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遼寧省省會,別稱盛京,奉天。沈陽有著2300年建城史,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是中國最重要的以裝備製造業為主的重工業基地,有著“共和國長子”和“東方魯爾”的美譽。同時沈陽不僅僅是遼寧的省會城市,同時也是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科教、軍事和商貿中心,以及東北第一大城市。


    沈陽是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曆史悠久的特大城市。因地處古沈水(今渾河)之北而得名。3萬年前,沈陽地區已有人類活動。早在72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上古人類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從春秋戰國時期燕國設立方城(侯城前身)起,沈陽的建城史已2600餘年。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沈陽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遷都於此,更名盛京。1636年,皇太極在此改國號為“清”,建立滿清國。


    早在滿清還存在的時候,這個城市就因為是曾經滿清的發源地,而受到了許多優待,並且因為這個原因而使得其成為了東北最大的城市。


    後來呢,隨著大量人口開始遷入東北謀求生活,由於遼寧和吉林還有黑龍江兩個省份相比,氣候明顯要更適合人類居住。於是大量遷入東北的百姓停留在了遼寧,而這也造就了沈陽的又一輪擴展。


    後來隨著山東戰役的勝利,為了尋求和平,已經承認戰敗的日本不得不從東北退出,並且讓出了當年從俄國人手裏得到的全部權益――――――早在國社政府成立的時候,嚴紹為了發展中國的工業,曾經計劃了著名的【七五工程】。也就是七十五項非常重要的工業建設項目。


    本來作為中國最適合發展工業的地區,東北應該獲得大量的資金投入,並且在這個七五項目上麵。占據相當數字的名額。


    可實際上,東北當所所擁有的名額其實並不突出。這一情況既出乎了許多人的意料。可卻又在意料之中。因為當時的東北已經屬於日本的勢力範圍,在東北,日本有著相當大的權益,尤其是在得到了駐軍權,也就是在東北駐紮了一個師團的兵力之後,更是如此…


    同時由於各種各樣喪國辱權的條約,使得日本在東北擁有著大量的先手。


    比如說撫順,在後世素有煤都之稱。當然。到了嚴紹那個年代的時候,撫順這個煤都的煤已經被挖的差不多了,新的煤都已經變成了其他城市。但隻要考慮到這個城市曾經擁有過這樣的稱號,便可以想象在這座城市的地底究竟蘊藏著多少煤炭資源。


    然而作為這片土地的所有者,中國非但無法開采這裏的資源,反而要看著日本人在這裏肆意開采,這對任何一個主權國家來說都是一種恥辱,對嚴紹來說尤其如此。


    畢竟對這個時代的國人來說,喪國辱權什麽的,不敢說習以為常。但其實已經差不多了,可是在嚴紹的那個年代,卻是一個華夏人民已經站起來的年代。


    好吧。究竟真沒真的站起來,這個還很難說,但至少那些所謂的喪國辱權的條約,在嚴紹看來卻真的是非常的遙遠。


    如今就因為這一係列的關係,嚴紹甚至都沒辦法在自己國家的領土上開辦工廠,開采資源,這如何不令人憤怒。


    尤其是為了避開日本人的勢力,所謂的【七五工程】不得不在一些日本人還沒有涉足的地方開展工程――――――在這期間,也曾經發生過一些事情。比如說國社政府打算在鞍山成立鋼鐵工廠的時候。在得知中國政府在鞍山發現了大量鐵礦資源,而且還是優質的鐵礦資源。並且打算在這裏創辦鋼鐵工廠之後,日本人曾經主動找上門來。要求中國政府退出鞍山,把這塊地方交給日本。


    理由也很簡單,就是他們早就已經在鞍山進行了很久的勘探工作,所以中國人理應對日本進行退讓。


    而當時對中國提出這一要求的,就是日本的冶金企業,國策會社了。


    事實上在早期的時候,日本方麵為了掠奪東北的資源,曾經創辦過許多個會社,依仗著日本國內的助力,想方設法的從中國掠奪他們所需的資源。


    這其中國策會社就是滿鐵方麵,為了掠奪中國東北鋼鐵資源而專門成立的一個與冶金有關的企業。需要說明的是,這家企業也是係昭和製鋼所的前身。


    和許多人所想的可能不太一樣,其實早在1908年的時候,滿鐵方麵就已經開始派人非法的勘探遼寧鞍山一帶的鐵礦資源。等到辛亥革命成功之後,日本人更是勾結了於衝漢等人,賄賂北洋政府農商部,積極竊取礦權。1916年,由滿鐵一手控製的中日合辦振興鐵礦公司成立。開始時僅八個礦區,1921年又增加三礦區。滿鐵為了利用鞍山一帶鐵礦資源煉鐵,設立了由其經營的鞍山製鐵所。該所遠景規劃為生產生鐵100萬噸,鋼50萬噸。


    國社政府在鞍山的鋼鐵廠,之所以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成立,並且完成一係列的勘探工作。從某種角度上講也需要感謝一下滿鐵,因為正是因為特事局從日本人手中得到了許多有關鞍山鐵礦資源的情報。所以在後來的時候,進行【七五工程】這個項目時,國社政府才能如此順利的成立鞍山鋼鐵廠…


    當然,對於早就已經盯上了鞍山鐵礦資源的日本人來說,他們肯定是不可能會善罷甘休的。


    後來這一要求沒有得到允許之後,便提出了雙方合作的這一要求。


    自然,在這期間,日本也曾經無數次的對國社政府威逼利誘,而政府內一些膝蓋比較軟的家夥,居然還真就打算答應了。


    好在嚴紹沒有答應…


    而另一方麵。山東戰役的爆發,也打翻了日本人的全部算盤。


    首先,鞍山的鐵礦資源他們是惦記不上了。那個中日合辦的鋼鐵廠也沒了可能。


    ――――――――――――――――――――


    正是由於山東戰役的獲勝,使得國社政府可以開始全心全意的經營東北的資源。而隨著國社政府的大量投資。很快東北就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


    在這期間,大量人口湧入了東北,也穩固了國社政府在東北的統治。


    而東北的全麵發展,也令沈陽收益匪淺。


    尤其是在歐戰期間,由於歐洲方麵需要大量的資源,無論是鋼鐵方麵的,亦或者是其他各種方麵的。而當時的東北已經很有一些中國工業中心的意思了,大量的工業製品在這裏生產。每年所能生產的鋼鐵等物數量更是數不勝數,這些也都是歐洲方麵最迫切需要的物資…


    因此在歐洲戰爭期間,東北對歐洲大量出口各種資源。而這些也再次的刺激了東北工業的增長,等到歐洲戰勝結束的時候,東北已經徹底的成為了國內最主要的工業中心之一,同時,也是最有發展潛力的地區…


    而在這種情況下,沈陽,這個東北最大的城市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原本那個規模雖大,但是卻顯得有些陳舊的城市。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大量的舊式建築被推翻,取而代之的則是一動一動嶄新的建築,還有那些坑坑窪窪的道路。也都被平整的水泥路麵所取代。


    在歐戰爆發的那些年裏,沈陽政府甚至還在這些新路麵的下麵,修了一個又一個的地下水道。和北京還有安慶那邊的完全相同,都是那種可以讓汽車在裏麵輕易行駛的下水道…


    再加上道路兩旁的路燈,乃至漂亮的綠化帶,還有一個個剛剛投入使用的有軌電車等等。沈陽已經成為了亞洲最耀眼的工業城市之一,即便是在全球範圍內也非常有名。


    而且因為是工業城市的原因,這座城市裏的居民,除了一些女性之外。幾乎全部都在工廠工作,這。也令這座城市的人們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此時此刻,在沈陽的街道上。就有許多剛剛才下班的行人們正站在一個車站的站台前,等待著公交車的到來――――――等公交,估計也是需要多工人的日常生活之一了,至少在後世絕對是如此…


    與此同時,在位於沈陽城內的另一個區域內,一棟十分威嚴的建築,正矗立在大地之上。


    建築的上方,屬於中國的赤底黑龍旗正迎風飄揚,而在建築的大門外,一隊士兵正如雕像一般站立著,一動不動,令人不由得懷疑他們是不是真的雕像製成的…


    同時在不遠處的停車場位置上,一大批的軍用車輛也整齊的停放在那裏。


    卡車、軍用越野車,等等等等,偏偏就沒有任何的,哪怕是一輛民用車輛。這在這座沈陽軍區司令部的門前,顯得尤為的特殊。同時這大概也是如今國防軍內的一個現狀,那就是很少會有軍官和將領開民用的車輛。


    畢竟國社政府可不提供車子,尤其不可能給軍隊提供那種漂亮的公車。他們要是想開的話,就隻有開軍車,那種並不是很舒服的,隻適合在戰場上使用的軍車。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開轎車的話,轎車可是很貴的,這麽做絕對是讓廉政部找上門來的一個理由。


    雖說有許多年輕的軍人對廉政部充滿了好感,可也有很多舊時代遺留下來的軍人,對廉政部非常的看不順眼,因為正是由於廉政部的關係,使得他們無法好好的享受生活――――――當官是為了什麽,不就是為了撈嗎?至少對舊時代遺留下來的許多官員來說就是如此,哪怕是軍官們也是這樣。畢竟軍官也是官…


    尤其是在這麽一個國力強盛的時代,當官的真要撈的話,絕對不會比那些戰亂年代差。畢竟都戰亂了,別說是老百姓了,即便是那些稍微富裕一些的家庭又能有幾個錢,真正有錢的也就隻有那些同樣搜刮著百姓的吸血鬼了。不過這樣的人通常都有一定的背景。絕對不是一個非常好的目標。


    反觀在這麽一個年代,無論是百姓還是別的,口袋都是比較鼓的那一種。恰恰是最適合他們的。


    隻可惜,廉政部的存在卻破壞了他們的美夢。


    也正因為這樣。沒少有人和嚴紹抱怨過廉政部,抱怨過宋教仁,隻可惜,與對他們相比,嚴紹明顯要更相信宋教仁一些。所以這些話非但沒有影響宋教仁在嚴紹心裏的地位,反而讓嚴紹更加的信任宋教仁――――――固然,因為諸多的功績,宋教仁無論是在政府內部還是在民間都擁有了巨大的聲望。


    甚至可以說。在國社政府內部,聲望最高的三個人就是蔡鍔、蔣百裏還有宋教仁。可實際上,嚴紹卻一點也不擔心宋教仁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一方麵,三個人的聲望加在一塊,也遠不如嚴紹――――――大將、名臣,隻要幹的好了,很容易就會有巨大的聲望,而如果功勞大的有些過頭的話,功高震主這個詞,就是這麽來的。


    像是嶽飛的威望。就非常的巨大。


    盡管他的威望在當時肯定沒後世那麽大…


    但是部下的威望比君主大,這種情況隻會出現在君主無能的情況下。相反,如果君主並非是無能的人。那麽部下的功勞越大,便越發的會體現出君主的偉大,眼下的情況就是如此…


    雖說嚴紹其實也沒什麽太大的能力,但是憑借著諸多的原因,嚴紹的威望卻始終要要領先於任何的人…


    當然,這還不是嚴紹放心宋教仁的原因,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宋教仁得罪的人太多了。


    ――――――――――――――――――――


    的確,宋教仁在廉政部的位置上幹的非常不錯。甚至有許多人非常的推崇宋教仁。可是另一方麵,正是因為他幹的太出色了。所以才會有許多的人看他不順眼…


    即便嚴紹不喜歡,但是也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在這個世界上,絕對沒有完全清廉的政府――――――到也不能這麽說,或許將來會有把,但至少嚴紹有生之年肯定是看不到了。


    別說是現如今嚴紹的有生之年,即便是在原來還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哪怕是他活到了壽終正寢的地步,恐怕也未必能看得到。


    當然,如果那個時代的世界,可以進化到類似於科幻小說裏麵,整個世界都是人工智能所控製的地步,或許到是沒問題。但隻要還是人類自己控製的世界,那邊絕對不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


    更何況現如今的國社政府,還處於一個較為專製的程度。盡管這麽做的話,在效率等方麵的確是很方便,尤其適合中國這樣基礎並不是很強的國家,可是另一方麵,這麽做也很容易產生許多貪官出來…


    事實上,如果不是有一個能幹的廉政部,再加上國社政府給予下麵官員的薪水的確不錯。在國家發展的同時,恐怕這個國家肯定也會順應時代的,出現大量的貪官出來…


    而在這麽一個情況下,宋教仁自然是非常招人憎恨的,想讓其他的官員支持宋教仁,這幾乎可以說是難如登天的事情。


    別說是在現在這麽一個情況,即便是將來真的結束了這種專製的態度,想必宋教仁這樣的人也一樣不會受到歡迎,這就是為什麽嚴紹明知道宋教仁的聲望與日俱增,卻始終一點也不擔心的地步。


    因為他根本無法對嚴紹造成威脅,甚至可以說,別看他現在威望高的嚇人,隻要沒了嚴紹的支持,不出三天的時間,他就給在自己現在的廉政部長的位置上滾蛋…


    如此一來,嚴紹又有什麽好擔心的呢???


    ――――――――――――――――――――――――


    沈陽軍區的司令部,一切都和往常一樣,因為發生在鴨綠江的衝突,整個司令部都很有些劍拔弩張的樣子。尤其是在司令部的外圍,那些負責警備任務的士兵們更是一個個荷槍實彈的。防範著日本人的偷襲…


    在沈陽對軍區司令部進行偷襲?這並非沒有可能的事情,畢竟日本人在東北始終是發展了好些年,有些直到現在國社政府也沒挖掘出來的麻煩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哪怕可能性不大,對於軍區的警備部隊來說。依舊是小心一些比較好。更何況現如今在他們身後的那個建築立麵,正匯聚著大量的將校軍官,這些在如今的東北可以說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甚至可以說。如果不是有些人因為前線的戰事而沒辦法迴來的話,恐怕整個東北的高級將領都已經齊聚在這裏了。


    這個時候。萬一要是出了什麽問題,那可就真的是一窩端了,非但如此,在失去了整個上層之後,恐怕整個東北的部隊都要亂成一鍋粥,這種情況下真的是由不得他們不小心謹慎。


    另一方麵,在司令部內的作戰會議室內,馮國璋和其他的一些將領。也都坐在長桌的四周,看著幾個佩戴著少校軍銜的參謀,正站在講台前,對著牆壁上懸掛著的地區指指點點,向著在座的各級將領解釋著現如今東北的實際情況還有局勢…


    “………就如卑職剛剛所言的一樣,現如今我軍與日軍在鴨綠江畔的許多個戰場都形成了對峙的局麵。顯然,日本人已經發現了我們的許多舉動,因此已經放棄了原來的進攻對策,轉而變成了防禦政策,根據特事局從朝鮮方麵出來的情報。日本人似乎是打算依托現有的有利地形,意圖利用我們希望盡早結束決戰的心理,模仿我們原來的作戰方式消耗我們的有生力量…”


    這麽說著。站在講台上的那個年輕軍官看了眼下麵將星雲集的情況,心裏有些暗暗的乍舌。畢竟現如今他已經可以算是在對著東北大部分的高級將領了,實在是由不得他不緊張,不過另一方麵,他卻沒辦法把這種緊張表現出來――――――除非他想要這輩子都不晉升了,要知道現在下麵坐著的有許多可都是他的頂頭上司,這個時候要是表現的好了,給上司們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那麽將來晉升之類的事情絕對是易如反掌。可是如果留下的是壞印象,那麽別看他現在挺年輕的。這輩子能夠晉升到上校,基本上已經可以說是他的極限了。


    因此哪怕在下麵那些將領們的注視下。這個年輕軍官的心理再怎麽緊張,也不能不強行的確保自己的心態一直都處於一個比較平靜的狀態。


    於是在悄悄的深唿吸了一下之後,年輕軍官便繼續開始解釋道。


    “雖說目前在整個戰場上,我們都與日本形成了一個對峙的態勢,但實際上小規模的衝突依舊時有發生,而憑借著部隊的戰鬥能力,還有裝備上的優勢,在這些衝突當中我們基本上都已經站到了上風,不過根據特事局得到的情報,日本方麵似乎還有一些舉措,另外日本國內似乎也正在展開新的征兵計劃,打算將現有的兵力再一次擴大,這些也是不得不防的事情..”


    說完,那個軍官朝著下麵的將領們敬禮之後,很快便從講台上走了下來。


    等到他下去之後,緊跟著上去的,卻是馮國璋本人。


    走到了講台上,馮國璋橫視了一眼下麵站著的各個部隊將領,在輕輕的咳嗽了一下,把在場眾人的目光全部都想辦法集中過來之後,馮國璋開口道。


    “目前鴨綠江畔大致的情況,相信在座的諸位都已經稍微了解一些了,現如今就是這麽一個局麵。或許是日本人得到了情報,所以主動與我們脫離了接觸,現如今正依托著早前修築的一係列防禦工事與我們進行對峙…”


    說到這裏,馮國璋停頓了一下。


    對日本人知道增援的事情,無論是馮國璋還是下麵在座的其他將領都不奇怪。畢竟那可是四個軍的兵力,而且還是從京津地區還有山東過來的。日本人也不是瞎子,當然不可能會察覺不到這一切,那麽他們做出一些反應來,似乎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現在唯一讓馮國璋有些疑問的就是,日本人究竟是通過哪一種方式得知的情況。


    是從各地的兵力調動,亦或者是在中國政府內部有人?這兩種都有可能,不過這個就不是馮國璋需要考慮的了,他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擊敗鴨綠江畔的日本人,至於其他的事情。特事局才是這方麵的行家,對此無論是馮國璋還是其他人都不能不點頭讚同和承認。


    所以,早早的。馮國璋他們就已經把這件事交給特事局來辦理了…


    除此之外,馮國璋還很好奇的就是。日本人究竟知道多少情況。是僅僅隻是知道他們增兵了,還是連部隊的番號什麽的都調查清楚了?


    ――――――――――――――――――――


    “日本人的意圖很簡單,就是想模仿我們原來的思考方式,利用有利的地形,還有占據優勢的防線工事,通過各種方式來消耗我們的兵力,除此之外,恐怕就是還沒有摸清我們的底細。所以想暫時以不變應萬變…”


    “現在在座的諸位,有沈陽軍區的,也有從北京軍區還有濟南軍區過來的,彼此之間都不是很熟悉,有些還曾經是第一次見麵,默契,肯定是沒有的,但是在這裏我鄭重的說一遍,接下來的軍事行動,是總統指定要進行的。所以我希望在座的諸位能夠發揮出自己的權利能力來,想方設法的贏取這次戰役的勝利,讓在北京的總統能夠得到我們的好消息…”


    聽到嚴紹。在座的人紛紛正色起來。


    就和前麵說的一樣,不管下麵的統帥究竟有多給力,至少當君主的足夠給力,那麽下麵的統帥越給力,也就越能襯托出君主的偉大。什麽功高震主,基本上都是不可能會出現的事情。


    反過來講,如果單純的是部下給力,而君主卻是個廢物的話。那麽部下幹的越給力,也就越容易襯托出君主的廢物。這種情況下。君主就比較喜歡做出一些功高震主之後,那些反派角色通常都很喜歡幹的事情。


    比如說。高官釋兵權啊,亦或者是幹脆就來個莫須有之類的事情…


    認真的講。嚴紹其實並不能算是一個很給力的君主,即便是有了這麽多年的曆練,和一些怪物一般的家夥相比,嚴紹依舊是顯得有些過於平常了。


    但是憑借著穿越所帶來的‘長遠’目光,再加上一係列的愛民政策,使得百姓都以為嚴紹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人物。總總情況之下,固然,蔡鍔他們得到了許多勝利,並因此得到了巨大的聲望,尤其是蔡鍔本人更是得到了‘病軍神’這樣的稱號。


    可是在許多人看來,這卻完全是因為嚴紹知人善用,尤其是對一些內行人看來,更是覺得蔡鍔他們的勝利,反而襯托了嚴紹的偉大。


    比如說凡爾登戰役當中,遠征軍憑借著大量的機槍有效的殺傷了德軍,並因此在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之後,守住了凡爾登要塞,完成了遠征軍抵達歐洲之後的第一個輝煌勝利。


    表麵上看,這自然是蔡鍔還有遠征軍們的努力得來的勝利,可是實際上呢?隻要是稍微了解一些內情的人都知道,遠征軍,更確切的說是國防軍之所以會裝備這麽多的機槍,完全是因為嚴紹的關係,正是因為嚴紹的極力支持,所以國防軍才會有如此多的機槍,並在凡爾登創造下了這麽大的戰績。


    甚至在某些時候,某些內閣成員在心疼機槍的造價,提出希望能夠減少一些部隊機槍的裝備數量,減輕政府財政負擔的提議之後,還被嚴紹給拒絕了。


    再有就是西線的索姆河戰役,遠征軍憑借著裝甲部隊的突出表現,再一次名震世界…


    表麵上看,這自然又是蔡鍔指揮的戰役了。可實際上很多人都清楚,坦克還有裝甲車這東西,其實都是嚴紹發明的,更是嚴紹成立了裝甲部隊。換言之,沒有嚴紹的話,遠征軍根本沒可能會裝備這種東西,而如果沒有這些裝備的話,自然也就不可能會有遠征軍的這一大勝…


    如此一來,這場勝利的功勞,不敢說一半,畢竟前線的將士也有很大的功勞,可如果說嚴紹分個三分之一的功勞,絕大部分人都是認同的。


    甚至就連蔡鍔還有蔣百裏,當初一個不過是雲南省的督軍,另一個地位則要更差一些,隻能算是袁世凱的參謀。名聲固然很大,可實際上呢?權利卻沒多少。


    作為舊時代的人物,本來他們應該和其他舊時代的人一樣。徹底的銷聲匿跡。可是嚴紹卻慧眼識盈的提拔了他們,這難道不說明了嚴紹的偉大?


    自然。上述的這些事情不敢說都是一些秘密,但也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但是那些各個媒體的無冕之王們,卻是各個擁有諸多絕技,再加上嚴紹當時威望正高,深得民心,這類的話題也很容易受到歡迎,因此很快這些無冕之王們便想辦法挖掘出了大量與此有關的新聞…


    而這。也令嚴紹在社會上的聲望日益高漲,在國防軍內,甚至絕大部分人都將嚴紹視為是國防軍的締造者,威望甚至比蔡鍔這些百戰統帥還要高…


    如此種種,自然令軍隊的這些將領們,根本不敢對嚴紹無禮…


    ――――――需要說明的是,可能有很多人不清楚,甚至就連嚴紹也不知道。但是嚴紹對國防軍的這些‘功勞’,其實都是特事局偷偷散步出去的,而主導這件事情的便是卡特琳娜。


    ――――――――――――――――――――


    “總統的意思很明顯。”見下麵的人都正色起來。馮國璋滿意的點了點頭之後繼續開口道。“眼下這場戰事已經拖延了很長時間了,我們也已經消耗了日本的大量資源和兵力,目前根據特事局的情報。英國人還有美國人已經在日本的背後提供支持,這個時候如果繼續打下去的話,按照我們原來所想的,耗幹日本的全部資源已經是不可能,反過來,如果在這麽下去的話,對我們的壞處反而會比較大一些。畢竟日本的背後有英美,而我們卻隻能靠自己,所以總統希望能夠給日本一個狠狠的教訓。然後趁勢結束這場戰爭,簡而言之――――――見好就收…”


    “但。即便我們現在在兵力上占據優勢,可日本人的有利地形。外加上工事方麵的優勢也的確是令人頭疼,所以我希望諸位能夠各抒己見,想出一些好的辦法來,解決眼下的這個難局…”


    聽到馮國璋這麽說,下麵的那些個將領們彼此互相看了看,在點點頭之後,看著牆壁上懸掛的地圖思索起來。


    日本人在朝鮮北部的防禦工事,最強的便是第一道。但是這一道在國社政府的突然襲擊之下全部落入了國防軍的手中,所以日本人便隻能退到了第二道防線,這裏的地理條件沒有第一道的好,甚至就連各項工作乃至工事的建築程度也不如第一道。


    可是,在這段時間來,日本人一直都在想方設法的鞏固工事,到了如今,即便是馮國璋他們也不敢輕易忽視。畢竟一個弄不好,恐怕就要有十分巨大的傷亡出現,而這對正打算被授予元帥銜的馮國璋來說,卻是不能接受的。


    畢竟現如今馮國璋就已經不太被其他的軍中將領所承認,如果真的弄成這個樣子的話,恐怕就更難得到其他人的承認了。


    所以眼下馮國璋最需要的,就是一場完美無缺的大勝――――――好吧,完美無缺什麽的或許有些,但,略有瑕疵可以接受,但總體上必須要贏得漂亮些。


    馮國璋自己的心理已經有了一份計劃,這次提出來,就是想要看看還有沒有更好一些的計劃…


    另一方麵,見馮國璋在講台上站著,一名將領在沉思了一番之後,忍不住抬頭問道。“司令,不知道您有沒有什麽看法?”


    聽到那個將領這麽說,其他還在思考著的將領們紛紛開了過來,想要看看馮國璋有什麽主意。


    授銜的事情,在座的人都已經知道了,也知道馮國璋基本上已經被定為是陸軍三個元帥中的一個,和蔡鍔還有蔣百裏並列。


    蔡鍔和蔣百裏,在座的眾人還是很佩服的,可是馮國璋就有些…


    沒錯,馮國璋的確被稱作是中國最善戰的將領,但那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現在可是年輕人的時代。在許多人看來馮國璋之所以能得到元帥的軍銜,不過是因為他對舊北洋一係的影響力,還有就是他的資曆…


    如今這些將領之所以全都看了過來,就是想看看馮國璋究竟有什麽能耐,竟然可以配得上元帥銜?(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擴張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緊那羅在唱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緊那羅在唱歌並收藏擴張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