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秀在金鑾殿的人群中東遊西逛,看看這宮裏有什麽好玩意。


    崔皇後拉著李虞談了好一會兒,終於放開她的手。皇宮大宴,來的王侯三公九卿命婦太多,都等著覲見皇後呢,也不好耽擱太久。


    李虞向皇後道了一聲告退,隨後懷疑的看了楚天秀一眼。


    楚天秀剛才和謝安然、沈萬寶、太子項天歌,金陵四大紈絝,湊在一起似乎聊的很起勁。


    隻是她正和皇後聊著,也無暇朝他們多看幾眼。


    “他們幾個剛才在聊什麽?”


    李虞低聲朝祖兒、狄兒問道。


    “隔得遠,沒聽清楚。好像提到了...元宵什麽的。姑爺可能約了他們,逛元宵燈會吧。”


    祖兒吃著宴席上的小吃糕點,塞得滿滿,搖頭道。


    “四大紈絝居然湊一起,定然想做壞事。”


    狄兒輕哼道。


    元宵節是舉城同慶的大日子,連平王府眾人都要去遊秦淮河,當然不能讓楚天秀不去。


    李虞有些不放心,叮囑道:“祖兒,元宵的時候你跟緊姑爺,別讓他獨自一人去遊秦淮河。”


    小昏侯的折騰能力非同一般。別人沒錢也就消停了,小昏侯沒錢也能搞出一堆事情來。


    而且人越多,小昏侯越有折騰的衝動。


    “嗯嗯!”


    祖兒連連點頭,牢牢記下來。


    ...


    金鑾殿上,眾公卿們幾乎都到了。


    九卿禦史大夫孔寒友,入宮赴宴,還帶著兩個弟子董賢良、晁方正為跟班隨從,蹭吃蹭喝,增長世麵。


    當然,最重要的是帶這兩名弟子,多結交一些王侯、公卿權貴,留個好印象。


    朝上當官,那是要官官相護,才能走得遠。


    否則,就憑董、晁兩個“鄉下”來的書生,在金陵城沒家世沒幫襯,在朝廷上沒有官員相助,想在朝廷想混個高官,難如登天。


    這不,皇宮大宴幾乎聚集了皇城裏所有最頂尖的一批權貴,是結交各方權貴的最好機會。


    “臣孔寒友,拜見太後,太後萬福安康!”


    孔寒友進了金鑾殿,立刻拜見沈太後。


    “嗯!”


    沈太後冷淡的點了點頭,“孔卿,入席就座!”


    孔寒友躬身拜完,知道太後不喜他,無奈,隻能告退。帶著兩個弟子,去拜皇後,引見其他官場同僚。


    沒轍啊,沈太後喜歡黃老之術,經常看道家經典,請金陵城的資深道士講解道經。


    對儒家那一套,向來不中意。


    ...


    楚天秀正在殿內人群中瞎逛。


    忽然,宮殿外聯袂進來兩名衣袂飄飄的老者。


    其中一名仙風道骨的清瘦道士,頭戴黃冠,身穿寬鬆道袍,披著鶴氅,宛若飛升之羽,鶴發童顏,儼然一副世外神仙的摸樣。


    另一名老者,卻是腰間左側懸著一口大葫蘆,右側一個青囊,身披白袍的老大夫,麵色紅潤,神采栩栩。


    這兩位老者,顯然都是名氣盛大,才步入殿內,便響起了眾多熱切的招唿聲。


    眾達官貴人們,紛紛朝兩位老者望去,一時驚喜。


    “哎呀,淳於老神仙。您老竟然來了金陵城,這是有好些年頭沒來了吧!可想死老夫了。待這大宴之後,定要去我府上喝一杯。”


    “李老神仙,您這閉關隱修多年,許久未見啊!終於舍得出關,在這凡塵走一走了。多年未見,老朽想念的緊啊!”


    金鑾殿內,竟然喧囂熱鬧起來。


    王侯三公九卿,許多人熱切的主動問候這兩名老者。


    當然了,孔寒友之類的大儒,自然是矜持,並未上前去招唿。


    楚天秀看到這兩名老者步入金鑾殿內,不由目光一亮,心中瞬間想起這兩位老神仙的記憶。


    這兩人,顯然並非王侯公卿,都隻是一介平民而已。


    但是,卻能進皇宮內,赴這皇宮大宴,卻是絕非尋常之輩。


    淳於純,大楚一代神醫,遊醫天下數十載。


    且不說他自己的醫術有多高明。


    光憑他的大徒弟宋邑,當世良醫,是宮廷禦醫首領,為皇帝和後宮診病。便知道他的醫術之高明。


    這位淳於純老神醫不願侍奉王侯,有諸侯王邀請也不去,隻在民間行走。


    這金陵城裏的達官貴人,就算是三公權貴,也有頭疼腦熱的時候。誰家有病人,不想請淳於純老神醫出手相救?


    淳於純在大楚皇朝,就是一尊四處遊走,漂不不定的活神仙。能否遇上,完全靠運氣。


    至於另一位,那名氣大的更別提了,簡直如雷貫耳。


    大楚以黃老之道治理朝政,連大臣們都主修黃老之術。


    這黃老之術,源於道家。


    大楚皇朝的道士,何止數萬之眾,唿風喚雨,遍布整個皇朝境內的百郡所有城鎮和鄉野,影響力極大。


    而道士之中,名望登峰造極之輩,無疑就是眼前這位李自然老神仙了。


    這兩位雖是鄉野平民,可在大楚皇朝的名氣和威望之高,卻是極少有人能望其項背,不亞於諸侯和公卿。


    楚天秀這位“小昏侯”,經常在金陵城裏到處閑逛和折騰,當然早就聽過兩位老神仙的鼎鼎大名。


    隻是,以前未曾和兩位老神仙打過交道而已。


    沒想到,在這皇宮大宴上,居然能看到他們兩人聯袂出席,也算是非常罕見了。


    “兩位老神仙居然有空入宮,哀家這是喜不自勝啊!”


    沈太後見了他們二人,麵色驚喜。


    “貧道李自然,給太後請安了!”


    “小臣淳於純給太後請安,太後這麵色紅潤,看來氣色不錯。”


    李自然和淳於純兩位老神仙,來到太後麵前,躬身施禮。


    “宋禦醫給哀家開了一些調養的方子,在兩年的精神是越發的好了。來人啊,快給兩位老神仙賜座。”


    沈太後笑道。


    立刻有老嬤嬤,安排兩位老神仙入席就坐,就在沈太後的旁邊,尊崇無比。


    也好方便,太後向他們說話。


    楚天秀眯著眼睛,不由琢磨起來。


    這老道士、老郎中,名氣不是一般的大啊!大楚的道士、大夫裏麵的首領級人物。


    就不知道,他們兩位的本事,夠不夠大了。


    本事大,才能有大用處。


    ...


    孔寒友站在遠處,看著兩人如此受尊崇的一幕,心中百味交際,說不出什麽滋味,暗暗搖了搖頭。


    一個裝神弄鬼的道士,一個大夫而已,居然受到滿朝上下,如此熱捧。


    沈太後對道士、對大夫,如此尊崇,對他這治國的大儒,卻不屑一顧。


    這儒家何日才能在大楚,大舉興盛起來?!


    “恩師勿要心憂,隻要能勸動皇上,遲早能推行儒術。”


    董賢良卻是淡定,低聲道。


    “哼,兩個學了小術的老朽而已,不值一提。我們儒生早已經遍布大楚,私塾學童莫不學儒術,遲早要推行天下。”


    晁方正也是不屑道。


    孔寒友看了這兩個年青氣盛的弟子一眼,卻還是歎了一口氣。


    他們還年青,或許能看到大楚皇朝,舉國上下尊崇儒家的一天。


    但是他老了,七八十歲為之苦苦追尋了一生,卻不知能否見到這一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昏侯楚天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裏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裏璽並收藏小昏侯楚天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