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之奈何?”
坐在黃金神座上的東君,驀然搖了搖頭。
“是啊,如之奈何!”
盤坐眾魔淵深處的西君,冷冷的看了一眼,兀自戰戰兢兢的黑水玄蛇,眸中一絲厲芒閃過。
顯而易見,麵對鬼首與黑水玄蛇,這兩個“蠢物‘的壞事,無論是東君還是西君,都會給它們一個教訓。
當然,不會要它們的命,卻絕對能讓兩頭‘蠢物’,知道什麽叫疼。
任是它們皮糙肉厚,但在東君、西君這兩位至強麵前,也隻能成為繞指柔。
東君道:“這個異數,或許會成為禍害。”
“隻可惜,讓他逃了,當時應該由我親自出手的。”
見到東君竟有一點懊悔,西君嗬嗬一笑,道:“這話,你也就是現在說說,當時的你,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出手的。”
?
“你坐鎮眾神殿,為的還不是防著我走出眾魔淵。你要是為了異數,親自出手,眾魔淵失了監察,你就不怕我從中作梗?”
“你怕,所以你不會離開你的黃金神座,正因為你怕,我也不會離開眾魔淵。”
東君麵色一沉,雖不想承認,可西君的這番話,一字一句都切中了要害,讓他無可辯駁。
身為一方世界的巔峰強者,東君有著他的驕傲,有些事可以做假,有些事是不能做假的,這是他的底線。
而且,有著西君這個死對頭掣肘,東君確實憑空多了許多顧慮,牽一發而動全身,由不得東君不小心謹慎。
西君惡劣的一笑,道:“哈哈哈,你果然是怕我走出眾魔淵啊!”
東君冷冷的看著,地淵下的那張可惡麵孔,一言不發,隻是冷淡之極的看著。
笑過之後,自覺沒趣的西君,咧了咧嘴:“東君,你我彼此相爭,分分合合,也有一兩萬年了吧?”
東君眼瞼低垂,道:“兩萬五千年前,你我修成大法力後,曾有過幾次交手,互有勝負。”
“此後,你我分東西而治,我為東極,你為西極,直至今時今日。”
東君緩緩道:“這些,都是陳年往事了,你問這個幹甚?”
“陳年往事嗎?”
西君幽幽道:“你說的這些,至今想來,還猶在昨日一般。當時你我初成大法力,自恃世間主宰。”
“為了爭奪世界的最終權柄,你我可真是一陣好鬥,從天上打到地上,戰火遍及世界,差點沒把世界打碎。”
“我為了贏你,可是費盡了心機,設下三十五道劫數。而你確實了得,生生踏破了三十五道劫數。”
“想想那時的你我,雖然法力不及現在,可那時沒有顧慮,你我爭鬥,酣暢淋漓,非死即生,在生死間尋覓生機。”
說到這裏,西君停頓了一下,譏誚道:“真懷念,你我當初沒有顧忌,肆意交手的那段時光。”
東君靜靜地聽著西君的話,道:“你我執掌世界權柄,權責貴重,自然不能再想以往一般‘胡鬧’下去。”
“當時,要不是你我有著天運,劃分東西兩境,再不分輕重的鬥下去,等到天運盡時,你我還有命在?”
“這世界是公平的,得到多少,就會失去多少。對這一點,我早在兩萬五千年前,就看的清清楚楚了。”
西君道:“嗬嗬,是啊,得到多少,就會失去多少,你這話說的,可謂真知灼見矣!”
“東極,我與你爭鬥了這些年,一直不分勝負,說實話……我已經有些厭倦了。”
“厭倦?”東君眼睛一眯,等著西君接來下的話。
西君道:“咱們不妨賭一下,如何?”
“把所有的籌碼,全都壓上,咱們一把賭輸贏。”
東君道:“聽起來,似乎很有趣,說說……咱們怎麽個賭法?”
西君道:“咱們,就以那個‘異數’作賭。”
“就看咱們,誰能搶先一步,將那個’異數‘找出來。贏家通吃,輸家離開這方世界,另尋一落腳之地。”
遨遊虛空,這是隻有古神級數之上,才有的能為。可抵達地隻級數以後,也能在虛空間生存,隻是不能長時間滯留。
“如何?”
西君言語暗藏機鋒,咄咄逼人。
東君聽到西君的賭注後,稍稍沉吟了一會兒,就有了決斷,道:“好,就按你說的賭一把。”
“贏家通吃,輸家要離開這方世界,這個賭,我接了!”
西君拋出賭注,儼然是一副孤注一擲的模樣。東君要是不接,首先就弱了聲勢,介時此消彼長,不能不接。
在東君看來,西君的這個餌,屬實有些誘惑,值得他冒一下險。
若是能在這場賭局中,贏過西君,東君就能接過西君的權柄,以這方小青山界成道。
如此一來,就能成就世界之主的位格,這可是東君多年來的夙願。
尤其是似小青山界一般的頂尖小千世界,其實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
要是小青山界晉升中千世界,作為世界之主的東君,得到世界本源加身,甚至能成為堪比不朽古神的大能者。
世界之道,在三千大道之中,不失為一條堂皇大道,中千世界主為古神業位,大千世界主為神聖業位。
而神聖者,乃為大羅道業!
雖然由小千世界晉升中千世界,再由中千世界晉升大千世界,其中的幾率,隻有億萬萬分之一,可終究是一條道途,
西君輕聲一笑,道:“好,很好,既然你接了,那咱們就三擊掌,定下賭注。”
東君伸出手掌,當空虛拍,道:“好,三擊掌,定賭注,”
這兩位小千世界的至強者,隔著虛空,神念一觸即分,隨後遙遙傳出三下擊掌聲,算是定下此事。
有著賭約在前,不論是東君,還是西君,都不可能再給’異數‘逃脫的機會。
這終究是東君、西君的主場,隻要這二位舍得付出代價,就是將這方世界所有生靈,挨個檢查一遍,都不是不可能。
隻是,這個過程,極需要時間,一時半刻,是辦不到的。
——————
有豳氏,紀府,
‘紀文’躺在竹床上,懵懵懂懂的觀察著周遭,審視著周遭。
他目光清澈無比,初生的眸光,猶如剪水,不帶一點汙垢,純粹而又幹淨。
“這次轉世,總的來說是成功的!“
就在‘紀文’打量著周匝的時候,他眉心祖竅之中,一枚明珠虛影,逐步溫養著他的元神性靈。
身為陸地神仙的分神,‘紀文’的本質生來極高,純陽神仙之下,對他而言毫無難度。
隻要姒伯陽按部就班的修行,大地遊仙對他都隻是積累就能達到的級數。
不要小看大地遊仙級數,這已是小千世界天花板中的天花板,在中千世界都不能算是弱者,
正因如此,姒伯陽才敢以分神降臨小青山界,實力強悍如他,有著進退自如的餘地。
“不過,進退自如是進退自如,可這次投胎,雖然有了修行之基,可是此時肉身筋骨還未長成,精血元氣更是少的可憐。”
“對於現在的我來說,這一具血肉元胎,自保堪憂,隻是一個累贅。”姒伯陽在心頭,如是想著。
可就是這麽一個累贅,還是姒伯陽花費巨大代價得來的。他要沒有這個血肉元胎作為軀殼,早就被東君、西君循跡找到。
當然,這一尊血肉元胎,對姒伯陽最大的作用,除了讓他這具第二元神徹底成形以外。
就是為姒伯陽遮掩,他不屬於此世的氣息。
姒伯陽強則強矣,可元神不屬於此方世界,沒有什麽特殊手段,一出世就會被天雷轟殛。
不要小看小千世界的雷罰,就是姒伯陽全盛之時,都不會願意麵對小千世界的雷罰。
帶著小千世界本源的雷霆,每一擊應對起來,都要慎之又慎。
那狂暴的力量,沒有一掌壓服一座小千世界的力量,絕不要輕易觸碰,不然就是自取其辱。
畢竟,麵對小千世界本源力量的反擊,等閑正神都要灰頭土臉,何況姒伯陽此時隻是一道分神降臨。
事實證明,不枉姒伯陽花費如此大的代價,確實是值得這個代價。
不說別的,隻說姒伯陽這次以元陽之身,參透先天胎息狀態的修行,他就不白來小青山界走一遭。
哪怕此時,被小青山界的至強循跡而來,壞了他的元陽之身,滅了他的分神,也不算是賠的血本無歸。
他從中得到的益處,可不是一點半點。不是誰都有機緣,以初生的元陽之身,參悟先天一炁造化之妙的。
人之一身,由一點元精所孕,這一點元精,可稱為‘造化之精’,亦能稱之‘先天元精’,堪為人之一身,生身之至寶,
隻是這一點先天元精,隨著人的出生、成長,與後天靈機的交感,漸漸被汙染,轉為後天元精,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
而這也是為何,煉氣修行人提倡要早早修行的緣故,煉氣士就是要趁先天元精尚未完全失去時。
吞吐天地靈機,穩固肉身中的一點先天元精,混合元精、元炁、元神三寶,煉就長生不壞之身。
尤其是姒伯陽這一次,直接以初生元陽之神修行,中間沒有胎中之謎作為劫難,先天起點之高,可謂是得天獨厚。
這還不算最重要的,對姒伯陽這等層次的人物而言,以初生元陽之軀修行,何嚐不是一個全新的體驗。
以初生元陽之軀,參悟先天一炁之妙諦,讓姒伯陽有機會在煉虛合道之下,奠定堅實無比的基礎。
然而,再大的好處,也需要時間消化,姒伯陽怕就怕,在他消化所得的時候,壞了這具元胎。
以這具血肉元胎的孱弱,任何一個成年人,都能輕鬆擺布他。就是姒伯陽有幾分元神力量,必要時可以自保。
可這一份元神之力,就是無根之源,無本之木,用一分少一分,在姒伯陽能真正入定修行之前,元神之力是無法補充的。
“或許,這具元陽之身,不適合修行金丹大道,時不我予,沒有自保的力量,總覺得有些不安全。”
金丹大道是性命交修的法門,性命兼顧,看似前途無量,可姒伯陽根本沒機會,立即走上這條路。
以初生的元陽之身,要想筋骨長開,達到能築基煉己、煉精化炁的程度,可就真是有的等了。
沒有七八年時間,姒伯陽的這具元陽之身,根本就沒法大用,
“或許,應該轉修一路錘煉神元的法門,如今精元、炁元之法不合時宜,唯有神元之法,能以初生的元陽之身修行。”
“神元之法,”
姒伯陽神照虛空,入冥冥大定,三千道藏之法,在他心頭浮現,
一篇篇長生法門,一道道神通練法,三千道藏之內,每一道藏都能演化無數法門、神通。
每一法門、神通,又能從中演生玄妙術法。
最後,一卷《太上洞淵三昧帝心正印》的法門,深深的烙印在姒伯陽的心神上。
“此神咒玉章,乃三昧帝心,光明正印,太極妙本,紫微真人。能破冤魔心,能救鬼趣苦,能消萬災劫,能集萬福祥。”
“功德無邊,不可思議。持此咒印,利益人天,度諸有情,齊登聖果!”
這一卷《太上洞淵三昧帝心光明正印》,開篇就說這一法門之高明,講其修行至極,有望煉虛合道,證得先天聖果。
這法門不修精元,不練炁元,隻是修持神元,將神元打磨的圓滿,元神出遊,日月星辰,千萬裏山河,都在咫尺之間。
這就是神元修行之妙,對於修煉神元之人來說,人力有時窮,可心力卻無窮盡。
人力難以須臾萬裏,而心力無窮,不要說須臾萬裏,就是須臾萬萬裏,也就彈指之間,
這就是神元之妙,論及物理上的破壞,神元遠遜於精元、炁元。可論及神異不可思議,神元之妙卻又遠甚精、炁。
姒伯陽默誦法門,這一卷《太上洞淵三昧帝心光明正印》,其中經義博大精深,以姒伯陽的道行,一時都難以揣度通透。
此法門臻圓滿後,就能觸類旁通,神元反哺精、炁兩道,一點點讓精氣神三寶趨向於一致。
神足則氣完,氣完則精滿,精氣神相生,就是‘金肌玉骨萬道全,堅固金剛形不壞’之身。
坐在黃金神座上的東君,驀然搖了搖頭。
“是啊,如之奈何!”
盤坐眾魔淵深處的西君,冷冷的看了一眼,兀自戰戰兢兢的黑水玄蛇,眸中一絲厲芒閃過。
顯而易見,麵對鬼首與黑水玄蛇,這兩個“蠢物‘的壞事,無論是東君還是西君,都會給它們一個教訓。
當然,不會要它們的命,卻絕對能讓兩頭‘蠢物’,知道什麽叫疼。
任是它們皮糙肉厚,但在東君、西君這兩位至強麵前,也隻能成為繞指柔。
東君道:“這個異數,或許會成為禍害。”
“隻可惜,讓他逃了,當時應該由我親自出手的。”
見到東君竟有一點懊悔,西君嗬嗬一笑,道:“這話,你也就是現在說說,當時的你,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出手的。”
?
“你坐鎮眾神殿,為的還不是防著我走出眾魔淵。你要是為了異數,親自出手,眾魔淵失了監察,你就不怕我從中作梗?”
“你怕,所以你不會離開你的黃金神座,正因為你怕,我也不會離開眾魔淵。”
東君麵色一沉,雖不想承認,可西君的這番話,一字一句都切中了要害,讓他無可辯駁。
身為一方世界的巔峰強者,東君有著他的驕傲,有些事可以做假,有些事是不能做假的,這是他的底線。
而且,有著西君這個死對頭掣肘,東君確實憑空多了許多顧慮,牽一發而動全身,由不得東君不小心謹慎。
西君惡劣的一笑,道:“哈哈哈,你果然是怕我走出眾魔淵啊!”
東君冷冷的看著,地淵下的那張可惡麵孔,一言不發,隻是冷淡之極的看著。
笑過之後,自覺沒趣的西君,咧了咧嘴:“東君,你我彼此相爭,分分合合,也有一兩萬年了吧?”
東君眼瞼低垂,道:“兩萬五千年前,你我修成大法力後,曾有過幾次交手,互有勝負。”
“此後,你我分東西而治,我為東極,你為西極,直至今時今日。”
東君緩緩道:“這些,都是陳年往事了,你問這個幹甚?”
“陳年往事嗎?”
西君幽幽道:“你說的這些,至今想來,還猶在昨日一般。當時你我初成大法力,自恃世間主宰。”
“為了爭奪世界的最終權柄,你我可真是一陣好鬥,從天上打到地上,戰火遍及世界,差點沒把世界打碎。”
“我為了贏你,可是費盡了心機,設下三十五道劫數。而你確實了得,生生踏破了三十五道劫數。”
“想想那時的你我,雖然法力不及現在,可那時沒有顧慮,你我爭鬥,酣暢淋漓,非死即生,在生死間尋覓生機。”
說到這裏,西君停頓了一下,譏誚道:“真懷念,你我當初沒有顧忌,肆意交手的那段時光。”
東君靜靜地聽著西君的話,道:“你我執掌世界權柄,權責貴重,自然不能再想以往一般‘胡鬧’下去。”
“當時,要不是你我有著天運,劃分東西兩境,再不分輕重的鬥下去,等到天運盡時,你我還有命在?”
“這世界是公平的,得到多少,就會失去多少。對這一點,我早在兩萬五千年前,就看的清清楚楚了。”
西君道:“嗬嗬,是啊,得到多少,就會失去多少,你這話說的,可謂真知灼見矣!”
“東極,我與你爭鬥了這些年,一直不分勝負,說實話……我已經有些厭倦了。”
“厭倦?”東君眼睛一眯,等著西君接來下的話。
西君道:“咱們不妨賭一下,如何?”
“把所有的籌碼,全都壓上,咱們一把賭輸贏。”
東君道:“聽起來,似乎很有趣,說說……咱們怎麽個賭法?”
西君道:“咱們,就以那個‘異數’作賭。”
“就看咱們,誰能搶先一步,將那個’異數‘找出來。贏家通吃,輸家離開這方世界,另尋一落腳之地。”
遨遊虛空,這是隻有古神級數之上,才有的能為。可抵達地隻級數以後,也能在虛空間生存,隻是不能長時間滯留。
“如何?”
西君言語暗藏機鋒,咄咄逼人。
東君聽到西君的賭注後,稍稍沉吟了一會兒,就有了決斷,道:“好,就按你說的賭一把。”
“贏家通吃,輸家要離開這方世界,這個賭,我接了!”
西君拋出賭注,儼然是一副孤注一擲的模樣。東君要是不接,首先就弱了聲勢,介時此消彼長,不能不接。
在東君看來,西君的這個餌,屬實有些誘惑,值得他冒一下險。
若是能在這場賭局中,贏過西君,東君就能接過西君的權柄,以這方小青山界成道。
如此一來,就能成就世界之主的位格,這可是東君多年來的夙願。
尤其是似小青山界一般的頂尖小千世界,其實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
要是小青山界晉升中千世界,作為世界之主的東君,得到世界本源加身,甚至能成為堪比不朽古神的大能者。
世界之道,在三千大道之中,不失為一條堂皇大道,中千世界主為古神業位,大千世界主為神聖業位。
而神聖者,乃為大羅道業!
雖然由小千世界晉升中千世界,再由中千世界晉升大千世界,其中的幾率,隻有億萬萬分之一,可終究是一條道途,
西君輕聲一笑,道:“好,很好,既然你接了,那咱們就三擊掌,定下賭注。”
東君伸出手掌,當空虛拍,道:“好,三擊掌,定賭注,”
這兩位小千世界的至強者,隔著虛空,神念一觸即分,隨後遙遙傳出三下擊掌聲,算是定下此事。
有著賭約在前,不論是東君,還是西君,都不可能再給’異數‘逃脫的機會。
這終究是東君、西君的主場,隻要這二位舍得付出代價,就是將這方世界所有生靈,挨個檢查一遍,都不是不可能。
隻是,這個過程,極需要時間,一時半刻,是辦不到的。
——————
有豳氏,紀府,
‘紀文’躺在竹床上,懵懵懂懂的觀察著周遭,審視著周遭。
他目光清澈無比,初生的眸光,猶如剪水,不帶一點汙垢,純粹而又幹淨。
“這次轉世,總的來說是成功的!“
就在‘紀文’打量著周匝的時候,他眉心祖竅之中,一枚明珠虛影,逐步溫養著他的元神性靈。
身為陸地神仙的分神,‘紀文’的本質生來極高,純陽神仙之下,對他而言毫無難度。
隻要姒伯陽按部就班的修行,大地遊仙對他都隻是積累就能達到的級數。
不要小看大地遊仙級數,這已是小千世界天花板中的天花板,在中千世界都不能算是弱者,
正因如此,姒伯陽才敢以分神降臨小青山界,實力強悍如他,有著進退自如的餘地。
“不過,進退自如是進退自如,可這次投胎,雖然有了修行之基,可是此時肉身筋骨還未長成,精血元氣更是少的可憐。”
“對於現在的我來說,這一具血肉元胎,自保堪憂,隻是一個累贅。”姒伯陽在心頭,如是想著。
可就是這麽一個累贅,還是姒伯陽花費巨大代價得來的。他要沒有這個血肉元胎作為軀殼,早就被東君、西君循跡找到。
當然,這一尊血肉元胎,對姒伯陽最大的作用,除了讓他這具第二元神徹底成形以外。
就是為姒伯陽遮掩,他不屬於此世的氣息。
姒伯陽強則強矣,可元神不屬於此方世界,沒有什麽特殊手段,一出世就會被天雷轟殛。
不要小看小千世界的雷罰,就是姒伯陽全盛之時,都不會願意麵對小千世界的雷罰。
帶著小千世界本源的雷霆,每一擊應對起來,都要慎之又慎。
那狂暴的力量,沒有一掌壓服一座小千世界的力量,絕不要輕易觸碰,不然就是自取其辱。
畢竟,麵對小千世界本源力量的反擊,等閑正神都要灰頭土臉,何況姒伯陽此時隻是一道分神降臨。
事實證明,不枉姒伯陽花費如此大的代價,確實是值得這個代價。
不說別的,隻說姒伯陽這次以元陽之身,參透先天胎息狀態的修行,他就不白來小青山界走一遭。
哪怕此時,被小青山界的至強循跡而來,壞了他的元陽之身,滅了他的分神,也不算是賠的血本無歸。
他從中得到的益處,可不是一點半點。不是誰都有機緣,以初生的元陽之身,參悟先天一炁造化之妙的。
人之一身,由一點元精所孕,這一點元精,可稱為‘造化之精’,亦能稱之‘先天元精’,堪為人之一身,生身之至寶,
隻是這一點先天元精,隨著人的出生、成長,與後天靈機的交感,漸漸被汙染,轉為後天元精,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
而這也是為何,煉氣修行人提倡要早早修行的緣故,煉氣士就是要趁先天元精尚未完全失去時。
吞吐天地靈機,穩固肉身中的一點先天元精,混合元精、元炁、元神三寶,煉就長生不壞之身。
尤其是姒伯陽這一次,直接以初生元陽之神修行,中間沒有胎中之謎作為劫難,先天起點之高,可謂是得天獨厚。
這還不算最重要的,對姒伯陽這等層次的人物而言,以初生元陽之軀修行,何嚐不是一個全新的體驗。
以初生元陽之軀,參悟先天一炁之妙諦,讓姒伯陽有機會在煉虛合道之下,奠定堅實無比的基礎。
然而,再大的好處,也需要時間消化,姒伯陽怕就怕,在他消化所得的時候,壞了這具元胎。
以這具血肉元胎的孱弱,任何一個成年人,都能輕鬆擺布他。就是姒伯陽有幾分元神力量,必要時可以自保。
可這一份元神之力,就是無根之源,無本之木,用一分少一分,在姒伯陽能真正入定修行之前,元神之力是無法補充的。
“或許,這具元陽之身,不適合修行金丹大道,時不我予,沒有自保的力量,總覺得有些不安全。”
金丹大道是性命交修的法門,性命兼顧,看似前途無量,可姒伯陽根本沒機會,立即走上這條路。
以初生的元陽之身,要想筋骨長開,達到能築基煉己、煉精化炁的程度,可就真是有的等了。
沒有七八年時間,姒伯陽的這具元陽之身,根本就沒法大用,
“或許,應該轉修一路錘煉神元的法門,如今精元、炁元之法不合時宜,唯有神元之法,能以初生的元陽之身修行。”
“神元之法,”
姒伯陽神照虛空,入冥冥大定,三千道藏之法,在他心頭浮現,
一篇篇長生法門,一道道神通練法,三千道藏之內,每一道藏都能演化無數法門、神通。
每一法門、神通,又能從中演生玄妙術法。
最後,一卷《太上洞淵三昧帝心正印》的法門,深深的烙印在姒伯陽的心神上。
“此神咒玉章,乃三昧帝心,光明正印,太極妙本,紫微真人。能破冤魔心,能救鬼趣苦,能消萬災劫,能集萬福祥。”
“功德無邊,不可思議。持此咒印,利益人天,度諸有情,齊登聖果!”
這一卷《太上洞淵三昧帝心光明正印》,開篇就說這一法門之高明,講其修行至極,有望煉虛合道,證得先天聖果。
這法門不修精元,不練炁元,隻是修持神元,將神元打磨的圓滿,元神出遊,日月星辰,千萬裏山河,都在咫尺之間。
這就是神元修行之妙,對於修煉神元之人來說,人力有時窮,可心力卻無窮盡。
人力難以須臾萬裏,而心力無窮,不要說須臾萬裏,就是須臾萬萬裏,也就彈指之間,
這就是神元之妙,論及物理上的破壞,神元遠遜於精元、炁元。可論及神異不可思議,神元之妙卻又遠甚精、炁。
姒伯陽默誦法門,這一卷《太上洞淵三昧帝心光明正印》,其中經義博大精深,以姒伯陽的道行,一時都難以揣度通透。
此法門臻圓滿後,就能觸類旁通,神元反哺精、炁兩道,一點點讓精氣神三寶趨向於一致。
神足則氣完,氣完則精滿,精氣神相生,就是‘金肌玉骨萬道全,堅固金剛形不壞’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