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太子項天歌、楊睢、沈小妹、蕭筱等眾少年少女們,一個個帶著黑眼圈來到王侯學院。


    彼此相視一眼,淒淒慘慘,都是欲哭無淚。


    就這樣,還有什麽心思談感情。


    他們一迴家就哭訴,王侯學院的學業太難了,一天四五個時辰學起來太苦了。


    他們不想去王府學院,想換個輕鬆點的學院,聽說金陵書院就挺好的。


    士子儒生們一個個文雅,又有風度,每日在學院裏高談闊論,坐而論道,言談都是“之乎者也”,人生大道理。


    可是他們依然被家裏用大棒給逼著,被侍衛押送過來。


    因為金陵王侯、門閥、官宦們從一群新科進士那裏打聽到的消息,小昏侯鼓搗出來的新數學太強悍了,全是突破性的東西。


    就跟麻紙,晉升成為昏侯紙,兩者完全沒法比。


    一旦少年們學成,完全可以領先同齡足足一代,各個都能比肩東方粟、桑弘陽這兩位庚子科舉進士,令別的學子追之莫及。


    金陵城裏許多巨富、豪強人家,擠破頭都擠不進這所王侯學院來。


    他們這些王侯、門閥子弟,豈能坐失這樣的機會。


    再說了,還有二十名進士陪著少年們一起讀,有什麽學不會的。


    ...


    楚天秀在趕進度。


    第二堂課,他就開始小學的科普物理和化學。


    重力和引力、浮力、光線和日食月食、光和凹透鏡、熱和溫度、滑輪和齒輪....。


    “一群渣渣!”


    “戰鬥力太弱了!”


    楚天秀怒了。


    這明明是小學生的科普級別課程,你們一群十三四歲,甚至快十七八歲,學起來有這麽難嗎?!


    一群少年少女上課,都睜大了一雙迷迷糊糊的眼睛,聽的雲裏霧裏,不知所以。


    快要被氣死了。


    不過好在,他真正的目標也不是這群王侯少年。


    讓王侯少年們知道有這麽一迴事,有這些東西就足夠了。


    太子項天歌,還有各王侯、門閥的子孫們,日後將執掌大楚眾多的權力。讓這群人多一點見識,自然有好處。


    這二十名進士,才是他的教師種子。


    先把這二十名最能讀書的進士,教會教懂了。然後讓他們各自帶一群徒弟,在大楚皇朝開枝散葉,提升整個大楚皇朝的知識水準。


    有了這些科普知識,才能開啟一場工業革命!


    他可不想讓自己待在講台上一二十年,那還不被這群蠢豬給氣死。


    ...


    “重力和引力!”


    “萬物皆受引力。”


    “墜向地麵的曰‘重力’。”


    “星體之間,彼此靠引力吸引。如地球、月球、太陽,皆是如此。質量越重的引力越大,地、月都繞著太陽轉動。”


    “至於地球上,都被大地吸引,隻能落在地麵上。”


    楚天秀在講台上,淡淡的說著。


    反正他隻講一遍,其它隨緣了。


    實在學不會,迴去看教材吧。


    東方粟、桑弘陽和眾進士們都是瞠目結舌,渾身激動的顫栗。


    終於出現國試考題的真諦。


    小昏侯國試第三道考題,“木、銅、鐵,三物各一斤,同墜落,誰先落地?”


    雖然直覺上,鐵應該是最先落下來。


    但是,考慮到三物同等重量,又應該是一同落地。


    可究竟誰先落地,怎麽計算,這是一個大難題。


    “恩座,《尚書·虞書·堯典》上說。天圓如蓋,地如四方棋局。故曰,天圓地方!


    似乎和您的講解的‘地球’,有衝突?我們所站立的地方,是一個圓球?還是一個平躺的地麵?!”


    東方粟疑問道。


    “不錯!”


    眾進士們也是紛紛點頭。


    在大楚無數經典書籍的記載裏,都隻有“天圓地方”的描述,並沒有“球”的描述。


    大地應該就是平的,否則人何以立足?!


    如果是球狀,人就要往兩邊倒啊!


    “大地極為遼闊,數萬裏遠,所以大地圓弧並不明顯。人如螻蟻,僅僅半丈餘長,正常情況下感覺不到弧度的存在。


    數百裏之外,才能看到圓弧的出現。


    最好要在最平坦的海麵上去觀察。帆船出海,桅杆,從海麵漸漸下沉,便是大地圓弧存在的最大證據。”


    楚天秀隨口道。


    眾進士麵麵相覷,他們許多人畢生未曾見過海。


    “恩座所言正是,我是齊國鹽商,就住在海邊,小時候經常去海邊曬鹽。


    有船出海,都是船身先消失,桅杆最後落下。每次船迴,都是先見桅杆,再見船身。


    弟子在海邊曬鹽十餘年,從未想過,這裏麵居然有地球大道理。


    恩座這一說,弟子才幡然醒悟,這定然是大地圓形。視線被地麵給遮擋住了。


    恩座,可是曾經在海邊觀看帆船出海,悟得大道?!”


    東郭襄陽佩服的五體投地,道。


    “沒有。”


    楚天秀搖頭。


    這些知識,都是他上輩子,在小學和初中課本上學來的,科普常識性的東西。


    自從穿越到了大楚,他這小侯爺,這輩子連金陵城都沒遠離,最遠不過是百裏外的丹陽縣而已。


    眾進士們不由震驚。


    難道恩師,這是生而知之的聖人?


    這太強悍了。


    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夫子、孟子等先賢大儒,也不過如此了。


    物理化學課程,很多需要動手來操作、觀察,比單純的數學有意思多了。


    重力、浮力、光線,都可以用眼睛看到。


    不過,楚天秀很快發現沒有凹凸鏡。


    大楚皇朝的皇室和貴族,都是用打磨光滑的銅鏡來當做鏡子。


    沒有透明透光的玻璃,造不出凹凸鏡來折射光線,少年學子們想象不出凹凸鏡是做什麽用的。


    算了,跳過!


    等他有時間造出玻璃,才能造凹凸鏡。


    玻璃是個好東西,琉璃、鏡子,都能賺好多錢。賣給大楚那些貴族,買到西域諸國去,買給匈奴貴婦去,亮瞎他們的狗眼。


    還有,放大鏡、顯微鏡,這是看到細菌的關鍵,醫學院需要這東西。


    七到十倍放大的望遠鏡,打仗,軍用觀察的利器。有了這東西,哨兵可以輕鬆看到敵方的排兵布陣,還有各自情報。


    楚天秀嘿嘿一笑。


    這需要大批的人才,來研究玻璃。


    他得盡快把初中、高中級別的科普知識普及一下,然後開始上馬一批工業工程。


    到時候,他拉攏一批投資人,還有一群頂尖級的技術人才,開始在大楚皇朝跑馬圈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昏侯楚天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裏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裏璽並收藏小昏侯楚天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