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過後,被槍炮驚醒的廣州市民依舊躲在家中,他們免不了猜測一下,昨夜究竟是哪一方勝,哪一方敗。一連多日的戰火紛擾,繁華的廣州變得十分冷清,街道上一個人影也無,各處民宅門窗緊閉,炊煙也無。
七點鍾,日頭正升起時,從石牌車站方向開來一隊隊身著灰卡其布軍服,俄式軍帽,係鮮紅領帶,綁腿布鞋的革命軍。伴著步伐整齊的鏗鏘腳步聲,拿著卷筒喇叭的宣傳隊沿街大喊道:“廣州的父老鄉親,革命軍迴來了。”
“黃埔革命軍打迴來了。”
“楊希閔被打敗了。”
“廣州戒嚴取消。”
伴著傳遍廣州的宣傳聲,整個廣州沸騰起來,廣大市民們從家門探出身子,瞧著在自家樓下列隊經過的革命軍。很快,廣州的商市重新打開,民眾湧上街頭,廣州再次熱鬧起來。
為了安定民心,防匪防盜,驅逐遊勇散兵,擔任衛戍軍的黨軍一團、二團在各個路口設立崗哨,嚴格盤查來往人員,凡是中青年男性有上有老繭,頭上有帽簷印的一律嚴加盤查,很多混在民眾當中的滇桂軍殘敗兵被揪了出來。
……
初夏的黃埔島上,綠葉蔥蔥,生意盎然。林蔭遮蔽中,通往軍校校場的小徑旁邊開滿了各種絢麗的野花,飄來一陣陣奇異芬芳。
李伯陽的步子很慢,離開了戰場他身上的雷厲風行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愜意,他慢悠悠的左右觀望著,興致很高的欣賞著沿路風景。
“伯陽,此次校長讓我們從三期生中選拔軍官,你有什麽想法沒?”亦步亦趨跟在後麵的是傷愈歸隊的羅群,他漫不經心的提著路上的小石子道。
李伯陽瞧了他一眼道:“有什麽想法。”
羅群苦著臉道:“軍校已經有很多人托關係找到我了,要我向你美言幾句。”
李伯陽笑了笑,這次三團選拔軍官,軍校中有想法的人大抵是不敢親自來找自己的,而羅群做為自己的副官,恐怕成了人們的重點攻堅對象。
李伯陽道:“那就美言幾句聽聽,想進三團,我歡迎呀。”
羅群小心翼翼的說道:“伯陽,這可是要官的。”
李伯陽笑道:“要官好,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隻要能力出眾,別說是排長,就是營連長我也可以讓他幹。”
羅群一聽這話,認真道:“這可是你說的,我把人名報給你。”
李伯陽慢走一步來到羅群身邊,親昵的摟住他的脖子,笑嘻嘻道:“我辦事你放心。”
兩人說笑中已經走出了小路,在操場上,千餘名黃埔三期生正列隊等候,早已盯著這邊的嚴重一眼就看到了李伯陽,他露出一絲微笑,大聲命令道:“同學們向後轉,歡迎東征名將,你們的一期學長李伯陽同學。”
隨著嚴重的話音,三期學生整齊的後轉立定,發出一聲整齊劃一的碰腳“叭”聲。緊接著,一陣喧天的掌聲嘩然拍響,學生們漲紅著臉,目光火熱的看著迎麵走來的李伯陽學長。
李伯陽不知道的是,隨著他在東征之戰中迅速升遷,他在二三四期學弟們的心裏已經成了榜樣,每次教官們都會以他為榜樣激勵學生。十八歲的東征名將,破東莞、破淡水、破五華、破興寧、孤身取惠州,再加上今天夜裏的一團大破滇桂軍兩師一旅,他的聲望已經高得不得了。
李伯陽被學弟們的熱情嚇的停住了腳步,不過他很快反應過來,原地向學弟們端正的敬了個軍禮。
敬完禮之後,看著走過來的嚴重,他連忙快步迎了上去,敬禮道:“嚴教官,學生迴來了。”
嚴重迴了軍禮,上前緊緊握著李伯陽的手,含笑道:“迴來就好,我早就盼著你迴來了。”
說著,嚴重細細的打量了一下他,笑道:“瘦了,更精神了。”
李伯陽道:“老師你也瘦了。”
“哈哈。”
嚴重瞧著一旁的羅群,狠狠的給了他一個擁抱道:“君羊,子彈打到哪裏了,沒事了吧。”
羅群嘿嘿一笑,摸著自己的胸口笑道:“鑽了個小眼,不礙事。”
嚴重歡喜的看著兩個學生,道:“你們在前線打的漂亮,沒有辜負孫總理的期望。”
稍作敘舊,嚴重指著麵前列隊的三期學生,笑道:“伯陽,大早就聽說你要來選拔軍官,你的學弟們已經等不及了。”
李伯陽馬上道:“那就馬上開始吧。”
嚴重轉過身,麵朝三期學生喊道:“此次黨軍第一旅三團軍官名額一百,根據平時綜合成績由軍校推選,現在我念名字,上前接受李伯陽團長選拔。”
“是!”
嚴重取出名單,大聲念道:“高致嵩!”
“到!”
一個平頭方臉,雙目有神的消瘦年輕人大步走上前,對著李伯陽審度的目光一點都不遜場,敬禮道:“團長好。”
李伯陽滿意的點點頭,這股精氣神他很喜歡,便直接道:“高致嵩,你自己認為個人適合什麽職位?”
高致嵩楞住了,有些搞不懂狀況。
李伯陽鼓勵的看著他道:“不要緊張,心裏想什麽就說出來。”
高致嵩瞧了瞧李伯陽的麵容,看上去不似開玩笑,就大膽的說道:“我認為我可以勝任連長。”
李伯陽不動聲色,卻對一旁記錄的羅群道:“高致嵩,連副。”
羅群詫異的瞧了一眼高致嵩,卻是不明白李伯陽為何會直接選拔這個學弟為連副,要知道現在很多一二期的同學還都是連排軍官,這個三期學弟一下子就跑到許多學長前麵。
不解歸不解,羅群筆下不停,在花名冊上填上高致嵩,並在後麵標注,委任實習連副,並大聲宣布道:“三期高致嵩,連副。”
高致嵩睜大眼睛,似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伯陽道:“高連副,一旁列隊。”
高致嵩“叭”的立正,敬禮道:“是,團長。”
很快,嚴重又點道:“石覺。”
“排長,”
“熊綬春。”
“排長。”
“戴安瀾。”
“連副。”
“方先覺。”
“排長。”
“李天霞。”
“排長。”
整整一上午的時間,李伯陽從三期生*選拔軍官一百名,其中委任連副17名,排長21名,排副56名,軍需長6名。
選拔完畢後,嚴重命令三期生解散迴營,被選拔的軍官原地待命。
李伯陽滿麵春風的走到嚴重身旁,笑道:“嚴教官,我會賬,咱們去廣州小聚一下吧,三團的同學可是都念著你。”
嚴重擺了擺手道:“小聚就免了,心領,等什麽時候你帶著大家夥迴黃埔來,我做東請你們。”
“就這麽說定了。”李伯陽敬禮道:“嚴教官,那我們就迴去了。”
“去吧。”嚴重點點頭,又轉過身,對一旁列隊的三期學生訓誡道:“你們要向一二期的學長虛心學習,戒驕戒躁,遵守總理遺訓,不負入學誓言。”
“是。”
李伯陽與嚴重道別後正要走,嚴重忽然一拍自己額頭,連聲道:“等等。”
李伯陽疑惑的看著嚴重,嚴重從文件包裏取出一摞信件,道:“伯陽,在你東征之時,有十數封家書寄到學校,那時你隨軍出征,家書就被我收下了。適才忙的緊險些忘記給你。”
李伯陽接過信件,低頭一看,信封上寫著“伯陽我侄親啟,舅”字樣。
李伯陽心中疑慮,自己離家出走報考黃埔,家裏是一百個反對,由此斷了聯係,而今家裏一連十多封書信寄來,這不像是老舅的作風,在他的記憶裏,老舅這個人執拗的緊,雖然疼愛自己,但也不會先給自己寄信的。
心中念頭百轉,但這裏不是拆閱信件的地方,李伯陽按耐住心中的不安,眼神飄忽的對嚴重說道:“信我收到,多謝嚴教官了。”
嚴重瞧著李伯陽的麵色變得不怎麽好,便關懷道:“昨天打了一夜的仗,你快迴去歇息吧,有空了就來黃埔瞧瞧我們。”
李伯陽迴過神,忙道:“知道了,教官。”
……
迴到軍營中,李伯陽把一眾事務都交由軍官,自己一個人跑迴寢室,迫不及待的打開信件。
第一封是三初月寄來的信,那個時候他已經隨軍出征了,信上講:伯陽侄兒,開春以來身體抱恙……
第二封是三月十五日寄來的信,信上講:病痛逾重,以赴滬治病,速迴電報。
李伯陽心中一緊,他知道表舅若非緊急是不會去上海治病的,這已經三個多月過去,他突然有了不好的預感。
他打開其他信件,卻見從第三封信件開始,信中的筆跡已經換了一個人,信中所講的還是在滬治病,速迴電,而且一連看去幾乎是三五日一封,封封都加上了十萬火急字樣。
每一封書信看完,李伯陽的心裏便沉下一分,到了最後一封信時,李伯陽的手已經開始發抖。
李伯陽咬著牙拿起最後一封信件,瞧見信件上的冠名後,他的一顆心沉到底,隻見信封上不再是表舅的署名,而是許副官。
七點鍾,日頭正升起時,從石牌車站方向開來一隊隊身著灰卡其布軍服,俄式軍帽,係鮮紅領帶,綁腿布鞋的革命軍。伴著步伐整齊的鏗鏘腳步聲,拿著卷筒喇叭的宣傳隊沿街大喊道:“廣州的父老鄉親,革命軍迴來了。”
“黃埔革命軍打迴來了。”
“楊希閔被打敗了。”
“廣州戒嚴取消。”
伴著傳遍廣州的宣傳聲,整個廣州沸騰起來,廣大市民們從家門探出身子,瞧著在自家樓下列隊經過的革命軍。很快,廣州的商市重新打開,民眾湧上街頭,廣州再次熱鬧起來。
為了安定民心,防匪防盜,驅逐遊勇散兵,擔任衛戍軍的黨軍一團、二團在各個路口設立崗哨,嚴格盤查來往人員,凡是中青年男性有上有老繭,頭上有帽簷印的一律嚴加盤查,很多混在民眾當中的滇桂軍殘敗兵被揪了出來。
……
初夏的黃埔島上,綠葉蔥蔥,生意盎然。林蔭遮蔽中,通往軍校校場的小徑旁邊開滿了各種絢麗的野花,飄來一陣陣奇異芬芳。
李伯陽的步子很慢,離開了戰場他身上的雷厲風行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愜意,他慢悠悠的左右觀望著,興致很高的欣賞著沿路風景。
“伯陽,此次校長讓我們從三期生中選拔軍官,你有什麽想法沒?”亦步亦趨跟在後麵的是傷愈歸隊的羅群,他漫不經心的提著路上的小石子道。
李伯陽瞧了他一眼道:“有什麽想法。”
羅群苦著臉道:“軍校已經有很多人托關係找到我了,要我向你美言幾句。”
李伯陽笑了笑,這次三團選拔軍官,軍校中有想法的人大抵是不敢親自來找自己的,而羅群做為自己的副官,恐怕成了人們的重點攻堅對象。
李伯陽道:“那就美言幾句聽聽,想進三團,我歡迎呀。”
羅群小心翼翼的說道:“伯陽,這可是要官的。”
李伯陽笑道:“要官好,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隻要能力出眾,別說是排長,就是營連長我也可以讓他幹。”
羅群一聽這話,認真道:“這可是你說的,我把人名報給你。”
李伯陽慢走一步來到羅群身邊,親昵的摟住他的脖子,笑嘻嘻道:“我辦事你放心。”
兩人說笑中已經走出了小路,在操場上,千餘名黃埔三期生正列隊等候,早已盯著這邊的嚴重一眼就看到了李伯陽,他露出一絲微笑,大聲命令道:“同學們向後轉,歡迎東征名將,你們的一期學長李伯陽同學。”
隨著嚴重的話音,三期學生整齊的後轉立定,發出一聲整齊劃一的碰腳“叭”聲。緊接著,一陣喧天的掌聲嘩然拍響,學生們漲紅著臉,目光火熱的看著迎麵走來的李伯陽學長。
李伯陽不知道的是,隨著他在東征之戰中迅速升遷,他在二三四期學弟們的心裏已經成了榜樣,每次教官們都會以他為榜樣激勵學生。十八歲的東征名將,破東莞、破淡水、破五華、破興寧、孤身取惠州,再加上今天夜裏的一團大破滇桂軍兩師一旅,他的聲望已經高得不得了。
李伯陽被學弟們的熱情嚇的停住了腳步,不過他很快反應過來,原地向學弟們端正的敬了個軍禮。
敬完禮之後,看著走過來的嚴重,他連忙快步迎了上去,敬禮道:“嚴教官,學生迴來了。”
嚴重迴了軍禮,上前緊緊握著李伯陽的手,含笑道:“迴來就好,我早就盼著你迴來了。”
說著,嚴重細細的打量了一下他,笑道:“瘦了,更精神了。”
李伯陽道:“老師你也瘦了。”
“哈哈。”
嚴重瞧著一旁的羅群,狠狠的給了他一個擁抱道:“君羊,子彈打到哪裏了,沒事了吧。”
羅群嘿嘿一笑,摸著自己的胸口笑道:“鑽了個小眼,不礙事。”
嚴重歡喜的看著兩個學生,道:“你們在前線打的漂亮,沒有辜負孫總理的期望。”
稍作敘舊,嚴重指著麵前列隊的三期學生,笑道:“伯陽,大早就聽說你要來選拔軍官,你的學弟們已經等不及了。”
李伯陽馬上道:“那就馬上開始吧。”
嚴重轉過身,麵朝三期學生喊道:“此次黨軍第一旅三團軍官名額一百,根據平時綜合成績由軍校推選,現在我念名字,上前接受李伯陽團長選拔。”
“是!”
嚴重取出名單,大聲念道:“高致嵩!”
“到!”
一個平頭方臉,雙目有神的消瘦年輕人大步走上前,對著李伯陽審度的目光一點都不遜場,敬禮道:“團長好。”
李伯陽滿意的點點頭,這股精氣神他很喜歡,便直接道:“高致嵩,你自己認為個人適合什麽職位?”
高致嵩楞住了,有些搞不懂狀況。
李伯陽鼓勵的看著他道:“不要緊張,心裏想什麽就說出來。”
高致嵩瞧了瞧李伯陽的麵容,看上去不似開玩笑,就大膽的說道:“我認為我可以勝任連長。”
李伯陽不動聲色,卻對一旁記錄的羅群道:“高致嵩,連副。”
羅群詫異的瞧了一眼高致嵩,卻是不明白李伯陽為何會直接選拔這個學弟為連副,要知道現在很多一二期的同學還都是連排軍官,這個三期學弟一下子就跑到許多學長前麵。
不解歸不解,羅群筆下不停,在花名冊上填上高致嵩,並在後麵標注,委任實習連副,並大聲宣布道:“三期高致嵩,連副。”
高致嵩睜大眼睛,似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伯陽道:“高連副,一旁列隊。”
高致嵩“叭”的立正,敬禮道:“是,團長。”
很快,嚴重又點道:“石覺。”
“排長,”
“熊綬春。”
“排長。”
“戴安瀾。”
“連副。”
“方先覺。”
“排長。”
“李天霞。”
“排長。”
整整一上午的時間,李伯陽從三期生*選拔軍官一百名,其中委任連副17名,排長21名,排副56名,軍需長6名。
選拔完畢後,嚴重命令三期生解散迴營,被選拔的軍官原地待命。
李伯陽滿麵春風的走到嚴重身旁,笑道:“嚴教官,我會賬,咱們去廣州小聚一下吧,三團的同學可是都念著你。”
嚴重擺了擺手道:“小聚就免了,心領,等什麽時候你帶著大家夥迴黃埔來,我做東請你們。”
“就這麽說定了。”李伯陽敬禮道:“嚴教官,那我們就迴去了。”
“去吧。”嚴重點點頭,又轉過身,對一旁列隊的三期學生訓誡道:“你們要向一二期的學長虛心學習,戒驕戒躁,遵守總理遺訓,不負入學誓言。”
“是。”
李伯陽與嚴重道別後正要走,嚴重忽然一拍自己額頭,連聲道:“等等。”
李伯陽疑惑的看著嚴重,嚴重從文件包裏取出一摞信件,道:“伯陽,在你東征之時,有十數封家書寄到學校,那時你隨軍出征,家書就被我收下了。適才忙的緊險些忘記給你。”
李伯陽接過信件,低頭一看,信封上寫著“伯陽我侄親啟,舅”字樣。
李伯陽心中疑慮,自己離家出走報考黃埔,家裏是一百個反對,由此斷了聯係,而今家裏一連十多封書信寄來,這不像是老舅的作風,在他的記憶裏,老舅這個人執拗的緊,雖然疼愛自己,但也不會先給自己寄信的。
心中念頭百轉,但這裏不是拆閱信件的地方,李伯陽按耐住心中的不安,眼神飄忽的對嚴重說道:“信我收到,多謝嚴教官了。”
嚴重瞧著李伯陽的麵色變得不怎麽好,便關懷道:“昨天打了一夜的仗,你快迴去歇息吧,有空了就來黃埔瞧瞧我們。”
李伯陽迴過神,忙道:“知道了,教官。”
……
迴到軍營中,李伯陽把一眾事務都交由軍官,自己一個人跑迴寢室,迫不及待的打開信件。
第一封是三初月寄來的信,那個時候他已經隨軍出征了,信上講:伯陽侄兒,開春以來身體抱恙……
第二封是三月十五日寄來的信,信上講:病痛逾重,以赴滬治病,速迴電報。
李伯陽心中一緊,他知道表舅若非緊急是不會去上海治病的,這已經三個多月過去,他突然有了不好的預感。
他打開其他信件,卻見從第三封信件開始,信中的筆跡已經換了一個人,信中所講的還是在滬治病,速迴電,而且一連看去幾乎是三五日一封,封封都加上了十萬火急字樣。
每一封書信看完,李伯陽的心裏便沉下一分,到了最後一封信時,李伯陽的手已經開始發抖。
李伯陽咬著牙拿起最後一封信件,瞧見信件上的冠名後,他的一顆心沉到底,隻見信封上不再是表舅的署名,而是許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