距離,以75mm口徑的山炮計算,兩個炮彈的落點最大可以超過三百米,而兩百米的衝鋒距離,可以說衝鋒的步兵是在踩著炸點,與死神共舞著進攻,這種瘋狂的打法在胡鈞心裏掀起了軒然大波,對他今後的指揮生涯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胡鈞在望遠鏡裏看到,第一梯隊的步兵以班排為單位,在徐進彈幕的掩護下,迅速的逼近了牛行車站第一道戰壕,伴著猛烈的呐喊聲,士兵挺著寒光閃閃的刺刀接連躍上敵軍的戰壕,直到這個時候,在炮火下瑟瑟發抖的敵軍才驚醒過來,與第二旅的士兵交戰在一起。
伴著刺刀的鏗鏘聲,第一道戰壕的敵軍幾乎毫無抵抗的被淹沒,第二旅的士兵繼續向縱深的戰壕猛衝,伴著第二道陣地的爭奪,步兵的第二梯隊衝了上來,占據第一道戰壕,同時架起機槍配合第一梯隊的進攻,這時候炮火的已經延展到牛行車站的中部,形成的火牆使縱深的敵軍不能支援前沿,緊接著第三梯隊的步兵衝上來,這群生力軍越過戰壕向牛行車站裏猛地穿插,同時配合一、二梯隊的士兵分割包圍前幾道戰壕的敵兵。
麵對第二旅淩厲的攻勢,鄭俊彥的這個主力旅根本無還手之力,隨著韓百航又壓上第二個團,牛行車站陣地頓時被撕破了一個長達一裏的口子,一個連接著一個連的部隊從口子裏殺進去,將牛行車站的陣地衝的支離破碎。
這一仗讓胡鈞這個第七軍的悍將看的是心服口服,終於見識到了第二十七軍能獨立殲滅盧香亭一個軍的兇猛。
這種兇猛不同於第七軍的兇猛,第七軍的兇猛是繼承了太平軍的餘緒,作戰悍不畏死,憑著這股不要命勁頭,打暮氣沉沉、貪生怕死的北洋軍不成問題,但說起步兵戰術和軍官指揮水平,與第二十七軍的整體水平就相差甚遠了。從建軍之初,李伯陽就尤為重視軍官的素質,第二十七軍所轄五個師除去董世武的江防師因軍種特殊多由善於江河作戰的水匪河盜擔任軍官外,其餘四個師的軍官都是有過講武堂以上軍事素養的人充任,而且李伯陽還在軍中開辦陸軍學校,全軍的班長都接受過基本的戰術指揮訓練。
這種步兵炮兵協同作戰的成果是巨大的,胡鈞不由得在心中做了一個假設,如果第七軍麵對的是第二十七軍這樣淩厲的進攻,結果會如何!答案是第七軍也將會像牛行車站的敵軍一樣,被打的灰頭土腦丟掉陣地。
……
一個小時後,牛行車站的槍炮聲徹底停下,韓百航投入了兩個團的兵力攻克牛行車站,俘虜敵軍一千七百多人,防守牛行車站的敵軍渡江逃迴了南昌,並把江上的浮橋燒毀。
牛新車站攻克後,其他各軍對南昌也完成包圍,北伐軍第一、二、三、六、七、十四、二十七等軍集結於南昌城下,兵力達到九萬人,而南昌城的守軍隻有一萬多人,城內的聯軍麵對士氣如虹、兵力懸殊的北伐軍,完全沒有了守城的信心。
部隊停下,作為先頭部隊的第6旅旅長夏威策馬過來,詢問為何部隊停下。
李宗仁將情況說了,道:“德安戰事既定,我軍已經沒有再去德安的必要,我打算轉迴箬溪。”
夏威為難道:“軍長,我軍長途而來,軍糧基本告罄,弟兄們已經喝了兩天的清粥,現在迴箬溪去,隻怕半路就斷了糧。”
李宗仁無奈道:“那就繼續趕路吧,到了德安向第二十七軍借些糧食吧。”
夏威苦笑道:“本想著打完德安這一仗繳獲些戰利品補給部隊,這倒好,白跑了一趟忙沒幫上不說,還得舍下臉和人家借糧,這算什麽事嘛。”說完,一甩馬鞭,戰馬揚蹄而去了。
李宗仁心裏也不是滋味,第七軍現在遇到的難題何止是缺糧,先已屆秋末冬初,天氣轉冷,士兵還穿著出桂時的短衣,白天倒無所謂,可一到夜間無論行軍宿營都極為艱難,可歎的是他這個一軍之長全無辦法。
第七軍繼續向前行進,終於在下午六點鍾抵達德安城下。
大部隊在城外駐紮,李宗仁帶著參謀長王應榆、政治部主任黃日葵、和第一縱隊指揮官夏威以及一個連的衛隊進城,剛到城門口,就見城門前聚集著一大群將官,站在人群最前麵的是一個穿著普通士兵軍服的年輕人,軍服上既沒有軍銜也沒有領章,但其站立自有一股將帥的氣勢,李宗仁不需多想,便知道這個年輕人就是第二十七軍軍長李伯陽。
兩人都是平起平坐的軍長,李宗仁不敢怠慢,連忙催馬上前,等來到李伯陽麵前十幾米遠時,翻身下馬,朗笑道:“是李軍長嗎,我是李宗仁。”
麵對李宗仁這個黨內前輩,李伯陽姿態放得很低,疾步相迎,行了個軍禮道:“正是,李總指揮一路辛苦了。”李宗仁現在還是左翼軍總指揮,李伯陽名義上屬他統轄。
李宗仁不敢托大,迴了軍禮笑道:“早在箬溪便聽韓百航旅長說李軍長年輕過人,今日一見,才知道少年英雄果有其人。”
李伯陽微微一笑,以他今時的地位,早已不需人誇讚年輕有為,李宗仁這一說,倒有些擺資曆,年輕就意味著晚輩,不免矮人一頭。
“李總指揮,我為你介紹,這是我二十七軍副軍長許正邦。”李伯陽引薦道,許正邦上前一步,端正的敬了個軍禮。
李宗仁微笑點頭:“幸會,許副軍長。”
接下來是吳旭、戚子超、韓百航等旅長,一一見過之後,李宗仁側身為李伯陽介紹第七軍的將領。
雙方將領會晤後,李伯陽請第七軍的將領進城,為他們接風洗塵。
在路上,李伯陽和李宗仁並肩同行,談論起德安戰役,李宗仁讚道:“我原本估計打下德安,集我兩軍之力也得三到五日的時間,沒有想到貴部一軍之力不到兩天就攻克德安,其攻勢之迅速大出我的意料啊。”
李伯陽謙虛道:“是敵軍內部出現了問題,我軍才得以速戰攻克德安。”
李宗仁微微一笑,道:“李軍長不要自謙,眾所周知德安的盧軍是孫傳芳的精華,盧香亭更是一員大將,貴軍一戰而定,孫傳芳精銳盡失,不僅江西的局麵徹底改觀,接下來江東的戰事也更好打了。”
李伯陽哈哈一笑:“李總指揮抬愛了。”
沿途,李宗仁看到沿街站崗的第二十七軍士兵個個精悍,昂首挺胸、腰杆筆直的如同標槍一樣豎在那裏紋絲不動,心中讚歎第二十七果真是訓練有素。
不一會來到了司令部所在的縣署,宴席已經備好,兩軍將領共坐一堂,觥籌交錯,把酒言歡,席間李伯陽和李宗仁痛飲幾杯酒後,放下客套,兩人以年齡互稱。飯間,李伯陽察覺到李宗仁似有心事,奇道:“德鄰兄,看你悶悶不樂,是飯菜不合口味嗎?”
李宗仁歎了口氣道:“實不相瞞賢弟,老哥我在這裏雖吃的是山珍海味,卻如嚼蠟一般沒有滋味。”
這話聽得稀罕,李伯陽問:“這是為何呀?”
李宗仁歎道:“老弟是自己人,實不相瞞,說來慚愧,現在我的士兵已經斷了炊,我在這吃喝的時候,士兵們卻在忍饑挨餓,唉。”
李伯陽吃驚道:“竟有此事,老哥為何不早告訴我,我軍軍糧充沛,完全可以資助友軍啊。”
李宗仁苦笑道:“老弟的部隊剛打完仗,我怎好意思張嘴!”
李伯陽正色道:“老哥這就見外了,你我同是北伐軍,同氣連枝,正該相互扶助才是,況且老哥跋涉而來是為援助我二十七軍,於情於理我都不能坐視第七軍的弟兄餓著肚子。”說完,朝外麵喊道:“軍需處長過來。”
不一會軍需處長匆匆而來,李伯陽命令道:“撥一半的軍糧給第七軍的弟兄。”
軍需官吃了一驚,李宗仁不知道第二十七軍的軍糧庫存,可他是軍需官再清楚不過了,現在全軍的軍糧足以支撐五萬人吃一個月,撥一半的軍糧,就意味著十幾萬斤的糧食出去,這讓他十分的肉疼,但李伯陽命令下了,他隻能服從,麵色難看的領命出去。
得到了李伯陽援助的軍糧,李宗仁感激的說:“賢弟你此番雪中送炭,我帶兵第七軍的弟兄感謝你,這個情我記下了,日後必定會報答。”
李伯陽道:“老哥客氣了,第七軍的兄弟還需用什麽,隻需和我說,但凡我有的,沒有不能援助的。”
“沒了,沒了。”李宗仁連連擺手,拿起酒杯敬酒道:“來,來,先幹為敬了。”
這一頓接風宴一直到了十來點才散去,第七軍的將領就在縣署的客房住下,李伯陽醉醺醺的迴到了房間躺下,不多時許正邦帶了醒酒湯敲門進來,給他倒了一碗喝下,不解道:“軍長,你為何要把那麽多的軍糧白送給第七軍。”
李伯陽酒醉心明,道:“雪中送炭的機會千載難逢,跟李宗仁的交情相比起來,這些軍糧又算得了什麽。”
許正邦一撇嘴道:“李宗仁不就是個軍長嗎?”
李伯陽意味深長的笑了笑,下了逐客令道:“以後你就明白了。”
許正邦無奈的出去,臨走囑咐道:“醒酒湯喝一點再睡。”
李伯陽嗯了聲,心中感到十分溫暖。
……
第二天,李伯陽和李宗仁再次會麵,得知李伯陽將要南下南昌後,李宗仁派陶鈞率兩個團相隨南下,李伯陽也調韓百航第二旅,一起馳援南昌。
許正邦已經連夜備好一列鐵甲車頭和三列軍列,部隊全員登車後,於中午啟程,沿南潯路南下。
德安戰役結束後,聯軍在南潯路北段的主力殆盡,其餘各地的殘部紛紛逃竄河口、玉山、饒州,宣告南潯路北段徹底被北伐軍控製。
與此同時,高安總司令部下達了對南昌的總攻擊令,各軍奮勇向前,接連攻克聯軍占據的東化車站、徐家埠、樂華,待李伯陽乘軍列於10月20日抵達樂華之時,蔣介石下達了對牛行車站的攻擊命令。
李伯陽顧不上休息,軍列直抵牛新車站外三裏處,牛新車站盤踞著鄭俊彥部一個旅,這時候負責攻擊車站的第三軍第六師、第八師還在從樂華趕來的路上。
李伯陽來到牛行,自然是要露一手給南昌一線的友軍看看,他甚至連軍列都沒下,隻是對韓百航語氣平淡的說:“一個小時後,我要進牛行車站下車。”
旁邊的第七軍的胡鈞旅長聽了心中吃驚,他請求要觀摩第二旅的攻擊,李伯陽應準了。
韓百航領命後二話不說調一個團的兵力攻擊車站,這些士兵跳下了車亂糟糟的就朝牛行車站進攻,胡鈞見到這一幕便暗自搖頭,這種素質的軍隊要想打下鄭俊彥精銳一個旅防守的牛行車站,簡直癡心妄想。
但接下來的這一幕就讓他大開眼見了,隻見隨著步兵攻勢的展開,看似雜亂的隊列在衝鋒一段距離後迅速轉變,形成以連為兵鋒的鉗形隊形,這還不是讓他最吃驚的,就當士兵接近敵軍火力範圍的一刻,猛然從後方響起了整齊劃一的炮火,伴著尖銳的唿嘯聲,炮彈如雨點似的幾乎擦著前麵衝鋒著步兵的頭頂落在牛行車站的陣地上炸開,炮火硝煙彌漫間,攻擊的士兵們卻一刻不停,反而加快了腳步,與此同時,胡鈞從望遠鏡看到炮火有默契的向牛行車站後方延伸,而此刻他判斷最近的炮彈落點和步兵之間的距離隻有兩百米。
有打仗經驗的人都知道在火炮射擊時,炮口一丁點的移動都會導致兩次炮彈落點的巨大距離,以75mm口徑的山炮計算,兩個炮彈的落點最大可以超過三百米,而兩百米的衝鋒距離,可以說衝鋒的步兵是在踩著炸點,與死神共舞著進攻,這種瘋狂的打法在胡鈞心裏掀起了軒然大波,對他今後的指揮生涯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胡鈞在望遠鏡裏看到,第一梯隊的步兵以班排為單位,在徐進彈幕的掩護下,迅速的逼近了牛行車站第一道戰壕,伴著猛烈的呐喊聲,士兵挺著寒光閃閃的刺刀接連躍上敵軍的戰壕,直到這個時候,在炮火下瑟瑟發抖的敵軍才驚醒過來,與第二旅的士兵交戰在一起。
伴著刺刀的鏗鏘聲,第一道戰壕的敵軍幾乎毫無抵抗的被淹沒,第二旅的士兵繼續向縱深的戰壕猛衝,伴著第二道陣地的爭奪,步兵的第二梯隊衝了上來,占據第一道戰壕,同時架起機槍配合第一梯隊的進攻,這時候炮火的已經延展到牛行車站的中部,形成的火牆使縱深的敵軍不能支援前沿,緊接著第三梯隊的步兵衝上來,這群生力軍越過戰壕向牛行車站裏猛地穿插,同時配合一、二梯隊的士兵分割包圍前幾道戰壕的敵兵。
麵對第二旅淩厲的攻勢,鄭俊彥的這個主力旅根本無還手之力,隨著韓百航又壓上第二個團,牛行車站陣地頓時被撕破了一個長達一裏的口子,一個連接著一個連的部隊從口子裏殺進去,將牛行車站的陣地衝的支離破碎。
這一仗讓胡鈞這個第七軍的悍將看的是心服口服,終於見識到了第二十七軍能獨立殲滅盧香亭一個軍的兇猛。
這種兇猛不同於第七軍的兇猛,第七軍的兇猛是繼承了太平軍的餘緒,作戰悍不畏死,憑著這股不要命勁頭,打暮氣沉沉、貪生怕死的北洋軍不成問題,但說起步兵戰術和軍官指揮水平,與第二十七軍的整體水平就相差甚遠了。從建軍之初,李伯陽就尤為重視軍官的素質,第二十七軍所轄五個師除去董世武的江防師因軍種特殊多由善於江河作戰的水匪河盜擔任軍官外,其餘四個師的軍官都是有過講武堂以上軍事素養的人充任,而且李伯陽還在軍中開辦陸軍學校,全軍的班長都接受過基本的戰術指揮訓練。
這種步兵炮兵協同作戰的成果是巨大的,胡鈞不由得在心中做了一個假設,如果第七軍麵對的是第二十七軍這樣淩厲的進攻,結果會如何!答案是第七軍也將會像牛行車站的敵軍一樣,被打的灰頭土腦丟掉陣地。
……
一個小時後,牛行車站的槍炮聲徹底停下,韓百航投入了兩個團的兵力攻克牛行車站,俘虜敵軍一千七百多人,防守牛行車站的敵軍渡江逃迴了南昌,並把江上的浮橋燒毀。
牛新車站攻克後,其他各軍對南昌也完成包圍,北伐軍第一、二、三、六、七、十四、二十七等軍集結於南昌城下,兵力達到九萬人,而南昌城的守軍隻有一萬多人,城內的聯軍麵對士氣如虹、兵力懸殊的北伐軍,完全沒有了守城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