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迴 贖迴被拒店堂起騷亂 算計得逞當鋪遭告發(上)
卻說上迴說到聊城縣城裏有名的大商巨賈秦金旺新開張了一家德盛當鋪,以比瑞如當鋪更高的當金和更低的利息來爭搶買賣,導致瑞如當鋪買賣日漸減少。盧嘉瑞發現之後便定下計策,作弄德盛當鋪,要迫使其遵循聊城各家當鋪一直以來默認遵循的規矩,那樣瑞如當鋪便能占有一些優勢。
瑞如當鋪掌櫃江奎按盧嘉瑞定下的計策行事,聯合另外兩家小當鋪,將死當品悄悄地、陸陸續續地拿去當與德盛當鋪。開始時,德盛當鋪還以為喜,覺得買賣越來越興旺了。可是當品不斷的增多,都有來贖迴的,賣又賣不出去,庫房堆滿了當品,積壓的錢銀也越來越多。眼見得填進來的銀子日漸不敷,很快便要捉襟見肘,庫銀告急了。
張豐山這才著急起來,急忙去向秦金旺稟報當鋪買賣的情形,問如何是好。那秦金旺並不在當鋪管事,未親眼看見買賣的具體情狀,隻認為到年關,典當物品要銀子的買賣增加了很正常,要張豐山沉住氣,不必驚慌。
“張掌櫃,年關將至,從置辦年貨到歸還欠債,還是人情往來送禮,各方麵都要使錢,商人士民手頭緊,當掉暫時不用的東西來換銀子,乃是正常情形。此時正是咱們當鋪買賣興旺時節,放心做,來年便會有好收成!”秦金旺說道。
“可是,老爺,這來典當的客人也真是太多了,已積壓了不少錢,錢銀不夠支用,如何是好?”張豐山說道,他其實不是擔心典當的多,而是擔心銀子不夠用。
“這個你放心,我已準備好五百兩銀子,專為應對這年關前當鋪開支的。這筆銀子我已經交代府裏管家秦方,明日開始你就按需要支用,不夠就找秦管家要去。”秦金旺說道。
“那好,小可這就放心做事了。”張豐山見有這麽一大筆銀子給他使用,便也無話可說,告退迴當鋪去做事。
可是,秦金旺特別準備的五百兩銀子不到半月便耗光了,張豐山不得已再去跟秦金旺稟報,這下讓秦金旺感到有些驚訝了。因為他原先想的,五百兩銀子應該是綽綽有餘的,怎麽這麽快就耗光了呢?到年底還有一個多月,來當鋪的客人隻會越來越多,如何是好?收手也不對,難道別人上門來典當,不給當嗎?於是,秦金旺想了想,便對張豐山說道:
“張掌櫃,你先迴去,我再加五百兩給你,應該可以應付著過節的這段日子了。年節過後,人家來贖迴,銀子就迴來了。”
“是,老爺!”張豐山討到了銀子,又屁顛屁顛的返迴當鋪,繼續敞開收當去。
不幸的是,這新增的五百兩銀子,卻不到旬月便就又耗光了,來典當的客人也不知從哪裏冒出來,依然絡繹不絕。
張豐山隻好又向秦金旺告急,秦金旺大為驚訝,便責備張豐山道:
“怎麽迴事,就這不到一個月的時日,就耗去一千兩銀子?”
“小可都是按老爺定的規矩收當,顧客來典當的確實多,也不好說不收當啊!”張豐山無奈地說道。
“張掌櫃,你有沒有覺得有什麽異常?雖說是年關上頭,但一下那麽多人來典當,也太奇怪了。”雖不在當鋪現場,秦金旺就憑直覺說話。
“小可也沒發現有什麽異常啊!來當的都是城裏各色人等,當品都是些珠寶首飾、毛皮衣物、鞋帽,以及一些古董字畫與精致家居用具什麽的。當然,典當的珠寶首飾居多。”張豐山說道。
“那怎麽辦,你說?還要多少銀子才夠?總不能沒完沒了的往當鋪裏投錢啊!”秦金旺問道。
“嗯——,那請老爺再給三百兩,看能不能挺過年關。”張豐山說道。他雖是這樣說,但自己心裏卻也沒底。因為前麵加的五百兩不到十日便耗用殆盡,如今離年節還有二十多日,時日長,加上更靠近年關,按理說來當鋪的人隻會更多,算起來顯然不夠,但他又不敢多要,不知東家怎麽湊錢,報多了怕東家湊不齊,還挨罵。
“算了,你要三百兩顯然不夠,不如我再湊足五百兩給你,你要弄好了。這是我家還能湊的最大數額的現錢了,湊完這筆銀子給你,我家府裏上下這個年節也過得緊巴許多。”秦金旺說道。
“好的,多謝老爺!小可一定用好老爺湊來的銀子!”張豐山施禮說道,然後就要告退。
“張掌櫃,這可是最後一筆錢,不會再有錢給你了,你得好自為之!”秦金旺再次叮囑道。
“好的,老爺,小可知道了。”張豐山應喏後便告退,然後出去做事去了。
正如張豐山擔心的,這五百兩銀子也真不頂用,不到十日功夫,看看就將要耗盡。想起秦金旺的叮囑,張豐山不能再向東家開口要錢,可也不能對上門的顧客說不收當了,怎麽辦?
張豐山經過一番的苦思冥想,便決意改一改收當的條件,按估價的五成定當金,利息五分。他想,這樣條件苛刻些,當的人應該會少些,或者將部分顧客推到別家當鋪去典當,減輕一下自家支付銀子的壓力,先保住開張迎客最要緊。
這時,張豐山方才想起來瑞如當鋪掌櫃江奎說過的那些話。江奎說的典當規矩不就是五成當金,三分利息嗎?當時嚴詞拒絕,不想今日卻要隨了他的規矩。如今大家規矩一樣,總該有部分顧客會到別家當鋪去典當,不至於都湧到自家當鋪來的吧?張豐山想道。
張豐山改變收當的條款,卻並不敢去稟報秦金旺。因為自德盛當鋪開張以來,秦金旺定下的典當規矩就一直沒變過,上次他與江奎見麵後向秦金旺稟報情況時,秦金旺也是堅定決然的迴絕了改變收當條款的提議。張豐山怕去向秦金旺請求改變收當條款也隻會招來一頓臭罵,不如直接自己就改了,熬過這一段日子再說。
但是,即便是張豐山改成了五成當金,五分利息,前來典當的客人依然很多,這讓張豐山大為困惑。眼看著五百兩銀子快要耗盡,張豐山把心一橫,將當金降到四成,卻依然擋不住前來典當的顧客。
看官,你以為客人們都犯傻了嗎?明明“瑞如”等其他幾家當鋪實行五成當金三分利息,為何非要來德盛當鋪當個四成當金五分利息呢?
原來,瑞如當鋪及另外兩家當鋪每日都繼續派人拿物件到德盛當鋪典當,就是要讓德盛當鋪“吃撐”。德盛當鋪改變收當條款,江奎自然立馬就知道了,他便即時稟報了盧嘉瑞,問盧嘉瑞對策。
“哈哈哈!‘德盛’這下可麻煩了!”盧嘉瑞一聽到江奎的稟報,便高興得大笑說道,“不管他怎麽改,你照舊安排將物件拿去當與他,定要將他逼死關門為止!正好嚴勝寶他們也迴來到了,運迴了那麽多的蒲甘玉石和吳哥象牙飾品,都是上好的貨,值錢的東西,多拿去當與他,就真的要讓他吃不完兜著走!”
“可是如今他也隻當四成,收五分的利息了,將東西拿去當與他,會吃眼前虧的。”江奎說道。
“唉,要有大氣度,還要有長遠一點的眼光嘛!”盧嘉瑞啟發江奎道,“他如今將收當條款修改得比咱們的還要苛刻,說明了什麽?他快沒錢了!對一個將死的對手,咱們就算出點血,補他一刀,何樂而不為呢?”
“嗯,老爺說的是。”江奎終於開竅了,說道,“原先咱們將那些玉石和象牙飾品當與他,也賺了不少,不過是迴吐一些盈利出來罷了。如若這次趁機打垮‘德盛’,往後少一個相爭的有實力的同行,也是咱們‘瑞如’的最大利益所在!”
“你想得明白就好。”盧嘉瑞笑著誇讚江奎說道,“咱們如今把東西當與他,逼他一逼,如若他扛不住,關張了,咱們就當便宜些賣掉這東西。就算他能躲過這一劫,咱們過節之後再贖迴來,就虧一點利息而已。這一逼,總歸使他‘德盛’規矩些,往後不敢再囂張了,到時聊城的典當行業還不是看我家說了算!”
“老爺真高明,小可這迴明白了老爺的深謀遠慮了!”江奎說道。
“好,跟上次一樣,你去跟另外兩家當鋪聯通一下,讓他們都跟咱家一樣,不要怕吃點眼前虧,繼續不停作弄下去,非要將‘德盛’搞垮,而後大家都好過!”盧嘉瑞吩咐江奎道。
正是有了盧嘉瑞與江奎的這番謀劃,德盛當鋪的掌櫃張豐山雖然修改了收當條款,依然有不少的顧客前來典當,不斷消耗其銀子,眼看就要耗盡,快要支持不住了。
這一日,有客人來當一個玉石手鐲,夥計收進去仔細看了一番,迴說當金四兩,利息五分。
“怎麽?前些日子當的鐲子跟這個是一模一樣的一對,當了七兩,為何如今隻當四兩,還要五分的利息,不是三分利息嗎?”客人大為不滿的問道。
“如今就這規矩,你當與不當自便!”夥計也忙多了,沒耐煩的迴答道。
“你們怎麽好這樣變來變去的?當鋪怎好這般開?都不講規矩的?三日兩造的變天,誰還敢相信你們啊?”顧客不依不饒,繼續抗爭道。
“是啊,怎麽能變來變去呢?一向都是三分利息的嘛!”排在後邊的幾個顧客也一同嚷嚷起來。
“就是嘛,當鋪需守信用,規矩變來變去,誰知道我等的當品往後還能不能贖迴啊?”又有人說了這麽一句,邊上的人也跟著附和。
“嚷什麽嚷的,本號定了新的典當規矩,當金按估價的四成定,利息按五分收。如若各位要當,敝號無任歡迎,如若各位覺得不想在敝號典當,在下也不勉強。各位也可以到別家當鋪看看,有沒有比敝號更優厚的典當條款!”張豐山聽聞外邊吵嚷,便從掌櫃房走出來,對眾人說道。張豐山的意思也明白無誤,愛當不當,甚至還提醒顧客到別家當鋪去。
於是,就有顧客走了,但很多顧客依然不走,在排隊等候收當。當然,等候的顧客裏邊,大多本來就是“瑞如”和另外兩家當鋪來搗鬼的,自然不會走。
“有這般開店的麽?要趕顧客走路,這樣的當鋪怎麽能相信?掌櫃的,這當鋪還能不能開下去啊?”有人大聲質問道。
“在下並不想趕人走路,隻是本當鋪新定的規矩,在下得說清楚,免得你等淨吵嚷!”張豐山見有人嗆聲,也不好太生硬,便放軟一點語氣說道。
“好吧,既然來到了這裏,就當與你吧,反正過完年節就來贖迴去。”正在前邊交涉辦理典當的顧客說道。
於是,鋪子裏的顧客依然按新定的規矩典當了物件,才離去。
這讓張豐山頗感到奇怪,自己都幾乎已經明說了讓這些顧客到別家當鋪去,能有更優厚的典當條件,居然還有不走的,非要在自己這裏當掉,真正不解。不過迴頭他一想,也許有些人本來要換的錢不多,少定當金,還可以少付些利息。要不是這樣,他也想不出來為何,他就這麽先說服了自己。
顧客來的依然越來越多,張豐山的五百兩銀子眼看就要耗光了,已所剩無幾,定了這麽苛刻的條件還止不住銀子流出去,張豐山著實沒了招數。
他也不能再降低典當條款,典當太過苛刻,無疑會嚴重影響當鋪的聲譽,不利於往後當鋪的買賣。未經過東家同意,貿然就那麽幹,他怕是飯碗難保。想來想去,實在沒有別的辦法,張豐山隻好硬著眉頭,急急的去找秦金旺稟報。(本迴未完待續)
卻說上迴說到聊城縣城裏有名的大商巨賈秦金旺新開張了一家德盛當鋪,以比瑞如當鋪更高的當金和更低的利息來爭搶買賣,導致瑞如當鋪買賣日漸減少。盧嘉瑞發現之後便定下計策,作弄德盛當鋪,要迫使其遵循聊城各家當鋪一直以來默認遵循的規矩,那樣瑞如當鋪便能占有一些優勢。
瑞如當鋪掌櫃江奎按盧嘉瑞定下的計策行事,聯合另外兩家小當鋪,將死當品悄悄地、陸陸續續地拿去當與德盛當鋪。開始時,德盛當鋪還以為喜,覺得買賣越來越興旺了。可是當品不斷的增多,都有來贖迴的,賣又賣不出去,庫房堆滿了當品,積壓的錢銀也越來越多。眼見得填進來的銀子日漸不敷,很快便要捉襟見肘,庫銀告急了。
張豐山這才著急起來,急忙去向秦金旺稟報當鋪買賣的情形,問如何是好。那秦金旺並不在當鋪管事,未親眼看見買賣的具體情狀,隻認為到年關,典當物品要銀子的買賣增加了很正常,要張豐山沉住氣,不必驚慌。
“張掌櫃,年關將至,從置辦年貨到歸還欠債,還是人情往來送禮,各方麵都要使錢,商人士民手頭緊,當掉暫時不用的東西來換銀子,乃是正常情形。此時正是咱們當鋪買賣興旺時節,放心做,來年便會有好收成!”秦金旺說道。
“可是,老爺,這來典當的客人也真是太多了,已積壓了不少錢,錢銀不夠支用,如何是好?”張豐山說道,他其實不是擔心典當的多,而是擔心銀子不夠用。
“這個你放心,我已準備好五百兩銀子,專為應對這年關前當鋪開支的。這筆銀子我已經交代府裏管家秦方,明日開始你就按需要支用,不夠就找秦管家要去。”秦金旺說道。
“那好,小可這就放心做事了。”張豐山見有這麽一大筆銀子給他使用,便也無話可說,告退迴當鋪去做事。
可是,秦金旺特別準備的五百兩銀子不到半月便耗光了,張豐山不得已再去跟秦金旺稟報,這下讓秦金旺感到有些驚訝了。因為他原先想的,五百兩銀子應該是綽綽有餘的,怎麽這麽快就耗光了呢?到年底還有一個多月,來當鋪的客人隻會越來越多,如何是好?收手也不對,難道別人上門來典當,不給當嗎?於是,秦金旺想了想,便對張豐山說道:
“張掌櫃,你先迴去,我再加五百兩給你,應該可以應付著過節的這段日子了。年節過後,人家來贖迴,銀子就迴來了。”
“是,老爺!”張豐山討到了銀子,又屁顛屁顛的返迴當鋪,繼續敞開收當去。
不幸的是,這新增的五百兩銀子,卻不到旬月便就又耗光了,來典當的客人也不知從哪裏冒出來,依然絡繹不絕。
張豐山隻好又向秦金旺告急,秦金旺大為驚訝,便責備張豐山道:
“怎麽迴事,就這不到一個月的時日,就耗去一千兩銀子?”
“小可都是按老爺定的規矩收當,顧客來典當的確實多,也不好說不收當啊!”張豐山無奈地說道。
“張掌櫃,你有沒有覺得有什麽異常?雖說是年關上頭,但一下那麽多人來典當,也太奇怪了。”雖不在當鋪現場,秦金旺就憑直覺說話。
“小可也沒發現有什麽異常啊!來當的都是城裏各色人等,當品都是些珠寶首飾、毛皮衣物、鞋帽,以及一些古董字畫與精致家居用具什麽的。當然,典當的珠寶首飾居多。”張豐山說道。
“那怎麽辦,你說?還要多少銀子才夠?總不能沒完沒了的往當鋪裏投錢啊!”秦金旺問道。
“嗯——,那請老爺再給三百兩,看能不能挺過年關。”張豐山說道。他雖是這樣說,但自己心裏卻也沒底。因為前麵加的五百兩不到十日便耗用殆盡,如今離年節還有二十多日,時日長,加上更靠近年關,按理說來當鋪的人隻會更多,算起來顯然不夠,但他又不敢多要,不知東家怎麽湊錢,報多了怕東家湊不齊,還挨罵。
“算了,你要三百兩顯然不夠,不如我再湊足五百兩給你,你要弄好了。這是我家還能湊的最大數額的現錢了,湊完這筆銀子給你,我家府裏上下這個年節也過得緊巴許多。”秦金旺說道。
“好的,多謝老爺!小可一定用好老爺湊來的銀子!”張豐山施禮說道,然後就要告退。
“張掌櫃,這可是最後一筆錢,不會再有錢給你了,你得好自為之!”秦金旺再次叮囑道。
“好的,老爺,小可知道了。”張豐山應喏後便告退,然後出去做事去了。
正如張豐山擔心的,這五百兩銀子也真不頂用,不到十日功夫,看看就將要耗盡。想起秦金旺的叮囑,張豐山不能再向東家開口要錢,可也不能對上門的顧客說不收當了,怎麽辦?
張豐山經過一番的苦思冥想,便決意改一改收當的條件,按估價的五成定當金,利息五分。他想,這樣條件苛刻些,當的人應該會少些,或者將部分顧客推到別家當鋪去典當,減輕一下自家支付銀子的壓力,先保住開張迎客最要緊。
這時,張豐山方才想起來瑞如當鋪掌櫃江奎說過的那些話。江奎說的典當規矩不就是五成當金,三分利息嗎?當時嚴詞拒絕,不想今日卻要隨了他的規矩。如今大家規矩一樣,總該有部分顧客會到別家當鋪去典當,不至於都湧到自家當鋪來的吧?張豐山想道。
張豐山改變收當的條款,卻並不敢去稟報秦金旺。因為自德盛當鋪開張以來,秦金旺定下的典當規矩就一直沒變過,上次他與江奎見麵後向秦金旺稟報情況時,秦金旺也是堅定決然的迴絕了改變收當條款的提議。張豐山怕去向秦金旺請求改變收當條款也隻會招來一頓臭罵,不如直接自己就改了,熬過這一段日子再說。
但是,即便是張豐山改成了五成當金,五分利息,前來典當的客人依然很多,這讓張豐山大為困惑。眼看著五百兩銀子快要耗盡,張豐山把心一橫,將當金降到四成,卻依然擋不住前來典當的顧客。
看官,你以為客人們都犯傻了嗎?明明“瑞如”等其他幾家當鋪實行五成當金三分利息,為何非要來德盛當鋪當個四成當金五分利息呢?
原來,瑞如當鋪及另外兩家當鋪每日都繼續派人拿物件到德盛當鋪典當,就是要讓德盛當鋪“吃撐”。德盛當鋪改變收當條款,江奎自然立馬就知道了,他便即時稟報了盧嘉瑞,問盧嘉瑞對策。
“哈哈哈!‘德盛’這下可麻煩了!”盧嘉瑞一聽到江奎的稟報,便高興得大笑說道,“不管他怎麽改,你照舊安排將物件拿去當與他,定要將他逼死關門為止!正好嚴勝寶他們也迴來到了,運迴了那麽多的蒲甘玉石和吳哥象牙飾品,都是上好的貨,值錢的東西,多拿去當與他,就真的要讓他吃不完兜著走!”
“可是如今他也隻當四成,收五分的利息了,將東西拿去當與他,會吃眼前虧的。”江奎說道。
“唉,要有大氣度,還要有長遠一點的眼光嘛!”盧嘉瑞啟發江奎道,“他如今將收當條款修改得比咱們的還要苛刻,說明了什麽?他快沒錢了!對一個將死的對手,咱們就算出點血,補他一刀,何樂而不為呢?”
“嗯,老爺說的是。”江奎終於開竅了,說道,“原先咱們將那些玉石和象牙飾品當與他,也賺了不少,不過是迴吐一些盈利出來罷了。如若這次趁機打垮‘德盛’,往後少一個相爭的有實力的同行,也是咱們‘瑞如’的最大利益所在!”
“你想得明白就好。”盧嘉瑞笑著誇讚江奎說道,“咱們如今把東西當與他,逼他一逼,如若他扛不住,關張了,咱們就當便宜些賣掉這東西。就算他能躲過這一劫,咱們過節之後再贖迴來,就虧一點利息而已。這一逼,總歸使他‘德盛’規矩些,往後不敢再囂張了,到時聊城的典當行業還不是看我家說了算!”
“老爺真高明,小可這迴明白了老爺的深謀遠慮了!”江奎說道。
“好,跟上次一樣,你去跟另外兩家當鋪聯通一下,讓他們都跟咱家一樣,不要怕吃點眼前虧,繼續不停作弄下去,非要將‘德盛’搞垮,而後大家都好過!”盧嘉瑞吩咐江奎道。
正是有了盧嘉瑞與江奎的這番謀劃,德盛當鋪的掌櫃張豐山雖然修改了收當條款,依然有不少的顧客前來典當,不斷消耗其銀子,眼看就要耗盡,快要支持不住了。
這一日,有客人來當一個玉石手鐲,夥計收進去仔細看了一番,迴說當金四兩,利息五分。
“怎麽?前些日子當的鐲子跟這個是一模一樣的一對,當了七兩,為何如今隻當四兩,還要五分的利息,不是三分利息嗎?”客人大為不滿的問道。
“如今就這規矩,你當與不當自便!”夥計也忙多了,沒耐煩的迴答道。
“你們怎麽好這樣變來變去的?當鋪怎好這般開?都不講規矩的?三日兩造的變天,誰還敢相信你們啊?”顧客不依不饒,繼續抗爭道。
“是啊,怎麽能變來變去呢?一向都是三分利息的嘛!”排在後邊的幾個顧客也一同嚷嚷起來。
“就是嘛,當鋪需守信用,規矩變來變去,誰知道我等的當品往後還能不能贖迴啊?”又有人說了這麽一句,邊上的人也跟著附和。
“嚷什麽嚷的,本號定了新的典當規矩,當金按估價的四成定,利息按五分收。如若各位要當,敝號無任歡迎,如若各位覺得不想在敝號典當,在下也不勉強。各位也可以到別家當鋪看看,有沒有比敝號更優厚的典當條款!”張豐山聽聞外邊吵嚷,便從掌櫃房走出來,對眾人說道。張豐山的意思也明白無誤,愛當不當,甚至還提醒顧客到別家當鋪去。
於是,就有顧客走了,但很多顧客依然不走,在排隊等候收當。當然,等候的顧客裏邊,大多本來就是“瑞如”和另外兩家當鋪來搗鬼的,自然不會走。
“有這般開店的麽?要趕顧客走路,這樣的當鋪怎麽能相信?掌櫃的,這當鋪還能不能開下去啊?”有人大聲質問道。
“在下並不想趕人走路,隻是本當鋪新定的規矩,在下得說清楚,免得你等淨吵嚷!”張豐山見有人嗆聲,也不好太生硬,便放軟一點語氣說道。
“好吧,既然來到了這裏,就當與你吧,反正過完年節就來贖迴去。”正在前邊交涉辦理典當的顧客說道。
於是,鋪子裏的顧客依然按新定的規矩典當了物件,才離去。
這讓張豐山頗感到奇怪,自己都幾乎已經明說了讓這些顧客到別家當鋪去,能有更優厚的典當條件,居然還有不走的,非要在自己這裏當掉,真正不解。不過迴頭他一想,也許有些人本來要換的錢不多,少定當金,還可以少付些利息。要不是這樣,他也想不出來為何,他就這麽先說服了自己。
顧客來的依然越來越多,張豐山的五百兩銀子眼看就要耗光了,已所剩無幾,定了這麽苛刻的條件還止不住銀子流出去,張豐山著實沒了招數。
他也不能再降低典當條款,典當太過苛刻,無疑會嚴重影響當鋪的聲譽,不利於往後當鋪的買賣。未經過東家同意,貿然就那麽幹,他怕是飯碗難保。想來想去,實在沒有別的辦法,張豐山隻好硬著眉頭,急急的去找秦金旺稟報。(本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