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愷笑道:“鎮守使,我與劉參謀長是舊交了。”


    “噢!”李伯陽不由看了劉毅中一眼,心道劉毅中怎麽剛才沒說。


    “嗬嗬,楊總參謀往日多來拜會徐大帥和高福三,我當時駐防蕪湖,所以熟識。”劉毅中笑著解釋。


    “原來如此。”李伯陽點頭,把目光轉向楊文愷,不想繼續兜圈子,直接問道:“楊總參謀所來何事呀?”


    楊文愷一怔,坦言道:“迴鎮守使的話,此行我是奉了馨帥之命,特來與鎮守使結盟自保。”


    “結盟自保?”


    李伯陽淡淡一笑:“馨帥雄踞東南,手握十萬精兵,何談結盟自保之說。”


    “鎮守使此言差矣。”楊文愷麵色一肅,道:“昔日撫帥有精兵二十萬,如今不也是下野歸洋了嗎?奉軍第八師就在南京,距離蕪湖咫尺,難道鎮守使就沒有心腹之患嗎?”


    李伯陽故意吃了一驚:“你是說奉軍會打我?”


    楊文愷道:“奉係席卷東南之心世人皆知,浙皖首當其衝。”


    “哎呀。”李伯陽驚唿一聲道:“蕪湖離江蘇也太近了些,若是奉軍動手,這可是如何是好。”


    楊文愷道:“這有何難,我家馨帥已經聯絡好浙、贛、福三省大帥,現在隻要鎮守使答應,我等即可結盟締約,共同抗奉,免去了孤軍奮戰之憂。”


    “嗬嗬,既然奉軍這麽厲害,我倒不如與奉軍結盟的好


    。”李伯陽摸著下巴,開玩笑似的說。


    “萬萬不可!”


    楊文愷吃了一驚,若要抗奉,蘇浙皖缺一不可,現在李伯陽坐擁三萬大軍,地勢處在蘇浙之間,他支持誰,則誰的勝算大增,反對誰,則一方優勢全消。


    楊文愷急切道:“鎮守使,你這是與虎謀皮。”


    李伯陽哈哈一笑,道:“楊總參謀,不要急,我就是隨口一說。”


    楊文愷霍然站起身,麵有怒色道:“鎮守使,此事事關東南各省成敗,豈能隨口一說,請你要想清楚,奉軍與馨帥之間你隻能選擇一個。”


    李伯陽笑道:“楊總參莫要生氣,其實我要支持誰是明擺著的事情。”


    楊文愷露出疑色,李伯陽坦言道:“我剛執掌皖南,人心不服,再者皖南貧瘠,根本難以養活這數萬大軍,馨帥若要我支持也簡單,真金白銀拿出來。”


    楊文愷瞳孔一縮,旋即心中鬆了口氣,李伯陽話雖說的直接,可卻說的是大實話,馨帥能夠聯絡各省,用的也是地盤大洋,與其他地方相比,皖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思索了片刻後,道:“不知道鎮守使想要地盤還是大洋?”


    李伯陽道:“皖南一處地盤足夠我占,我隻有兩個要求。”


    “洗耳恭聽!”楊文愷向前探了探臉。


    李伯陽正色道:“其一,若要與我結盟倒奉,馨帥需給我二十萬大洋,一旦開戰則我一師五旅惟馨帥馬首是瞻。”


    楊文愷皺了皺眉,二十萬大洋買三萬大軍效命自然劃算,不過這筆錢不能這樣空口白牙的給力李伯陽,不動聲色道:“那第二個要求呢?”


    李伯陽笑容滿麵道:“第二點也簡單,我這不新開了一家銀行嗎?我想得到馨帥準許,將銀行開到浙江。”


    楊文愷笑了:“這有何難,鎮守使產業,別說是開到浙江,就是開到江西、安徽兩省也可以。”


    李伯陽大喜:“那就在這謝過馨帥和楊總參謀了。”


    楊文愷沉吟道:“鎮守使,這二十萬大洋,你打算何時要?”既然李伯陽要把銀行開往浙江,那就不怕他拿錢不認人。


    李伯陽一笑,擺手道:“錢的事情再說,既然結盟倒奉,想必馨帥手頭也不寬裕,這筆錢可以先寄放在馨帥手裏麵,去聯絡他人吧,等倒奉成功,再給我也不遲。”


    楊文愷頗為動容,站起身恭敬的長揖道:“鎮守使好意我一定轉告馨帥。”


    李伯陽哈哈一笑,道:“這樣,劉參謀長,就由你陪著楊總參謀去拜見馨帥,以示我的誠意。”


    劉毅中站起來啪的立正道:“是,少帥。”


    楊文愷站起身,一拱手道:“鎮守使,告辭了。”


    李伯陽點了點頭:“就不送了。”


    “留步!”


    楊文愷與劉毅中離去,李伯陽目光閃爍著,不由陷入沉思,孫傳芳能倒的了奉係這個龐然大物麽,他心裏也沒底


    ……


    到了蕪湖,一問蕪湖孟家,無論大人小孩、走販乞丐都知道是掛金匾的人家,在老街蓮衣巷裏麵,孟家就占了三分之二的胡同,在大清國沒亡的時候,每年逢年過節都能見到蕪湖大小官員來這裏拜會,現在到了民國,孟家不複往日氣派,可也是書香人家,蕪湖大戶。


    以往的時候人們說起孟家大多指孟家的門楣,現在說起孟家,多是指孟家兩個一模一樣的孿生姐妹花,有好事的人們稱之為蕪湖第一美女,為什麽敢稱第一,因為孟家姊妹兩人不僅容貌身高氣質一模一樣,而且心意相通,走到哪都是成雙成對,故而兩個人能豔壓群芳,稱之為蕪湖第一美人。


    孟家之中家教甚嚴,各房少爺無論成家與否,除了在外公幹應酬,平日裏用餐都得在家中十幾口人聚在一起吃,這是孟家傳了幾十年的規矩。


    這一日一點多鍾,孟家還沒有打算開飯,孟家人翹首期盼的三少爺孟燕西從上海複旦大學學成歸來了,自從大清朝科舉廢除之後,這是孟家出現的第一個文化人,用孟老爺的話說,複旦大學就好比大清朝的國子監,那燕西就是貢生了。


    闔家老小都聚在大堂中等候,孟老爺端坐主位看似不急不躁,可眼睛卻時不時的瞟著時鍾,同時嘴裏還嗬斥著在堂裏嘰嘰喳喳的一眾子女,說:“急什麽,該會來總會迴來的,隻不過是遲一點早一點的事情。”


    少爺們敬畏父親,自然不敢吵鬧,可兩個小姐卻孟老爺,嬌嗔一聲依舊我行我素,反而給幾位哥哥撐起腰來。


    孟老爺討了個無趣,卻撫著長須欣慰的笑著,兩個女兒可是他的掌上明珠,寵溺的不得了。


    沒讓人們等多久,外麵忽而劈裏啪啦想起鞭炮聲,很快有家仆從外麵飛奔進來,興高采烈的叫道:“老爺,三少爺迴來了。”


    “三弟迴來了~三哥迴來了。”孟家的少爺小姐都跑出去迎接一年沒迴家的老三,隻留下笑吟吟的孟老爺與幾位夫人姨太。


    沒一會,少爺小姐們擁著一個穿著時髦的灰色學生裝的英朗青年迴來,兩個小姐一左一右的抱著三哥的胳膊,嬌哼著齊聲問道:“三哥,你給我帶什麽禮物了。”其他幾個兄弟手裏提著大包小包,笑嘻嘻的跟在後麵。


    兩個小姐說的是蕪湖口音的國語,嗲嗲的,糯糯的,音喑成韻,清脆婉轉,就好似兩個百靈鳥。


    孟燕西寵溺的用手弄亂兩個妹妹的頭發,故意道:“你們倆誰是老六,誰是老七呀?”


    兩個小妹相視一眼,笑盈盈道:“你猜。”


    “好了好了,小六,小七,燕西剛迴來,你們倆就不要纏著他了。”孟老爺發了話,兩個小姐這才舍得放開孟燕西的手。


    孟燕西走到孟老爺身前,噗通一下跪下,叩頭道:“父親,兒子迴來了。”


    “迴來就好,這次迴來就別走了。”孟老爺老懷大慰,撫著胡須說。


    孟燕西臉色有異,顧左右而言他道:“父親,餓死我了,快開飯吧。”


    孟老爺心切兒子,忙道:“對對,開飯。”


    在大堂裏麵,隔著一扇大理石屏風,裏麵陳設一張大餐桌,丫鬟們轉眼間上齊了各種菜,孟老爺與太太子女們分席圍坐,菜式大多是孟燕西與兩個妹妹喜歡吃的


    一家人其樂融融的談話,話題先是孟燕西上海的見聞,後來說著說著就說起蕪湖這段時間發生的大事。


    大少爺孟鳳舉笑道:“老三呀,你這段時間沒迴來,豈不知咱們蕪湖出了一個少年軍閥,似你一般的年紀,就已經是皖南鎮守使,你見多識廣,說說這是不是民國獨一號的事情。”語間說不出的推崇,這也是前段日子他受邀參加了錦江閣的飯局,從那以後便常以認識鎮守使李伯陽為榮。


    孟燕西一怔,自己這般年紀,豈不是隻有二十啷當歲,便已經是皖南鎮守使了,乖乖,這普天之下,恐怕也隻有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可比擬,便道:“大哥說的不錯,民國裏麵怕隻有東北少帥張學良一人可比,大哥這鎮守使是誰呀?”


    “李伯陽。”


    孟鳳舉怕孟燕西沒聽過,又解釋道:“就是徐大帥的私生子。”


    “胡說什麽。”孟老爺用筷子敲了敲碗,不悅道:“鳳舉,吃飯都堵不住嘴嗎?這種話是能從你嘴裏說出來的,你呀,早晚壞事就壞在這張碎嘴上。”


    孟鳳舉縮了縮脖子,不敢再說,可這個話題早就吸引到孟家兩個小姐的注意力,兩個人眼睛眨呀眨,都在暗想李伯陽究竟是什麽人,能讓大哥推崇備至,父親頗有畏懼。


    孟燕西從外麵讀書迴來,卻不怎麽畏懼父親的規矩,又問道:“大哥,你再給我說說唄。”


    孟老爺惱了,一拍桌子:“老三你吃飯別說話,食不語寢不言,這是老祖宗的規矩。”


    孟燕西一縮頭,不敢言語了,旁邊的弟弟妹妹嘻嘻的低笑出來。


    正吃著飯,外麵管家急匆匆的提著馬褂下擺跑進來,躬身道:“老爺,許副師長來了。”


    孟老爺一怔,放下筷子,蕪湖裏麵副師長隻有一個,那就是許正邦,他有些驚疑,自家先來與軍閥官僚沒有交清,許正邦來孟府能有什麽事情,思索再三總覺得不是好事,便沉著臉對子女道:“你們安靜的待著吃飯,孟福,請客人進來。”


    孟老爺一皺,桌子上頓時吵鬧起來,畢竟是孟鳳舉在蕪湖方方麵麵知道的事情較多,自言自語道:“許正邦來孟家能有什麽事?”


    孟家六小姐就坐在他的旁邊,嘟著嘴道:“大哥,你說什麽?”


    “哦!沒事。”孟鳳舉有些失神,對小妹笑了笑,心思還是不放心。


    孟燕西瞧出了大哥臉上的不自然,便湊近問道:“大哥,怎麽了?”


    孟鳳舉小聲道:“老三,登門的人是李伯陽的心腹許正邦,不曉得找父親有何事。”


    “放心吧,沒事。”孟燕西聽出了大哥的擔憂,忙安慰著。


    大堂裏麵,孟老爺站在堂中迎候著許正邦,不多時,聽著蹬蹬的馬靴聲,隻見一個相貌堂堂的中年軍官闊步走了進來,身後跟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鐵血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騎繞龍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騎繞龍城並收藏重生之鐵血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