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皇帝,你就會知道,天天千頭萬緒的事情,會讓你抓狂,其實上輩子趙昰是一個很懶的人,雖然不能稱之為四肢不勤,但是絕對沒有操過這麽多的心。
除了任務,趙昰上輩子真的沒有操過這麽多的心。
那就全當是做任務吧,幾乎是耗光了腦細胞的趙昰如是想。
咱們就做一場如何快速增長忠心值的問題,這個問題對於趙昰來說,很重要,上次替代傀儡的虧空,再加上一直的糾結於廣州戰事,所以忠心值的增長變得緩慢起來。
至今不到十萬的忠心值點數,夠做什麽用呢?
快速增加忠心值的辦法,建立軍隊、收攏民心,暫時趙昰隻想到這兩種辦法。
可是收攏民心這一條,暫時沒有多少大宋子民讓他收心,那隻有從建設軍隊開始著手了。
命,獨立團出動五十個組,在廣州周邊進行警戒任務,發現軍情立即稟報。
命,貪狼軍由蘇劉義率領,固守廣州城防,並且負責廣州城內的治安狀況,說一句實在話,也沒有什麽治安可言,因為根本就沒有多少人。
命,盡量收縮兵力,放棄增城、佛岡等地的防務,收縮迴來,軍隊等待整編。
趙昰沒有聽從文天祥和王道夫安定人心的建議,首先開始甄別兵源。開什麽玩笑,現在安定人心,沒有防守的力量,沒有完全的把握,連趙昰自己都覺得不安穩,還要去安定人心嗎?
首先,在皇帝稱號的威壓下,盡可能的將軍隊打散重新分配。
補充貪狼軍建製,原先蘇劉義所屬的貪狼軍,一直保持在四千人左右,這次優先從軍中優選出識文斷字的士卒,將其補充完備至五千五百人。
而蘇劉義被免去開府儀同三司、殿前都指揮使的官職,兼管民船義勇的差事暫時也被取消,為貪狼軍統製,劉師勇副之。
建立破虜軍,鄭虎臣任統製,建製五千五百人,組長以上全部都要是識文斷字之人,有功名則善戰者優先。
劉佳,去其獨立團二十七組組長的職務,由田生信代為組長,劉佳本人為破虜軍副統製。
成立定遠軍,淩震為統製,燕七去其獨立團三十六組組長的職務,為定遠軍副統製,編製五千五百人。
三軍暫時就這麽定下來了,一萬一千五百人的新宋軍,暫時趙昰不打算擴編,人越多,需要的將領越多,現在趙昰最缺的就是有經驗的將領。
至於讓文人統領兵馬,對不起,趙昰沒有這個打算,好不容易剝奪了王道夫、文天祥的兵權,怎麽可能還給他們。
也不是說文人不能統領兵馬,問題無論是在經驗、操守、還是品德方麵,他們都欠缺的太多太多,沒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做事瞻前顧後的。
不能說他們不忠心,隻是能力很少能達到而已,所以在趙昰的心裏,無論是自己的嫡係,還是新宋軍,都不能讓士大夫階層參合進來。
但是他們還是可以參合預備兵和工兵的安排。
比如說,整軍完畢之後,就有王道夫和文天祥各自領著工兵,分別在廣州城的四麵八方修築防禦工事,盡可能的給下步即將到來的進攻造成障礙。
至於蕃兵,此時不多,趙昰已經全權授命於陳吊眼負責與許夫人等聯係,一旦答應,歡迎他們前來廣州助戰。
做完這一切,三天的時間已經過去了。
這下大家心裏都感到奇怪,先不說張弘範怎麽沒有動靜,怎麽練淩震在飛來峽也沒有絲毫動靜了呢?
難道淩震不顧自己的囑托,在哪裏為廣州拖延時間,所以被張弘範給滅了,而且張弘範知道廣州城再次易手,想要安心的攻打崖山行朝,難道不應該派大軍壓境嗎?
趙昰就算是有著上輩子的經驗,但是苦於缺少情報的支持,所以他也推算不出來到底是怎麽迴事。
不過這樣也好,總算是給了自己修正的時間。
整軍完畢後,那麽就是處理俘虜的問題了。
三千餘俘虜,早已經由獨立團的將士全部甄別完畢了,其中蒙古人八百七十三人,這個沒有話說的,全部斬首示眾,讓新軍參與進來練練手。
漢人中,其中北地漢人,一千一百人,斬去雙腳大拇指,然後押送至瓊州挖礦,因為在甄別的過程中,這些人根本就沒有拿自己當做漢人來看,想來也是的,北地漢人,原屬於遼,遼亡歸屬於金國,金亡歸於蒙古,雖然也會說漢話,但是遠離大宋太久了。
按照趙昰上輩子的話,那就是沒有了治療的意義,就讓他們去體會一下挖礦生活吧。
至於剩下的,被稱為新降軍,就是臨安陷落後,跟隨主將投降蒙元的士卒,這些人雖然麻木不仁,但是總歸對於大宋還是有一定的歸屬感的。
從中選擇出一部分作為附庸軍,但有一個條件,那就是投降後,手裏沒有沾上大宋子民血的人,要相互揭發,不能有漏網之魚,這些人又選出了八百餘人。
剩下的有幾百人,對不起,去挖礦贖罪吧,隻是免去被斬掉雙腳大拇指的這一層痛苦而已。
趙昰必須在眾人沒有反應過來做完這些事情,比如殺掉蒙元俘虜,比如說斬去俘虜的雙腳大拇指使其不能快速奔跑等等,這些行為在士大夫階層的眼裏,簡直就是不能容忍的,特別是他們不會允許一個皇帝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
如果在崖山行朝,趙昰做這個決定的話,肯定會有禦史什麽的衝出來碰柱子以死相諫,所以這些行為,必須在與崖山行朝合並之前形成定例,並且要有人支持自己,才能繼續的執行下去。
就在文天祥與王道夫分別在廣州城南、北幹的熱火朝天的時候,廣州城內的校場之上,響起了轟天的叫好聲。
在近兩萬官兵的注視下,八百七十三個蒙元士卒,分別被各自抽出的新兵用刀砍下了腦袋,然後連同之前在城中被飛雷筒震死,或者被剿滅的屍體一起,前往白雲山頂鑄京觀。
所有的士卒都熱血沸騰了,殺蒙元人以祭大旗,鑄京觀於白雲山以警示蒙元,這是大宋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除了任務,趙昰上輩子真的沒有操過這麽多的心。
那就全當是做任務吧,幾乎是耗光了腦細胞的趙昰如是想。
咱們就做一場如何快速增長忠心值的問題,這個問題對於趙昰來說,很重要,上次替代傀儡的虧空,再加上一直的糾結於廣州戰事,所以忠心值的增長變得緩慢起來。
至今不到十萬的忠心值點數,夠做什麽用呢?
快速增加忠心值的辦法,建立軍隊、收攏民心,暫時趙昰隻想到這兩種辦法。
可是收攏民心這一條,暫時沒有多少大宋子民讓他收心,那隻有從建設軍隊開始著手了。
命,獨立團出動五十個組,在廣州周邊進行警戒任務,發現軍情立即稟報。
命,貪狼軍由蘇劉義率領,固守廣州城防,並且負責廣州城內的治安狀況,說一句實在話,也沒有什麽治安可言,因為根本就沒有多少人。
命,盡量收縮兵力,放棄增城、佛岡等地的防務,收縮迴來,軍隊等待整編。
趙昰沒有聽從文天祥和王道夫安定人心的建議,首先開始甄別兵源。開什麽玩笑,現在安定人心,沒有防守的力量,沒有完全的把握,連趙昰自己都覺得不安穩,還要去安定人心嗎?
首先,在皇帝稱號的威壓下,盡可能的將軍隊打散重新分配。
補充貪狼軍建製,原先蘇劉義所屬的貪狼軍,一直保持在四千人左右,這次優先從軍中優選出識文斷字的士卒,將其補充完備至五千五百人。
而蘇劉義被免去開府儀同三司、殿前都指揮使的官職,兼管民船義勇的差事暫時也被取消,為貪狼軍統製,劉師勇副之。
建立破虜軍,鄭虎臣任統製,建製五千五百人,組長以上全部都要是識文斷字之人,有功名則善戰者優先。
劉佳,去其獨立團二十七組組長的職務,由田生信代為組長,劉佳本人為破虜軍副統製。
成立定遠軍,淩震為統製,燕七去其獨立團三十六組組長的職務,為定遠軍副統製,編製五千五百人。
三軍暫時就這麽定下來了,一萬一千五百人的新宋軍,暫時趙昰不打算擴編,人越多,需要的將領越多,現在趙昰最缺的就是有經驗的將領。
至於讓文人統領兵馬,對不起,趙昰沒有這個打算,好不容易剝奪了王道夫、文天祥的兵權,怎麽可能還給他們。
也不是說文人不能統領兵馬,問題無論是在經驗、操守、還是品德方麵,他們都欠缺的太多太多,沒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做事瞻前顧後的。
不能說他們不忠心,隻是能力很少能達到而已,所以在趙昰的心裏,無論是自己的嫡係,還是新宋軍,都不能讓士大夫階層參合進來。
但是他們還是可以參合預備兵和工兵的安排。
比如說,整軍完畢之後,就有王道夫和文天祥各自領著工兵,分別在廣州城的四麵八方修築防禦工事,盡可能的給下步即將到來的進攻造成障礙。
至於蕃兵,此時不多,趙昰已經全權授命於陳吊眼負責與許夫人等聯係,一旦答應,歡迎他們前來廣州助戰。
做完這一切,三天的時間已經過去了。
這下大家心裏都感到奇怪,先不說張弘範怎麽沒有動靜,怎麽練淩震在飛來峽也沒有絲毫動靜了呢?
難道淩震不顧自己的囑托,在哪裏為廣州拖延時間,所以被張弘範給滅了,而且張弘範知道廣州城再次易手,想要安心的攻打崖山行朝,難道不應該派大軍壓境嗎?
趙昰就算是有著上輩子的經驗,但是苦於缺少情報的支持,所以他也推算不出來到底是怎麽迴事。
不過這樣也好,總算是給了自己修正的時間。
整軍完畢後,那麽就是處理俘虜的問題了。
三千餘俘虜,早已經由獨立團的將士全部甄別完畢了,其中蒙古人八百七十三人,這個沒有話說的,全部斬首示眾,讓新軍參與進來練練手。
漢人中,其中北地漢人,一千一百人,斬去雙腳大拇指,然後押送至瓊州挖礦,因為在甄別的過程中,這些人根本就沒有拿自己當做漢人來看,想來也是的,北地漢人,原屬於遼,遼亡歸屬於金國,金亡歸於蒙古,雖然也會說漢話,但是遠離大宋太久了。
按照趙昰上輩子的話,那就是沒有了治療的意義,就讓他們去體會一下挖礦生活吧。
至於剩下的,被稱為新降軍,就是臨安陷落後,跟隨主將投降蒙元的士卒,這些人雖然麻木不仁,但是總歸對於大宋還是有一定的歸屬感的。
從中選擇出一部分作為附庸軍,但有一個條件,那就是投降後,手裏沒有沾上大宋子民血的人,要相互揭發,不能有漏網之魚,這些人又選出了八百餘人。
剩下的有幾百人,對不起,去挖礦贖罪吧,隻是免去被斬掉雙腳大拇指的這一層痛苦而已。
趙昰必須在眾人沒有反應過來做完這些事情,比如殺掉蒙元俘虜,比如說斬去俘虜的雙腳大拇指使其不能快速奔跑等等,這些行為在士大夫階層的眼裏,簡直就是不能容忍的,特別是他們不會允許一個皇帝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
如果在崖山行朝,趙昰做這個決定的話,肯定會有禦史什麽的衝出來碰柱子以死相諫,所以這些行為,必須在與崖山行朝合並之前形成定例,並且要有人支持自己,才能繼續的執行下去。
就在文天祥與王道夫分別在廣州城南、北幹的熱火朝天的時候,廣州城內的校場之上,響起了轟天的叫好聲。
在近兩萬官兵的注視下,八百七十三個蒙元士卒,分別被各自抽出的新兵用刀砍下了腦袋,然後連同之前在城中被飛雷筒震死,或者被剿滅的屍體一起,前往白雲山頂鑄京觀。
所有的士卒都熱血沸騰了,殺蒙元人以祭大旗,鑄京觀於白雲山以警示蒙元,這是大宋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