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迴 小妹大誌改鋪開酒家 堂弟厚義追官陳冤情(上)
卻說上迴說到避居盧府的沃基昌想跟盧嘉瑞學習做買賣的本事,盧嘉瑞便讓他到名下店鋪去做夥計曆練。沃基昌到藥鋪去,做不長,改到當鋪去,又做不下去,再來找盧嘉瑞時,盧嘉瑞便讓他去找柴榮掌櫃,到瑞榮坊去試試看。
沃基昌到前邊瑞榮築造工坊店鋪,見大門關著,便迴來到盧嘉瑞書房,問道:
“嶽父大人,前邊瑞榮築造工坊大門緊閉,煩請嶽父大人寫個手本與我,並告訴小婿如何去找柴掌櫃,小婿就去。”
“不必寫什麽手本,你隻告訴柴掌櫃,就說是我讓你去找他的,說我叫他在瑞榮坊給你安排一份活計,他就會安排好的。”盧嘉瑞說道。
“柴掌櫃在哪裏?怎麽找到他?”沃基昌又問道。
“既然前麵鋪子關了門,柴掌櫃一定會在城南瑞榮坊那邊,你到那邊去找他吧!”盧嘉瑞說道。
“瑞榮坊在城南哪裏?哪條街上?”沃基昌繼續又問道。
“就在春柳巷那邊,你去就是了!”盧嘉瑞有些不耐煩了,心想這沃基昌偌大的年紀,去找個地方,找個人,都還要囉裏囉嗦地問這問那的,還能做什麽事情?想著,就又沒好口氣的說道,“如今瑞榮坊全聊城人都知道,你還找不著?”
“找到了瑞榮坊,又怎麽找到柴掌櫃呢?”沃基昌還是沒頭沒腦的照直問下去。
“你難道要我帶你去不成?還是要我用轎子將你抬到柴掌櫃跟前?”盧嘉瑞有些怒了,反問道。
盧嘉瑞頓一頓,想想該再耐心一點,但還是沒好口氣的反問提示道:
“你不長腦袋,還是不長嘴?”
“好,小婿就去!”聽到這裏,沃基昌方才聽到嶽父大人的不滿與怒氣,趕緊告退走人。
沃基昌出了盧府,往南走去,走一段就問路人,一番找尋,找到春柳巷,那瑞榮坊便已在眼前。
看到高大壯美的牌樓,兩邊和後麵街衢井然,鋪房嶄新,行人絡繹,這時,沃基昌才知道,瑞榮坊已經是極熱鬧的一個新街市。沃基昌便進到裏邊去,一邊閑逛,一邊找尋,但卻不知柴主管在哪裏。
在閑逛中,沃基昌看見有好吃的攤點鋪子,便停下來買點好吃的,快慰口舌,倒也不覺得苦累。沃基昌逛了半日,卻沒見有瑞榮築造工坊的招牌。他想迴去算了,午後再到盧府前瑞榮築造工坊去,等柴榮掌櫃迴來。
但沃基昌想想也不對,嶽父說了柴榮一定在這邊的,空手迴去,要是被嶽父知道自己連個人都找不著,那隻會把自己看扁了,說不定還會挨罵,往後怎麽在盧府呆下去?沃基昌急了,便隻好就在一家糕餅鋪子買了兩個油煎花生餅,然後隨口問店小二認不認識柴榮,怎麽找他?
“你要找柴榮掌櫃?想租鋪子的吧?小鋪右邊隔間的鋪麵就是,門額上掛有‘瑞榮坊市務司’牌子的。要是外邊沒事,柴掌櫃定會在裏邊的。”店小二哈哈一笑,說道,“近在眼前怎的還不知道呢!”
沃基昌尷尬一笑,也不搭話,吃罷花生餅,便走過去,認清門額上牌匾,走進瑞榮坊市務司。沃基昌問裏邊夥計,夥計說柴掌櫃在二樓。沃基昌走上二樓,看見有一房間門額上釘有“掌櫃房”木牌子,走到門口,看見柴榮在裏邊,正埋頭登記賬簿。沃基昌便作揖說道:
“小生沃基昌見過柴掌櫃!”
“哦!姑爺到這邊來遊逛玩耍?快請進來!”柴榮抬頭看見沃基昌,便請沃基昌進房,說道。
沃基昌將來意跟柴榮說了,說是嶽父大人讓自己過來,到這裏來謀份差事的。
“那好,我這裏正缺人手,姑爺喜歡做內務還是喜歡做外務?”柴榮想一想,問道。
“何謂內務?何謂外務?”沃基昌問道,又說道,“往後柴掌櫃隻需喚小生姓名,嶽父大人不準小生在店鋪裏有什麽特殊對待。”
“嗯,好,基昌。”柴榮便直唿其名,說道,“內務就是保管買鋪房或者租賃鋪房、攤位的契書,接待新買家、新租客,簽訂新的契書,收取出賣鋪房的銀子和出租鋪房的租金,登記賬簿,製定、修改集市交易規矩,製定鋪房使用規矩等等,一句話,就是主要在屋內做事。”
“那外務主要做些什麽呢?”沃基昌又問道。
“顧名思義,外務就是招徠商戶購買、租賃鋪房和攤點,督促商戶繳納房銀、租金。再有就是到集市上各處巡視、管理,遇到不符合集市規矩的事情進行督促改正,維持集市秩序,保障集市平安繁榮,交易順暢。”柴榮詳細說道。
“那我做外務吧!”沃基昌說道,他想的在外邊逛的總比在裏邊坐的更自在些。
“那好,我就先帶你出去走一圈,先熟悉一下商戶店鋪,以便於你往後自己做事。”柴榮說道,停下手中活計,帶沃基昌下樓出門,逐家商戶走看一遍。
此後,沃基昌便成了瑞榮坊的集市巡管夥計,每日到這邊來上工。
盧嘉瑞通常是盡量在上午就將公事處理完畢,最多下午再逗留辦理一個多時辰,便會散卯迴府,脫去官服,換上便裝,然後到各處閑逛,有時到酒樓茶館去吃酒喝茶聽曲,有時還到官馬街瓦肆去看雜戲。不過,盧嘉瑞更多的還是到自己名號下的各家店鋪去巡看,看看各店鋪買賣狀況,遇到有什麽事情需要自己抓主意做決定的,就地解決。有時他為自己的某家店鋪想到一個做買賣的主意,也會親自特意過去,跟那個店鋪的主管商議,然後決定是否可行,如可行就定出法子推行。
自從瑞榮坊揭幕開張,盧嘉瑞去瑞榮坊逛得最多。瑞榮坊是盧嘉瑞心目中極其重要的事業,他十分在意瑞榮坊的成敗,況且那裏也已經是熱鬧街市了,過去巡看也與逛街一般。
看著瑞榮坊越來越旺市,盧嘉瑞心裏都有幾分得意。他認為這是他策劃得最成功的一樁買賣,這將成為往後他家業中一份極為重要的支柱產業,堪與瑞安大藥鋪相比。要不是柴榮一心想早些收迴本錢,盧嘉瑞甚至想全部房子鋪子都隻租賃不售賣,永遠坐地收租,成為穩定的取之不竭的財源。
這日的午後,盧嘉瑞身著便服,帶了逢誌,逛到瑞榮坊。他先到瑞榮坊市務司看望柴榮。他問柴榮道:
“如今還有幾間鋪房還沒有賣出去或租出去的?”
“嗯,不多,還有七間。”柴榮拿過來一個本子,翻開看了看,答道。
“我看不要賣掉了,就隻出租不賣。你看,如今才揭幕開張三個多月,這裏便熱鬧非凡,這樣的街市往後隻會越來越好。人氣聚攏了,這裏便是做買賣的寶地,等到收足十成的租金之後,還可以慢慢提高一點租金,這就成了咱們瑞榮築造工坊的穩定財源,長年有銀子收入,不必再單單指望築造的收益了。況且築造的收益也是日漸減少,往後就靠這個了。咱們這次不做一錘子買賣。”盧嘉瑞說道。
“那些已經賣掉了的,要收迴嗎?”柴榮問道。
“已經賣掉的就算了,怎麽能收迴來?隻是後邊的隻租不賣就好了。過一個多月便開始有租金收入,到時你就不用擔心瑞榮坊隻有開銷沒有收益了。”盧嘉瑞說道,“後邊租金逐月增加,瑞榮坊便會越來越好過。”
“還要熬一個多月,如今這些商家都是免租的,不知過一個多月後要收租金了,這些人會怎麽樣!”柴榮顯得有些許擔憂。
“你大可不必擔心,商家想的是如何賺錢,這裏人氣旺,有錢賺,他是不怕交租金的。我看這裏人來人往,時常熙熙攘攘的,各家店鋪的買賣大都很好,賺錢了,怎麽會在乎租金呢?”盧嘉瑞說道,“還有,後邊的鋪房出租,條件要比前邊的抬高些兒,隻給兩月的免租期,以便裝修開業,不要再給三個月免租了。這麽好的地方,你不必擔心租不出去的。”
“好的,大哥!”柴榮說道。
“沃基昌在這裏做得怎麽樣?”盧嘉瑞又問道。
“人很機靈,挺勤快的。我看他適合做內務,記賬、抄寫、收銀等,他卻要做外務,到集市上去巡看監管,就隨他了。”柴榮答道。
“哦。”盧嘉瑞應了聲,柴榮不解何意,也不好追問。
盧嘉瑞在市務司裏跟柴榮說了一會兒話,便又領了逢誌出到外邊街市上閑逛去。
盧嘉瑞離開瑞榮坊市務司,沿街逛了一會,就來到柴英琅的竇記炊餅鋪。
還沒到門口,盧嘉瑞遠遠便看見鋪子門前擺出的大櫃台,上邊兩個木板蒸籠在冒著白氣,想是在蒸炊餅。到了近前,果真是熱氣騰騰的,夥計在給過往客人夾取炊餅和包子、饅頭。櫃台上還擺放著幾個竹篩,裏邊裝著各式煎炸油餅、條子、段子、團子、丸子之類,一股香甜之氣撲鼻而來,誘人食欲。店鋪買賣看來不錯,不斷有過往行人留步買吃的。
盧嘉瑞抬頭再看,鋪子招牌已經改了,並不是原先的“竇記炊餅鋪”,改成了“竇記酒家”。盧嘉瑞進到鋪子裏,但見店鋪裝修雅致,櫃台桌凳布局井然有序。有幾張桌子已經坐著客人,客人多在喝茶或喝粥,一邊吃糕餅點心。盧嘉瑞找張靠邊的桌子坐下,便有小廝上來問道:
“請問客官是吃餅喝茶,還是炒菜吃酒?”
看來這小廝是新來的,還不認得盧嘉瑞。
“喝茶如何?吃酒又如何?”盧嘉瑞問道。
“本店一樓招唿喝茶吃餅客人,如要炒菜吃酒,二樓、三樓恭候!”小廝答道。
“好,那我就炒兩三個小菜,吃酒吧!”盧嘉瑞想起柴英琅炒的溪頭鎮家鄉菜味道,便說道。
小廝將盧嘉瑞領到二樓,欲要安排在二樓就坐。盧嘉瑞想坐得高些,好一邊吃酒,一邊看看街上情景,便讓小廝帶到三樓,進一間包間坐下。酒家包間內裝修清雅,開了一個臨街的大窗,牆上掛著一幅字,細一看,卻是酒家的招牌菜牌。
小廝招唿盧嘉瑞坐下,盧嘉瑞便叫逢誌一道坐了。小廝上茶畢,便請盧嘉瑞點選菜肴和酒品。
盧嘉瑞就著牆上的招牌菜牌點了菜酒,小廝便出去了。不過多久,柴英琅卻風風火火的推門進來,對盧嘉瑞道了個萬福,就說道:
“大哥到店來也不說一聲,不想見小妹怎的?”
“怎說不想見?我到店來就為著試試你家菜肴的味道,是不是與在家時燒的一樣,不想讓你特地為著我弄些什麽異樣的。”盧嘉瑞說道,“小妹怎的將炊餅鋪改成酒家也不告訴大哥我啊!”
“這是我的主意,我不是早就想好了,不單要做炊餅,還要開酒家麽?如今好了,兩樣兼在一店,比眾不同,喝茶吃餅的在一樓,炒菜吃酒的在二三樓,各吃所需,看來買賣還不錯。”柴英琅就坐下,說道。逢誌連忙起身給柴英琅斟上茶。
“二三樓都騰出來做買賣,那你們住哪裏?”盧嘉瑞不禁問道。
“嘻嘻嘻!”柴英琅得意地笑起來,說道,“晚上酒家打烊後就迴樹蔭街住啊!看著這裏買賣不錯,我也不打算將樹蔭街的房子賣了。那邊照舊做炊餅,由盧玉主事,還加請了夥計,又做些溪頭鎮上年節間慣常做的那些煎炸油餅、條子、段子、團子、丸子之類以及其它一些糕餅,既在樹蔭街鋪子賣,早上又派人挑些到這裏來賣——外邊櫃台上的,大哥都看見了,喜歡吃的客人還挺多的。這邊隻管炒菜,炒的主要就是溪頭鎮的招牌菜式。喏,牆上掛的菜式,都是溪頭鎮特有的風味。”
“嗯,小妹就在這邊酒店做掌櫃啦?小妹真不簡單,做起掌櫃娘娘來了!”盧嘉瑞笑道,“看來你做買賣不比你柴榮大哥遜色!”
“還不是托大哥的福,讓小女子有這樣一顯身手的機緣!”柴英琅笑笑,說道。
“是小妹有心,也有本事,要不就算給你個現成的店鋪,你也做不來,更別說開張個新的酒家了。”盧嘉瑞說道。
兩人閑話沒多久,有小廝端了菜肴和酒壺進來,盧嘉瑞便請柴英琅一起吃幾盞。柴英琅也不推辭,就陪盧嘉瑞吃了一陣酒,與盧嘉瑞幹了幾盞,又吩咐廚下額外給加了兩碟菜,才離開包間。盧嘉瑞則在逢誌的陪伴中慢斟慢酌,一邊張望街上往來行人行色,直到日落霞飛,涼風襲來,方才起身付酒錢,返迴盧府。(本迴未完待續)
卻說上迴說到避居盧府的沃基昌想跟盧嘉瑞學習做買賣的本事,盧嘉瑞便讓他到名下店鋪去做夥計曆練。沃基昌到藥鋪去,做不長,改到當鋪去,又做不下去,再來找盧嘉瑞時,盧嘉瑞便讓他去找柴榮掌櫃,到瑞榮坊去試試看。
沃基昌到前邊瑞榮築造工坊店鋪,見大門關著,便迴來到盧嘉瑞書房,問道:
“嶽父大人,前邊瑞榮築造工坊大門緊閉,煩請嶽父大人寫個手本與我,並告訴小婿如何去找柴掌櫃,小婿就去。”
“不必寫什麽手本,你隻告訴柴掌櫃,就說是我讓你去找他的,說我叫他在瑞榮坊給你安排一份活計,他就會安排好的。”盧嘉瑞說道。
“柴掌櫃在哪裏?怎麽找到他?”沃基昌又問道。
“既然前麵鋪子關了門,柴掌櫃一定會在城南瑞榮坊那邊,你到那邊去找他吧!”盧嘉瑞說道。
“瑞榮坊在城南哪裏?哪條街上?”沃基昌繼續又問道。
“就在春柳巷那邊,你去就是了!”盧嘉瑞有些不耐煩了,心想這沃基昌偌大的年紀,去找個地方,找個人,都還要囉裏囉嗦地問這問那的,還能做什麽事情?想著,就又沒好口氣的說道,“如今瑞榮坊全聊城人都知道,你還找不著?”
“找到了瑞榮坊,又怎麽找到柴掌櫃呢?”沃基昌還是沒頭沒腦的照直問下去。
“你難道要我帶你去不成?還是要我用轎子將你抬到柴掌櫃跟前?”盧嘉瑞有些怒了,反問道。
盧嘉瑞頓一頓,想想該再耐心一點,但還是沒好口氣的反問提示道:
“你不長腦袋,還是不長嘴?”
“好,小婿就去!”聽到這裏,沃基昌方才聽到嶽父大人的不滿與怒氣,趕緊告退走人。
沃基昌出了盧府,往南走去,走一段就問路人,一番找尋,找到春柳巷,那瑞榮坊便已在眼前。
看到高大壯美的牌樓,兩邊和後麵街衢井然,鋪房嶄新,行人絡繹,這時,沃基昌才知道,瑞榮坊已經是極熱鬧的一個新街市。沃基昌便進到裏邊去,一邊閑逛,一邊找尋,但卻不知柴主管在哪裏。
在閑逛中,沃基昌看見有好吃的攤點鋪子,便停下來買點好吃的,快慰口舌,倒也不覺得苦累。沃基昌逛了半日,卻沒見有瑞榮築造工坊的招牌。他想迴去算了,午後再到盧府前瑞榮築造工坊去,等柴榮掌櫃迴來。
但沃基昌想想也不對,嶽父說了柴榮一定在這邊的,空手迴去,要是被嶽父知道自己連個人都找不著,那隻會把自己看扁了,說不定還會挨罵,往後怎麽在盧府呆下去?沃基昌急了,便隻好就在一家糕餅鋪子買了兩個油煎花生餅,然後隨口問店小二認不認識柴榮,怎麽找他?
“你要找柴榮掌櫃?想租鋪子的吧?小鋪右邊隔間的鋪麵就是,門額上掛有‘瑞榮坊市務司’牌子的。要是外邊沒事,柴掌櫃定會在裏邊的。”店小二哈哈一笑,說道,“近在眼前怎的還不知道呢!”
沃基昌尷尬一笑,也不搭話,吃罷花生餅,便走過去,認清門額上牌匾,走進瑞榮坊市務司。沃基昌問裏邊夥計,夥計說柴掌櫃在二樓。沃基昌走上二樓,看見有一房間門額上釘有“掌櫃房”木牌子,走到門口,看見柴榮在裏邊,正埋頭登記賬簿。沃基昌便作揖說道:
“小生沃基昌見過柴掌櫃!”
“哦!姑爺到這邊來遊逛玩耍?快請進來!”柴榮抬頭看見沃基昌,便請沃基昌進房,說道。
沃基昌將來意跟柴榮說了,說是嶽父大人讓自己過來,到這裏來謀份差事的。
“那好,我這裏正缺人手,姑爺喜歡做內務還是喜歡做外務?”柴榮想一想,問道。
“何謂內務?何謂外務?”沃基昌問道,又說道,“往後柴掌櫃隻需喚小生姓名,嶽父大人不準小生在店鋪裏有什麽特殊對待。”
“嗯,好,基昌。”柴榮便直唿其名,說道,“內務就是保管買鋪房或者租賃鋪房、攤位的契書,接待新買家、新租客,簽訂新的契書,收取出賣鋪房的銀子和出租鋪房的租金,登記賬簿,製定、修改集市交易規矩,製定鋪房使用規矩等等,一句話,就是主要在屋內做事。”
“那外務主要做些什麽呢?”沃基昌又問道。
“顧名思義,外務就是招徠商戶購買、租賃鋪房和攤點,督促商戶繳納房銀、租金。再有就是到集市上各處巡視、管理,遇到不符合集市規矩的事情進行督促改正,維持集市秩序,保障集市平安繁榮,交易順暢。”柴榮詳細說道。
“那我做外務吧!”沃基昌說道,他想的在外邊逛的總比在裏邊坐的更自在些。
“那好,我就先帶你出去走一圈,先熟悉一下商戶店鋪,以便於你往後自己做事。”柴榮說道,停下手中活計,帶沃基昌下樓出門,逐家商戶走看一遍。
此後,沃基昌便成了瑞榮坊的集市巡管夥計,每日到這邊來上工。
盧嘉瑞通常是盡量在上午就將公事處理完畢,最多下午再逗留辦理一個多時辰,便會散卯迴府,脫去官服,換上便裝,然後到各處閑逛,有時到酒樓茶館去吃酒喝茶聽曲,有時還到官馬街瓦肆去看雜戲。不過,盧嘉瑞更多的還是到自己名號下的各家店鋪去巡看,看看各店鋪買賣狀況,遇到有什麽事情需要自己抓主意做決定的,就地解決。有時他為自己的某家店鋪想到一個做買賣的主意,也會親自特意過去,跟那個店鋪的主管商議,然後決定是否可行,如可行就定出法子推行。
自從瑞榮坊揭幕開張,盧嘉瑞去瑞榮坊逛得最多。瑞榮坊是盧嘉瑞心目中極其重要的事業,他十分在意瑞榮坊的成敗,況且那裏也已經是熱鬧街市了,過去巡看也與逛街一般。
看著瑞榮坊越來越旺市,盧嘉瑞心裏都有幾分得意。他認為這是他策劃得最成功的一樁買賣,這將成為往後他家業中一份極為重要的支柱產業,堪與瑞安大藥鋪相比。要不是柴榮一心想早些收迴本錢,盧嘉瑞甚至想全部房子鋪子都隻租賃不售賣,永遠坐地收租,成為穩定的取之不竭的財源。
這日的午後,盧嘉瑞身著便服,帶了逢誌,逛到瑞榮坊。他先到瑞榮坊市務司看望柴榮。他問柴榮道:
“如今還有幾間鋪房還沒有賣出去或租出去的?”
“嗯,不多,還有七間。”柴榮拿過來一個本子,翻開看了看,答道。
“我看不要賣掉了,就隻出租不賣。你看,如今才揭幕開張三個多月,這裏便熱鬧非凡,這樣的街市往後隻會越來越好。人氣聚攏了,這裏便是做買賣的寶地,等到收足十成的租金之後,還可以慢慢提高一點租金,這就成了咱們瑞榮築造工坊的穩定財源,長年有銀子收入,不必再單單指望築造的收益了。況且築造的收益也是日漸減少,往後就靠這個了。咱們這次不做一錘子買賣。”盧嘉瑞說道。
“那些已經賣掉了的,要收迴嗎?”柴榮問道。
“已經賣掉的就算了,怎麽能收迴來?隻是後邊的隻租不賣就好了。過一個多月便開始有租金收入,到時你就不用擔心瑞榮坊隻有開銷沒有收益了。”盧嘉瑞說道,“後邊租金逐月增加,瑞榮坊便會越來越好過。”
“還要熬一個多月,如今這些商家都是免租的,不知過一個多月後要收租金了,這些人會怎麽樣!”柴榮顯得有些許擔憂。
“你大可不必擔心,商家想的是如何賺錢,這裏人氣旺,有錢賺,他是不怕交租金的。我看這裏人來人往,時常熙熙攘攘的,各家店鋪的買賣大都很好,賺錢了,怎麽會在乎租金呢?”盧嘉瑞說道,“還有,後邊的鋪房出租,條件要比前邊的抬高些兒,隻給兩月的免租期,以便裝修開業,不要再給三個月免租了。這麽好的地方,你不必擔心租不出去的。”
“好的,大哥!”柴榮說道。
“沃基昌在這裏做得怎麽樣?”盧嘉瑞又問道。
“人很機靈,挺勤快的。我看他適合做內務,記賬、抄寫、收銀等,他卻要做外務,到集市上去巡看監管,就隨他了。”柴榮答道。
“哦。”盧嘉瑞應了聲,柴榮不解何意,也不好追問。
盧嘉瑞在市務司裏跟柴榮說了一會兒話,便又領了逢誌出到外邊街市上閑逛去。
盧嘉瑞離開瑞榮坊市務司,沿街逛了一會,就來到柴英琅的竇記炊餅鋪。
還沒到門口,盧嘉瑞遠遠便看見鋪子門前擺出的大櫃台,上邊兩個木板蒸籠在冒著白氣,想是在蒸炊餅。到了近前,果真是熱氣騰騰的,夥計在給過往客人夾取炊餅和包子、饅頭。櫃台上還擺放著幾個竹篩,裏邊裝著各式煎炸油餅、條子、段子、團子、丸子之類,一股香甜之氣撲鼻而來,誘人食欲。店鋪買賣看來不錯,不斷有過往行人留步買吃的。
盧嘉瑞抬頭再看,鋪子招牌已經改了,並不是原先的“竇記炊餅鋪”,改成了“竇記酒家”。盧嘉瑞進到鋪子裏,但見店鋪裝修雅致,櫃台桌凳布局井然有序。有幾張桌子已經坐著客人,客人多在喝茶或喝粥,一邊吃糕餅點心。盧嘉瑞找張靠邊的桌子坐下,便有小廝上來問道:
“請問客官是吃餅喝茶,還是炒菜吃酒?”
看來這小廝是新來的,還不認得盧嘉瑞。
“喝茶如何?吃酒又如何?”盧嘉瑞問道。
“本店一樓招唿喝茶吃餅客人,如要炒菜吃酒,二樓、三樓恭候!”小廝答道。
“好,那我就炒兩三個小菜,吃酒吧!”盧嘉瑞想起柴英琅炒的溪頭鎮家鄉菜味道,便說道。
小廝將盧嘉瑞領到二樓,欲要安排在二樓就坐。盧嘉瑞想坐得高些,好一邊吃酒,一邊看看街上情景,便讓小廝帶到三樓,進一間包間坐下。酒家包間內裝修清雅,開了一個臨街的大窗,牆上掛著一幅字,細一看,卻是酒家的招牌菜牌。
小廝招唿盧嘉瑞坐下,盧嘉瑞便叫逢誌一道坐了。小廝上茶畢,便請盧嘉瑞點選菜肴和酒品。
盧嘉瑞就著牆上的招牌菜牌點了菜酒,小廝便出去了。不過多久,柴英琅卻風風火火的推門進來,對盧嘉瑞道了個萬福,就說道:
“大哥到店來也不說一聲,不想見小妹怎的?”
“怎說不想見?我到店來就為著試試你家菜肴的味道,是不是與在家時燒的一樣,不想讓你特地為著我弄些什麽異樣的。”盧嘉瑞說道,“小妹怎的將炊餅鋪改成酒家也不告訴大哥我啊!”
“這是我的主意,我不是早就想好了,不單要做炊餅,還要開酒家麽?如今好了,兩樣兼在一店,比眾不同,喝茶吃餅的在一樓,炒菜吃酒的在二三樓,各吃所需,看來買賣還不錯。”柴英琅就坐下,說道。逢誌連忙起身給柴英琅斟上茶。
“二三樓都騰出來做買賣,那你們住哪裏?”盧嘉瑞不禁問道。
“嘻嘻嘻!”柴英琅得意地笑起來,說道,“晚上酒家打烊後就迴樹蔭街住啊!看著這裏買賣不錯,我也不打算將樹蔭街的房子賣了。那邊照舊做炊餅,由盧玉主事,還加請了夥計,又做些溪頭鎮上年節間慣常做的那些煎炸油餅、條子、段子、團子、丸子之類以及其它一些糕餅,既在樹蔭街鋪子賣,早上又派人挑些到這裏來賣——外邊櫃台上的,大哥都看見了,喜歡吃的客人還挺多的。這邊隻管炒菜,炒的主要就是溪頭鎮的招牌菜式。喏,牆上掛的菜式,都是溪頭鎮特有的風味。”
“嗯,小妹就在這邊酒店做掌櫃啦?小妹真不簡單,做起掌櫃娘娘來了!”盧嘉瑞笑道,“看來你做買賣不比你柴榮大哥遜色!”
“還不是托大哥的福,讓小女子有這樣一顯身手的機緣!”柴英琅笑笑,說道。
“是小妹有心,也有本事,要不就算給你個現成的店鋪,你也做不來,更別說開張個新的酒家了。”盧嘉瑞說道。
兩人閑話沒多久,有小廝端了菜肴和酒壺進來,盧嘉瑞便請柴英琅一起吃幾盞。柴英琅也不推辭,就陪盧嘉瑞吃了一陣酒,與盧嘉瑞幹了幾盞,又吩咐廚下額外給加了兩碟菜,才離開包間。盧嘉瑞則在逢誌的陪伴中慢斟慢酌,一邊張望街上往來行人行色,直到日落霞飛,涼風襲來,方才起身付酒錢,返迴盧府。(本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