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伯陽剛走進局內,就被在院子裏走動的教師們認了出來,有見過他的教師驚喜的叫出聲來:“大家快出來,縣長駕到了。”


    很快,教育局院子裏喧囂起來,大多沒親眼見過李伯陽的教師們如同看猴一樣圍了過來,考量的目光上下打量,七嘴八舌的問好。


    李伯陽含著笑向四方抱拳,道:“諸位先生好。”


    先生這個詞在雖然學生們常講,可這話從李伯陽嘴裏說出來,分量可不一般,先生是敬稱,這體現的是李伯陽這個縣長對於全體教師的尊敬,教師們俱都精神高漲,很有禮貌的迴禮道:“縣長好。”


    “好,好。見到諸位老師,我就知道咱們南陵縣的教育是沒有問題的。”


    李伯陽興致很高,目光和藹的問右手邊一個中等身材,帶著圓框眼鏡的年輕教師道:“這位老師貴姓?”


    教師有些拘謹,躬身道:“不敢,免貴,張永福。”


    李伯陽笑了笑道:“聽張老師口音,不像是南陵人。”


    張永福道:“縣長說的沒錯,我是合肥人。”


    “合肥離南陵400裏,不算近了,張老師成家了嗎?”李伯陽問。


    張永福一怔,臉色有些微紅,道:“還沒有。”


    “張老師日後作何打算,是要返迴合肥,還是定居南陵呀?”


    李伯陽如同拉家常一樣,笑問道。


    張永福如實道:“現在還沒打算,不過如果能在南陵定下的話,就不迴合肥了。”


    “嗯。”


    李伯陽點頭,這時教育局長王叔麟從人群鑽過來,對教師們道:“大家別圍著縣長,讓縣長迴屋子歇腳,都各自迴屋子去。”


    “哎,王局長,不要趕老師們。我與老師們難得見一次,多說說話。”


    李伯陽擺手道。


    “是,是。”


    王叔麟忙點頭,躬身立在一旁。


    “王局長,全縣教師家庭情況都統計出了嗎?”李伯陽問。


    王叔麟道:“迴縣長,尚有二十幾名農村教師還未統計出來。”


    李伯陽問道:“咱們縣外地老師沒有成家的有多少?”


    王叔麟早就做好功課,脫口而出道:“我縣外籍教師共九十七名,還未成家的教師有五十三名。”


    李伯陽沉吟道:“迴頭你問一下這些老師的想法,若是有想定居南陵的老師,你要負起責任,幫他們盡快成家。”


    王叔麟有些犯難,結婚成家向來是你情我願,哪有讓教育局長拉郎配的,可縣長發了話,他隻能硬著頭皮應下來。


    李伯陽看出王叔麟的不情願,怕他磨洋工,便對周圍教師道:“諸位老師,工作生活上有什麽難處,盡快找王局長處理,他處理不了就上縣署找我,總之就一句話,縣署會盡最大能力,解決諸位的後顧之憂。”


    教師們聽得真切,歡聲叫好。


    李伯陽頜首微笑著道:“諸位,縣署還有事,就不打擾你們工作了。告辭。”


    王叔麟道:“我送縣長。”


    李伯陽與王叔麟向外走,走了一程,李伯陽道:“新學製已經下發,你要盡快落實,凡適齡學童,要盡可能的讓他們入學就讀。”


    王叔麟遲疑了下,道:“卑職明白您的意思,可卑職與徐局長商討過,全縣共有學齡兒童上萬,若是如縣長計劃通讀就學,那麽本縣需再新建學校七所,這尚是小事,更重要的是本縣並無那麽多授課教師,這個短期內很難達成。”


    “這也是我優待教師的原因。“


    李伯陽目光清遠道:“南陵縣教師少,就從其他縣請,你這段時間加派人手去,把縣署對教師的各項福利政策都宣傳出去,我想不出多久,會有教師慕名前來的。”


    “是。”王叔麟點頭應下。


    ……


    從教育局出來後,李伯陽又馬不停蹄去了財政局。


    自打收迴了去年的賦稅,財政局的腰包一下子鼓囊起來,成了實至名歸的財神爺。


    李伯陽到了財政局的門口時,徐景玉早就在外恭候了。


    “縣長!”


    徐景玉迎上來,笑著拱了拱手道:“卑職還以為您要在教育局多待一陣子呢。”


    李伯陽下了馬,緊了緊腰間的寬牛皮帶,淡淡一笑道:“那邊事不多。”


    又道:“你這邊才是我的重點檢查對象。”


    徐景玉笑道:“縣長放心,保管找不出半點毛病。”


    “哈哈,話別說的太早。”


    李伯陽微笑著,進入了財政局。走在路上,徐景玉道:“縣長,你要我收存的一萬斤糧食已經入庫。”


    “情況有變,再收五萬斤。”


    李伯陽也不瞞徐景玉,透露道:“數日之後,將會有大批人馬到南陵,人吃馬嚼所耗巨大,趁糧價穩定,你酌情收購。另外,在城北設立一座大營,動作要快。”


    徐景玉點頭,神情有些擔憂道:“縣長,汛期要到了,最近連降暴雨,縣境的堤壩年久失修,像張公渡哪裏,堤壩殘損不堪,一旦決口,堤外上萬畝農田都會被淹。”


    李伯陽麵色沉重,這可是一件大事,不過軍事他在行,可要是處理這種政務就有些撓頭了,他想了想道:“這件事你迴頭去找董先生,我任命他為民政官,像這等事物,你們商量著辦。”


    徐景玉點頭稱是,瞄了一眼李伯陽的臉色,見他心情很好,便支吾道:“縣長,最近支出較大,還請節製的好。”


    李伯陽揚起眉,瞥了一眼徐景玉,道:“怎麽,賬上沒錢了嗎?”


    “不,不。”


    徐景玉連忙道:“支出軍火、兵餉、各部門薪俸之後,尚有餘錢四十七萬三千四百二十元。”


    “那怕什麽,這不是還有這麽多錢。”


    李伯陽一聽還有四十多萬,不以為意道。


    “可是縣長,最近您下達了諸多縣令,要花錢的地方太多。”


    徐景玉苦笑道:“就拿興修堤壩來講,民國十一年時,修葺堤壩就花費銀洋二十萬元之多,今年咱們就算省著來,少說也得十數萬元,這去一筆,再者您還要我以高價收購糧食……”


    徐景玉如數家珍,把李伯陽近期隨口安排下的政務花銷都撚了一遍。李伯陽聽得仔細,等臨了加起來一算,不由嚇了一跳,竟然有三十七萬之巨,合著賬麵上隻有九萬多元了。


    李伯陽傻眼了,諾達一個縣城,賬麵上隻有九萬多元,那可不得節製著花,更何況過些日子與土匪打起仗來,更是花錢如流水,想到這裏,他有些頭大了。


    “縣長,要不要多征稅?”


    徐景玉瞧見李伯陽麵色不太好看,出了個注意。


    李伯陽搖頭,道:“那是殺雞取卵的事,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做,再考慮別的生財之道吧。”


    兩人進了走進徐景玉的局長辦公室,徐景玉喊道:“來人呐,給縣長奉茶。”


    “景玉呀,往年咱們南陵靠什麽生財?”


    李伯陽坐在椅子上漫不經心的翻看著賬本,問了句。


    徐景玉道:“糧食、銅礦、手工業三項。”


    李伯陽把賬本一放,歎道:“這也太單一了吧。”


    徐景玉道:“咱們南陵還算得賦稅較多的大縣了,若在皖北,上等富縣一年財政收入也不過三四十萬元。”


    李伯陽感慨道:“入不敷出呀……”


    真正身處於縣長這個位置,李伯陽才知道要做事情之多簡直千頭萬緒,如他這樣隨性執政的話,縣財政很快就會奔潰,到時候民怨沸騰,像徐會昌這般地方豪紳,群起而攻之,隻能卷鋪蓋滾蛋。


    財政科員端茶進來,徐景玉接過來給李伯陽倒了一杯茶,看似不經意的說道:“要不要拿徐會昌開刀,卑職曾聽人說起,徐家專門有個錢窖,裏麵有徐家祖上攻滅太平天國時得到的一批黃金白銀,數額巨大,而且徐家魚肉南陵數十年,這經年攢下的錢財,恐怕是一筆天文數字。”


    李伯陽一怔,目光閃爍卻不言語,拿起茶杯細細的喝起茶。半響,李伯陽放下茶杯,麵無表情的看著徐景玉道:“我問你的是公事,就不要帶入私人恩怨了。”


    徐景玉聽出了縣長語氣的不悅,身子一顫,垂下頭道:“卑職知錯了。”


    “徐家在南陵名聲還不錯,想拿他開刀,怎麽也得找些民怨沸騰的事吧。”


    就在氣氛一時沉默的時候,李伯陽話鋒一轉,淡淡的說了一句。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真是到了揭不開鍋的時候,李伯陽免不得要做李扒皮,吃徐會昌的大戶。


    徐景玉眼睛一亮,縣長這話在明顯不過了,拿徐會昌開刀可以,要罪證,而且是那種足以置他於死地的大罪,他的眼中閃過狠厲,又隱藏下去。


    “再想想其他法子。”


    李伯陽吱吱的喝著茶水,把這個難題繼續交給徐景玉。


    徐景玉皺著眉,絞盡腦汁的想著生財之法,過了很長時間,一個主意躍入了他的腦中,可他隨即又猶豫起來,不敢開頭。


    李伯陽把徐景玉的神情看在眼底,問道:“有話直說。”


    徐景玉硬著頭皮道:“縣長,其實在我剛才所講的三項收入外,還有一項。”


    李伯陽神情一動:“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鐵血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騎繞龍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騎繞龍城並收藏重生之鐵血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