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雲:“汪罔氏(防風氏)之君,守封、禺之山。


    ——————


    正室之內,


    姒伯陽與伊摯二人相談甚歡,一時竟忘了時辰。


    先是伊摯講述強兵之法,引得姒伯陽談性大發,與伊摯討論個中細節。


    有時,姒伯陽聽的入迷,情不自禁的暢然而笑。有時,姒伯陽不住搖頭,擊節無言。


    時喜,時怒,是憂,時愁。


    到最來,姒伯陽與伊摯的話題,一度不再局限於強兵之上。


    二人談天說地,自兵事而起,講權謀、說陰陽、論形勢,道技巧,其間夾雜旁門技藝,無所不包。


    無論什麽話題,姒伯陽與伊摯都能說個大致。


    姒伯陽神色從容,侃侃而談,時有驚人之語,讓伊摯麵露驚歎,不住頷首點頭。


    以至於伊摯都禁不住為之歎服,暗道:“這位姒首,著實不凡呐!”


    對於姒伯陽的博學,以及見識,伊摯是由衷的敬佩。伊摯自詡當世人傑,眼界已然極其不凡。


    但遇到姒伯陽,卻不得不對姒伯陽,說上一個‘服’字。


    “莫非,這就是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行?”


    伊摯自有機遇,但是他能有著今時今日的成就,先天秉性占一方麵,卻也少不得後天際遇。


    正是先天與後天的因緣際會,才成就了伊摯。讓伊摯成為,連蹇渠這般心高氣傲之輩,都自歎不服的大才。


    或許,就是因為自家際遇之玄奇,伊摯才對姒伯陽這等天生不凡的人物,有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若有若無的敬畏之心。


    “都說這位山陰首領,出世之時口含寶玉,乃是天賦異稟,生有異象之輩。”


    一念之此,伊摯不知何時,竟有一些走神:“如今看其風度氣魄,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呐!”


    這一次見麵,姒伯陽帶給伊摯的震撼著實不小。


    二人從天文地理,人物經史,再到人王聖德、古皇玄秘。但凡是能說的,姒伯陽都能說個一二。


    開始的時候,伊摯還能仗著眼界開闊,年輕的時候,周遊列國,積攢下的見識,讓姒伯陽啞口無言。


    可是當姒伯陽完全適應,並且掌握了二者交流的節奏後。伊摯便隻有一邊坐著的份,甚至有時連話都插不上。


    隻用幾個時辰不到,隻看姒伯陽表現出來的談吐,就徹底讓伊摯,不敢小覷這位年輕的氏族首領,大越未來的開國之君。


    伊摯心頭劇震:“果然,能讓蹇渠甘為門下鷹犬的山陰首領,確實非同一般呐!”


    伊摯不知道,姒伯陽執掌造化玉碟,參悟三千道法,自身智慧靈魄,早已邁入一個超凡的層次。


    有著如此智慧的姒伯陽,將前世今生的記憶精華,融為一爐。再不斷為其添柴加火,讓自身愈發精明通透。


    可以說,元神清淨,一靈不昧!


    這是道門煉氣道的優勢所在,若無超然的智慧神魄,如何能演算天機,承載天機的反噬。


    而精通《天子望氣術》、《文王後天八卦》,在易道之上有著不俗造詣的姒伯陽,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所以,伊摯眼中的姒伯陽,仿佛被一層迷霧籠罩,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莫不讓人敬畏,猶如日月經天,不可捉摸。


    正室之中,燭光亮起,贏弱的燭火,在燈盞上徐徐跳動。姒伯陽的背影,在燭光的映照下,顯得異常的高大偉岸。


    看著姒伯陽的身影,伊摯心有觸動,脫口道:“姒首,如龍耶!”


    迴過神來,伊摯迎著姒伯陽詫異的目光,端端正正的拱手,道:“龍者,乘風雲而上九天,非姒首這等人物莫屬。”


    對於伊摯的讚歎,姒伯陽哈哈大笑,道:“伯陽何德何能,何德何能,能得這般評價,伯陽受之有愧。”


    “如龍耶,老子也!”


    姒伯陽眸光閃爍,意味深長的說出了一句,讓伊摯摸不著頭腦的話。


    這句話,是大成至聖先師,那位匪號孔老二的孔仲尼,形容老子李耳時所說。


    當然,這裏所說的龍,不是那種真正意義上的龍鳳神獸。


    對於老子這等存在而言,龍鳳與普通的長蟲、飛鳥,也沒什麽太大差別。


    孔仲尼口中的龍,是謂‘人人如龍’,是道的一種體現。與老子道德經上的‘道可道,非常道’,一般無二,都是對道的解讀。


    在修行煉氣之人看來。老子者,大道之宗,道之所化,至尊神聖。


    煉氣道若能達成最高成就,或許可以觸及‘老子’的境地。


    雖然那等境地,距離姒伯陽無比遙遠。可這不耽誤姒伯陽,對那般境界的憧憬,那才是真超脫,真自在。


    就算是隻有鏡中花,水中月,可是鏡、水之間,還有花、月之影。以姒伯陽的得天獨厚,並非真的不可企及。


    姒伯陽見伊摯一臉懵懂,自嘲的笑了笑,道:“一時心有所感,有些孟浪,隻是不吐不快,還望先生不要見怪才是。”


    伊摯道:“姒首客氣了,您之所言,我亦所得良多。”


    “難怪,姒首隻用十年,就將山陰氏壯大至此,姒首之能,伊摯佩服。”


    “耕戰之法,隻是聽姒首言其精髓,就讓某家不寒而栗,此為戰時之法。”


    伊摯感歎道:“有此法在手,以此消化會稽氏族的底蘊。不說攻無不克,新的越國,至少能立於不敗之地。”


    “隻是,姒首……某家有一句忠告,不知該說,還是不該說。”


    姒伯陽道:“我與先生一見如故,先生又有什麽話,不好與我說的?”


    伊摯眉心一動,幽幽道:“那,我可就說了。還望姒首,不要嫌棄我這個外人,多嘴多舌。”


    “隻是一條小小的建議,姒首可聽,也可不聽。”


    姒伯陽道:“先生的本事,我是領教過了的。先生的建議,我又怎敢不放在心上。”


    伊摯沉吟片刻,道:“既然如此,那我就說了,說的不妥,還望姒首不要往心裏去,”


    姒伯陽麵露奇色,道:“說來聽聽,”


    伊摯慢悠悠道:“越國新立,百廢待興,姒首首要的問題,是要穩定百萬越人,唯有穩定這個基本盤,才能成大事。”


    姒伯陽點頭,道:“這點,我心中有數,越國新立,連年大戰,也該休息一段時間了。”


    “我會傳令會稽,整合會稽氏族的兵甲,隻要不是外敵侵略,十年之內,絕不動刀兵。”


    伊摯皺眉,道:“隻是不動刀兵,還是不夠。還要做到高築城,廣積糧。姒首能以雷霆之勢,統一會稽,憑的就是這六字。”


    “若沒有山陰氏,從小處著手,十數年如一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也不會有現在即將建國的山陰。”


    “高築城,廣積糧,”


    姒伯陽念叨了兩遍後,自顧自的搖了搖頭,道:“若無必要,我也想高築城,廣積糧,修好內功,在與天下群雄霸爭鋒。”


    “就怕,時不我予,那些家夥看不得會稽氏族統一,又會橫生枝節。”


    “說不得,對新生的越國來說,連十年安穩日子,都是奢望。”


    意味深長的看了眼伊摯,姒伯陽徐徐道:“你我都知道,這不是不可能。相反,可能性很大。”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姒伯陽低聲自語,將‘高築城’改了一個字,又在‘廣積糧’後,又為其添了三個字。


    這是學士朱升為朱元璋提出的,爭霸天下的戰略,朱元璋憑此,奠定了朱明一朝三百年天下。


    如今,聽到相似的謀略,姒伯陽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個。


    隻是伊摯進獻的戰略,沒有了最後的緩稱王,反而著重在高築城、廣積糧上。


    姒伯陽腦袋一轉,就明白為何沒有緩稱王。時事日移,天下形式不同,生搬硬套才是笑話。


    九州諸國林立,一位位諸侯都是在世,一切偉力歸於自身。


    什麽緩稱王,這些諸侯國君根本就不在乎。隻要他們手頭上的實力夠硬,誰又敢看低他們。


    最重要的是,天子至尊尚在,九州諸侯還在規矩之內。天子不龍禦歸天,誰敢破壞規矩,成為那個眾矢之的。


    “你給的建議,很好,”


    躊躇了一下,姒伯陽道:“高築城,廣積糧,隻要越國能依這六字而行,霸業可期。”


    “霸業可期啊!”


    姒伯陽眸子中,閃爍的一抹異樣神采。


    驀然,姒伯陽躬身一禮,道:“先生,請受伯陽一拜,”


    “啊這……”


    伊摯大驚,連忙避讓,不敢受姒伯陽大禮,道:“姒首這是何意,快快起身,切勿折了在下的壽數。”


    “您不僅是天神業位,還有百萬黔首之氣數加身,伊摯萬死不敢受你的大禮。”


    姒伯陽拉住伊摯,道:“不,若是連你都受不得我的禮,還有何人能受?”


    “伯陽,請先生助我一臂之力,讓我再興越國。我若得先生,如虎添翼,大事可期。”


    伊摯與姒伯陽包含期待的目光相對,無奈的歎了口氣,道:“罷了,罷了,既然話都說到這裏,承蒙姒首不棄。”


    “伊摯,願為姒首犬馬。”


    伊摯知道,這個時候,麵對姒伯陽的招攬,根本就容不得他迴絕。


    不要說蹇渠多年私交,讓他不好迴絕,就是姒伯陽本身,也不是他能迴絕的。


    伊摯雖是與姒伯陽第一次見麵,可就這一次見麵,卻對姒伯陽的評價極高,認為姒伯陽必定會是揚州一霸。


    在伊摯看來,姒伯陽這人城府極深,遠不是一般人能比。


    麵對他所呈上的諫言,姒伯陽既不喜,亦不怒,平靜的過些過分。


    哪怕姒伯陽看上去,對他的諫言很是重視,可真要重視,絕不是似先前表現得一般。


    隻因,太平靜了,平靜的如同一潭死水,令人不知深淺。


    對不知深淺的姒伯陽,伊摯本能的有著一股敬畏。


    姒伯陽笑道:“好啊,我得伊摯,勝過十萬將兵,此乃我之幸矣!”


    姒伯陽心頭大喜,有著伊摯的加入,就等於有了一支地煞神兵。


    雖然這支地煞神兵,到現在還是沒影的事。


    就是有伊摯輔佐,姒伯陽簡拔兵員,一點點的篩選,從建軍到成軍,同樣要付出大量心血。


    隻是,一支地煞神兵,對山陰氏乃至於會稽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不說其他,隻這一支地煞神兵,就值得姒伯陽花費任何代價,竭盡全力的爭取。


    哪怕姒伯陽還沒見到實物,隻是聽蹇渠之言,還不知那支地煞神兵的成色如何。


    可是不管成色如何,姒伯陽都不信蹇渠敢信口開河,在這件事上作假。


    蹇渠能瞞得過一時,卻瞞不過一世,一旦讓姒伯陽知道,失了信任,對他來說,絕對是得不償失的。


    似是知道姒伯陽想什麽,伊摯拱手道:“臣,既然與上君定了君臣名分,臣有一寶,要獻於上君。”


    伊摯口風變得很快,剛一確定君臣關係,就張口稱臣,閉口亦稱臣。


    姒伯陽詫異,道:“什麽寶物?”


    伊摯自信道:“臣的這件寶物,不敢說驚天動地,但一定是上君最想要的那件。”


    姒伯陽道:“不要賣關子,”


    伊摯笑了笑,道:“臣要獻的,是一支道兵,一支屬於會稽氏族的道兵。”


    “臣,這裏有一支道兵的修煉之法,煉臻大成圓滿,就是地煞神兵防風巨兵。”


    “臣,在此將其獻於上君,唯願上君霸業早成。”


    “道兵,地煞神兵,”


    姒伯陽呢喃低語了一句,轉而問道:“不知,地煞神兵防風巨兵,有什麽厲害的神通,能列入地煞之數?”


    伊摯道:“防風巨兵,以傳說中的巨人防風氏之名,自然是當世的巨人遺脈道兵。”


    “一旦練成,戰兵一個個力大無窮,有三丈來高,是正統的龍伯巨人血裔,實力驚人,普遍實力都是神魂。”


    “不用臣多言,想來上君該知道,這樣一支巨人神兵,組成大軍,實力該有多強。一般的鎮國精銳,都不夠這股力量殺的。


    “這股力量,在戰場上就是絞肉機,戰力無匹,就是天神地隻之流,也要對其退避三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庭大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鳴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鳴鴻並收藏黃庭大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