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帝都。


    皇宮。


    寢宮內,皇帝項燕然閉目躺在床榻上,麵色頗為蒼白。


    他咳嗽了幾聲,醒了過來。


    “皇上,該吃藥了!”


    崔皇後驚醒,在一旁,小心翼翼的伺候著,給他喂剛煎熬好不久的中藥。


    自從上次在秦淮河遭到衝擊,皇帝這病尚未好,便趕著去上早朝。


    最近幾日政務、軍務繁忙,更是操勞過度,以至於肺氣鬱結,病情加重。


    皇帝起來,喝了幾口苦澀的湯藥,卻是憂心忡忡。


    這大楚皇朝在數月之前,還是風調雨順,歌舞升平。內無災禍,外無兵災。


    可是一眨眼,大楚王朝便陷入了風雨飄搖之中。


    眾諸侯大舉叛亂,各地近百萬大軍,猶如一口沸粥。匈奴數十萬大軍猛攻朔方,意圖南下。邊疆各小國一個個蠢蠢欲動。


    朝廷兵力難以應對,捉襟見肘。


    他甚至隱隱有些後悔,新政改革太過急促,大興科舉,禁私鑄銅幣策、鹽鐵官營,剝奪諸侯們的財力,以至於逼得諸侯王們紛紛起兵造反。


    “皇後,你說是朕錯了嗎?”


    項燕然茫然的歎氣。


    若是有可能,他倒是想迴到半年前,再仔細斟酌一番,這棋如何下的更平穩些。


    “皇上...開弓哪有迴頭箭?這箭矢射出去了,現如今隻有想辦法,應對這局麵!”


    崔皇後也是歎氣。


    ...


    “皇上,大喜!”


    蔡和大太監喜匆匆的衝入寢宮,手裏拿著一份漢堡,高唿道。


    “何喜?”


    皇帝項燕然輕歎,問道:“勿要拿一些無足掛齒的小事,討朕的開心。”


    “皇上,楚軍大敗!


    楚軍率十萬大軍南下,從烏江渡江抵達丹陽縣地界,準備和吳王聯合。卻正遇上李虞、小昏侯率領的五萬大軍。


    兩軍在大江邊苦戰了一天一夜。


    楚軍十萬大軍腰斬,損失了一半。


    楚王項戊帶著幾萬殘兵,敗退江北,不敢南侵。


    看樣子一時半會,楚軍再也無法威脅到金陵城。


    這是李虞和小昏侯,一起上的軍情奏報。


    楚王敗退,吳楚無法聯軍,現在朝廷隻需要對付宛陵城一帶的吳王這二十五萬大軍便可。


    隻要掃平了吳王,金陵帝都之困立刻解除。江南千裏,重歸太平!大楚的半壁江山,保住了!”


    蔡和大太監急忙道。


    “這....小昏侯和李虞才領兵出金陵城不過三日而已,這麽快就把楚王給擊敗了?”


    項燕然吃了一驚,急忙接過戰報來看。


    果然。


    “好!小昏侯,李虞,不辜負朕的希望啊!朕令他們二人領兵出戰,果然是正確。


    宣朕旨意,送去一千頭豬,黃金千兩,犒賞左將軍小昏侯和右將軍李虞。”


    項燕然麵露喜色,蒼白的臉色一時也紅潤起來,精神大振。“立刻將這戰報,送到丞相府、禦史台和太尉府,讓百官們也看看!


    這是平叛的大捷,第一場大捷!短短三日,楚王便敗退迴江北。看來,打垮這群諸侯,也不用多少個月!”


    ...


    “《大楚邸報》!左將軍小昏侯、右將軍李虞,率領五萬大軍,在丹陽一帶的大江迎戰楚王項戊十萬大軍。斬五萬!楚王含恨而退,再也不敢入侵江南。”


    “丹陽大捷!”


    “卻說,這日小昏侯和李虞領著大軍到了丹陽地界,正巧遇上楚王連夜渡江,試圖南下。


    小昏侯抓住戰機,立刻對楚軍半渡而擊!


    兩萬騎兵左衝右突,三萬精兵中堅衝鋒。楚王遭到迎頭痛擊,數萬大軍被打迴江中,船隻沉沒,死傷無數。


    上萬楚軍逃脫不得,跪在江邊,被抓為俘虜,哭喊著[筆趣閣.xbqg5200.me],後悔南侵。”


    當日,《大楚邸報》最先拿到了這份大捷的戰況消息,發布了出來。


    丹陽軍的戰鬥細節,那是絕不會公布出來。


    這是軍事機密,一旦被其它諸侯們知曉,肯定會想法子破解。


    具體的戰鬥過程,那當然是《大楚邸報》的小編們憑空想象,竭力編造,拚命吹捧,甚至編造出各種小故事,左將軍小昏侯如何料敵先機,右將軍李虞如何身先士卒。


    “《大楚邸報》!一名此戰的親曆者,記述此戰的曆程。我是平王府弟子李利,我親身參加了此戰。


    大江岸邊,小昏侯英勇神武,手持方天畫戟,胯下白馬俊騎,一馬當先,一聲厲嘯,斬下上將李攀的頭顱。楚軍五萬大軍大駭,軍心崩潰,四散而逃。”


    反正打贏了,想怎麽吹就怎麽吹。


    楚王項戊也沒臉去反駁,就算楚王否認...也沒有《大楚邸報》發行量之龐大,一日傳遍天下。


    金陵城一時轟動。


    “太好了,小昏侯、李虞擊敗了楚王,楚王敗退江北。江南千裏,隻剩下一個吳王起兵造反。


    有小昏侯鎮守江南,金陵城定然是固若金湯!吳王肯定攻打不下來。”


    “那是自然,小昏侯可是新一代兵法宗師,連太尉李榮大人都敗在他的手下。打楚王、吳王,那是小意思!”


    眾門閥士子、百姓們紛紛驚喜的搶《大楚邸報》,一睹為快。


    酒館茶樓,無不是議論紛紛的人群。


    就在昨日,金陵城裏還因為諸侯起兵造反,人心惶惶,感到惶恐不安。這捷報傳來,一時間舉城振奮。


    至少這畏懼之心,是迅速消退。


    “這份捷報,來的太及時了!朝廷、百姓,都需要一份大捷,安定人心啊!”


    東宮少傅莊輕敵看到《大楚邸報》,不由一歎,“小昏侯老師,果真是能打仗,並非紙上談兵。


    自古聖賢,能著書立說為一代大家,又能親自上馬征戰,寥寥無幾。小昏侯以《三國演義》立言,以平叛諸侯立功。實乃我輩之楷模!


    可歎我苦讀聖賢書數十載,精通儒道,卻至今一事無成。文不成,武不就,愧為太子之師!”


    “莊少傅莫要氣餒,你好歹也是太子少傅,日後的天子之師!...我等,卻連一個官身都沒有,更是羞煞慚愧,無地自容!”


    一群門閥士子們都是歎氣。


    “與其坐而論道,不如以身踐行!”


    “朝廷正在募兵,招募五萬新兵準備出戰,我等前往報名?!”


    “好,男兒當在沙場上建功立業!小昏侯已經官拜左將軍,立下戰功,恐怖官拜上將軍也是遲早的事。我們也不能窩在金陵城裏享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昏侯楚天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裏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裏璽並收藏小昏侯楚天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