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睡到第二日晌午,李伯陽悠悠轉醒,酒勁還未散去,整個人手軟腳軟,頭疼欲裂,不由得**出聲。


    聞著聲音,玉蔻快步走進來,見李伯陽掙紮要下**,忙去攙扶住他,輕聲道:“我的爺,你還是躺著再歇一會吧,你昨個叫喚了整夜,剛睡踏實沒一會。”


    李伯陽坐起,揉著發悶的腦袋,左右一看,疑惑道:“幼儀和瑞玉哪去了?”


    玉蔻道:“兩個姐姐照顧了你整夜,剛歇息去了。”


    李伯陽搖頭苦笑:“真是喝大了。”


    “可不是。”


    玉蔻翻了個白眼道:“聽杜副官說,你喝了整整兩瓶的茅台,真會喝死人的。”


    李伯陽哈哈笑了起來,得意道:“傻丫頭,這個酒喝的值,你知道咱的銀行昨天收納存款多少嗎?將近千萬,有這一千萬,解了我多少的燃眉之急。”


    玉蔻道:“即便如此,也不能這樣海喝了。”


    李伯陽略有遺憾道:“我倒想再喝,隻可惜沒得下次機會了。”說著,突然又問:“唉,昨天我喝醉了,董廳長哪裏去了?”


    玉蔻笑道:“董廳長喝的也不少,還在客房歇息呢。”


    李伯陽歉然說:“也難為董廳長了。”


    建設銀行在上海順利的打響名氣,一時間銀行儲備資金大增,李伯陽自當而然的挪用了一部分,一部分交給董思白做財政專用,另一部分暗中購進軍械,擴充部隊編製。


    ……


    就在李伯陽坐觀湖南局勢發展的時候,突然接到孫傳芳發來的急電,命他火速返迴南京,有緊急軍事會議磋商。


    接電後李伯陽隨即乘船趕赴南京,到南京後前往聯軍司令部,發現五省的將領基本都到了,大家匯聚一堂,相熟的人聚坐在一起,低聲的談論著。


    李伯陽和陳調元比鄰而坐,李伯陽問起有關這次會議的內容,陳調元道:“具體的不清楚,不過想來不是北邊就是南邊。”


    李伯陽同意陳調元的看法,故作不經意的說:“喧帥,湖南打的熱鬧,你有何高見呐?”


    陳調元歎了口氣:“老弟,高見沒有,不過咱們北洋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


    李伯陽道:“或許吧。”


    正說著話,外麵副官喊道:“總司令駕到。”


    所有將領起立,注視著龍行虎步走來的孫傳芳,整齊劃一的靠腳立正行軍禮:“馨帥。”


    孫傳芳走到桌前,雙手撐著桌子,身子略微前傾,目光威嚴的掃過一眾將領,說道:“諸位,湖南最新情報,唐生智已宣布就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兼北伐前敵總指揮之職,兩廣已然派出軍隊,現已與葉開鑫部激戰於衡山。”


    此話一出,滿屋將領皆驚,南方的革命黨叫囂北伐十多年,都止步於湖南,如今北洋內部紛爭不斷,吳玉帥又把重兵放在南口,革命軍這時候北伐,不得不說抓住了有利時機。


    盧香亭說:“馨帥,南方已出師北伐,北方尚在酣戰,我建議迅速調集閩、贛軍隊,分兵進攻廣東北江西江,另外派重兵由贛西入湘夾擊革命軍,一舉而擊破革命軍。”


    盧香亭的話得到諸多將領讚成,革命黨和北洋勢不兩立,革命軍宣稱北伐,討伐的就是在座這些軍閥,大家生出同仇敵愾的想法,當即有將領異口同聲的附議道:“沒錯,咱們北洋應該團結起來,滅了這群北佬。”


    李伯陽心中一驚,目光緊盯著孫傳芳,他清楚,如果盧香亭的建議得到同意,在北洋軍閥兩大軍事集團的夾擊下,革命軍是多麽的脆弱,毫無勝算可言。


    孫傳芳不置可否,說:“出兵事關重大,不著忙做決定,大家先議一議。”


    將領們七嘴八舌的談論起來,大多數人的意見是迅速出兵,革命軍是北洋各派係共同的敵人,打擊革命軍,五省有利可圖,廣東這塊膏腴地盤,將領們早就眼熱的不行。


    有人讚同,就有人反對,持反對意見的是鄧如琢和周萌人,他們兩人心中各有算盤,進攻革命軍,勢必動用兩人的軍隊,和革命軍打光了軍隊,豈不是為他人做嫁衣,不過兩人的看法也有異,鄧如琢的意思是攻湘可以,但軍隊應該調遣江蘇、安徽、浙江的軍隊,他的軍隊還要留守本省,而周萌人的態度就很明確,不願介入吳佩孚和革命軍的衝突,說五省初創不久,保境安民是第一要務,與革命軍保持和平,互不侵犯。


    盧香亭堅決反對,不客氣道:“這不是平常占地盤,湖南若到了革命軍手裏,長江亦難安枕無憂,革命軍打完了吳玉帥,難保不向我們動手,唇寒齒亡的道理,兩位大帥想必不陌生。”


    孫傳芳將眼下將領的態度看在眼中,待盧香亭說完,他目光看向一直不說話的陳調元,問道:“雪喧,你的意見呢?”


    陳調元憨厚笑道:“我聽著大家說的話都有道理,我別的意見沒有,我隻知道馨帥怎麽吩咐,我便怎麽幹!”


    “老狐狸。”李伯陽心說道。


    孫傳芳露出滿意的笑容,說道:“聽了大家的意見,我已有了決定。”說著語氣一頓,將領們具都屏息挺胸,目光落在他的身上。


    “我五省聯軍建立之初,便本著保境安民,造福鄉梓之理念,我孫傳芳個人,絕不因私情而妄起刀兵。”孫傳芳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歎了口氣道:“我決定,五省聯軍不參與湖南戰局,希望玉帥能夠理解我的苦衷。”


    此決定一下,李伯陽心中鬆了口氣,暗中觀察五省將領的表情,盧香亭欲言又止,楊文愷微微搖頭,周萌人麵露喜色,鄧如琢神情不悅,陳調元不動聲色,李伯陽卻察覺他的臉上似有一絲嘲笑。


    散會後,李伯陽與陳調元乘車共行,李伯陽忍不住問道:“喧帥,在會議上我瞧著你似有話沒說。”


    陳調元看了他一眼,嘿嘿一笑道:“我有什麽話沒說,該說的全說了。”


    李伯陽笑了笑,意味深長:“那不該說的呢?”


    陳調元沉默了半響,搖頭道:“孫馨帥走了步錯棋。”


    李伯陽道:“願聞其詳。”


    陳調元說:“孫馨帥的保境安民不過是幌子,他是要坐觀吳玉帥和革命軍黨打個兩敗俱傷,而後他再出兵,吞並兩湖、兩廣,做九省霸主,不過嘛,這個想法是好,可放在實處,則讓革命軍有了可趁之機,有各個擊破之危局,吳玉帥此遭東山再起,實力不如從前,早沒了虎踞中州的本錢,你瞧那些將領士兵,盡是散兵拙將,一個南口這麽些天沒有攻下,可見一斑。吳玉帥又是個故我的性子,照說南方來攻,理應坐鎮武漢,集結重兵應對才是,可現實呢,讓葉開鑫主湖南大局,不吃敗仗才有怪了。”


    李伯陽聽了陳調元一番見解,心中很是信服,由衷欽佩的說:“喧帥真知灼見,伯陽受教了。”


    陳調元自嘲道:“我也就隻能說說了,於大局起不了一點作用。”


    李伯陽意味深長道:“那可不一定。”


    ……


    6月,湘南戰局發生逆轉,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與第七軍第八旅第十五團抵達湘南,配合唐生智部在衡山擊敗葉開鑫援湘軍,湘南戰局穩定。


    7月,北伐軍正式宣告北伐,繼而發動強大攻勢,於11日占領長沙,吳軍葉開鑫部退守嶽州。


    8月12日,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率領第一軍抵達長沙,在總司令部部署向武漢三鎮進攻,並於16日通電宣布“討吳”。


    與此同時,李伯陽暗中收到了蔣介石密電給他的北伐動員令,以及接下來北伐軍的具體部署,即“打到吳佩孚、聯絡孫傳芳、不理張作霖”並指示他按兵不動,等待關鍵一擊。


    一段時日的軍事會議結束後,李伯陽接到急電:安徽各地出現水災,皖南十一縣受災嚴重。


    向孫傳芳告辭後,他匆匆迴到蕪湖,即刻往受災嚴重的地方視察,視察結束,有感災害嚴重,百姓民不聊生,數十萬百姓流離失所,賑災勢在必行,他隨即召開全皖南軍政會議,下令撥款一百萬賑災重建,並以皖南鎮守使名義宣布,為避免流民霍亂其他地方,決議豎旗招兵。


    化流民為兵是慣例了,那麽些輕壯男人無家可歸,饑寒交迫,很容易變成流寇,不鬧出匪患才怪,李伯陽此舉一來為綏靖地方,二則就是瞌睡了來枕頭,本來就偷偷擴編軍隊,如今有這借口,他便不再掩飾,大招旗鼓的在皖南二十三縣豎旗招兵,同時,一船船混裝糧食武器的貨船從上海源源不斷的送到蕪湖,僅半月時間,李伯陽便招募新兵三萬,原本的各旅都擴充為師編製,分散在各地展開訓練,到八月底,皖南軍的稱唿真正的名副其實,雖然對外稱唿依舊是安徽陸軍第三師,可實際全軍實有五個陸軍師,一個騎兵團,一個混編炮兵團,一個憲兵團,一個工兵團,一個補充兵團,一個輜重團,全軍滿員7萬6千餘人,兵強馬壯,炮齊備。


    有此強軍在手,李伯陽信心大增,按兵束甲,以待時變,以他的設想,一旦革命軍在對吳戰爭失利,他便可沿江而上直取湖北,挽救危局。


    “嗟我將士!爾肅爾聽,國民痛苦,火熱水深。土匪軍閥,為虎作倀,帝國主義,以梟以張。本軍興師,救國救民,總理遺命,炳若日星……”


    皖南鎮守使會議室中,李伯陽對皖南軍連以上黃埔軍官宣讀北伐誓師詞,並讓眾人傳閱校長蔣介石的親筆書信,表態他將率皖南軍與北洋軍閥戰鬥到底,要求各同學同誌完全掌控軍隊,並加緊訓練,等待參加北伐。


    黃埔軍官們歡欣鼓舞,摩拳擦掌,齊聲應答。


    8月底,兩湖戰火連天,湖北的直係軍閥一片敗訊,湖北督辦陳嘉謨等急乞電吳佩孚速南下,此刻北方戰局告一段落,吳佩孚親率陳德麟、劉玉春所部南下,25日抵達漢口,獲悉革命軍猛攻武漢要隘汀泗橋,急赴親臨鹹寧前線坐鎮。


    吳佩孚到達汀泗橋時,戰況已然不利,吳佩孚雖設大刀督戰隊和機督戰隊,連殺退卻的團營長九人,但依舊不能阻止頹勢,當其時兵敗如山倒,潰兵退卻如打衝鋒一樣,昏天暗地的激戰二十二小時後,汀泗橋失守,吳軍退守賀勝橋,在賀勝橋梯次設防,企圖死守,此戰中葉挺率領的獨立團猛不可擋,突破賀勝橋防線,吳軍正麵失利,側麵又遭第七軍夾擊,全線動搖,紛紛潰敗,經此一戰後,吳佩服主力盡失,已然失去與革命軍正麵對抗的實力。


    鄂南兩橋易手,武漢門戶洞開,吳佩孚率領殘兵敗將在武漢苦戰,望孫傳芳之援如大旱之望雲霓,接連發去求援電報,然而此刻孫傳芳卻在南京與江南名流,接電不迴,無視五省將領之中的增援請求,依舊按兵不動。


    孫傳芳袖手旁觀之舉,在五省將領中引起了不小怨言,人皆言孫傳芳沒良心,他能有今日,多虧吳佩孚提拔,如今見死不救,讓人齒寒。


    而五省將領中如福建督辦周萌人、江西總司令鄧如琢、浙江省長夏超以及周鳳岐、白寶山、馬玉仁等都是吳佩孚的信徒,就連陳調元都發電和李伯陽抱怨,說孫傳芳太寒人心,當年孫傳芳在湘鄂戰爭中幾乎全軍覆沒,本應送軍法處治罪,是吳玉帥給他補足兵員、餉械,還提拔當師長,當時他跪在吳玉帥身邊說吳玉帥就是他的再生父母,今生願追隨,可現在卻翻臉不認人,其人品讓人小瞧,而且他身為一軍統帥,無視大局,坐視友軍失敗,革命軍壯大至此,等革命軍調轉口,五省聯軍便首當其衝,他們這些將領隻能跟著孫傳芳一起陪葬了。


    麵對陳調元的抱怨,李伯陽也是感慨萬千,他早從南京得到傳聞,就在革命軍渡江圍攻武漢之時,蔣百裏給孫傳芳獻出了三個計策,其上策,趁北伐軍與吳佩孚交戰的空當,派重兵從江西向湖南進兵,占領長沙,切斷其歸路,在與吳佩孚合兵一處,共擊北伐軍;其中策,在北伐軍圍攻武漢之時,派水路兩軍沿長江而上,解武漢之圍,使吳佩孚和北伐軍劃江而治,形成對峙;其下策,不攻隻守,穩住江西,以逸待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鐵血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騎繞龍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騎繞龍城並收藏重生之鐵血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