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倓的確之前告訴了劉晏在今天的朝堂上宣布對吏部審查的結果,但是這件事卻隻有幾個人知道,大部分的朝臣並不了解。
一開始的時候,還是一些個雞毛蒜皮的小事,李倓也都是揮揮手,把一些奏折和朝臣通稟的事兒交給張巡他們幾個了。
其實一開始李倓當上皇帝了的時候,還是相當勤政的,幾乎個個州郡的主官和副官的奏折他都是要自己看一遍的,但是這個好習慣沒堅持上一個月呢,李倓就放權了。
這其中的原因到不是李倓懶了,而是他怕自己正當壯年的就被有些官吏的奏折給氣死了。
新皇帝登基了,作為平常就沒法到皇帝麵前的地方官,其實寫個奏折給皇帝,在皇帝跟前露露臉,或者說一說自己的功績,那都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有些人,那實在是有點太過分了。
比如說在李倓剛剛登基了個把月的時候,一個太守的在給李倓的奏折中說道:“我所轄縣中有四個都在下雨,請陛下過目。”
李倓一開始的時候還以為是這四個縣的雨可能要下的多了,快要成災了,特意在奏折裏迴複了讓他注意防範雲雲。
但是又過了不到一個月,這貨又來了奏折,這迴是有兩個縣在下雨,又過了一個月,再次來了奏折,說是這迴隻有一個縣在下雨。
李倓當時心裏麵就是有千萬的神獸狂奔而過啊,直接把奏折甩給了王縉讓老爺子給他擦屁股去了。
無獨有偶,這隻不過是很多大唐的奇葩官吏中的一個,還有更絕的,從李倓登基開始就給李倓上了奏折,上麵隻有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陛下身體健康否?
第一次李倓還耐著性子恢複說自己的身體那是相當的強壯,啥事沒有,但是之後也是幾乎每個月這個家夥都會上一道奏折,內容也就是那一句話,就是問你身體健康不健康,那架勢就好像是我非得要問到你身體不健康了才行。
還有非得要從嶺南道迴來給李倓過生日的,有要親自給李倓送點水果的,李倓這邊剛剛迴複完了你不用來,那邊相同的折子都遞上來了的。
幾個月之後李倓就明白了為啥有的勤政的君主往往都不能怎麽長壽,一方麵是被累的,另一方麵,跟生氣肯定也是有著很大的關係啊。
所以事情發展到了現在,李倓處理朝政的方式已經基本上固定了,奏折的審核是要經過三位宰相的會審,把沒用的拋出去,有用的送到太極宮,李倓有時間的時候就會批閱。
特別重要的,宰相是有權在朝堂上直接提出來的,這樣不僅能大大增強了李倓的工作效率,也能讓宰相沒有那麽多的時間在朝堂裏麵整事,對於李倓來說絕對是一舉兩得的事。
這一天,常規的奏折李倓處理完了之後,還是一如既往的習慣性來了一句:“諸公還有何事要奏報的啊?”
說出這話的時候,李倓也依舊是跟往常一樣,做出了自己馬上就要離開的樣子,來了這麽一段不漏痕跡的表演。
“陛下,之前陛下曾讓朕主導查探吏部之事,臣經過這些時日的查探,如今各項卷宗已經整理完畢,對於吏部之事,也已經有了些結果。”
李倓一看劉晏這神情,心說劉晏果然是個真性情之人,這真的是一點安排的痕跡都看不出來啊。
“吏部……到底有多大的事?”
李倓依舊是麵色平靜的問出了這麽一句,劉晏雖然在心裏麵對於這些個套路有點不感冒,心說多大的事,我不是早就已經在太極宮裏麵說了好幾迴了嗎?
“陛下請看!這個裏麵便是這一次的案卷,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跟吏部的尚書和侍郎有關的,這吏部幾乎是已經爛到了骨頭裏,若非是陛下這一次痛下決心讓本官對吏部進行查探,我大唐的朝堂和百官將會永無寧日!今日臣將這些卷宗帶過來,不過是為了讓陛下和諸公看一看吏部究竟到了一個什麽程度,除此之外……臣在查探吏部的時候,還牽扯出來一些其他的人和事來。”
說到了這,劉晏還下意識的看了一眼自己身後的百官,本來不少人在聽到了整個吏部都垮掉了的時候還是相當的高興的,但是忽然之間來了這麽一下子卻讓他們都低下了頭,因為這朝堂上麵有一個算一個,跟吏部之間沒有往來的人太少了。
一看劉晏跟朝堂上的人來了這麽一出拍桌子嚇耗子的戲碼,李倓倒是不禁微微一笑,深知自己讓劉晏幹的事兒跟他自己的性格多少是有點不符合的,所以劉晏在這樣的地方稍微表達一下子自己的不滿,也算是理所應當的。
“哦?不知都牽扯到了什麽人?若是牽扯到的實在是太多了,就挑些重點的說!”
李倓這話的意思已經表達的很明白了,那就是一旦牽扯的麵實在是太大了的話,那些個事兒不大的就不用說了,不用說了的意思也很明白,那就是可以當做沒發生過一樣。
這讓不少朝堂上的人都稍微有點放心了,現在這些人主要的想法就是趕緊把吏部那幾個侍郎給殺了了事,萬萬不能再把自己給牽扯進去了。
他們可是知道,像吏部那幾個人到了這個份上都已經成了瘋狗了,想起來誰就一定會攀咬誰的,誰要是讓他們給盯上了,那可就算是倒了大黴了。
“這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怕是就要屬安西節度使李寶臣了,還有北庭節度副使仆固懷恩,他們二人因為跟吏部之間關係匪淺,並且每年都會給吏部的幾個主官數目十分豐厚的禮品,所以每年吏部分配官員,幾乎都是他們指定的人選,這也造成了目前我們對這兩地的掌控十分的不利,長此以往,恐怕會造成另外一個安祿山的事啊!”
劉晏這話說的那是相當的嚇人啊,而且是有實際發生過的事例的。
一開始的時候,還是一些個雞毛蒜皮的小事,李倓也都是揮揮手,把一些奏折和朝臣通稟的事兒交給張巡他們幾個了。
其實一開始李倓當上皇帝了的時候,還是相當勤政的,幾乎個個州郡的主官和副官的奏折他都是要自己看一遍的,但是這個好習慣沒堅持上一個月呢,李倓就放權了。
這其中的原因到不是李倓懶了,而是他怕自己正當壯年的就被有些官吏的奏折給氣死了。
新皇帝登基了,作為平常就沒法到皇帝麵前的地方官,其實寫個奏折給皇帝,在皇帝跟前露露臉,或者說一說自己的功績,那都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有些人,那實在是有點太過分了。
比如說在李倓剛剛登基了個把月的時候,一個太守的在給李倓的奏折中說道:“我所轄縣中有四個都在下雨,請陛下過目。”
李倓一開始的時候還以為是這四個縣的雨可能要下的多了,快要成災了,特意在奏折裏迴複了讓他注意防範雲雲。
但是又過了不到一個月,這貨又來了奏折,這迴是有兩個縣在下雨,又過了一個月,再次來了奏折,說是這迴隻有一個縣在下雨。
李倓當時心裏麵就是有千萬的神獸狂奔而過啊,直接把奏折甩給了王縉讓老爺子給他擦屁股去了。
無獨有偶,這隻不過是很多大唐的奇葩官吏中的一個,還有更絕的,從李倓登基開始就給李倓上了奏折,上麵隻有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陛下身體健康否?
第一次李倓還耐著性子恢複說自己的身體那是相當的強壯,啥事沒有,但是之後也是幾乎每個月這個家夥都會上一道奏折,內容也就是那一句話,就是問你身體健康不健康,那架勢就好像是我非得要問到你身體不健康了才行。
還有非得要從嶺南道迴來給李倓過生日的,有要親自給李倓送點水果的,李倓這邊剛剛迴複完了你不用來,那邊相同的折子都遞上來了的。
幾個月之後李倓就明白了為啥有的勤政的君主往往都不能怎麽長壽,一方麵是被累的,另一方麵,跟生氣肯定也是有著很大的關係啊。
所以事情發展到了現在,李倓處理朝政的方式已經基本上固定了,奏折的審核是要經過三位宰相的會審,把沒用的拋出去,有用的送到太極宮,李倓有時間的時候就會批閱。
特別重要的,宰相是有權在朝堂上直接提出來的,這樣不僅能大大增強了李倓的工作效率,也能讓宰相沒有那麽多的時間在朝堂裏麵整事,對於李倓來說絕對是一舉兩得的事。
這一天,常規的奏折李倓處理完了之後,還是一如既往的習慣性來了一句:“諸公還有何事要奏報的啊?”
說出這話的時候,李倓也依舊是跟往常一樣,做出了自己馬上就要離開的樣子,來了這麽一段不漏痕跡的表演。
“陛下,之前陛下曾讓朕主導查探吏部之事,臣經過這些時日的查探,如今各項卷宗已經整理完畢,對於吏部之事,也已經有了些結果。”
李倓一看劉晏這神情,心說劉晏果然是個真性情之人,這真的是一點安排的痕跡都看不出來啊。
“吏部……到底有多大的事?”
李倓依舊是麵色平靜的問出了這麽一句,劉晏雖然在心裏麵對於這些個套路有點不感冒,心說多大的事,我不是早就已經在太極宮裏麵說了好幾迴了嗎?
“陛下請看!這個裏麵便是這一次的案卷,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跟吏部的尚書和侍郎有關的,這吏部幾乎是已經爛到了骨頭裏,若非是陛下這一次痛下決心讓本官對吏部進行查探,我大唐的朝堂和百官將會永無寧日!今日臣將這些卷宗帶過來,不過是為了讓陛下和諸公看一看吏部究竟到了一個什麽程度,除此之外……臣在查探吏部的時候,還牽扯出來一些其他的人和事來。”
說到了這,劉晏還下意識的看了一眼自己身後的百官,本來不少人在聽到了整個吏部都垮掉了的時候還是相當的高興的,但是忽然之間來了這麽一下子卻讓他們都低下了頭,因為這朝堂上麵有一個算一個,跟吏部之間沒有往來的人太少了。
一看劉晏跟朝堂上的人來了這麽一出拍桌子嚇耗子的戲碼,李倓倒是不禁微微一笑,深知自己讓劉晏幹的事兒跟他自己的性格多少是有點不符合的,所以劉晏在這樣的地方稍微表達一下子自己的不滿,也算是理所應當的。
“哦?不知都牽扯到了什麽人?若是牽扯到的實在是太多了,就挑些重點的說!”
李倓這話的意思已經表達的很明白了,那就是一旦牽扯的麵實在是太大了的話,那些個事兒不大的就不用說了,不用說了的意思也很明白,那就是可以當做沒發生過一樣。
這讓不少朝堂上的人都稍微有點放心了,現在這些人主要的想法就是趕緊把吏部那幾個侍郎給殺了了事,萬萬不能再把自己給牽扯進去了。
他們可是知道,像吏部那幾個人到了這個份上都已經成了瘋狗了,想起來誰就一定會攀咬誰的,誰要是讓他們給盯上了,那可就算是倒了大黴了。
“這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怕是就要屬安西節度使李寶臣了,還有北庭節度副使仆固懷恩,他們二人因為跟吏部之間關係匪淺,並且每年都會給吏部的幾個主官數目十分豐厚的禮品,所以每年吏部分配官員,幾乎都是他們指定的人選,這也造成了目前我們對這兩地的掌控十分的不利,長此以往,恐怕會造成另外一個安祿山的事啊!”
劉晏這話說的那是相當的嚇人啊,而且是有實際發生過的事例的。