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都宮太郎之所以會這麽吩咐,也是因為他不曉得司令部內究竟有多少中國人,而不得不小心做出來的安排。


    司令部內有中國人的間諜?這件事宇都宮太郎早就知道了。畢竟日本的情報組織也不全都是吃幹飯的,但究竟哪些是,又有多少人,這個卻是誰也不清楚的事情…


    而如果讓中國人得知了這份情報的話,那整個戰役基本上就可以說是泡湯了。所以即便是宇都宮太郎也不得不謹慎行事。


    好在有一點還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盡管在司令部內肯定有中國人的間諜,但是這部分人基本上都是在國社政府成立之後才混入進來的,換而言之,隻要提防那些在13年之後才加入日軍的人就可以了。


    另一方麵,能進入這個房間的,軍職最低的也是師團參謀長(通常師團參謀長的軍銜是大佐),而大佐這個程度的軍銜,絕對不是短短幾年的時間便能獲得的。換而言之,這個房間裏的人都是宇都宮太郎可以信任的…


    不過即便是這樣,宇都宮太郎還是警告了一番,畢竟他們值得信任,不代表其他人也都是如此。


    而房間裏的其他人顯然也清楚宇都宮太郎的顧慮,所以到沒有任何人透露出不滿的表情。


    ――――――――――――――――――――


    在確定好了計劃之後,其他人紛紛從房間裏走了出去,隻留下宇都宮太郎一個人留在了房間裏。


    麵對著盧象升送來的這份情報。宇都宮太郎感覺到了機會的氣息,連帶著對送來這份情報的盧象升也感激起來――――――當然,他並不知道。就在他拿著這份情報和自己的部下商議的時候,盧象升還有他的家人已經被人綁上了石頭,然後直接扔到海裏麵去。


    當然,即便他知道了,恐怕也不會有多在意,畢竟他所謂的感激本身也沒有多誠意。


    這段時間來,宇都宮太郎一直麵對著如山一般的壓力。戰事的長時間膠著。已經嚴重的影響到了日本本土,對此日本本土方麵自然是大為焦急,給宇都宮太郎施加了極為龐大的壓力。要求宇都宮太郎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結束這場消耗了日本太多資源的‘武裝衝突’――――――在衝突發生之後,英美雖然給予了一定支持,但這種支持可不是無償的。


    當年的日俄戰爭也一樣是英國在背後支持的,可結果如何呢?日本固然贏得了那場戰爭。可代價卻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都沒能償還完那場戰爭所帶來的債務。自甲午戰爭贏得的全部利益。在那場戰爭當中幾乎輸了個一幹二淨。這種情況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憑借著在這場戰爭當中得來的好處,日本才總算是從債務國轉變成了債權國…


    同樣,那場戰爭日本根本不應該被稱之為勝利者,真正的勝利者應該是英國才對。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麽一個教訓,所以日本才會對英美的好意如此警惕,更不希望重蹈當年的覆轍。不過話說迴來,日本的這種警惕也不是沒有根據的。因為英美的確是這麽打算的。


    英美為什麽會支持日本對抗中國?就是因為中國對列強在亞洲的利益有著極強的威脅性。和重新強盛起來的中國相比,日本反而是一個比較好對付的角色。


    但是另一方麵。對英美來說,日本這麽一個黃種國家同樣是個很礙眼的角色。如果不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關係,很難說在這麽一個種族主義觀念強盛的時代,列強究竟會不會對日本做出些什麽來。


    而如今,中國卻是取代了日本曾經的地位。為了自己在亞洲的利益,列強必須要對中國進行遏製。這個時候,同樣和中國有仇的日本就成了一個非常好的利用目標。要是日本能夠和中國來個兩敗俱傷甚至是同歸於盡,那自然是更好了。


    不過考慮到兩國實力的對比之後,即便是英美也很清楚這是不可能的,所以當前他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先幫日本撐過這個難關。


    自然,如果能借著這個機會,像日俄戰爭時那樣再次掌握日本的經濟,那就實在是太好了…


    要知道,在大戰結束之後,日本憑著大戰的機會從債務國變成債權國的事情,可是讓英國不爽了好久呢。如今既然有了難得的機會,英國人自然是不可能會放過…


    ――――――――――――――――――――


    本土盡早結束戰爭的願望,使得宇都宮太郎身上的壓力極大。


    結束戰爭?這個到是簡單,關鍵是戰爭結束後該如何?這場持續了將近一年時間的戰爭,已經給中日兩國帶來了極大的損失。戰爭結束後,首先要談的肯定就是有關賠償的問題。別的宇都宮太郎不知道,但有一點他卻很清楚,那就是無論是中國亦或者是日本,都不可能會在沒有任何賠償的情況下結束戰爭。


    如此一來,想要挽迴在這場戰爭中的損失,就必須要在這場武裝衝突裏占據上風才行。而且不能是尋常的上風,必須是大大的,大到足夠讓中國人退讓的那種…


    然而對此,宇都宮太郎卻並沒有多少信心。


    畢竟這將近一年的時間裏,中國人的實力究竟如何宇都宮太郎看的很清楚。打幾場勝仗,或許宇都宮太郎還有些信心,可如果想要得到他們所想要的東西,卻絕對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然而就在宇都宮太郎被國內的電報催的頭痛的時候,機會卻來了…


    ――――――――――――――――――――


    這個時候房間裏的其他人都已經離開了,緩步走到了地圖前。看著這幅詳細標繪著鴨綠江兩岸區域的地圖,宇都宮太郎的表情顯得異常的嚴肅,手指也跟著在地圖上輕輕的滑動著。


    “如果。如果能一口氣把這部分兵力全都吃掉,又或者是包圍住的話,即便是中國人恐怕也不得不低頭了吧…”


    這麽想著,宇都宮太郎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因為直到今天為止,他總算是看到了一絲勝利的可能…


    在之後的一個多星期時間裏,宇都宮太郎和他的部下們,開始針對這一新的戰略進行完善。同時從前線還有後方調迴了一批部隊,進行部署。


    另一方麵,在經過了相當一段時間的緊張準備之後。國防軍進攻所需的物資也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這其中主要還是禦寒用的物資,朝鮮的冬天是十分寒冷的,盡管這次的作戰當中,考慮到氣候問題。有不少東北籍的官兵作戰。但在冰天雪地裏作戰畢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國防部準備了大量物資,尤其是冬季所需的軍服等等,除此之外便是一些防風帳篷…


    就在天氣已經開始漸漸轉冷的時候,已經在江界集結的國防陸軍,總算是開始活動了起來。


    ――――――――――――――――――――


    大量的炮彈落在陣地上,使得整個陣地化為一片火海。


    在陣地內,一個個穿著茶綠色軍服的日本士兵,躲在塹壕內。忍受著炮擊。隻是即便日本人已經把工事修的非常堅固,這一輪輪的炮擊依舊帶給了日軍很大的傷亡。那些75mm口徑的山炮和野炮也就算了,除非直接命中,不然很難給日軍帶來什麽嚴重的傷亡。


    可是那些口徑超過150mm的重炮,哪怕沒有直接命中,但是爆炸所帶來的威力,已經足夠將一定範圍內的日軍直接震死,哪怕他們躲藏在堅固的工事之內…


    這一次為了進攻順利,馮國璋共動用了五百多門火炮,其中單是105mm口徑以上的火炮便多大一百多門。這在歐洲或許還算不上什麽,但是在亞洲卻已經算是很不小了…


    何況動用這些火炮,並不代表馮國璋的手裏就隻有這些,隻是其他戰場畢竟也需要炮兵火力的支援。何況即便給發起進攻的部隊裝備再多的火炮,怎麽帶進去也是件難事,畢竟這次他們是打算長途奔襲的,裝備理應更加簡便一些…


    炮擊一直都在持續著,幾乎每時每刻都有日軍士兵在炮火下喪命。也不知道多久,或許是一個小時,或許是兩個小時,又或者是更長的時間,就在日軍士兵躲在工事裏麵,忍受著這地獄一般的煎熬時,炮擊總算是快要停止了…


    “行了!”


    站在較後方的指揮部內,看著遠處已經是一片狼藉的日軍陣地,手裏握著望遠鏡的高文山微微點頭道。


    “都已經打到這個程度了,還是給國家節約一些炮彈吧…”說完高文山看向一旁的軍官。“通知下去,讓事先已經安排好的部隊發起進攻吧…”


    “是!”聽到高文山的話,那個軍官敬禮道,隨後便轉身把高文山的命令傳達了下去,至於高文山本人則是繼續看著對麵的日軍陣地。


    作為十七軍的中將軍長,高文山並沒有參加過遠征軍,更沒有參與過當年的歐洲遠征。但是作為當年山東戰役的參與者,高文山的臨陣經驗也算比較豐富,這也使得他能夠成為十七軍的軍長,而且在這麽一個對付日本人的環境下,他的十七軍還作為先頭部隊,率先發起了進攻…


    對此高文山自然是非常得意,因為這代表著上麵承認他和他的部隊的能力。不過他也清楚,身上背負的期望越大,若是失敗了的話,那麽摔的也就越厲害,所以這一路上高文山可以說是一點也不敢放鬆警惕,生怕出了什麽紕漏。


    萬幸的是,就和情報上提供的一樣,這個距離龍林並不是很遠的無名之地,本身的防衛力量並不是很強。


    “如果就隻是這種程度的話,或許隻需要兩天的功夫,不。甚至是更少的功夫便可以攻破這裏吧…”想到這裏,高文山的眼中精光一閃。


    雖說已經是中將軍長,可以說是已經到了尋常軍人所無法想象的高度。但是大丈夫生於世間。本來就應該向前看。他可不覺得一個中將軍長自己就能滿足了,雖說元帥什麽的,高文山覺得自己希望非常渺茫,可如果隻是個上將的話,並非沒有多少機會…


    至少眼下的國防軍內,上將軍銜的軍人數量便不怎麽少,如果能抓住這次的機會。立下幾個大一些的功勞的話,說不準…


    就在高文山心裏這麽想著的時候,國防陸軍的陣地上已經有數不清的國防軍快步朝著日軍的陣地移動。而這個時候國防軍的炮火。卻依舊沒有停止…


    步炮協同…


    步炮協同自火炮出現以來就產生了,是目前留存的產生最早的協同動作。在當年的山東戰役時,國防軍根本沒有能力進行步炮協同作戰,原因也很簡單。那個時候的國防軍訓練還很差。根本無法進行這樣的作戰,尤其是當時的炮兵部隊,這方麵的能力更是差到極點,如果一個沒弄好的話,甚至有可能會把炮彈落到自己人的腦袋上,其結果可想而知…


    但是現在,在經過了數年時間的訓練之後,像是步炮協同這種程度的東西。國防軍卻已經可以輕而易舉的掌握了…


    在屬於日軍的陣地上,盡管國防軍已經發起進攻的事情並不是沒人知道。但是根本就沒有日本人敢冒著國防軍的炮火站出來。結果等到國防軍的炮火停止,這些日本人總算是可以從工事裏麵把頭冒出來的時候,外麵的國防軍官兵距離日軍的防線已經近到防線內的日軍幾乎快要反應不過來的地步…


    看著越來越近的國防軍,陣地內的日軍軍官慌忙的抽出指揮刀,命令其他的士兵立刻準備戰鬥,把這些低劣的中國人擊退…


    然而陣地上日軍的槍聲才響了沒多久,外麵的國防軍便已經呐喊著衝了上來。


    伴隨著矯健的身姿,發起衝鋒的國防軍一個接一個的躍入日軍的陣地,雪亮的刺刀伴隨著一聲聲的呐喊,刺入了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日軍體內…


    另一方麵,陣地內的日軍卻是慌忙迎戰,等到他們重新組織好秩序的時候,國防軍在陣地內已經占據了一定的上風…


    刺刀、衝鋒槍、輕機槍、霰彈槍…


    種種種種的武器,給高文山的部隊帶來了極大的優勢。但就像曾經說過的一樣,這時的日本陸軍和曆史上那個並不怎麽重視裝備,更確切的說,是無法分得太多資源的陸軍不同,部隊的裝備雖然無法和國防軍相比,但是和曆史的同時期相比卻要遠遠勝出。


    憑借著這一部分,再加上日軍較為強悍的作戰能力,高文山本以為是誌在必得的一次進攻,居然硬是讓日本人給打了迴來。


    不過對此高文山到也沒覺得有多意外,畢竟如果眼前這些日本人真的那麽容易解決的話,那他們也不可能會有甲午和日俄這兩大恥辱的出現了,更何況…


    “對手越強,也就越好玩,隻可惜,估計也就這點驚喜了…”


    喃喃的到,這個時候國防軍已經開始準備起第二輪的進攻。


    這次單是高文山手裏的部隊便有一個軍十多萬人,後麵還有兩個軍的部隊正在後麵跟著。而對麵的那個陣地上,日軍的兵力頂多也就隻有一個聯隊。


    一個聯隊,按照中國這邊的編製,那就是一個團的兵力。


    認真的講,一個聯隊的兵力已經不算少了,在嚴紹那個時代的中國戰場,一個聯隊的日軍已經可以把一個當時中國的一個師給打垮,特殊情況下甚至可以追著一個軍跑…


    同樣,憑著較為堅固的工事,陣地內的日軍抵擋一個師的國防軍,基本上應該不成什麽問題。即便最後擋不住了,奪取這個陣地的部隊恐怕也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然而此時此刻,對麵的日軍所麵對的卻是三個師的國防軍,還有五百多門火炮。必要的時候高文山甚至還可以唿叫空中支援,以及把馮國璋調過來的那兩個坦克團投入戰場。


    所以就像高文山說的那樣,對麵的那些日軍頂多也就隻能給他這點驚喜了。


    在經過了一番準備之後,國防軍發起了第二輪進攻。與此同時,日軍似乎也已經從混亂之中恢複了過來,盡管在先前的炮擊和進攻當中傷亡不小,但還是很快便重新組織好了戰鬥準備。


    當發起進攻的國防軍進入到陣地內日軍士兵的射程範圍內時,陣地上還保存完好的哈齊開斯機槍一起開火,頓時將衝到最前麵的國防軍官兵掃到一片,不過很快日軍的機槍陣地便被一片炮火給覆蓋。


    這次開火的不是後方的炮兵部隊,而是跟在進攻部隊後麵的迫擊炮部隊。


    從60mm、80mm直到120mm,數以百計的迫擊炮給陣地內的日軍帶來了巨大的傷亡。而本來被日軍壓製住了的國防軍,卻是趁著這個機會再次發起了衝鋒…


    在炮兵的火力支援下,伴隨著一聲聲的呐喊,發起衝鋒的國防軍再次衝入了日軍的陣地,和陣地內的日軍展開了極為慘烈的爭奪戰。(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擴張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緊那羅在唱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緊那羅在唱歌並收藏擴張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