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岩州城。


    經過三天兩晚,王昱派出的幾路人馬相繼撤迴。


    王昱在帥府會見領兵出征的將領,聽了他們的匯報,臉色陰沉。


    白啟元道:“此番吐蕃明顯預計我軍會主動出擊,所以幾次偷襲都未能占得便宜,但吐蕃兵馬損失也不在少數,此戰勉強算是打了個平手。”


    王昱側頭看了白啟元一眼,他很清楚所謂的“平手”不過是為了戰報好看一些,戰後對朝廷有個交待,但其實唐軍的損失要比吐蕃人大許多,這還是在兵力占據優勢的情況下。


    “明衝的兵馬為何沒迴來?”王昱突然記起什麽,往堂下看了一眼,未找到他的女婿江明衝。


    公孫簡道:“江都尉負責帶兵繞擊茶馬古道,從側後方對吐蕃兵馬發起進攻。他的出擊和撤退路線是幾支出擊兵馬中最長的,任務也最重,怕是這會兒還沒撤下來。”


    有幕僚幫腔:“對,江都尉立下大功的機會也最大。”


    即便是在這種嚴肅的場合,還是有人忍不住偷笑,因為誰都清楚,江明衝立功的說辭不過是戲言,他們更覺得江明衝是在敵後遭遇埋伏,全軍覆沒,迴不來了。


    他們都在想:“節帥一直看不起這個碌碌無為的女婿,這次出擊派給江明衝最危險的差事,兵馬也隻有兩千出頭,簡直是要讓江明衝去送死,現在結果印證了這種揣測,正是出去容易迴來難啊。”


    公孫簡知道王昱對江明衝的態度,見王昱臉色陰沉,落井下石道:“無論江都尉是否立功,但終歸延誤了撤迴的時間……就算順利迴來也該按軍法處置!令行禁止,這才是取勝之道。”


    “嗯。”


    王昱微微點頭,算是同意公孫簡的說法。


    “報——”


    恰在此時,遠處傳來傳令兵的唿喊聲,因為吐蕃人暫且沒有出兵的跡象,在場人紛紛猜測,應是江明衝部有了消息。


    “傳!”


    王昱下令道。


    隨即有快馬往帥府這邊高速奔來,到門前緊急刹住,戰馬發出高亢的嘶鳴聲。俄而,傳令兵快步進入帥府大堂,在帥案前單膝下跪行禮。


    “稟報節帥,都尉江明衝奏報,所部於茶馬古道大敗吐蕃兵馬,正發起追擊,請求節帥出兵馳援。”


    “啊?”


    帳內所有軍將、官員和幕僚都被這個消息鎮住了。


    王昱眉頭緊鎖:“你再說一次。”


    傳令兵重複了一遍,他手上有關江明衝奏凱的卷軸也被轉呈王昱麵前。


    王昱一把將卷軸抓過,將上麵的內容仔細看過,臉上的陰沉之色並未衝淡,又將卷軸丟給白啟元。


    白啟元看過後,發現所有軍將和幕官都在看著他,希望他能給出解釋。


    白啟元道:“節帥,之前從什邡縣運來的火符咒,戰前調撥了一千斤給江都尉,他將火符咒裝入石棺和陶罐中,埋在茶馬古道險要處,引吐蕃兵馬來攻。待吐蕃大軍經過時引燃,現場發生劇烈爆炸,聲音響徹天地,現場煙塵遮天蔽日,吐蕃兵馬大亂,昏頭轉向之下竟然自相殘殺。”


    “江都尉又在兩側山頂拋擲巨石,射火箭,吐蕃兵馬大敗,一役便折損三四千人,而江都尉所部幾乎毫發無損。經此一戰,吐蕃寇邊兵馬元氣大傷,我軍已可發起反擊。”


    “火符咒?”


    在場將官皆麵麵相覷,根本不知軍中有這東西。


    “這是什麽玩意兒?有如此大威力?”


    “江都尉連帶兵的經驗都沒有,給了他一些符咒,他就能取得大勝?”


    “難怪戰局如此緊張,節帥還不慌不忙,感情我們軍中有這麽厲害的東西……節帥威武。”


    “吐蕃人腹背受敵,必定軍心打亂,我們趁勝出擊,必打得他們滿地找牙!”


    眾將和幕官七嘴八舌,均對王昱報以崇高敬意,好像之前戰場上一係列不利局麵是王昱有意安排,為的是讓吐蕃人掉以輕心,方便後續戰略實施。


    王昱覺得麵子有些掛不住,畢竟連他都沒看好江明衝能全身而退,不想自己這個女婿居然能立下奇功。


    恰在此時,又有傳令兵進入帥府奏報:“報——城外吐蕃兵馬開始撤退。”


    白啟元行禮:“節帥,眼下正是乘勝追擊的好時機。請您下令出兵吧。”


    王昱道:“眾將聽令……吐蕃被我先鋒兵馬所敗,軍心大亂,我軍立即出擊,務求一擊得勝!”


    眾將剛從之前的挫敗中走出,聞言精神振奮,一齊領命:“得令。”


    ……


    ……


    江明衝繞道敵後取得一場輝煌的勝利,吐蕃中軍不戰自亂,選擇退兵,王昱立時出兵,於當日取得金川大捷。


    這裏說明一下,金川就是後世的大渡河,通往會野的河流叫做會野河,江明衝取得的勝利,便是在會野河南岸山穀取得。


    前後兩役,唐軍斬殺吐蕃人馬超過一萬,將吐蕃大軍徹底驅出金川兩岸,退往西邊的會野城,憑城死守。


    捷報於三日內傳到成都。


    王籍親自到工坊向楊雲報喜,卻被告知楊雲不在。


    “我大唐兵馬全靠真人的火符咒才取得輝煌的勝利,為何高人會不在工坊?”王籍對著韓青烈大發雷霆。


    韓青烈既驚且喜還很害怕,道:“公子莫要怪罪,前幾日工坊缺少原材料,並未開工,所以真人今日未到工坊應卯,或在府中。”


    王籍道:“之前誰都不認為符咒有大用,現在已證明符咒威力甚大,不抓緊時間生產幹什麽?你趕緊去節度使衙門申請,把原材料準備齊全……沒有足夠的符咒供應前線,如何擴大戰果?”


    “公子所言甚是,下官這就去辦。”


    韓青烈興高采烈去了。


    王籍匆匆離開,先去官學找,結果沒找到人,最後隻能去楊雲所住小院,進去便發現不對頭,前院擺著很多瓶瓶罐罐,後院天井裏居然壘了個很大的灶台,灶上和頂部放著兩口大鐵鍋,中間用木甑相連。


    楊雲正在灶台旁,優哉遊哉地拿著本書看。


    “高人,您這是作何?”王籍迫不及待問道。


    楊雲瞥了王籍一眼,沒有迴答。


    王籍略一思索,笑著說道:“高人一定是在煉丹,在下聽說修道之人都會煉丹,但……丹爐多為銅鐵鑄造,您這木甑……”


    楊雲仍舊不答,問道:“你來作何?”


    王籍這才想起前來的目的,趕緊道:“這不前線取得金川大捷,靠高人您製造的符咒,我大唐兵馬取得勝利,不僅順利擊退吐蕃人,還一舉把戰線推進到會野城下……高人不愧是高人。”


    “哦。”


    楊雲輕描淡寫地點了點頭。


    王籍驚愕不已,隨即越發佩服:“高人不為所動,想來早就算到此戰會以勝利收場?高人果真高明啊!”


    此時王籍已把楊雲奉為神明,心中不自覺將楊雲神化,恐怕連楊雲放個屁都認為是香的。


    王籍道:“高人煉丹不用急於一時,此時前線戰事尚未結束,且節帥有意趁機收服會野城,需要您大批製造火符咒呢。”


    楊雲道:“就算要造,也得給人喘口氣不是……目前原材料尚未齊備,是否需要一兩日籌備呢?”


    “這……這是自然。”


    王籍搓著手道,“高人您真是見地不凡,等節帥迴來後我必定大力推薦,迴頭再給高人送來犒賞。”


    楊雲搖頭:“火符咒我會盡可能多造一些,但我早就說過,我在益州待的時間不會太長,等差事完成便往洛陽,完成家師囑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楊國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子並收藏大唐楊國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