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小鳥叫聲如歌,最近幾日都是五點剛過就將我叫醒。
相比之下,陽台上自家養的一對小鳥叫聲就很普通,遠不及窗外將我叫醒的鳥兒。
這對小鳥算得上懶得說話,經常大半天毫無聲響,偶爾高興時叫幾聲也是吱吱唧唧枯燥乏味,但我們喜歡這對小鳥,因為好看,顏值即正義,此道理大自然通用。
兩隻小鳥一隻叫蘇亞雷斯,另一隻名為卡瓦尼,取名也是隨意。當時豆子正在看球賽,隨口報了這兩個名字,原本我是打算一隻取名王爾德另一隻取名玫瑰,也想過一隻叫藤野先生另一隻就叫閏土......
取名這種事需要靈感,卻也不必太講究含義,就像魯迅先生的筆名就非常多,大概有多少呢?1976年,榮寶齋出版了《魯迅筆名印譜》一書,其中記載了魯迅的筆名156個,後來大家又陸續發現了一些魯迅先生的筆名,目前知道的大概有160個。
驚為天人!
給小說裏的任務取名也經常讓我禿了頭……魯迅先生筆名就有160個。
周先生喜歡換筆名,很多筆名的由來也十分有趣,比如在發表小說《阿q正傳》的時候,使用的筆名是“巴人”。“巴人”這個筆名,先生在《阿q正傳的成因》一文中說:“署名‘巴人’是取‘下裏巴人’,並非高雅的意思。”
再比如“遊光”這個筆名多用於發表與“夜”有關的文章,含有“聽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的意思;而“曉角”則是“黎明前吹奏的號角。”
去年秋天,周末迴家拉著豆子去雲台路花鳥市場買一些種花用的土,外公聽一位上門賣書的客人說起現在養花都不用以前那種泥土了,現在用的都是幹淨少蟲害的“營養土”。
我一迴到家,外公就和我念叨是不是到網上買一些,我說花鳥市場就有,直接買迴來就能用上,一袋差不多3kg左右,夠用了。
秋陽燦爛,天空透藍,仿佛看著看著視線就能穿過這層藍色的糖紙,看到大氣層之外,看到環繞地球的太空站和人造衛星。
離家最近的花鳥市場就是雲台路上的花鳥市場,雖然營業麵積不大,但是也能逛上好一會,小狗小貓、小雞小鴨子什麽都有。
養花的營養土一走進花鳥市場就能買著,門口幾家賣花卉的店生意紅火,店鋪麵積也比後麵巷子裏的要大上許多。
綠籮、碧玉、文竹、梔子花、椰子還有發財樹、萬重山,這類綠色植物好養好活,店門口木板搭起的桌子上一盆擠著一盆。
近年來流行多肉植物,一盆盆小小的很惹人愛,名字也是一個比一個好聽。藍蘋果、虹之玉、蒂亞、莎莎女王、秋麗、吹雪之鬆、花月夜......
有些是根據外形取名的,比如熊爪、雨滴、還有嬰兒手指——這個名字實在是有些可愛到恐怖的感覺,第一次聽說時我腦子裏都是伊藤潤二的漫畫在隨風旋轉啊旋轉。
相比之下,熊爪這個名字就討喜很多,再加上這個品種的多肉葉瓣上附有分布密集的短小絨毛,加上褐色小尖爪生動可愛,實在撩人心弦。
\b桌子下方,各種顏色的小雛菊開的茂盛,幾十盆堆在一起,價格也不貴,十元到十五元一盆,買兩盆還贈送一個塑料噴水壺。外公要的營養土就在小雛菊旁邊,成排擺放著,綠色袋子上褐色的印刷字體模模糊糊,一看就是“盜版書的封麵”。
“十塊錢一包,地上那些的價格都一樣,你種什麽花呀?”
我剛想開口,老板又忙著招唿一旁的一對情侶,看樣子這兩位客人是要買鮮切花的,鮮切花利潤高得很,老板自然懶得做我們這十塊錢的生意。
“一般家裏麵種的花都能用,這種土最經濟實惠了。”
好了,不打擾老板生意,掃碼付費。一段時間沒來花鳥市場親近花草魚蟲,這裏的老板好似全都學會了掃碼收款,生意人必須與時俱進,就連菜場的攤位也都掃碼收款了,時代的進步真是方方麵麵的,想要留住些舊的東西有時候都很難。
往巷子深處走了一段,忽然走不通了。由於花鳥市場巷子很窄,最多隻夠兩人並排通行,一位老板站在店外占了路,我和豆子隻能原地等著。
這位老板大眼濃眉,額頭飽滿,說話自帶揚聲器,手腕上一根分量十足的金鏈子,擦洗臉盆時,手鏈隨心所欲地晃動著,倒也添了幾分勤勞人有肉吃的味道,絕不是土豪財主顯擺富貴的銅臭味。
見到兩個學生模樣的人在一旁看著,老板笑意盈盈,一邊擦拭著手上的鐵製鳥籠,一邊笑著說:“啊呦,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堵著你們路了,來來,走這邊,走這邊。”
見老板如此客氣待人,豆子和我反倒不好意思,忙說:“沒事沒事,我們就是隨便逛逛,也不著急。”
“那就好,要不然你們看看我這些鳥啊。”
\b鳥?
我朝牆上望去,約莫掛著五六個鳥籠,都是長方形的籠子,有些鳥籠裏有五六隻鳥,有些隻有兩隻。
“這些是配好對的。”老板放下手上的活介紹起來,態度十分殷勤。
“配好對的?”豆子問。
“是啊,你看這裏,這個小木屋看到沒有?”
我和豆子點點頭,“這是下蛋用的嗎?”我好奇地猜測。
“是啊,這些鳥都是我兒子養著的,他從小喜歡養鳥,養了好多年,現在長大了說不想要養鳥了,你看我都快要煩死了,就想著拿過來賣了算了,我本身也不做鳥的生意,這些都是鸚鵡,你看這對綠色的,還有黃色的,還有這對藍色的......”
我轉身看了看老板的店鋪,店鋪裏都是烏龜——這老板原來是賣烏龜的啊。
“如果有喜歡的,我成本價給你們,這個鳥籠,加上旁邊的小窩,加起來也要幾十塊錢呢,我再送你們一袋糧,你們一百塊錢買迴去好好養就是了。”
我和豆子都不會養鳥,但是看得出來豆子挺喜歡,而我也是第一次這麽近距離看著像天空般美麗的小鳥,淺藍色的,天空一樣的藍和白雲一樣蓬鬆的白色,毛發並不長,老板說因為還是小,隻不過不是最小的時候了,教不了什麽東西,隻能觀賞,要是它們生了蛋,生出新的虎皮鸚鵡,就能訓練了,乖巧的小鳥會攀在你的肩膀上。
它們迴不了天空了,籠養長大的小鳥,不過,它們好像把天空披在了身上。
我問老板是不是可以給鳥照鏡子,老板說他從來沒試過,我笑著搖搖頭,“說笑,說笑而已。”
相比之下,陽台上自家養的一對小鳥叫聲就很普通,遠不及窗外將我叫醒的鳥兒。
這對小鳥算得上懶得說話,經常大半天毫無聲響,偶爾高興時叫幾聲也是吱吱唧唧枯燥乏味,但我們喜歡這對小鳥,因為好看,顏值即正義,此道理大自然通用。
兩隻小鳥一隻叫蘇亞雷斯,另一隻名為卡瓦尼,取名也是隨意。當時豆子正在看球賽,隨口報了這兩個名字,原本我是打算一隻取名王爾德另一隻取名玫瑰,也想過一隻叫藤野先生另一隻就叫閏土......
取名這種事需要靈感,卻也不必太講究含義,就像魯迅先生的筆名就非常多,大概有多少呢?1976年,榮寶齋出版了《魯迅筆名印譜》一書,其中記載了魯迅的筆名156個,後來大家又陸續發現了一些魯迅先生的筆名,目前知道的大概有160個。
驚為天人!
給小說裏的任務取名也經常讓我禿了頭……魯迅先生筆名就有160個。
周先生喜歡換筆名,很多筆名的由來也十分有趣,比如在發表小說《阿q正傳》的時候,使用的筆名是“巴人”。“巴人”這個筆名,先生在《阿q正傳的成因》一文中說:“署名‘巴人’是取‘下裏巴人’,並非高雅的意思。”
再比如“遊光”這個筆名多用於發表與“夜”有關的文章,含有“聽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的意思;而“曉角”則是“黎明前吹奏的號角。”
去年秋天,周末迴家拉著豆子去雲台路花鳥市場買一些種花用的土,外公聽一位上門賣書的客人說起現在養花都不用以前那種泥土了,現在用的都是幹淨少蟲害的“營養土”。
我一迴到家,外公就和我念叨是不是到網上買一些,我說花鳥市場就有,直接買迴來就能用上,一袋差不多3kg左右,夠用了。
秋陽燦爛,天空透藍,仿佛看著看著視線就能穿過這層藍色的糖紙,看到大氣層之外,看到環繞地球的太空站和人造衛星。
離家最近的花鳥市場就是雲台路上的花鳥市場,雖然營業麵積不大,但是也能逛上好一會,小狗小貓、小雞小鴨子什麽都有。
養花的營養土一走進花鳥市場就能買著,門口幾家賣花卉的店生意紅火,店鋪麵積也比後麵巷子裏的要大上許多。
綠籮、碧玉、文竹、梔子花、椰子還有發財樹、萬重山,這類綠色植物好養好活,店門口木板搭起的桌子上一盆擠著一盆。
近年來流行多肉植物,一盆盆小小的很惹人愛,名字也是一個比一個好聽。藍蘋果、虹之玉、蒂亞、莎莎女王、秋麗、吹雪之鬆、花月夜......
有些是根據外形取名的,比如熊爪、雨滴、還有嬰兒手指——這個名字實在是有些可愛到恐怖的感覺,第一次聽說時我腦子裏都是伊藤潤二的漫畫在隨風旋轉啊旋轉。
相比之下,熊爪這個名字就討喜很多,再加上這個品種的多肉葉瓣上附有分布密集的短小絨毛,加上褐色小尖爪生動可愛,實在撩人心弦。
\b桌子下方,各種顏色的小雛菊開的茂盛,幾十盆堆在一起,價格也不貴,十元到十五元一盆,買兩盆還贈送一個塑料噴水壺。外公要的營養土就在小雛菊旁邊,成排擺放著,綠色袋子上褐色的印刷字體模模糊糊,一看就是“盜版書的封麵”。
“十塊錢一包,地上那些的價格都一樣,你種什麽花呀?”
我剛想開口,老板又忙著招唿一旁的一對情侶,看樣子這兩位客人是要買鮮切花的,鮮切花利潤高得很,老板自然懶得做我們這十塊錢的生意。
“一般家裏麵種的花都能用,這種土最經濟實惠了。”
好了,不打擾老板生意,掃碼付費。一段時間沒來花鳥市場親近花草魚蟲,這裏的老板好似全都學會了掃碼收款,生意人必須與時俱進,就連菜場的攤位也都掃碼收款了,時代的進步真是方方麵麵的,想要留住些舊的東西有時候都很難。
往巷子深處走了一段,忽然走不通了。由於花鳥市場巷子很窄,最多隻夠兩人並排通行,一位老板站在店外占了路,我和豆子隻能原地等著。
這位老板大眼濃眉,額頭飽滿,說話自帶揚聲器,手腕上一根分量十足的金鏈子,擦洗臉盆時,手鏈隨心所欲地晃動著,倒也添了幾分勤勞人有肉吃的味道,絕不是土豪財主顯擺富貴的銅臭味。
見到兩個學生模樣的人在一旁看著,老板笑意盈盈,一邊擦拭著手上的鐵製鳥籠,一邊笑著說:“啊呦,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堵著你們路了,來來,走這邊,走這邊。”
見老板如此客氣待人,豆子和我反倒不好意思,忙說:“沒事沒事,我們就是隨便逛逛,也不著急。”
“那就好,要不然你們看看我這些鳥啊。”
\b鳥?
我朝牆上望去,約莫掛著五六個鳥籠,都是長方形的籠子,有些鳥籠裏有五六隻鳥,有些隻有兩隻。
“這些是配好對的。”老板放下手上的活介紹起來,態度十分殷勤。
“配好對的?”豆子問。
“是啊,你看這裏,這個小木屋看到沒有?”
我和豆子點點頭,“這是下蛋用的嗎?”我好奇地猜測。
“是啊,這些鳥都是我兒子養著的,他從小喜歡養鳥,養了好多年,現在長大了說不想要養鳥了,你看我都快要煩死了,就想著拿過來賣了算了,我本身也不做鳥的生意,這些都是鸚鵡,你看這對綠色的,還有黃色的,還有這對藍色的......”
我轉身看了看老板的店鋪,店鋪裏都是烏龜——這老板原來是賣烏龜的啊。
“如果有喜歡的,我成本價給你們,這個鳥籠,加上旁邊的小窩,加起來也要幾十塊錢呢,我再送你們一袋糧,你們一百塊錢買迴去好好養就是了。”
我和豆子都不會養鳥,但是看得出來豆子挺喜歡,而我也是第一次這麽近距離看著像天空般美麗的小鳥,淺藍色的,天空一樣的藍和白雲一樣蓬鬆的白色,毛發並不長,老板說因為還是小,隻不過不是最小的時候了,教不了什麽東西,隻能觀賞,要是它們生了蛋,生出新的虎皮鸚鵡,就能訓練了,乖巧的小鳥會攀在你的肩膀上。
它們迴不了天空了,籠養長大的小鳥,不過,它們好像把天空披在了身上。
我問老板是不是可以給鳥照鏡子,老板說他從來沒試過,我笑著搖搖頭,“說笑,說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