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索取戰敗國的賠款,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和法國總理克列孟梭吵得不可開交。


    “法國拿50%,英國拿30%,怎麽樣?”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提議道。


    “不行,絕對不行!法國是這次戰爭最大的受害者,所以我們理所當然地應該拿更多,我們要58%。”法國總理克列孟梭對表現出不滿的其他國代表說道。


    “但我們英國為這次戰爭出的力可不比你們法國少啊。”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站了起來,幾乎是怒視著克列孟梭。雖然戰後的法國已不如前,但大部分國家的代表還是懾於法國的力量,隻有英國敢與之爭鋒。


    “老兄,法國就得要這個數,少一點兒也不行!”已經78歲的克列孟梭,雖已滿頭白髮,但仍像隻野獸般兇猛,真不愧他的“老虎總理”的外號。而勞合·喬治也百般糾纏,一點兒都不犧牲自己的利益。因為德國要被迫付出316.8億美元的戰爭賠款(後來實際付出為7.14億美元),麵對這筆巨款,大家都紅了眼。


    美國總統威爾遜隻好在英法之間周旋,忙著打圓場:“好了,好了,我們美國一分錢也不要。你們兩家都讓一點,還得讓別的國家分一點呢!我看法國拿56%,英國拿28%,行了吧?”


    在美國的調停下,德國的賠款被瓜分完畢。


    克列孟梭見在賠款方麵沒有占到太多便宜,便又把目光轉向割地上,他指著地圖:“法德邊界得以萊茵河為界:除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外,德國的薩爾區也歸我們!”如果法國得到薩爾區,就意味著控製了歐洲最重要的軍事工業區,就可以在歐洲大陸稱霸,這是誰都不希望看到的。他們從1月吵到4月,誰也不肯讓步。威爾遜和克列孟梭都以退出和會來要挾對方。


    最後,在美、英兩國的堅持下,法國隻好退讓,同意把薩爾地區交國際聯盟代管。另外,英國得到了國際聯盟所規定的委任統治製度下擁有1000萬人口的領土,法國得到750萬人口的地區,日本也得到了德國在太平洋上的屬地,而美國的“門戶開放”原則也得以通過,美國的商品與資本可以進入這些地區,實行機會均沾,大家都有好處分享。


    此外,巴黎和會還要求德國在萊茵河以東50千米不準駐軍,萊茵河以西由聯軍占領15年,同時,德國隻能保留10萬陸軍,禁止生產軍用飛機、重炮、坦克和潛艇等武器等。


    6月28日是巴黎和會的最後一天,也是全體戰勝國在和約上簽字的一天。但作為戰勝國的中國代表沒有出席會議,拒絕簽字。


    原來,巴黎和約裏有3個條款涉及中國主權,即戰前德國侵占的山東膠州灣的領土,以及那裏的鐵路、礦產、海底電纜等,統統歸日本所有。中國當時曾經支援協約國大量糧食,還派出17.5萬名勞工、犧牲了2000多人。作為戰勝國的中國,索迴被德國強占的山東半島的主權,這是順理成章的事。但英美法卻自作主張地送給日本。而軟弱無能、賣國求榮的中國北洋軍閥政府竟打算在這個喪權辱國的條約上簽字。


    中國人民忍無可忍,終於爆發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在全國人民的支援和影響下,中國代表團向和會提出兩項提案:取消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取消日本強迫中國承認的《二十一條》,收迴山東的權益。


    提案最終被否決,此時遠在北京的北洋軍閥卻一再命令中國代表團在和約上簽字。6月27日和28日兩天,3萬多華人聚集在中國代表團的住所外麵。一致要求代表團不能簽字。


    最終,中國代表團成員顧維鈞向和會發表了一項聲明:“山東問題不解決,我們決不在和約上簽字!”聲明後,顧維鈞匆匆離開了大會會場。


    所謂的巴黎和會並沒有解決帝國主義之間爭奪殖民地的矛盾,對戰敗國德國的苛刻的勒索,也埋下了復仇的種子,法國元帥福煦事後說:“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休戰。”1939年9月,希特勒再次在歐洲掀起大戰,世界人民又一次陷入災難和痛苦中。


    土耳其之父


    1919年,正當中華大地上掀起轟轟烈烈地“五四運動”之際,土耳其因在一戰中成了戰敗國,其領土被英、法、意和希臘等國瓜分。麵對亡國的現狀,土耳其人民發出了“不獨立,毋寧死”的口號,這時,一位叫穆斯塔法·凱末爾的將軍毅然辭去了賣國的蘇丹政府授予的軍職,以平民身份參加了抵抗運動。


    他高舉反對帝國主義的旗幟,吹響了土耳其民族革命戰爭的號角。他說:“如果我們沒有武器戰鬥,我們就要用牙齒和指甲來戰鬥。”很快,他就成為各民族主義組織的領導人。人們不叫他的本名穆斯塔法,而親切地稱他“凱末爾”。在土耳其語中,凱末爾是“正義”的意思。所以歷史上也將這三年之久的反帝民族革命運動史稱“凱末爾革命。”


    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1880年出生在巴爾幹半島的港口城市薩洛尼卡(今屬希臘)。凱末爾的祖先原是遷居至此的猶太人,父親阿裏·李查當過海關職員,又做過木材商和鹽商。他在凱末爾7歲那年去世,由此,凱末爾一直跟隨祖母生活。


    凱末爾從小天資聰穎,個性倔強。因為受不了伊斯蘭教會學校中宗教氣氛的約束,13歲他就瞞著祖母去投考當地的陸軍預備學校。14歲升入瑪納斯提爾軍事預備學校。畢業之後,凱末爾到首都進入伊斯坦堡軍官學校,1902年畢業後又繼續在參謀學院學習,1905年畢業時,被授予上尉軍銜,從此帶兵作戰。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界上下五千年故事大全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章世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章世新並收藏世界上下五千年故事大全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