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賭命
其中一個大臣往前跪了一步,似乎是帶著決絕的勇氣,摘下了自己頭上的帽子,放在一邊。
那大臣俯在地上,對楚玉重重的磕下了一個頭,而後提高聲音說道:
“陛下!我等忠心,上天可鑒,日月可明,全然都是為了江山社稷著想呀!
那北梁的軍隊已經快要衝破我們函楚的國界了,若是遲遲不派兵前去支援,必定會錯失良機的。”
楚玉冷哼一聲,從龍椅上站起身來,幾步就走到了殿下,一把就拽起來了那個老臣的領口,咬牙切齒的說道:
“那你給朕說,朕若帶兵前去支援,有幾成的勝算?十成?九成?還是八成?”
那老臣的臉色煞白,白花花的胡子因為害怕而微微的顫抖著,卻始終沒有敢開口迴答楚玉的話。
楚玉幹脆將那老臣甩在了地上,又衝向了人堆裏,見到一個,就抓著一個人問道:
“啊?你說呢,我們有幾成的勝算?就憑我們現在,能打贏他們嗎?”
底下的人也都不敢說話了,那答案也更是不言自喻,大家心裏都明鏡一樣的。
楚玉冷笑一聲,仰起頭來,一個不穩,差點就要摔倒,趔趔趄趄的走到前麵,揮了揮衣袖,滿是無奈的說道:
“你們以為朕就想這些窩窩囊囊的?甚至還想用自己的女兒,函楚國的公主前去和親。
朕就不想堂堂正正的去打個痛快,趕跑那些卑鄙下流之人,贏得你們的讚譽?
可是,能行嗎?國家才剛穩定不久,還能經得住幾個戰爭的損耗?
如今再加上天災連連,瘧疾橫行,如今的勝算也不過是四成而已,你們讓我拿什麽拚?拿這條命嗎?”
楚玉大聲吼叫著,這幾天的鬱悶一直鬱結在心,難以疏解,讓他整夜整夜的睡不著覺。
他本來就已經頭疼不已了,可是還是被這群老頑固逼成這個樣子,原本皇上的尊嚴是一點都沒有了。
“可是……可是就算是隻有一成的勝算,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任由敵人攻進家中。”
那老臣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開口下定決心的說道,說完之後,就感覺自己的半條命似乎都已經豁出去了。
楚玉轉過身來,尋聲看了過去,眼神中是滿滿的殺意,冷聲說道:
“你既然是要讓朕亡,那朕也起碼要你先給朕在黃泉路上鋪路,來人……”
“父皇!”
就在最後時刻,楚函峰突然站了出來,搶在楚玉發火下令斬殺那老臣之前,開口叫了一聲。
老臣的額頭上全是汗水,趴在地上,身體發抖,卻也不敢出一下聲音。
楚玉猩紅的雙眼扭頭看向了楚函峰,不知道他的親生兒子又會說什麽大逆不道的話來。
“你也想勸朕帶兵作戰?”楚玉歪著頭看著楚函峰,眼神中全無半點的父子之情。
楚函峰連忙跪在地上,低頭懇切地說道:
“兒臣不敢,父皇黃金之軀,是函楚國的基石,怎弄涉險去抗擊敵兵。
若父皇信得過,兒臣願意代替父皇,領兵作戰,保衛父皇,自己函楚國的老百姓。”
楚函峰的話一說出口,不僅引起來跪倒在地上一片的群臣的竊竊私語,也讓楚玉震驚一下。
楚函峰是最得民心的一個,也或許是除了當今皇上楚玉,唯一一個不需要虎符就能調動軍隊的人。
若是能讓他領兵作戰的話,或許效果還要比楚玉親自帶領,好上許多。
楚玉看著楚函峰的眼神,先是震驚,再是疑惑,最後又變成了猜忌。
他本來就忌憚楚函峰的聲望慢慢變得竟比他還要大,人人都誇讚他的仁德。
可是“仁德”二字何時能用到一個皇子身上了?他一個皇上竟然還比不過自己的兒子,實在是讓人心中不平。
楚玉隻擔心哪一天會情況有變,楚函峰得了民心,就等於得到了天下。
弑父奪位的事情也不是不曾有過的,而此次若是真的讓楚函峰帶兵打仗了,那豈不是更讓他風光無比了。
畢竟不需要虎符就能調動軍隊,這可是一個皇上的權利。
可楚函峰卻也可以,是不是也意味著哪天若他覬覦這個皇位了,就可以隨意調動軍隊,逼進皇宮了?
想到這裏,楚玉不禁打了一個冷顫,臉色變得比剛才必要難看。
“父皇?”楚函峰見楚玉遲遲不肯做聲,忍不住著急的又叫了一聲。
他是真的著急了,前線的戰事吃緊,就算打不贏,隻要能趕的他們離開這邊境百裏之外,也是可以的,起碼能是一個緩兵之計。
楚玉冷冷的看著楚函峰,心中卻是無比的糾結。
若是不讓楚函峰去的話,那他自己就必須上戰場,可是若讓他去的話,又擔心勝利之後,楚玉再也控製不住楚函峰的勢力。
就在楚玉糾結犯難的時候,外頭傳信的人又進來急匆匆的稟告了。
“報!有急事前來稟告陛下!”報信的人跪倒在地上,神色著急的說道。
楚玉被這三天兩頭的加急戰事已經嚇怕了,不知道這次的又是北梁攻到哪裏去了。
便也就隻是轉頭迴了自己的位置,一屁股坐下,看都沒有看底下那人一眼,就揮了揮手,示意他說下去。
“北梁軍隊已全數撤退,連夜往迴趕去。”
報信的人話一說完,底下原本跪著的愁眉苦臉的人頓時就震驚了起來,底下一片不可思議的聲音。
楚玉也跟他們一樣,微微的愣了一下,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呢,急匆匆的就朝著底下走過去,還差點絆倒在地上。
“你方才說什麽?北梁的人到哪去了?”楚玉蹲在那報信的人身前,又迫不及待的重複著問道。
他剛剛隻是擔心又是什麽不好的事情,便也就沒有仔細聽,隱隱約約聽到似乎是北梁的人撤退了。
“是!北梁原本快要攻進來的軍隊全都撤迴去了,奔著他們自己的方向往迴趕了,一夜之間,全都沒有了身影,甚至有的連兵器都沒有拿走。”
報信的人又喜笑顏開的跟楚玉說道。
其中一個大臣往前跪了一步,似乎是帶著決絕的勇氣,摘下了自己頭上的帽子,放在一邊。
那大臣俯在地上,對楚玉重重的磕下了一個頭,而後提高聲音說道:
“陛下!我等忠心,上天可鑒,日月可明,全然都是為了江山社稷著想呀!
那北梁的軍隊已經快要衝破我們函楚的國界了,若是遲遲不派兵前去支援,必定會錯失良機的。”
楚玉冷哼一聲,從龍椅上站起身來,幾步就走到了殿下,一把就拽起來了那個老臣的領口,咬牙切齒的說道:
“那你給朕說,朕若帶兵前去支援,有幾成的勝算?十成?九成?還是八成?”
那老臣的臉色煞白,白花花的胡子因為害怕而微微的顫抖著,卻始終沒有敢開口迴答楚玉的話。
楚玉幹脆將那老臣甩在了地上,又衝向了人堆裏,見到一個,就抓著一個人問道:
“啊?你說呢,我們有幾成的勝算?就憑我們現在,能打贏他們嗎?”
底下的人也都不敢說話了,那答案也更是不言自喻,大家心裏都明鏡一樣的。
楚玉冷笑一聲,仰起頭來,一個不穩,差點就要摔倒,趔趔趄趄的走到前麵,揮了揮衣袖,滿是無奈的說道:
“你們以為朕就想這些窩窩囊囊的?甚至還想用自己的女兒,函楚國的公主前去和親。
朕就不想堂堂正正的去打個痛快,趕跑那些卑鄙下流之人,贏得你們的讚譽?
可是,能行嗎?國家才剛穩定不久,還能經得住幾個戰爭的損耗?
如今再加上天災連連,瘧疾橫行,如今的勝算也不過是四成而已,你們讓我拿什麽拚?拿這條命嗎?”
楚玉大聲吼叫著,這幾天的鬱悶一直鬱結在心,難以疏解,讓他整夜整夜的睡不著覺。
他本來就已經頭疼不已了,可是還是被這群老頑固逼成這個樣子,原本皇上的尊嚴是一點都沒有了。
“可是……可是就算是隻有一成的勝算,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任由敵人攻進家中。”
那老臣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開口下定決心的說道,說完之後,就感覺自己的半條命似乎都已經豁出去了。
楚玉轉過身來,尋聲看了過去,眼神中是滿滿的殺意,冷聲說道:
“你既然是要讓朕亡,那朕也起碼要你先給朕在黃泉路上鋪路,來人……”
“父皇!”
就在最後時刻,楚函峰突然站了出來,搶在楚玉發火下令斬殺那老臣之前,開口叫了一聲。
老臣的額頭上全是汗水,趴在地上,身體發抖,卻也不敢出一下聲音。
楚玉猩紅的雙眼扭頭看向了楚函峰,不知道他的親生兒子又會說什麽大逆不道的話來。
“你也想勸朕帶兵作戰?”楚玉歪著頭看著楚函峰,眼神中全無半點的父子之情。
楚函峰連忙跪在地上,低頭懇切地說道:
“兒臣不敢,父皇黃金之軀,是函楚國的基石,怎弄涉險去抗擊敵兵。
若父皇信得過,兒臣願意代替父皇,領兵作戰,保衛父皇,自己函楚國的老百姓。”
楚函峰的話一說出口,不僅引起來跪倒在地上一片的群臣的竊竊私語,也讓楚玉震驚一下。
楚函峰是最得民心的一個,也或許是除了當今皇上楚玉,唯一一個不需要虎符就能調動軍隊的人。
若是能讓他領兵作戰的話,或許效果還要比楚玉親自帶領,好上許多。
楚玉看著楚函峰的眼神,先是震驚,再是疑惑,最後又變成了猜忌。
他本來就忌憚楚函峰的聲望慢慢變得竟比他還要大,人人都誇讚他的仁德。
可是“仁德”二字何時能用到一個皇子身上了?他一個皇上竟然還比不過自己的兒子,實在是讓人心中不平。
楚玉隻擔心哪一天會情況有變,楚函峰得了民心,就等於得到了天下。
弑父奪位的事情也不是不曾有過的,而此次若是真的讓楚函峰帶兵打仗了,那豈不是更讓他風光無比了。
畢竟不需要虎符就能調動軍隊,這可是一個皇上的權利。
可楚函峰卻也可以,是不是也意味著哪天若他覬覦這個皇位了,就可以隨意調動軍隊,逼進皇宮了?
想到這裏,楚玉不禁打了一個冷顫,臉色變得比剛才必要難看。
“父皇?”楚函峰見楚玉遲遲不肯做聲,忍不住著急的又叫了一聲。
他是真的著急了,前線的戰事吃緊,就算打不贏,隻要能趕的他們離開這邊境百裏之外,也是可以的,起碼能是一個緩兵之計。
楚玉冷冷的看著楚函峰,心中卻是無比的糾結。
若是不讓楚函峰去的話,那他自己就必須上戰場,可是若讓他去的話,又擔心勝利之後,楚玉再也控製不住楚函峰的勢力。
就在楚玉糾結犯難的時候,外頭傳信的人又進來急匆匆的稟告了。
“報!有急事前來稟告陛下!”報信的人跪倒在地上,神色著急的說道。
楚玉被這三天兩頭的加急戰事已經嚇怕了,不知道這次的又是北梁攻到哪裏去了。
便也就隻是轉頭迴了自己的位置,一屁股坐下,看都沒有看底下那人一眼,就揮了揮手,示意他說下去。
“北梁軍隊已全數撤退,連夜往迴趕去。”
報信的人話一說完,底下原本跪著的愁眉苦臉的人頓時就震驚了起來,底下一片不可思議的聲音。
楚玉也跟他們一樣,微微的愣了一下,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呢,急匆匆的就朝著底下走過去,還差點絆倒在地上。
“你方才說什麽?北梁的人到哪去了?”楚玉蹲在那報信的人身前,又迫不及待的重複著問道。
他剛剛隻是擔心又是什麽不好的事情,便也就沒有仔細聽,隱隱約約聽到似乎是北梁的人撤退了。
“是!北梁原本快要攻進來的軍隊全都撤迴去了,奔著他們自己的方向往迴趕了,一夜之間,全都沒有了身影,甚至有的連兵器都沒有拿走。”
報信的人又喜笑顏開的跟楚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