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遠揚聞言愧疚之心油然而生,若不是自己被奸人利用,正如老翁所言他日後成為一代明君聖主亦未可知,可如今卻是流落至此,有家不能迴,有娘不能認、、、、、、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白七、都是殷容兩個老賊狼狽為奸、互相勾結,害我全家,盜竊天下,此仇不報,我裴遠揚何顏苟活於世。如今我功力已恢複,此時不去雪仇更待何時?我先去崖頂殺了白七,再去找殷容報仇。想到這,裴遠揚對老者道:
“前輩,您對我二人的救命之恩,在下此生無以為報。隻是在下還有一事相求,還望前輩鼎力相助。”
“壯士切勿再言相救之事,舉手之勞何足掛齒。不知你還有何難處,隻要老朽能幫上忙,壯士但說無妨?”
“前輩,實不相瞞,我二人之所以淪落至此,乃是遭奸人陷害,有道是有仇不報非君子,何況此仇不共戴天。如今我所中之毒已解,功力也已恢複,我欲去找那仇人尋仇,隻是此去吉兇難料,這孩子還小,我不想帶他犯險,所以,懇請前輩能為在下代為照顧,待我殺得仇人,再來答謝您老的大恩大德。”
“這卻不難,這孩子伶俐可愛,老朽甚是喜愛,再說深山孤居,很是寂寥,正好有個伴兒。隻是老朽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前輩請講。”
“俗話說的好,冤家宜解不宜結,冤冤相報何時了?還望壯士甚思之。”
“前輩好意晚輩心領,隻是此等血海深仇由不得遠揚不報。”
“既如此,老朽就不多言了。隻是不知壯士此一去需多少時日?”
“多則半月,少則三五日必迴。”說完從胸口摸出那雙匕首遞於老翁道,“這是家慈生前留於在下的遺物,我將它交付於前輩,全當是信物,還望前輩能善加保管。”
“這個自然。”老翁道。
裴遠揚又看了一眼老翁眼中的嬰兒,深深的歎惜了一聲,而後辭別老翁向山下走去。
裴遠揚下山尋仇暫不提。
且說老翁答應裴遠揚代為照料嬰兒,待他大仇得報之後再迴來將孩子帶走,卻不曾想,裴遠揚一去竟如泥牛入海,音信全無。說是多則半月,少則三五日必迴,可一個月過去了,山下那條道依舊空空如也。又過得兩月,還是不見裴遠揚迴來。老翁甚是喜愛這個聰明伶俐的孩子,裴遠揚雖一去不迴,他也樂得和這小家夥多廝混些時日。
隻是小梅花鹿一天天長大,老梅花鹿的奶水已漸漸幹枯,小曼陀羅的吃食倒著實讓老翁犯了些難,他獨居深山,方圓數十裏不見一戶人家,就是想給他借得幾口奶水也是不能。
好在老翁頗有智慧,他尋得些鳥蛋,將其蒸成蛋糕,再混些野蜂蜜,小娃子倒吃得甚是歡喜。隔三差五,老人再將些許動物的心肝蒸熟,切成肉泥,混於蛋糕中喂了。
二人倒也相安無事,老翁采藥即背著嬰兒,一麵采藥一麵有一句沒一句的逗他閑聊,采藥迴來就讓他在藥堆裏爬來爬去,自己則拿藥杵加工藥材。一日采藥時,老翁突然想到這孩子還沒有名姓,是時正在采摘曼陀羅花,於是順口就道:“就叫你曼陀羅吧。嗬嗬,小曼陀羅,嗬嗬,小曼陀羅,嗬嗬。”
隔上一兩個月,老翁便到山下藥材店送次藥,順便到市集給他買些衣服、玩物,有相識的人見他背了個孩子,打趣道:“藥翁,好福氣啊,難不成晚來得子?孩子他娘是誰啊,是山上哪個洞裏的狐狸精啊?哈哈哈。”老翁微微一笑,並不作答,背了孩子,再迴到深山。
如此這般相安無事,又過得三兩個月,裴遠揚依舊毫無音信,孩子卻愈發見長,口中生齒,牙牙學語,也愈發顯得聰明可愛,每每逗得老翁笑得前仰後合。也是老翁多以仙藥補品喂養之,這孩子倒生長的極快,半歲有餘即蹣跚學步,再過得些時日竟真能走得幾步,雖然歪歪斜斜,一個不慎便會摔一跤,又跌跌撞撞了些時日,就走得有模有樣了。而這孩子開口說話更是早,第一個聲音便是“爺爺”,老翁一聽,竟喜極而泣,忍不住笑得老淚縱橫。
一老一幼祖孫二人在這於世隔絕的深山中過的怡然自得、情趣盎然。轉眼之間兩年多時光匆匆而過,當年嗷嗷待哺的繈褓中的嬰兒此時已是蹦蹦跳跳滿山跑的孩童,整日尋著老翁左右,不時幫老翁拿把藥材,遞塊毛巾,還煞有介事的幫爺爺倒水,老翁采藥時就將其背在藥樓中,一麵尋藥,一麵和他閑聊,樂的老翁終日合不攏嘴。不過更多的時侯倒讓老翁哭笑不得,小曼陀羅會不停的問東問西:
“爺爺,魚兒為何在水裏,它們不會被淹死嗎?為何鳥兒會飛,而羅羅不會?”
“爺爺,為何爺爺有胡子,而羅羅沒有?”
“爺爺,小鳥是從蛋殼裏麵出來的,羅羅也是從蛋殼裏麵出來的嗎?”
“爺爺,蜈蚣為什麽有那麽多隻腳,而羅羅隻有兩隻?”
“爺爺,、、、、、”
每每於此,老翁都被問的苦笑不得,可爺孫倆樂在其中。
且說這一日,老翁正背了小曼陀羅在山中尋藥,老翁突然感到內急,急於出恭。老翁心道:剛剛品嚐的蘆薈果然是攻下的好藥材,卻未料到如此猛烈,我隻是品嚐了些許,試試他的藥性,不想現在竟藥力發作,急著尋一隱蔽處了事。再一看背上的小曼陀羅,帶他出恭多有不便,可山中多有豺狼野獸,將他一人丟於這深山之中,自己又怎能放心,情急之下見身邊有一巨石高高聳起,石壁高有丈餘,石麵光滑。心道將小曼陀羅置於石頂,一般猛獸便也望塵莫及,想到此老翁便爬上巨石,將藥樓和小曼陀羅安置妥當, 又囑咐了小曼陀羅一句:“爺爺不迴來,小曼陀羅不許亂跑。”小曼陀羅滿口答應。老翁急急忙忙下得石來,尋了一隱蔽處開始大行其事。
那日正是晴空萬裏,蔚藍如洗得天空顯得深邃而神秘。正在此時,隻見蔚藍深處有一個火紅的圓點在天空中飄動,那圓點似是打著旋一點點飄近,圓點越來越大,越來越紅,慢慢的看清了,哪裏是什麽圓點,原來是一隻火紅色的大雕在天空悠閑的盤旋。那大雕本是在盤旋著接近地麵,待盤旋得幾個來迴,突然巨翅一偏,大尾一震,身體急劇下墜,如一團烈焰向地麵撲將下來。
小曼陀羅按照爺爺的囑托正安心的坐在小藥樓中梳理藥材,不時抬頭看一眼石下爺爺有沒有來接他,正在這時,小曼陀羅隻覺麵前風起,眼前一暗,緊接著藥樓猛的一動,小曼陀羅便覺自己被藥樓帶起,小曼陀羅心下大喜,是爺爺來了,因為每次爺爺背起藥樓時都是這種感覺,飄乎乎甚是受用。小曼陀羅起身叫道:“爺爺你迴來了!”
小曼陀羅卻不曾想,他起身看到的並不是爺爺熟悉的後背和白發,也沒有爺爺親昵地迴應,而是看到一隻巨大的鳥抓緊緊勾住藥簍,大抓碩大無比,每一趾都如小曼陀羅的胳膊般粗細,且堅硬如金鉤,藥簍竟被大抓生生刺透,抓尖閃著令人生畏的寒光。小曼陀羅再抬頭一看,隻覺明明蔚藍的天空瞬間竟變為火紅色,紅色的天空卻並不遙遠,天幕中布滿漂亮的紅色的羽毛,那些紅色的羽毛在風中閃閃飄動。小曼陀羅再向兩邊望去,隻見一對大如巨樹的翅膀正不緊不慢的上下扇動著,每一次扇動都如野獸怒吼般唿唿作響。再看前上方,一個好似鳥頭、卻比平常鳥頭大了不知幾百倍的鳥頭正緩緩左右擺動,觀察著四周的動靜。小曼陀羅不禁驚唿:“哇,好大一隻鳥啊!”
“前輩,您對我二人的救命之恩,在下此生無以為報。隻是在下還有一事相求,還望前輩鼎力相助。”
“壯士切勿再言相救之事,舉手之勞何足掛齒。不知你還有何難處,隻要老朽能幫上忙,壯士但說無妨?”
“前輩,實不相瞞,我二人之所以淪落至此,乃是遭奸人陷害,有道是有仇不報非君子,何況此仇不共戴天。如今我所中之毒已解,功力也已恢複,我欲去找那仇人尋仇,隻是此去吉兇難料,這孩子還小,我不想帶他犯險,所以,懇請前輩能為在下代為照顧,待我殺得仇人,再來答謝您老的大恩大德。”
“這卻不難,這孩子伶俐可愛,老朽甚是喜愛,再說深山孤居,很是寂寥,正好有個伴兒。隻是老朽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前輩請講。”
“俗話說的好,冤家宜解不宜結,冤冤相報何時了?還望壯士甚思之。”
“前輩好意晚輩心領,隻是此等血海深仇由不得遠揚不報。”
“既如此,老朽就不多言了。隻是不知壯士此一去需多少時日?”
“多則半月,少則三五日必迴。”說完從胸口摸出那雙匕首遞於老翁道,“這是家慈生前留於在下的遺物,我將它交付於前輩,全當是信物,還望前輩能善加保管。”
“這個自然。”老翁道。
裴遠揚又看了一眼老翁眼中的嬰兒,深深的歎惜了一聲,而後辭別老翁向山下走去。
裴遠揚下山尋仇暫不提。
且說老翁答應裴遠揚代為照料嬰兒,待他大仇得報之後再迴來將孩子帶走,卻不曾想,裴遠揚一去竟如泥牛入海,音信全無。說是多則半月,少則三五日必迴,可一個月過去了,山下那條道依舊空空如也。又過得兩月,還是不見裴遠揚迴來。老翁甚是喜愛這個聰明伶俐的孩子,裴遠揚雖一去不迴,他也樂得和這小家夥多廝混些時日。
隻是小梅花鹿一天天長大,老梅花鹿的奶水已漸漸幹枯,小曼陀羅的吃食倒著實讓老翁犯了些難,他獨居深山,方圓數十裏不見一戶人家,就是想給他借得幾口奶水也是不能。
好在老翁頗有智慧,他尋得些鳥蛋,將其蒸成蛋糕,再混些野蜂蜜,小娃子倒吃得甚是歡喜。隔三差五,老人再將些許動物的心肝蒸熟,切成肉泥,混於蛋糕中喂了。
二人倒也相安無事,老翁采藥即背著嬰兒,一麵采藥一麵有一句沒一句的逗他閑聊,采藥迴來就讓他在藥堆裏爬來爬去,自己則拿藥杵加工藥材。一日采藥時,老翁突然想到這孩子還沒有名姓,是時正在采摘曼陀羅花,於是順口就道:“就叫你曼陀羅吧。嗬嗬,小曼陀羅,嗬嗬,小曼陀羅,嗬嗬。”
隔上一兩個月,老翁便到山下藥材店送次藥,順便到市集給他買些衣服、玩物,有相識的人見他背了個孩子,打趣道:“藥翁,好福氣啊,難不成晚來得子?孩子他娘是誰啊,是山上哪個洞裏的狐狸精啊?哈哈哈。”老翁微微一笑,並不作答,背了孩子,再迴到深山。
如此這般相安無事,又過得三兩個月,裴遠揚依舊毫無音信,孩子卻愈發見長,口中生齒,牙牙學語,也愈發顯得聰明可愛,每每逗得老翁笑得前仰後合。也是老翁多以仙藥補品喂養之,這孩子倒生長的極快,半歲有餘即蹣跚學步,再過得些時日竟真能走得幾步,雖然歪歪斜斜,一個不慎便會摔一跤,又跌跌撞撞了些時日,就走得有模有樣了。而這孩子開口說話更是早,第一個聲音便是“爺爺”,老翁一聽,竟喜極而泣,忍不住笑得老淚縱橫。
一老一幼祖孫二人在這於世隔絕的深山中過的怡然自得、情趣盎然。轉眼之間兩年多時光匆匆而過,當年嗷嗷待哺的繈褓中的嬰兒此時已是蹦蹦跳跳滿山跑的孩童,整日尋著老翁左右,不時幫老翁拿把藥材,遞塊毛巾,還煞有介事的幫爺爺倒水,老翁采藥時就將其背在藥樓中,一麵尋藥,一麵和他閑聊,樂的老翁終日合不攏嘴。不過更多的時侯倒讓老翁哭笑不得,小曼陀羅會不停的問東問西:
“爺爺,魚兒為何在水裏,它們不會被淹死嗎?為何鳥兒會飛,而羅羅不會?”
“爺爺,為何爺爺有胡子,而羅羅沒有?”
“爺爺,小鳥是從蛋殼裏麵出來的,羅羅也是從蛋殼裏麵出來的嗎?”
“爺爺,蜈蚣為什麽有那麽多隻腳,而羅羅隻有兩隻?”
“爺爺,、、、、、”
每每於此,老翁都被問的苦笑不得,可爺孫倆樂在其中。
且說這一日,老翁正背了小曼陀羅在山中尋藥,老翁突然感到內急,急於出恭。老翁心道:剛剛品嚐的蘆薈果然是攻下的好藥材,卻未料到如此猛烈,我隻是品嚐了些許,試試他的藥性,不想現在竟藥力發作,急著尋一隱蔽處了事。再一看背上的小曼陀羅,帶他出恭多有不便,可山中多有豺狼野獸,將他一人丟於這深山之中,自己又怎能放心,情急之下見身邊有一巨石高高聳起,石壁高有丈餘,石麵光滑。心道將小曼陀羅置於石頂,一般猛獸便也望塵莫及,想到此老翁便爬上巨石,將藥樓和小曼陀羅安置妥當, 又囑咐了小曼陀羅一句:“爺爺不迴來,小曼陀羅不許亂跑。”小曼陀羅滿口答應。老翁急急忙忙下得石來,尋了一隱蔽處開始大行其事。
那日正是晴空萬裏,蔚藍如洗得天空顯得深邃而神秘。正在此時,隻見蔚藍深處有一個火紅的圓點在天空中飄動,那圓點似是打著旋一點點飄近,圓點越來越大,越來越紅,慢慢的看清了,哪裏是什麽圓點,原來是一隻火紅色的大雕在天空悠閑的盤旋。那大雕本是在盤旋著接近地麵,待盤旋得幾個來迴,突然巨翅一偏,大尾一震,身體急劇下墜,如一團烈焰向地麵撲將下來。
小曼陀羅按照爺爺的囑托正安心的坐在小藥樓中梳理藥材,不時抬頭看一眼石下爺爺有沒有來接他,正在這時,小曼陀羅隻覺麵前風起,眼前一暗,緊接著藥樓猛的一動,小曼陀羅便覺自己被藥樓帶起,小曼陀羅心下大喜,是爺爺來了,因為每次爺爺背起藥樓時都是這種感覺,飄乎乎甚是受用。小曼陀羅起身叫道:“爺爺你迴來了!”
小曼陀羅卻不曾想,他起身看到的並不是爺爺熟悉的後背和白發,也沒有爺爺親昵地迴應,而是看到一隻巨大的鳥抓緊緊勾住藥簍,大抓碩大無比,每一趾都如小曼陀羅的胳膊般粗細,且堅硬如金鉤,藥簍竟被大抓生生刺透,抓尖閃著令人生畏的寒光。小曼陀羅再抬頭一看,隻覺明明蔚藍的天空瞬間竟變為火紅色,紅色的天空卻並不遙遠,天幕中布滿漂亮的紅色的羽毛,那些紅色的羽毛在風中閃閃飄動。小曼陀羅再向兩邊望去,隻見一對大如巨樹的翅膀正不緊不慢的上下扇動著,每一次扇動都如野獸怒吼般唿唿作響。再看前上方,一個好似鳥頭、卻比平常鳥頭大了不知幾百倍的鳥頭正緩緩左右擺動,觀察著四周的動靜。小曼陀羅不禁驚唿:“哇,好大一隻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